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问题探讨文章_第1页
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问题探讨文章_第2页
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问题探讨文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问题探讨文章这些年,内地的拍卖公司把彼此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拼比成交额,致使这市场的发展走上了山道,而有了去年秋季拍卖会大量流标之尴尬。多年前,我们曾经呼吁公布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中各公司的各项指标,包括成交额、交税额等,一直没有下文。去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虽然没有公布交税额,但公布了交税额排名等数据,这是一大进步。多年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然激烈,其中的手段有高有低,方式有明有暗,效果有大有小,风格有柔有刚,品质有优有劣对此,大家基本上是听之任之,对于其中的诡诈无聊处,也大多一笑了之,顶多说说而已,但是,对于其中涉及公众利益者,窃以为有讨论之必要。 各拍卖公司虽然体制不尽相同,风格不尽相同,但其工作流程则基本一致,也就是征集、整理、拍卖三部曲。各公司的竞争自然从征集开始,因为拼的是成交额,征集阶段的竞争尤其激烈,又因为其中的手法无奇不有,其情形有时则无比的热烈,几近闹剧。一些大的收藏家府第,各拍卖公司是常客,甚至有撞车与屋外排队的现象,这也属正常。面对一些好卖的文物与艺术品,各拍卖公司竞相抬价,提供优惠条件,从而使一些持有人觉得奇货可居,狮子大开口,这也属正常。但是,因为竞争而使用下三滥的2 / 3手段,造谣生事,诋毁其他公司,则有失厚道;对于持有人的漫天要价,而不就地还钱,完全不顾业务的基本进程与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则有失才智。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难免,但是,这竞争不是现象,而是机制;是游戏,但有规则。你可以通过非常手段,拼掉现在的竞争对手,但另一个竞争对手会应运而生,所以,无论你是什么公司,无论你有什么背景,无论你用什么手段,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则,这法则包括国家大法、行业规定、社会常礼、传统习俗等等。如果你不顾一切,以拼命的方式来挤垮竞争对手,其倒闭之时也可能是你倒台之日,其间的时间差不会太大。想清楚了这点,我想,大家会心平气和一些的,把主要精力用于加强眼力,提高服务,培育市场,使一家赢成为大家赢。 从几家公司的拍卖图录看,有些以收藏家堂号出现的专场,实际上是画廊主、古董商、文化公司、投资机构的手笔,这种大单收货的方式,虽然减轻了拍卖公司征集工作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拍品的学术与艺术质量,却控制不了那些中间商人的欲望,他们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变现要求比较高、利润要求比较高,这一系列的高必然导致拍品的估价偏高,甚至过高,性价比很不合理,这也是这些年人们对于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评估中, “泡沫”之声所以不绝于耳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以命相搏的局面,3 / 3笔者想到一个词:拼缝。 拍卖公司的工作简单而言,就是中介,就是拼合、拼接、拼凑,但我更愿意用“拼缝”这个词。虽然拍卖公司所收佣金不菲,但还是希望在卖家与买家之间,拍卖公司的中介工作似春风化雨般及时,有如坐春风之畅快,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就像一名精细的工匠,把双方乃至多方的要求、愿望等拼缀一起,各得其所,否则,你以低价而伤害了卖家,从此,你找不到可心的拍品;或者你以高价伤害了买家,从此,你得不到大家的捧场;无论你伤害了卖家还是买家,你都伤害了市场,也就伤害了公司与你自己。一个有志于事业的从业者,一个有志于长远的公司,是不是已经从这些年的拼命中,领教到了彼此伤害的无边?是不是已经从这些年的拼命中,体会到了欲望不可控制的无奈?是不是应该从这些年的拼命中,发现自己工作本真的丢失?是不是应该从这一系列的缺憾中,从此树立只做中介、做好中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