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X线机成像》PPT课件.ppt_第1页
《数字化X线机成像》PPT课件.ppt_第2页
《数字化X线机成像》PPT课件.ppt_第3页
《数字化X线机成像》PPT课件.ppt_第4页
《数字化X线机成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化X线机成像 第一节概述 数字化X线机成像设备的发展数字化X线机成像设备是指把X线透射的影像转换成数字图像的一种X线设备 分类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 数字X线摄影 DigitalRadiography DR 特点辐射剂量小 成像质量高 数字化媒体记录的量大空间小 可实现数字图像可处理技术及远距离传输技术 几种X线图像数字化的方式胶片扫描系统影像增强器 CCD 图像板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 数字X线摄影 DigitalRadiography DR 第二节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系统原理和概念计算机X线摄影 成像 系统 ComputedRadiography 简称CR CR是由日本富士公司于七十年代研制 八十年代推出 九十年代上市的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R的关键是用成像板 IP 取代X线胶片 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IP板上的潜影 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入计算机作图像处理 CR系统的基本结构 CR摄影检查室 用IP CR技术工作站 影像板 ImagePlate IP 结构 表面保护层 聚酯树脂类纤维制成 能弯曲 耐磨损 透光性好 保护荧光层不受外界温度 湿度和辐射的影响 涂布兰色滤光层 提高清晰度 影像板 ImagePlate IP 结构 荧光成像层 用多聚体溶液把微量的二价铕的氟卤化钡晶体相互均匀结合涂布而成 影像板 ImagePlate IP 结构 基板 聚酯树脂类纤维制成 保护荧光物质层免受外力损伤 延长IP的试用寿命 两万次以上重复使用 影像板 ImagePlate IP 结构 背面保护层 材料与表面层相同 避免IP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 影像板 ImagePlate IP 成像原理 某些荧光物质可将第一次被激发的信息储存下来 当再次受激发时会释放出与第一次信息相应的荧光 这种现象称为光激发发光或光致发光 具有这一特性的物质称为辉尽性荧光物质 成像板 IP 采用氟卤化钡晶体 它的激发发光现象最强 读出装置原理 计算机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环节图像读出过程的处理 图像读出灵敏度自动设定 自动获得最佳密度和对比度的图像显示图像过程的处理 显示图像的特殊处理 以获得较高诊断价值的图像 也称后处理图像存储和记录过程的处理 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图像 并可进行保存和传输 还可用激光相机打印出图像 图像后处理 灰阶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动态范围压缩减影处理叠加处理 图像处理 调节亮度 对比度 窗宽窗位 放大 反轉 旋转 距离 面积测量 文字注释 更改病人资料 图像的储存和记录装置 磁带硬盘光盘磁光盘 MOD 图像的储存和记录装置 激光照相机 激光发生器光调制器光学扫描器胶片传输系统供片库 CR特点 总结 实现了传统X线图象的数字化 提高了图象的密度分辨率和显示能力 能实现图象后处理 增加了显示信息的功能 降低了X线曝光量 可以不用胶片的形式存储图片 而是以数字形式用磁盘或光盘存储 还能把信息传输给PACS 二 CR系统操作步骤 1 开机先打开显示器 再打开扫描主机开关 待所有程序进入后方可使用2 操作步骤 1 录入病人的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ID号 临床诊断 送诊科室等 2 进入部位选择界面后 如头 颈 胸 乳腺 腹 骨盆 上肢 下肢等 选择被检体位所对应部位 点击OK键 返回原界面 用条码扫描器对IP盒的条码窗口进行扫描 3 将扫描后的IP盒插入扫描主机读取已记录的影像信息 二 CR系统操作步骤 4 通过计算机对已获取图像进行诸如对比度 翻转等内容的调整 5 根据需要 选择单幅 双幅或多幅和打印张数后进行打印 6 退出到主界面3 关机 1 关闭扫描主机 2 关闭计算机 第三节数字X线摄影系统 DR系统的原理框图 平板数字探测器 FlatPanelDetector FPD 平板数字探测器 材料种类 CCD探测器CMOS探测器非晶硅探测器非晶硒探测器 ThinFilmTransistorarray薄膜晶体管阵列 碘化铯闪烁器和无定形硅光电二极管组成的平板探测器 X线透过投照物体后 由碘化铯闪烁器捕捉X射线能量 并转化为可见光 可见光沿着由碘化铯晶体排列形成的光管形通道被引导至光电二极管层面 薄膜光电二极管阵列将可见光转化为电荷分布图并由检测器储存至曝光结束 曝光之后 这些电荷被导向至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中 产生原始的数字影像 DR的特点 平板检测器可将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数字化 DR图像较常规X线摄影清晰 影像可进行一系列处理 对摄影尺寸 浓度 对比度等进行调节 可进行放大 测量 边缘增强 黑白反转及减影等 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提高诊断准确性 图像可用光盘 磁带等贮存 或输入PACS系统 达到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等 减少X线的曝光量 降低X线对人体的损害 在登记工作站输入患者详细资料 中英文 在控制台查找患者资料 输入检查项目和参数 投照 直接在DR控制台上输入患者详细资料 中英文 在工作站上阅片 报告及打印胶片 从相机上输出胶片 DR3000的基本工作流程方式一方式二 三 DR系统操作步骤 1 启动系统 1 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 2 接通接线板电源 3 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 4 接通电脑主机电源 5 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其他的医生工作站 6 开启文字报告打印机 7 开启胶片打印机 8 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三 DR系统操作步骤 2 应用系统 1 用户登录 2 病历录入与选择 3 核对病人资料 设置曝光参数 4 摆位及对准中心线 5 曝光 6 接受或拒绝 7 图像后处理 8 打印胶片 9 图像发送 三 DR系统操作步骤 3 关闭系统 1 退出技术工作站软件 关闭计算机 2 退出医生工作站软件 关闭计算机 3 退出病历中心软件 关闭计算机 4 关闭打印机 5 关闭胶片打印机 6 关闭X线高压 7 关闭控制柜电源 8 关闭计算机配电接线板电源 9 关闭配电柜电源总闸 第四节数字X线检查的适宜曝光量 一 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对输出影像质量的影响 一 谐调处理1 旋转量 GA 主要用来改变影像的对比度 GA越大 对比度越高 GA越小 对比度越小 2 谐调曲线 GT 是一组非线性的转换曲线 类似于屏 片系统的特性曲线 3 旋转中心 GC 表示GA围绕旋转点的密度值 选择好GC值 达到兴趣区清晰显示 4 移动量 GS 亦称灰度曲线平移 用于改变整幅影像的密度 一 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对输出影像质量的影响 二 空间频率处理 spatialfrequencyprocessing SFP 是一种边缘锐利技术 通过调节频率来显示组织轮廓的锐利程度 1 频率等级 RN 对空间频率范围的分级 低频等级 0 3 用于增强大结构 如软组织 肾脏和其他内部器官的轮廓 中频等级 4 5 用于增强普通结构 肺部和骨骼轮廓线 高频等级 6 9 用于增强小结构 比如骨细微结构等 一 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对输出影像质量的影响 2 频率增强 RE 用以控制频率的增强程度 其值为0 16 3 频率类型 RT 频率类型用于调整增强系数 以控制每一种组织密度的增强程度 在CR系统中 共设有 F P Q R S T U V W X Y 和Z等 12种类型 二 动态范围控制与能量减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一 动态范围控制胸片摄影 肺野和纵隔区域的密度差异太大 照顾了肺野 纵隔不清楚 反之 照顾了纵隔 肺野不清楚 CR或DR系统的动态压缩处理完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CR系统的动态压缩处理是在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前期自动进行的 它是一种在单幅影像显示时提供较宽诊断范围的影像增强的新型处理法 它对具有高对比度的胸部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 二 动态范围控制与能量减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二 能量减影时间减影和能量减影 CR系统一般采用能量减影的方式 能量减影的具体方法是 有选择地去掉影像中的骨骼或软组织的信息 在同一部位同一次曝光中分别获得的一幅高能量影像和一幅低能量影像 由于这两幅影像中的骨骼与软组织信号强度不同 通过计算机加权减影 weightedsubtraction 实现这二幅图像的减影 三 适宜曝光量 CR或DR 曝光量大小对照片诊断价值的影响不如屏 片系统突出 CR或DR在图像处理时 可能会使噪声增加适宜曝光量是很重要的课题 第五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20世纪60年代出现过X线照片减影术 Radiograp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