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在于( )A . 维管束中是否有形成层B . 树皮中是否有韧皮部C . 木质部中是否有导管D . 韧皮部中是否有筛管2. (2分)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 A . 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 . 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C . 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D . 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3. (2分)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符合的是( ) A . 甲验证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B .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 . 丙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D . 丁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4. (2分)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尿液B .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叶片叶柄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筛管根中的筛管C . 植物开花结果的路线:开花传粉受精发育结果D . 反射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 (2分)云南某地大量红豆杉因树皮被剥,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养料的( )A . 木质部B . 韧皮部C . 伸长区D . 根毛区6. (2分)晴朗的中午,踏入山林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 .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 茂密的林木遮住了所有太阳光7. (2分)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特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A . 部分木质部B . 部分韧皮部C . 部分形成层D . 部分导管和筛管8. (2分)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B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 . 肾脏产生的尿液排出:尿道膀胱输尿管D .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9. (2分)“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 . 表皮B . 韧皮部C . 形成层D . 木质部10. (2分)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B . 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C .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D . 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11. (2分)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 .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B . 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C . 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D . 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12. (2分)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B . 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C . 二氧化碳能进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D . 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13. (2分)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 .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 .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 .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 . 树大根深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无机盐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7分)14. (2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_肥。(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提高成活率。(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15. (4分)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_和_,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_运输到叶。 (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表皮的_吸收空气中的_用来进行光合作用。(3)植物体通过韧皮部中的_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运输到根。16. (7分)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受其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项,请结合下图回答: (1)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根尖_区细胞的损伤。 (2)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_作用。 (3)防止幼嫩的茎被折断。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_(填编号)。 17. (4分)下图是一副叶和根对话的漫画图,仔细分析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_,同时释放氧气。 (2)如果茎中的_“罢工”,则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无法运输到叶。 18. (6分)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水分通过茎的_向上运输。 19. (4分)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请回答: (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_。 (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属于_。 (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20. (4分)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同时还会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会影响植物散失水分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株生长健壮的樟树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A 枝条保留全部叶片,B 枝条去掉大部分叶片。用量筒量取 500 毫升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把 A、B 枝条分别插入甲、乙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将两个实验装置至于相同光照下照射相同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甲 325毫升,乙 490 毫升。(1)实验步骤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_。 (2)分析实验数据,小刚能得出结论: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 21. (5分)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有机物在植物茎中的运输途径,设计了以下实验:把一棵小树的树干上的树皮进行了“环割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 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切口下方无瘤形成,并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切口上方枝条上的绿叶还能继续成活;植物的根部渐渐萎缩。请帮助该兴趣小组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切口上方枝条上的绿叶还能继续成活?_是通过木质部_。 (2)环割后一段时间,切口上方有瘤形成,说明切口上方有有机物的积累。而切口下方至植物体的根部渐渐萎缩,其原因是_。 (3)请你预测这棵小树最终会怎样?_,理由是_。 22. (3分)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