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ppt_第1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ppt_第2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ppt_第3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ppt_第4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二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与税收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用货币来表现 称为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新创造的价值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 指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 资本 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 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再分配 也称社会转移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家 企业 个人 税收和国企上缴的利润 企业提留 用于扩大再生产 工资 个体劳动所得 利息 分工 租金等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家 企业 个人 收入税 费罚款等 补贴 退税等 社会保障等 收入税 财产税社保费等 企业职工福利 职工缴费 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1 生产决定分配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 收入分配公平2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个人 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 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2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调动 激励 从而促进 按劳分配所得收入包括 国有经济 企业 和集体经济组织 企业 中员工的工资 资金 补贴 津贴等 农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所得 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3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 课堂练习 2010安徽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 奖金8000元 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 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15000元 家里有房出租 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26000元B 36000元19000元C 49000元21000元D 44000元11000元 D 资料 劳动收入 报酬 和非劳动收入 报酬 1 劳动收入 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 例如工资 奖金 补贴 职务津贴 农民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以及知识分子获得的稿酬等等 都是劳动收入 2 非劳动收入 出租土地或房屋获得的租金 买股票 入股获得的利润 分红 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 以及馈赠 遗产 救济等等 则是凭借资产 凭借身份等 而非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收入 才称为非劳动收入 对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应作具体分析 思考 劳动报酬和非劳动报酬哪个更能体现公平 课堂练习 老张是一位农民 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 农闲时炒股 有时也能收入2万多元 老张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 月收入2000元 老张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 月收入2000元 下列对老张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炒股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A B C D D 课堂练习 2012江西模拟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 25个百分点 存款利率由现行的3 25 提高到3 50 存款利率上调后 居民存款储蓄得到的实际收益 该收入的分配方式属于 A 不确定按资本要素分配B 减少按劳动要素分配C 增加按劳分配的收入D 增加按资本要素分配 A 课堂练习 2011安徽合肥模拟 某国有企业 改制前的国有资产只有5000万元 实行股份制改革后 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几年时间内 国有资产增长到3亿多元 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元 该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属于 A 按劳分配B 福利性分配C 按生产要素分配D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 收入分配公平 1 表现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 意义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3 要求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重要举措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又存在矛盾 2 要求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课堂练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强调要把 财富蛋糕 分好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合理分配 财富蛋糕 应该 依靠政府把社会 财富蛋糕 做大 通过财税政策 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照顾力度 逐步加大按劳分配的比重 保障分配公平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 B C D D 课堂练习 2012全国 2011年1月R市以居住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 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 暂住 状态 在劳动就业 医疗卫生 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这一举措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 B C D B 课堂练习 2009江苏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的措施是 A 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 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C 2010北京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 中 低三组 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有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 B C D A 38 26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 9亿元 2009年达到40288 2亿元 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 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 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 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世界平均为58 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 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是图8 图9所示 我国政府 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占比我国政府 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比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4分 参考答案 答 问题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 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 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 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 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社会公平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资料 初次分配 1 初次分配的含义 指国民总收入 即国民生产总值 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 资本 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 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2 初次分配的内容 企业上缴给国家税收和国企上缴的利润企业自身的提留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所得按生产要素所得 个体劳动者所得 资料 再分配 1 再分配的含义 也称社会转移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2 再分配的内容 1 收入税 2 财产税 3 社会缴款 4 社会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