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实验探究题A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实验探究题A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实验探究题A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实验探究题A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实验探究题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0:功和机械 实验探究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解答题 (共2题;共8分)1. (3分)现代社会上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制动器发生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停车总距离s/m40781560112031100195473(1)分析上述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怎样变化?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2)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得出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若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计算这辆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2. (5分)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1)进行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A . 早晨B . 中午C . 傍晚(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二、 实验探究题 (共10题;共36分)3. (2分)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静止在相同斜面上的两个小球A和B,质量均为m,从不同高度自由滚下,到斜面底端时推动静止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纸盒一起前进,最终静止在如图的水平位置。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小球A从长为,高为h的斜面滚到水平面时,重力做功为_。(用字母表示) (2)由图可知,对纸盒做功较大的为_球(选填“A”和“B”)。 (3)分析现象可知,当小球的质量相同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_有关。 4. (4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 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5. (5分)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_,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2)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 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_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 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_的大小。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6. (3分)如图所示,在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均装入相同质量的煤油,烧瓶甲、乙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甲=5欧、R乙=10欧。(1)将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读数为0.5安,经过200秒后,电阻丝R甲放出的热量为_焦。若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则_烧瓶内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的要高。(2)当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时,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同一烧瓶内的电阻丝,电流表示数大的时候,玻璃管中的液面要升得高,据此能否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_(选填“能”或“不能”)。7. (3分)(2013衢州)小徐利用如图实验来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斜面底部,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次数钢球质量m(克)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v(米/秒)木块移动的距离s(厘米)1201.8302401.8593601.887(1)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说明了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有关。(2)小徐对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进行深入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比较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钢球对木块_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8. (5分)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步骤。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步骤。实验序号弹簧弹簧长度/厘米弹簧材料压缩量/厘米小球在斜面A上高度/米小球在斜面B上高度/米1甲20合金120.180.182甲20合金130.400.403乙20合金220.220.224丙30合金120.120.125丁30合金220.150.15(1)实验中,通过观察_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_(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 (3)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_有关。 9. (4分)小航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把杠杆固定在支点上后,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接下来的操作是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航根据图甲做了3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操作是 A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 .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实验结束后,小航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准确测出力与力臂大小,不能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其原因是:_.10. (3分)(2016绍兴)光滑斜面甲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B点静止,如图甲,在AB上的C点平滑拼接另一光滑斜面乙已知AB=3AC,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12. (2分)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2N。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方向拉着杠杆。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比。 三、 综合题 (共2题;共5分)13. (3分)兴趣小组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探究物体的质量对动能大小的影响时,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高度处由静 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通过观察_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探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时,实验的过程应该是_。 (3)已知一些物体的动能,如上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物体的_(选填“质量”或“速度”)。 14. (2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科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小科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探究结论,小明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 (3)小科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 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使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重心到支座的距离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第 11 页 共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