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C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C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C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C卷.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C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30分)1. (1分)动物细胞的能量转化器和控制中心分别是( )A . 线粒体和细胞核B . 叶绿体和细胞核C . 线粒体和细胞质D . 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2. (1分)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 . 甲,乙B . 甲,乙C . 甲,乙D . 甲,乙3. (1分)在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些同学将“牛、马、羊”分为一类,将“虎、豹、狼”归为一类,分析同一组内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它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 是否身上被毛B . 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C . 幼体是否哺乳D . 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4. (1分)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m成正比B . 与m、v没有关系,是个定值C . 与v成反比D . 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5. (1分)“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A . 保护组织B . 输导组织C . 分生组织D . 营养组织6. (1分)下列植物的根是假根的是( ) A . 大豆B . 松C . 海带D . 苔藓7. (1分)某科学探究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某种液态物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每分钟物质向外放出的热量相等,忽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它的液化温度是60B . 该物质的液化过程持续了10minC . 该物质气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大D . 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的比热容大8. (1分)如图分别为玉米、向日葵、葫芦藓、肾蕨、松树、水绵六种植物,将它们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A . 为苔藓植物 B . 为蕨类植物C . 为藻类植物D . 为种子植物9. (1分)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 A . 1.1910-7 tB . 125 mgC . 0.13 gD . 0.00012 kg10. (1分)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B .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C .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D .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11. (1分)下列哪一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A . 退耕还林B . 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C . 建立自然保护区D . 毁林,开垦草原,广种粮食12. (1分)用托盘天平称量小于100mg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为100mg小于天平的最小刻度值,不能测量B . 借用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块和要称量的小物体一起称出总质量为M , 则Mm为小物体的质量C . 取小质量物体N个,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 则每个物体的质量为M/N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 (1分)骄阳下的露天泳池边,水泥砂石地热得烫脚,而泳池里的水却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A . 砂石的比热容大B . 水的比热容大C . 砂石的密度大D . 水的密度大14. (1分)下列关于蒸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B . 0的水不会蒸发C . 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D . 蒸发要吸热15. (1分)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衣 1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2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B . 食 1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 2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 . 住 1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 . 行 1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 2活性炭包可用于吸附车内的异味16. (1分)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A . 先液化后汽化B . 先汽化后液化C . 先汽化后凝固D . 先升华后熔化17. (1分)在一次实验中,小凡同学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他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 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结果 ( ) A . 偏大B . 偏小C . 相等D . 无法比较18. (1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丙、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 . 甲乙丙 , 且丙水B . 甲乙丙 , 且丙水C . 丙乙甲 , 且丙=水D . 乙甲丙 , 且丙水19. (1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是小李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C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砝码磨损了偏大D在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铁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小A . AB . BC . CD . D20. (1分)A、B 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 1 图所示,把体积相等的 A、B 物体挂在滑轮组下, 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 2 图的虚线框内悬挂 B 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A . 1 个B . 2 个C . 3 个D . 4 个21. (1分)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 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 .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22. (1分)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矿石的质量是 27.4gB . 矿石的体积是 40cm3C . 矿石的密度是 2.5g/cm3D . 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 0.1N23. (1分)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 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 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 处沿海降水多B . A 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 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C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24. (1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25. (1分)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和进入空调房感觉到凉爽分别是因为 ( ) A . 扇来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空调房没有热气B . 扇来的风是凉的,空调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 . 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空调房里本身温度低D . 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空调房内没有热气26. (1分)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索马里,为58;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为89.5。下列四种温度计中,可用于这两处的是( )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最高温度/最低温度/A42350.1B100401C200102D1001001A . AB . BC . CD . D27. (1分)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取10克砝码放右盘;调节天平平衡;往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 A . B . C . D . 28. (1分)下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打开窗户,风带来了房外花坛里花朵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 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29. (1分)通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 A . 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B .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C .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D .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30. (1分)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 )A . 铜球B . 铁球C . 铅球D . 无法判断二、 简答题 (共11题;共30分)31. (4分)有关测量问题,小方同学进行了观察和实验。(1)估计一间教室的长度约为8000_(填单位);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50 _(填单位); (2)下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小石块的体积为_;温度计的读数是_。 32. (1分) 2018年10月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中小明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小明在男子铅球比赛中以15.04_(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初一年级组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则测量值将会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2)小明在第三次推球时,不小心滑倒,手塑胶运动场上擦了一下,感到有点痛,这主要是人体的 _组织在起作用。 33. (1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冬季家庭常用的电暖器,为了使它通电后能快速升温,在电暖器内部应充入比热容较_的液体。为了防止电暖器发生爆裂,内部充入的液体还应该具有沸点_的特点。 34. (5分)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指出下列“重”的所代表得物理量。 人们通常说“铁比木头重”_;这条鱼重1.2千克_。35. (1分)超市卖的一种“自热米饭”,是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很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撕开外包装,将里面自带的发热用水包倒在发热包上,水和发热包自动混合升温,将米饭和菜肴蒸熟,815分钟即可食用。 (1)该自热米饭的发热包利用的原理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菜肴包的包装,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金属铝,目的是更快速地使菜受热,因为铝具有良好的_。 (3)上层盛装米饭的为塑料制品,塑料中的增塑剂分子加热更容易进入食物,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经常食用自热米饭。请你从微粒的观点解释“增塑剂分子加热更容易进入食物的原因: _。 36. (4分)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图的是_。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与细胞结构中的_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_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 (5)叶绿体内含有_,是_的场所。 37. (7分)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蚕豆叶所处环境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完全开放半开放闭合甲组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404218乙组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11188丙组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214237(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2)气孔散失的水分是导管运输来的,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_所产生的拉力 (3)蚕豆在开花结果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_运输到植株各处。38. (2分)如图甲是小明研究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2)乙图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熔化图像,图中_(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BC段的特点是_39. (3分)小金尝试利用图像解决科学问题。 (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乙车为参,甲车向_方向运动。 (2)小金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他先后使用了三个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加盖)、b、c所示,其中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甲、乙、丙三幅图像,则a图所对应的图像为_。 40. (1分)如图所示,体积为 110-3m3 , 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上端,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 (1)甲图装置内是水,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0N,则该球的重力为_牛。 (2)乙图装置内装的是另一种液体,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72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 41. (1分)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_现象,说明液体分子_。 三、 三、分析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4分)42. (4分)(2013湖州)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间,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实脸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2)实脸二现象能证明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3. (3分)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开展了有关实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对初温不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考虑热量的散失),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甲的温度/3034384246乙的温度/1018263442(1)请依据表中实验数据在答题卷上绘制出图像。 (2)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比较_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 44. (4分)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 , 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_g;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_g/cm3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45. (3分)小华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试管里的物质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小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