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用韵》PPT课件.ppt_第1页
《诗经的用韵》PPT课件.ppt_第2页
《诗经的用韵》PPT课件.ppt_第3页
《诗经的用韵》PPT课件.ppt_第4页
《诗经的用韵》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件 1 诗经 的用韵 韵 和 韵母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韵母 是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 包括韵头 韵腹和韵尾 如果有韵头 韵尾的话 韵 则只指韵腹和韵尾 如果有韵尾的话 课件 2 以现代汉语语音为例 它有38个韵母 却只有18个韵 i单独成一韵 ai uai两个韵母一韵 a ia ua三个韵母一韵 an ian uan an四个韵母一韵 诗词曲中押韵的字习惯上叫作韵脚字 简称 韵脚 课件 3 一 诗经 的韵例 韵例 包括三种情况 1 用韵的地方 2 用韵的数量 3 用韵的方式 1 用韵的地方 诗经 有两种情况 句尾韵 句中韵 2 用韵的数量 诗经 也有两种情况 一韵到底 换韵 3 用韵的方式 诗经 有三种情况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交叉押韵 课件 4 例如 诗 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句尾韵 一韵到底 隔句押韵 姝 隅 蹰 侯韵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句尾韵 换韵 句句押韵 娈 管 元韵 炜 美 微脂合韵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句尾韵 一韵到底 交叉押韵 荑 美 脂韵 异 贻 职之合韵 课件 5 二 诗经 的韵部 诗经 的韵部就是上古的韵部 研究上古韵部 依据以下两方面的材料 一是 诗经 的押韵 并参考 楚辞 和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韵语 运用系联法将 诗经 的韵脚字加以系联 这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韵部 每个韵部用其中的一个字作代表 这就是韵部的名称 课件 6 例如 P472 关雎 第三章 得 服 侧 押韵 P478 柏舟 第二章 侧 特 慝 押韵 P488 伐檀 第二章 辐 侧 直 亿 特 食 押韵 P480 硕鼠 麦 德 国 直 押韵 这样 得 服 侧 特 慝 辐 直 亿 食 麦 德 国 就是一个韵部 我们用其中的 德 作代表 那么这个韵部我们就叫做德部 黄侃 王力称 职部 课件 7 二是形声字的声旁 在先秦时期 同声旁的字一般来说是同韵部的 形声字跟它的声旁也是同韵部的 例如 诗 豳风 东山 第三章 鹳鸣于垤 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 我征聿至 垤 室 窒 同以 至 为声旁 说明 垤 室 窒 至 四字在上古是属于同一个韵部的 所以它们相互押韵 但是 由于后起的形声字未必能如此类推 所以形声字的声旁只能作参考 课件 8 前人通过这样认真的研究 得出了上古的韵部 黄侃分为28部 王力分为30部 见教材P540 王力从 微 部中分出一部名为 脂 部 从 幽 部分出一部作入声韵 名为 觉 部 上古韵部的研究遂臻于完善 常用字归部表见教材P677 课件 9 下面括弧外是黄侃的韵部 括弧内是王力的韵部和拟音 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咍 之 德 职 k 登 蒸 ng 萧 幽 u 觉 uk 冬 冬 ung 豪 宵au 沃 药auk 侯 侯o 屋 屋ok 东 东ong 模 鱼a 铎 铎ak 唐 阳ang 齐 支e 锡 锡ek 青 耕eng 脂ei 屑 质et 先 真en 灰 微 i 没 物 t 痕 文 n 歌 歌ai 曷 月at 寒 元an 合 缉 p 覃 侵 m 帖 叶ap 添 谈am 课件 10 字音的转变 字音在发展的历史中 可能发生转变 字音的转变 有两种情况 对转 旁转 课件 11 对转 韵腹 主要元音 相同的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之间的互相转化 例如 一 形声字 同声旁的形声字以及做声旁的字在造字时代应该是同音的 1 P678寺持待 阴 之 特 入 职 等 阳 蒸 2 P685斤芹欣近 阳 文 P684祈 阴 微 3 P686难 阳 元 P685傩 阴 歌 P686旦但疸坦 阳 元 P685靼笪怛妲 入 月 4 P687占玷 阳 谈 帖贴 入 叶 课件 12 二 异体字 说文 叫 重文 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 说文 蜦 蛇属 蜧 蜦或从戾 蜧 l 阴 微 蜦 l n阳 文 三 读若 读若 是上古的一种注音方法 即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给一个汉字注音 说文 莙 读若威 莙 j n阳 文 威 阴 微 课件 13 四 通假 异文 或者是同义词 或者是通假字 而通假的条件就是音同或音近 尚书 皋陶谟 日严祗zh 敬六德 亮采有邦 史记 夏本纪 写作 日严振敬六德 亮采有国 国 与 邦 同义 振 为 祗 的通假字 礼记 内则 祗见孺子 汉 郑玄注 祗或作振 祗 阴 之 振 阳 蒸 五 训诂 音近义通 故义通之字往往音近 P686阔 入 月 P686宽 阳 元 P680秃 入 屋 P681童 阳 东 P680口 阴 侯 P681孔 阳 东 课件 14 六 诗经 用韵 诗经 郑风 女曰鸡鸣 知子之来之 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 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 P678来 阴 之 赠 阳 蒸 又 P473 关雎 第五章 芼 阴 宵 乐 入 药 P477 北门 第三章 敦 阳 文 遗 阴 微 P478 静女 第三章 异 入 职 贻 阴 之 课件 15 旁转 阴声韵与阴声韵 阳声韵与阳声韵 入声韵与入声韵在语流中受同化 异化 类化作用而相互间发生转化的现象 例如 一 形声字P681土 阴 鱼 P679牡 阴 幽 都无韵尾 黾 m n阳 耕 绳 阳 蒸 同尾 P682 2亦 入 铎 P683 3迹 入 锡 同尾 课件 16 二 诗经 押韵P485 黍离 第二章 穗 入 质 醉 入 物 同尾 P492 蒹葭 第二章 萋 阴 脂 晰 阴 微 同尾 P499 七月 第六章 穋 入 觉 麦 入 职 同腹 P500第七章 冲 阳 冬 阴 阳 侵 同腹 课件 17 三 通假 诗 烝民 天生烝民 烝 通 众 烝 阳 烝 众 阳 冬 同尾 四 训诂胡 阴 鱼 何 阴 歌 同腹 当然 旁转不是无限制的 在确定两字是否具有旁转关系时 一定要坚持韵尾相同 同尾旁转 或韵腹相同 同腹旁转 的原则 课件 18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 上古的声母上古的声母有哪些 并没有文字资料记载 有文字记载的 是中古 唐宋 的声母 关于中古的声母 唐代末年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梵文的音理跟汉语语音相同的双声关系制定了36个字母 作为声母的标目 所谓 字母 又称 纽 声纽 声类 等 其实就是声母 因为古代没有拼音字母 所以只好找出36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课件 19 守温36字母 全清次请全浊次浊全清全浊重唇 双唇 帮滂并明轻唇 唇齿 非敷奉微舌头 舌尖中 端透定泥舌上 舌尖后 知彻澄娘齿头 舌尖前 精清从心邪正齿 舌面 照穿床审禅牙音 舌根 见溪群疑喉音 影晓匣喻半舌音 舌尖中 来半齿音 舌尖后 日 课件 20 前人由36字母出发 采用逆推法 研究出上古的声母 研究的材料是 异文 通假 上古音注 形声字 方言 课件 21 前人研究上古声母的成就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 1 古无轻唇音 中古轻唇音 上古都读重唇音 l 左传 王使伯服游孙伯 伯服 史记 郑世家 作 伯鞴 l 伏羲 古书又作 庖牺 l 周礼 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诸 唐 孔颖达疏 望诸 即宋之孟诸 l形声字 板 旁 忙 课件 22 2 古无舌上音 中古舌上音字 上古都读舌头音 l 说文 冲 读若动 l 诗 其颈斯赵 西汉 郑玄注 赵 读为掉 l 左传 陈完 史记 写作 田完 形声字 特 堂党 龆迢 跳挑 课件 23 前人研究上古声母的成就 章太炎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尼 昵中古为娘纽字 泥 屔中古为泥纽字 仲尼 三苍 写作 仲屔 夏堪碑 写作 仲泥 异体字 楠 柟形声字 涅 日 匿 若 倪 儿 愵 弱 猱 柔 耐 而 课件 24 前人研究上古声母的成就 曾运乾 喻母古读考 广韵 喻纽的反切上字包括两类 反切上字 于 羽 雨 云 云 王 韦 永 有 远 荣 为 洧 w i 筠 喻三 反切上字 余 馀 予 夷 以 羊 弋 翼 与 营 移 悦 喻四 曾运乾分析喻三 喻四两类字在上古的读法是不同的 喻三隶匣 喻四归定 课件 25 1 喻三隶匣l 韩非子 自营为厶 说文 引作 自环为厶 营 于倾切 环 户关切 匣纽 l 诗 齐风 还 子之还兮 汉书 地理志 引作 子之营兮 还 户关切 匣纽 营 于倾切 l 老子 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注 营魄 魂魄也 营 于倾切 魂 户昆切 匣纽 l 左传 襄21年 陈孔奂 公羊传 作 陈孔瑗 课件 26 2 喻四归定l 管子 戒 易牙 大戴记 保傅 论衡 谴告 都作 狄牙 易 羊义切 狄 徒历切 定纽 l 诗 山有枢 他人是愉 郑笺 愉 读曰偷 愉 以主切 偷 他侯切 透纽 l 书 洛诰 史迭 逸周书 去殷 作 史逸 迭 徒结切 定纽 逸 夷质切 课件 27 四 陈澧 切韵考 陈澧运用系联法 研究 广韵 的反切上字 1 直接系联 1 同用 冬 都宗切 当 都朗切 同用反切上字 都 所以 冬 当 同声母 2 互用 当 都朗切 都 当孤切 当 都 互用为反切上字 所以同声母 3 递用 冬 都宗切 都 当孤切 冬 以 都 为反切上字 都 以 当 为反切上字 所以 冬 都 当 同声母 课件 28 2 间接系联 通过 又音 和 互见 系联 东韵 冻 德红切 又都贡切 又音 送韵 冻 多贡切 互见 多贡 都贡 表明的是同一个音节 所以 多 都 同声母 通过系联 陈澧认为 在 广韵 里 36字母中的照 穿 床 审四个字母都应分为二类 照二 穿二 床二 审二分别以庄 初 崇 山为标目 属正齿音 照三 穿三 床三 审三分别以章 昌 船 书为标目 与 禅 一起属舌上音 课件 29 通过前人的研究 可以确定隋以前的声母为30个 王力认为 喻四 和 日 两个仍旧独立 因而为32个 见教材P544 各声母归字表见教材P689附录四 课件 30 二 双声叠韵双声 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叠韵 指的是两个字所属的韵部相同 见教材P545 双声和叠韵都是 音近 课件 31 注意 由于古今语音系统不同 所以古今双声叠韵也不同 例如 芣苡 在上古是叠韵 同属之部 现代不是叠韵 知识 现在叠韵 上古则不叠韵 知 属支部 识 属职部 入声韵 微妙 在上古是双声 同为明纽 如今不是双声 威望 在上古不是双声 威 属影纽 望 属明纽 如今却是双声 课件 32 三 古音通假所谓通假 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的字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 因为是就古代的语音标准来说的 所以叫 古音通假 课件 33 通用 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意义也相通的字之间的借用 通用字一般指古今字 在今字产生后 因为古字并未废除 后人处于仿古的习惯 所以今字与古字就出现了 通用 的现象 但要注意 只有古字通用于今字 今字不能通用于古字 例如 反 通 返 返 不通反叛之 反 若着眼于字的产生历史 就是古今字的问题 若着眼于使用现象 则是通假的问题 课件 34 假借 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但意义并不相通的字之间的借用 假借有两种 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这是 六书 中造字的假借 不看作通假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这才是我们所说的通假 课件 35 伯 通 佰 课件 36 式 通 轼 课件 37 一 通假的种类1 音同通假 1 声旁相同l 汉书 高帝纪 汉王并关中而齐 梁畔之 叛 2 声旁不同l 礼记 缁衣 信以结之 则民不倍 背 课件 38 2 音近通假 1 双声关系l 诗 烝民 天生烝民 众 2 叠韵关系l 诗 周南 关雎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求 课件 39 二 通假字的读音如果通假字的读音跟本字的读音现在不同 要按本字的读音来读 例如 天生烝民 烝 要读为 众 音 课件 40 三 破通假 求本字判断一个字是否通假字 有两条标准 一是按该字理解 有悖情理 二是按该字理解 语意不通 课件 41 例如 庄子 至乐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 俄而柳生其左肘 此例若按 柳 字理解 于情理不合 柳 实为 瘤 之通假 依 瘤 字解之 就怡然理顺了 荀子 劝学 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 此例若将 柱 理解为柱子 语意不通 王引之指出 柱 通 祝 祝 有断折义 按此义解之 就语意通畅了 课件 42 确定了通假字 下一步就是求本字 这有三个要求 一是要与通假字音同或音近 二是要有异文之类的旁证 三是要依所求得的本字解之 怡然理顺 例见教材P551倒数第一自然段起 课件 43 作业 一 指出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