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8:浮力(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物体是( )A . 遨游的“天宫一号” B . 上升的热气球 C . 航行的“辽宁号” D . 下潜的“蛟龙号” 2. (2分)容器中装着10N的水,关于它能产生的浮力正确的判断是( ) A . 小于10牛顿B . 等于10牛顿C . 大于10牛顿D . 以上都有可能3. (2分)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球分别浸人酒精和水中,静止时,实心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之比为8:9(酒精的密度为0.80103kg/m3),则此实心球的密度为( ) A . 0.80103kg/m3 B . 0.85103kg/m3C . 0.90103kg/m3 D . 0.95103kg/m34. (2分)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 .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C .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 . 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5. (2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恰好处于水面下。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温下降到0的过程中,若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 先不变,后变小B . 先不变,后变大C . 先变大,后变小,沉底后不变D . 先变大,后变小,4时最大6. (2分)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 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F甲F乙F丙 甲乙丙B . F甲F乙F丙 甲乙丙C . F甲F乙F丙 甲乙丙D . F甲F乙F丙 甲乙丙7. (2分)如图1所示,高为10cm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圆柱体的密度=0.4103kg/m3 , 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 ,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 随着液体的排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B . 容器中的液体可能是水C .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5gD . 第25s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5cm8. (2分)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 .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 .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9. (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甲与乙液体的密度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 甲乙B . 甲乙C . 甲乙D . 无法确定10. (2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1.0103kg/m3)( )A .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 .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 .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 .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11. (2分)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当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 . 先变小后变大B . 保持不变C . 一直变大D . 先变大后变小12. (2分)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 7NB . 4NC . 3ND . 1N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3. (2分)如图所示,在密封的容器内放着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旁边放着一杯足量石灰水,其中悬浮着一只小球。将这个装置放在黑暗处,过几天后,小球将会_(漂浮/下沉/悬浮). 14. (3分)某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3苹果放人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_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5. (2分)将一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时,木块的体积的2/3浸入水中,此时木块排开水重是3N,则木块的密度是_,再在木块上放一铁块,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放在木块上的铁块重为_N. 16. (2分)如图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m2、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密度为0.5103kg/m3、体积为4104m3的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现用力F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则所施加的力F为_N;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 17. (3分)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则木块A的密度为_kg/m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_Pa。 18. (4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立方体木块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是_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9. (2分)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N:若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入浓盐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7分)20. (4分)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 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4/3r3)次序固体球的半径r/(103m)固体球的密度/(103kgm3)固体球匀速下沉的速度v/(ms1)10.53.00.5521.03.02.2031.53.04.9540.54.01.1051.04.04.4060.55.01.6571.05.06.60(1)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因为阻力的原因,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重力与浮力并不相等,重力与浮力之比为_;(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若固体球的半径为2.0103m,密度为4.0103kg/m3 , 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_m/s;(3)同学们进行了以上实验后,为了得到“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的普遍结论,你认为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21. (3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圆柱体的体积是_m3。 四、 解答题 (共2题;共30分)22. (15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求: (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请判断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 (15分)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厘米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 g取10牛/千克,求:(1)空心铜球的重力; (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