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3:地球与宇宙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我国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 ) A . 热带B . 北温带C . 南温带D . 北寒带2. (2分)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A . B . C . D . 3. (2分)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 A . 2019年B . 2020年C . 2021年D . 2022年4. (2分)在月球上,天空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A . 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B .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C . 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D . 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阻挡了太阳光5. (2分)今天(2018年6月27日)月球大致在左下图轨道面A处的位置,该天最接近的月相是( )A . B . C . D . 6. (2分)关注家园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小题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B . 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C . 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D . 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7. (2分)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 . 70N,170EB . 70N,170WC . 70S,170ED . 70S,170W(2)图中地位于地的( ) A . 西南方向B . 东北方向C . 正南方向D . 正北方向8. (2分)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南纬1.50、东经52.36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为1737646米和极区半径为1735843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B . 月球的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C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 . 如果你乘坐“嫦娥一号”登上月球,你所受到的重力会是地球上的1/69. (2分)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B .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C .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D .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3分)10. (2分)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1)地球公转产生了_现象(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2)6月12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填“A”“B”“C”或“D”)。11. (2分)2017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七)浙江磐安发生3.5级地震,震感范围主要集中在金华、台州。(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_地震带上。(2)该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约是_(填序号)。12. (7分)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_图,它来自_地区,性质_,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我国冬季气温_。 (2)我国有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影响的主要因素有_、_和_。13. (2分)2018年1月31日,百年一遇的“超级月亮、蓝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在天文学中,“蓝月亮”是指一个月中出现的第二次满月。 (1)根据题中信息,判断这一天的农历日期发生在_前后(选填“初一”或“十五”)。 (2)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判断这一天,地球的位置应该在图中的_之间(用字母表示)。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7分)14. (6分)图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凑图完成下列内容:(1)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或月球的一半,在图中各位置画出月球的昼夜半球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_。(2)当月球运行到图中_位置时,看不到月球的亮面,这一天是农历_;(3)地球上观察月相,只能在前半夜可见的是_处,整夜可见的是_ 处;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处,这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是_。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处,可能发生的日期是_。15. (6分)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质量 m(克)体积V(厘米3)下落高度(厘米)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有关。 (2)由_(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16. (5分)(2012宁波)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_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猜想_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四、 填空题 (共2题;共3分)17. (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_ ;_;_;_。(2)图中_(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 . 地表径流 B . 蒸发和降水C . 地下径流D . 下渗和蒸腾18. (1分)v=7.9km/s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_速度v=11.2km/s是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速度,叫做_速度v=16.7km/s是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的速度,叫做_速度五、 解答题 (共1题;共9分)19.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5080千米,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米,纵深地带相隔3 000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 895米)。裂谷底部湖泊点点,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有雄伟多姿的风采。(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2)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近二百万年来,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4厘米。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7-2、8-1、9-1、二、 综合题 (共4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