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4:光学实验探究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实验探究题 (共10题;共44分)1. (4分)晓彤和小雪在复习光学知识时,回想起利用激光笔可以做许多光学实验,于是找来了激光笔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的实验中,晓彤进行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小雪利用激光笔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可以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该现象说明_。(3)晓彤利用多个激光笔组成平行光源,将平行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呈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物体表面发生的是_反射。(4)小雪将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该实验还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2. (3分)天台始丰湖公园的郁金香开了,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游玩时小柯看见了一些现象; (1)阳光下,小柯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知识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柯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_像。 (3)正常情况下,能看清远处美丽的郁金香,主要是因为眼球中3_受到睫状肌的调节会变_(填“薄”或“厚”), 使像落在6_,最终在_产生视觉。小柯在现场看远处郁金香时,所成的像如图甲所示,两种矫正方案如图乙,你认为小柯选择_方案。 (4)小柯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图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 . 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mB . 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柯4.6mC . 小柯距离她的像5mD . 小柯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0.4m3. (4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传播的。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2)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4. (6分)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1)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2)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选填 “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_; 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_,记下像与物的位置; 移动蜡烛_(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_。5. (4分)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2)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4)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_6. (6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物距u(厘米)5.06.07.08.0像距v厘米)4.55.56.5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3)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直上移一段距离,那么蜡烛2个像的位置将_(“上移”、“下降”或“不变”)。7. (3分)小明在平静的小河边散步时,看到“鱼在云中游”,那么他(1)看到的鱼是_ (填“实像”或“虚像”),看到的云是_ (填“实像”或“虚像”);(2)看到鱼是由于_ (填“反射”或“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看到云是由于_ (填“反射”或“折射”)光线进入眼睛。8. (3分)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入射角折射角11015.122030.933048.644074.6(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9. (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人其他介质时的折射角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激光发生器、玻璃、水、量角器等。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中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1)由表1、表2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角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的折射角与_有关。(2)从表1、表2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因此可推知光从空气斜射人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大小还与_有关。10. (5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距UCnl 实验序号 焦距fom 像距vcm 1 8 17 15 2 10 30 3 12 6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选填:“大”或“小”)(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 。(填数字序号)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11. (3分)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观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_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写一个即可)。三、 综合题 (共5题;共24分)12. (2分)小康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1和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1,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2,一直到蜡烛2与1的像完全重合。(1)在寻找蜡烛1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选填“1”或“2”)这一侧观察。(2)移去后面的蜡烛2,并在此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3)将蜡烛1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的像将_玻璃板(填“远离”或“靠近”),移动蜡烛2的位置_与蜡烛1的像再次完全重合(填“能”或“不能”)。13. (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5)此实验应在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14. (4分)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如图2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_(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15. (8分)如图所示,新坝中学初三(2)班STS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现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处同时发 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 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再减少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又同时存在;而让光线从空气射向玻 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同时存在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大家又做了一遍,发现还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呢?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而且此现象在医学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阅读上面内容,请回答下面问题:(1)用符号将上图中折射角标出; (2)如果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选填:能、不能或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3)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_;_。 16. (6分)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1暗251较暗401亮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05明510较明515暗(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选填“1”、“2”或“3”);(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_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_有关;(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实验探究题 (共10题;共44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常考点试卷(名师系列)附答案详解
- 2024一级建造师考前冲刺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计算机三级预测复习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会计)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火电电力职业鉴定题库(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2025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练习题(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自制潜水艇课件
- 自制小吊车课件
-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
- 自主安全培训方案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人员上岗考试题库
- 荧光分析技术第二章荧光信号机制讲课文档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初级医学影像技术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培训
- 中班健康运蔬菜喽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宣传思想文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