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原理及结构-1-汽车发展史.ppt_第1页
汽车原理及结构-1-汽车发展史.ppt_第2页
汽车原理及结构-1-汽车发展史.ppt_第3页
汽车原理及结构-1-汽车发展史.ppt_第4页
汽车原理及结构-1-汽车发展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发展史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梦想成真 自走式车辆的发展 汽车发展史 纵穿时遂 横越五洋 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怀抱方便 快捷的交通梦想 驾着 移动 的轮和车自远古驶来 因为移动 人类有了自由 因为自由 人类的需求得以满足 因为满足 人类收获了幸福 因为幸福 人类生生不息 永远激情活力 人类为了省力而发明了轮 开始放飞移动的梦想 为了实现便捷交通 发明了各式古车 进而发明了现代汽车 人类实现了梦想 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远古人类最伟大的创举 轮的发明 轮被视为人类最古老 最重要的发明 轮子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陆地运动方式 实现移动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 从轮到车 是人类交通方式的第一次伟大革命 它放飞了人类对快捷交通的梦想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中外古车 公元前1900年 埃及人就学会用滑橇来搬运重型物体 为了省力 人们将轮装在滑撬下面 于是就产生了车 二轮车或四轮车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中外古车 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 公元前1650年 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两个文明发源地都出现了两轮马车 中世纪的欧洲 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 一直到19世纪 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中外古车 在我国 根据 左传 记载 车是夏代初年的奚仲发明的 黄帝时已有车服 故谓之轩辕 传说中 轩辕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 车的象形文字已经粗略勾画出车的结构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中外古车 孔子列国行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马车 独轮车 放飞梦想 从轮到车 中外古车 指南车 记里鼓车 梦想成真 自走式车辆的发展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 就用驯化了的马 牛拉车 马车是运输 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 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 4000年 自走式车辆的探索 自走式车辆应该以一种原动力来驱动 人们寻找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时 最先想到的是风 因为它早已用在帆船上 1600年 荷兰的西蒙 斯蒂芬造出 风帆车 它把车轮装在帆船上 自走式车辆的探索 1649年 德国的钟表匠汉斯 赫丘制成一辆以钟表发条为动力的车 该车只相当于现在小孩的玩具 毫无实用价值 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应该是一个稳定的 源源不断的动力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煤是最早被大量使用的能源 煤在开采过程中 坑道严重积水 地下水成了矿井和矿工的最大威胁 采用什么样的动力装置抽掉地下水 已成为煤炭工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早期人们用煤来烧水时 发现水壶中的水烧开后 蒸汽可以将壶盖顶起来 最早的蒸汽机设想方案就是用水蒸汽推动活塞并产生动力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712年 英国的一名铁匠托马斯 纽科门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蒸汽机 用来驱动抽水机将矿井中的水抽出 被称为纽科门蒸汽机 1757年 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 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 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 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74年11月 瓦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 蒸汽机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 纺织 冶金 机械加工 运输业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诞生 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 从此 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769年 法国的炮兵工程师 尼古拉斯 古诺将一台简陋的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的三轮车上 准备用它来牵引大炮 第一辆蒸汽汽车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内燃机的诞生 内燃机的先驱 1794年 英国的斯垂特首次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的原理 1801年 法国化学家菲利浦 勒本采用煤干馏得到的煤气和氢气做燃料 制成一台活塞发动机 从此内燃机迈出开拓性的一步 1824年 法国的萨迪 卡诺提出了热机的循环理论 1860年 法国技师雷诺尔研制了第一台二冲程实用化煤气机 从此开始了内燃机商品化生产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62年 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 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 即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 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 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内燃机的诞生 内燃机的先驱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 奥托 22岁时弃商 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 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 翌年 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76年 奥托对四冲程内燃机又作了改进 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 并成批投入生产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奥托还提出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即 奥托循环 他利用活塞的四个冲程 把进气 压缩 作功及排气融为一体 使内燃机的结构紧凑和简化 从而推动了小型内燃机的实用化 奥托创建的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直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上沿用至今 不过 奥托的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 体积较大 重量约1t 还不能用在汽车上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1881年 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 同他的同事威廉 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 开始研究一种 轻便快速 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83年8月15日 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后来他们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 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 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 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 取名为 立钟 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戴姆勒把这台发动机装在一辆自行车上 1885年8月29日 戴姆勒取得了这辆 骑式双轮车 的德国专利 这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通过近一百年的努力 到19世纪80年代 小型内燃机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已经可以实用化了 内燃机的发明与完善为内燃机汽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来源 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卡尔 本茨最初在德国的曼海姆经营奥托四冲程煤气机 后来投入到汽油机的的研制 1879年 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10月 成立奔驰公司 1885年 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 本茨的三轮汽车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86年 戴姆勒和他的助手迈巴赫制成了一台高速四冲程汽油机 并装在四轮马车上 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辆四轮汽车 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汽车人类智慧的结晶1886年 被公认为现代汽车诞生之年 戴姆勒和本茨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戴姆勒与奔茨的成功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 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 与它相关的许多发明就已经出现了 要认识到汽车并不完全是由一个人发明的 而是由几百甚至几千项创造发明构成的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世界汽车的发展 19世纪的最后十几年 是汽车逐渐成长的时期 强大的社会需求促使汽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l888年 奔驰汽车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汽车 1889年 法国开始小批量生产汽车 1895年 法国科学院正式把汽车命名为 Automobile 意思就是 自己移动的车 1899年 法国人路易斯 雷诺 创立了雷诺汽车公司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1901年 在汽车诞生15周年的时候 汽车和汽油发动机在实用化方面已基本成熟 戴姆勒公司在法国汽车商埃米尔 杰里克的支持下 开发了以杰里克10岁女儿的名字命名的 梅赛德斯 牌汽车 成为早期汽车的代表作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汽车文明从欧洲传到美国后 这个年轻而富有创造性的国家对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1893年 查尔斯 杜里埃制成了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1年 奥兹制造出一款大众化汽车 1902年生产了2500辆 从而拉开了汽车大批量生产的序幕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l903年 亨利 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 1908年 福特推出廉价的T型车 T型车因其结构简单 功能实用 性能优良 物美价廉 便于维修 一面世就受到美国人和代理商的欢迎 供不应求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1913年 福特吸收了凯迪拉克广泛采用的零件标准化方法 引入罐头食品工业 铸铁业普遍使用的传动带 根据泰勒的工作流程对生产过程优化 建成世界上的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 开创了汽车步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新时代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然而 1926年T型车严重滞销 因为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 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 人们不满足千篇一律的黑色T型车了 开始要求汽车具有更多的款式和更鲜艳的色彩 这时 通用汽车公司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及时开发了功能更多 款式新颖 颜色多样的 雪佛兰 轿车 从福特的手中夺取了市场 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 1927年5月 福特T型车终于停止了已持续19年的生产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法国的雪铁龙汽车公司才把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首次引进到欧洲 随后欧宝 莫里斯 奥斯汀 菲亚特等公司 也仿照福特生产模式进行汽车批量生产 到20世纪30年代 欧洲汽车的生产方式逐步跟上了美国的流水生产 此后 汽车在欧洲各国开始普及 德国开始大量修建高速公路 反过来又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欧洲各国的汽车工业几乎全部转为生产军用载货汽车 吉普车 坦克 轰炸机以及各种军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饱受战争破坏的欧洲汽车工业 逐渐得到了恢复 战后几十年内 欧洲汽车工程师在汽车产品开发上继续贡献着他们的卓越才能 例如 目前已被广泛采用的子午线轮胎 前轮驱动 盘式制动 独立悬架 汽油喷射等先进技术 都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总体上看 从汽车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 在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 欧洲汽车在产品结构和技术性能上领先于世 而美国人则在变革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产品成本 推进汽车走向百姓消费等方面 做出了杰出贡献 欧美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从全世界范围看 20世纪50年代末 汽车才真正从一种工业产品转变为消费品 技术细节对汽车公司经营的影响固然重要 但不再具有决定成败的意义 汽车产品能否打开市场 技术因素已经让位于经营运作等综合因素 从60年代初 到70年代末的20年时间里 欧美各国经历了汽车公司优胜劣汰的过程 日本汽车公司因为经营得当 开始在世界上迅速崛起 日本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 资源和能源相对贫乏 日本汽车非常注重经济实用 强调产品良好的性价比 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比较讲求节约资源和降低石油消耗 因此日本先于欧美 成为节能 降耗的先觉者 1973 1974年 在世界经历首次能源危机后 日本便一跃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巨人 1980年 日本改变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 终结了美国和欧洲称雄世界的霸主地位 成为世界汽车舞台的新主角 日本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日本汽车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那时的日本造船公司已初具汽车生产能力 开始模仿生产汽车 1961年 日本结束了仿制时代 他们更新和扩展生产设备 在国内市场强力推出自己设计的轿车 1966 1967年 日本汽车产量连续超过英国和原西德 跃居世界第二 1968年 产量突破400万大关 并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开始出口 打进了美国市场 日本汽车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日本小型汽车经济省油的优势得以彰显 日本车成了美国人的抢手货 l980年 日本汽车产量超过1100万辆 超过美国当年的产量 坐上了 世界第一 的宝座 日本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 主要得益于汽车制造商独创的两种汽车生产管理体系 一是 全面质量管理 二是 准时供应 JIT 即精益生产方式 日本汽车的发展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上首辆汽车诞生在1886年的德国 从1901年中国大地出现首辆汽车 至今经历了100余年的时间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旧中国的摸索发展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自主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等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01年 匈牙利商人李恩时从欧洲购进两辆汽车到上海租界自备使用 旧中国的摸索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02年 袁世凯为取悦慈禧太后 通过香港购置了一辆奔驰轿车第二代送给慈禧 旧中国的摸索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27年 张学良将军在沈阳的兵工厂开始试制生产汽车 于1931年5月 成功试制一辆 民生牌 轻型载货汽车 1930年代 阎锡山将军在太原试制出几辆轻型载货汽车 旧中国 终究未能形成汽车生产能力 至1949年 历年累计进口汽车7万余辆 当时的汽车保有量5万余辆 产品可以说是万国汽车 旧中国的摸索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51 1978年 我国汽车工业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基本建设 这一阶段包括筹备 1950 1953 初创 1953 1966 自主建设 1967 1978 等几个时期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筹备时期1950年3月 重工业部设置了汽车工业筹备组 主要负责人有郭力 孟少农等 筹备组的主要工作 1 拟定建厂方案 2 选定工厂厂址 3 搜集有关技术 选择车型产品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1952年4月 郭力被任命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1952年11月 饶斌被任命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建厂 1953年7月15日 在长春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奠基典礼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出车 1956年7月15日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从总装线上驶出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1957年5月 一机部正式通知一汽研发轿车 首先研制的是名为 东风 的普及型轿车 1958年5月5日试制出第一辆东风CA71型轿车来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1958年5月21日 正在开会的毛泽东听说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开来 就同林伯渠一起到中南海院子仔细观看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这辆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 车身是流线型的 顶部银灰色 车身紫红色 5座装有冷暖风装置 车灯是中国古典的大红宫灯 发动机罩上方装饰了一条银灰色小龙 整体体现了中西文化结合的风采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东风轿车的试制成功 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自制轿车的第一步 为了解决高级领导干部的交通问题 一机部汽车局要求一汽再研制高级轿车 并定名为 红旗 牌 要求在1959年9月前试制出一批 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1958年6月 第一辆CA72红旗牌高级轿车 参考克莱斯勒C69型开始试制 同年7月就试制出来了 历时一个半月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只生产了12辆 除配备给政治局常委外 还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1961年 一汽开始研制高级豪华防弹保险车CA772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一汽试制轿车 1965年 一汽试制成功一款三排座的豪华高级轿车CA770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上海汽车制造厂 20世纪50 60年代 迫切需要一种普及型的轿车供公务用 1958年9月 第一辆国产凤凰牌轿车诞生 1964年 凤凰牌轿车更名为上海SH760 该车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桑塔纳轿车投产才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南京汽车制造厂 南京汽车制造厂前身是国民政府的枪炮修理厂 1958年3月 生产出第一辆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济南汽车制造厂 1959年 济南汽车制造厂参照捷克的斯柯达706RT8t载货汽车设计出我国的重型载货汽车 1960年4月 试制成功了黄河JN150重型载货汽车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61年 国防科委批准北京汽车制造厂作为轻型越野汽车的生产基地 1962年 试制成功第一辆北京BJ210轻型越野汽车 初创时期北京汽车制造厂 中苏关系破裂后 我军指挥车失去了供应来源 军委指示尽快开发部队装备用车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自主建设时期 第二汽车制造厂建厂 1964年 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被列为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年厂址选在湖北十堰的深山沟中 1967年4月1日 二汽举行开工典礼大会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二汽出车 1978年7月15日 东风EQ140 5t载货汽车投入生产 自主建设时期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四川汽车制造厂建立 厂址选在四川大足 靠近巴岳山麓 负责生产10t以上的重型军用越野汽车 陕西汽车制造厂建立 厂址选在陕西省歧山县渭河南岸的麦里西沟 是名符其实的小山沟 负责生产5t军用越野汽车 定型为S 250型 自主建设时期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1979年至今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开始走向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 1987年 1988年 生产时间最长的三个载货汽车老产品换型 转产新解放 新跃进和新黄河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初步形成微型汽车制造工业 主要包括长安汽车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柳州微型汽车厂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华利汽车公司五大微型汽车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多元化与国际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 轿车工业基本是一个空白 目前已形成许多轿车生产基地 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 南京菲亚特 2007年与上汽集团重组 一汽大众 一汽轿车 天汽集团 2002年与一汽集团重组 神龙汽车 东风本田 东风日产 东风悦达 起亚 长安汽车集团 长安福特 长安马自达 长安铃木 北汽集团 北奔 北现 广汽集团 广州本田 广州丰田 广汽菲亚特 奇瑞汽车公司等 改革开放后多元化与国际发展阶段 当代汽车的发展展望 节能 减排 安全 成为当代汽车发展需要解决的三个突出课题 节能 意味着需要提高单位能源消耗的产出效率 需要综合和合理利用多种能源 需要突破单纯依赖传统石油的能源利用格局 减排 意味着要减少污染环境的排放物或废弃物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要解决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 以及低排放 甚至零排放的技术 安全 意味着要保障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当代汽车的发展展望 汽车电子化汽车电子化包括的主要技术有 改善汽车排放和节能性能的电子技术 提高汽车安全性的电子技术 提高汽车舒适性的电子技术 其他电子技术 当代汽车的发展展望 汽车网络化随着汽车采用的电子控制系统和控制器数目的增加 在整车控制系统中连接的传感器和分布的控制信号也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汽车电器线束 保证各电子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容量的数据通信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汽车采用了车载局域网CAN ControllerAreaNetwork 技术 从而改变汽车电气系统传统的布线方式和单线制控制模式 当代汽车的发展展望 汽车网络化现代高档汽车的网络由车载局域网CAN 局部连接网络LIN LocalInterconnectNetwork 及媒体MOST MediaOrientedSystemsTransport 网络构成 局部连接网络简称LIN LocalInterconnectNetwork 是由国际上的几大汽车公司和通讯设备公司共同组成的LIN联合体 提出的一个汽车底层网络协议 随着汽车视听设备 通信设备和信息服务设备的广泛应用 媒体网络MOST于1998年诞生 当代汽车的发展展望 汽车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是当代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它有利于降低汽车驾驶的劳动强度 甚至实现无人驾驶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当前 随着人工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