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习题集(选择题).doc_第1页
中医妇科习题集(选择题).doc_第2页
中医妇科习题集(选择题).doc_第3页
中医妇科习题集(选择题).doc_第4页
中医妇科习题集(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妇科学考试试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审核人分 数阅卷人A1型题1、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出自:A诸病源候论 B妇人大全良方 C 备急千金方D金匮要略 E黄帝内经 2、开始有妇产科病案记载的时期:A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隋代 E 唐代3、历史上最早使用针和药下胎的医家是:A张仲景 B 淳于意 C 扁鹊 D 华佗 E 傅青主4、迄今最早提出了女子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的医学文献是A素问腹中论 B 素问上古天真论 C 金匮要略D难经 E 灵枢经水5、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是:A黄帝内经 B 诸病源候论 C 金匮要略D景岳全书 E 备急千金方6、妇产科独立分科始于:A唐代 B 汉代 C金元时代 D宋代 E 隋代7、清代的妇科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首推:A达生篇 B 医林改错 C 傅青主女科D血证论 E 医宗金鉴8、首先提出“月经”之名的古籍是:A黄帝内经 B 金匮要略 C 经效产宝D脉经 E 神农本草经9、后世治少女重肾,治育龄妇女重肝,治老年妇女重脾的观点是从那位医家的学术理论中引申过来的:A朱丹溪 B 李东垣 C 刘完素 D 张子和 E 张景岳10、“胎教”最早记载在:A黄帝内经 B 烈女传 C 妇人大全良方D经效产宝 E 逐月养胎法11、解剖一词,最早见于:A素问上古天真论 B 灵枢经水 C 灵枢经脉D灵枢五色 E 素问骨空论12、身体无病,月经定期三个月一潮者称为:A居经 B 并月 C 激经 D 避年 E 暗经13、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起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脏腑是:A、肾 B、脾 C、心 D、肝 E、肺14、“阴脉之海”是指:A冲脉 B 督脉 C 任脉 D 带脉 E 十二经脉15、“阳脉之海”是指:A冲脉 B 督脉 C 任脉 D 带脉 E 十二经脉16、冲、任、督脉同起而异行,皆络于:A血海 B 胞中 C 命门 D 阴中 E 带脉17、称为血海的经脉是:A肝经 B 肾经 C 冲脉 D 任脉 E 督脉18、月经与经脉关系密切其中最为明确的是:A督带 B 任督 C 冲任 D 冲带 E 带脉19、经期正常为:A46天 B 35天 C 37天 D 56天 E 58天20、关于经量多少下列哪项不正常:A50ml B 60ml C 70ml D 80ml E 90ml21、健康女子绝经年龄一般为:A39岁 B 45岁 C 49岁 D 55岁 E 59岁22、妊娠足月,腹痛或作或止,但无腰痛者属:A试胎 B 弄胎 C 正产 D 难产 E 临产23、正常恶露的颜色是:A先为黯红,渐变淡红 B 先为鲜红,渐变淡红 C先为鲜红,渐变黯红D 先为黯红,渐变鲜红 E 自始至终淡红24、产后恶露干净的时间正常为:A1周左右 B 2周左右 C 3周左右 D 4周左右 E 5周左右25、母乳喂养提倡:A定时哺乳 B 定量哺乳 C 按需哺乳 D 定次哺乳 E 以上均非26、下列各项,不属胞宫功能的是: A、主行月经 B、娩出胎儿 C、排出带液 D、排泄恶露 E、种子育胎27、下列各项,属胞宫、子门共同功能的除下列哪项: A、主行月经 B、种子育胎 C、防御外邪 D、分泌带液 E、娩出胎儿28、末次月经为2004年7月26日,预产期应该是: A、2005年5月3日 B、2005年5月4日 C、2005年5月10日 D、2005年4月3日 E、2005年4月26日29、对月经的产生起主导作用的脏腑是: A、肝 B、肾 C、脾 D、心 E、胃30、能够决定天癸的的至与竭的脏腑是: A、肾 B、脾 C、心 D、肝 E、肺31、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A、肾气、天癸作用于子宫 B、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 C、肾气、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 D、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子宫 E、肾、天癸、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子宫32、与月经产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肾 B、肺、脾、肝 C、肝、心、肺 D、肾、肝、脾 E、肝、肺、肾33、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生理现象的是: A、月经14岁初潮 B、经期37天 C、周期约5080ml D、经量约5080ml E、经血黏稠、凝结、有血块34、下列各项,不属妊娠生理表现的是: A、乳房增大 B、月经不潮 C、脉滑 D、尿少便溏 E、乳晕着色35、受孕之初,按月经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 A、激经 B、试胎 C、弄胎 D、胎漏 E、子病36、产后哺乳期的最佳断奶时间是: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E、14个月37、六淫与“内生五邪”中与妇科关系最大的是: A、寒、热、风邪 B、风、寒、湿邪 C、寒、热、湿热 D、风、湿、热邪 E、寒、热、暑邪38、下列生活失度导致妇产科疾病,错误的是: A、七情内伤 B、房劳多产 C、饮食不节 D、劳逸失常 E、跌仆损伤39、下列哪项情志因素易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A怒思恐 B 怒思悲 C 悲恐惊 D 忧恐惊 E 喜悲怒40、下列各项,与寒邪无关的妇科病证是: A、痛经 B、月经后期 C、胎萎不长 D、月经先期 E、不孕症41、下列各项,与肾气虚有关的妇科病证是: A、闭经 B、带下过多 C、经行吐衄 D、经期延长 E、经行头痛42、下列各项,与气虚统摄无权有关的病证是: A、月经过多 B、痛经 C、月经过少 D、经行吐衄 E、癥瘕43、精血不足、胞脉失养,易导致的病证是: A、带下病 B、经行泄泻 C、月经先期 D、月经量少 E、经行先后无定期44、下列各项,与热邪有关的病证是: A、月经过多 B、经行乳房胀痛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月经后期 E、月经过少45、下列各项,与气虚血失统摄有关的妇科病证是: A、月经过少 B、滑胎 C、经行吐衄 D、月经过多 E、经间期出血46、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 A、补肾 B、扶脾 C、治本调经 D、疏肝 E、调理冲任气血47、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的是: A、平素月经正常,现已40天未行,自觉晨起头晕,择食呕恶,脉滑利 B、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或后 C、经前小腹胀痛,或先或后 D、经前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 E、月经量15ml48、问月经史,重点要注意询问月经的:A量色质气味 B 行经持续时间 C 初潮年龄D期量色质 E 伴随的症状49、望形神,若见妇人面色苍白,肢冷汗出,甚至昏不知人,多为:A痛证 B 寒证 C 阳虚 D 血证 E 痫症50、望面色,若妇人口唇紫暗或有瘀斑者多属:A血瘀 B 气滞 C 血寒 D 血虚 E血热51、若见妇人面色黯黑或面颊有暗斑多属:A血瘀 B 气虚 C 血虚 D 肾虚 E 湿热52、望阴户、阴道,若见肌肤色白,枯槁干涩,粗糙增厚或皲裂,多属:A肝经湿热 B 气滞血瘀 C 肾阳虚 D 肝肾阴虚 E 寒湿凝滞53、妊娠几周后,运用听诊器可在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A12周 B 16周 C 20周 D 24周 E 28周 54、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的正常脉象:A洪大 B 滑利 C 细数 D 弦数 E 沉细 55、下列哪项不属于肾阴虚的临床表现:A腰膝酸软 B 肢冷汗出 C 头晕耳鸣 D 五心烦热 E 口燥咽干56、下列哪项不属于肾阳虚的临床表现:A面色晄白 B 腰酸肢冷,甚至腰痛如折 C 头晕耳鸣D小便清长 E 口燥咽干57、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瘀的临床表现:A形寒肢冷 B 小腹疼痛或有积块 C 疼痛拒按D痛有定处,状如针刺 E 肌肤甲错58、受胎丸是哪种治法的代表方:A补益肾气 B 温补肾阳 C 滋肾益阴 D 补肾扶脾 E 滋肾养肝59、举元煎是哪种治法的代表方:A益气补血 B 补气升提 C 补气摄血 D 健脾和胃 E 健脾除湿60、清经散是哪种治法的代表方:A清热解毒 B 活血化瘀 C 清热除湿 D 清热凉血 E 疏肝清热61、下列那方不是补肾方剂:A大补元煎 B 左归丸 右归丸 D固阴煎 E 固本止崩汤62、下列何种情况禁用坐浴及阴道冲洗:A阴道炎 B 外阴炎 C 宫颈炎 D 外阴白斑病变 E月经期63、中药保留灌肠,药液应保留多少分钟以上:A10 分钟 B 15 分钟 C 20 分钟 D 30 分钟 E40 分钟64、中药灌肠可用5号导尿管插入肛门,一般深度为:CA12cm B 13cm C 14cm D15cm E 16cm65、治疗外阴、阴道冲洗,药液常用量:A200ml B 300ml C 350ml D 400ml E 500ml66、寒客胞中,血为寒凝所致的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A川楝子、香附 B 柴胡、枳壳 C 桂枝、吴茱萸D当归、川芎 E 红花、桃仁67、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所致的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A蒲黄、五灵脂 B 艾叶、吴茱萸 C 香附、郁金D香附、白术 E 当归、赤芍68、下列哪些经期卫生保健方法不正确:A保持外阴清洁,可盆浴 B 避免过劳 C 注意保暖D忌食生冷辛辣之品 E 调畅情志69、不属于妊娠期禁用的药品为:A破气 B 破血 C 降逆 D 通利 E 峻泻70、下列哪项不是产褥期的卫生保健方法:A注意寒温适宜 B 保持外阴清洁 C 饮食要富于营养而易消化D采用工具避孕 E 产后定期检查71、下列哪项绝经前后期的卫生保健方法不正确:A进行健康教育,消除思想顾虑 B 合理调配饮食结构C定期进行体检 D 保持精神愉快 E 安逸多睡72、下列调经的具体原则,错误的是: A、扶脾疏肝 B、调理气血 C、调经之本在肾 D、清热凉血 E、补肾73、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周期缩短,不及20天 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 C、月经4060天一行 D、行经期不足2天 E、月经常每2月来潮一次,无不适74、下列哪项不是月经病:A崩漏 B激经 C 闭经 D 月经前后不定期 E痛经75、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主要病机:A七情所伤 B 气血不调 C 冲任损伤 D。脏腑功能失调E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76、月经病的治疗原则:A调理气血 B 治本调经 C 调补冲任 D 调养脏腑 E 平衡阴阳77、常与月经先期并见的病证是: A、月经过多 B、经期延长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崩漏 E、痛经78、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迁延不愈,可转化的病证是: A、闭经 B、月经先后不定期 C、月经过多 D、崩漏 E、经期延长79、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两地汤 B、清经散 C、清热固经汤 D、丹栀逍遥散 E、保阴煎80、治疗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保阴煎 B、固阴煎 C、两地汤 D、安冲汤 E、清经散81、固阴煎治疗月经先期的适应证候是: A、脾气虚证 B、肾气虚证 C、阴虚血热证 D、阳盛血热证 E、肝郁血热证82、清经散的药物组成是: A、生地、白芍、熟地、玄参、黄柏、茯苓、地骨皮 B、丹皮、白芍、生地、青蒿、麦冬、茯苓、地骨皮 C、丹皮、白芍、生地、熟地、青蒿、黄芩、茯苓 D、丹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地骨皮 E、丹皮、白芍、熟地、丹参、黄柏、茯苓、地骨皮83、月经先期虚热证的特点是: A、量多色深红,质黏稠 B、量少色紫红,质黏稠 C、量少色紫暗,质黏稠 D、量少色红,质黏稠 E、量多色红,夹有黏液84、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的中医治法是: A、清热凉血调经 B、养阴清热调经 C、疏肝清热调经 D、益气养阴调经 E、补肾清热调经85、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期实热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提前,量多 B、色深红,质黏稠 C、面赤口干,溲黄便结 D、舌红苔黄,脉象细数 E、心胸烦躁86、下列各项,不属治疗月经先期代表方剂的是: A、补中益气汤 B、清经散 C、两地汤 D、温经汤 E、丹栀逍遥散87、两地汤的药物组成是: A、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B、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五味子、白芍 C、生地、地骨皮、五味子、阿胶、丹皮、白芍 D、生地、熟地、沙渗、麦冬、五味子、白芍 E、生地、熟地、黄芩、杞子、旱莲草、赤芍88、下列不属两地汤药组成的是: A、生地 B、地榆 C、玄参 D、白芍 E、地骨皮89、治疗月经后期肾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当归地黄饮 B、右归丸 C、二仙汤 D、金匮肾气丸 E、加减苁蓉菟丝子丸90、治疗月经后期血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归肾丸 B、大补元煎 C、当归地黄饮 D、大营煎 E、归脾汤91、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后期常见病机的是: A、肾虚 B、血虚 C、气滞 D、血寒 E、气虚92、金匮温经汤用于治疗月经后期的证候是: A、肾虚证 B、血虚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E、气滞证93、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后期气滞证主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量少或正常 B、色暗红或有小血块 C、胸胁乳房胀痛 D、小腹隐痛喜按 E、脉弦数94、月经错后,量少,色暗,小腹冷痛,拒按。属于下列哪种证型: A、气滞证 B、虚寒证 C、血瘀证 D、血寒证 E、血虚证95、月经后期血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A、健脾益气调经 B、补肾温阳调经 C、补血益气调经 D、温经散寒调经 E、补肾养血调经96、治疗月经后期气滞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乌药汤 B、丹栀逍遥散 C、调肝汤 D、逍遥散 E、柴胡疏肝散97、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后期虚寒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期错后,量少 B、经色暗红,质稠 C、小腹隐痛,喜按 D、腰酸无力,小便清长 E、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98、与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肝、脾 B、肝、肾 C、脾、肾 D、心、肾 E、心、脾99、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的中医治法是: A、疏肝健脾调经 B、破气行滞调经 C、理气清热调经 D、疏肝理气调经 E、补气活血调经100、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行乳胀 B、月经量少、色淡暗、质不表 C、腰骶酸痛 D、头晕耳鸣 E、脉细弱101、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右归丸 B、固阴煎 C、定经汤 D、知柏地黄汤 E、补肾地黄丸102、因肝的疏泄太过或不及而导致的月经病是: A、月经过多 B、月经过少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月经先期 E、月经后期103、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是: A、血虚肝旺,冲任不调 B、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C、肾失条达 D、肾阴不足 E、肾气不足104、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A、理气调经 B、补肾调经 C、肝肾同治 D、补气疏肝调经 E、活血化瘀调经105、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周期或先或后 B、经量或多或少 C、经行不畅,色暗有块 D、胸胁、乳房胀痛 E、小腹绞痛,拒按106、患者近几个月来,月经不按期来潮,或先或后,量时多时少。其诊断是: A、月经先期 B、月经后期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月经过多 E、月经过少107、治疗月经过多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八珍汤 B、参苓白术散 C、举元煎 D、圣愈汤 E、大补元煎108、治疗月经过多血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清经散 B、固经汤 C、两地汤 D、固阴煎 E、保阴煎109、月经过多常见的病因是: A、气虚、血虚、血热 B、气虚、血热、肾虚 C、血虚、血热、血瘀 D、气虚、血热、血瘀 E、肾虚、血热、血滞110、举元煎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B、人参、黄芪、白芍、升麻、炙甘草 C、人参、黄芪、柴胡、白术、炙甘草 D、党参、黄芪、白术、白芍、炙甘草 E、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炙甘草111、月经过多与月经先期共有的病因是: A、气虚、血瘀 B、血虚、气滞 C、气虚、血热 D、血虚、血瘀 E、肝郁、血热112、下列各项,不属月经过多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量多,色紫暗 B、经行小腹胀痛 C、血块排出则腹痛或减轻 D、心烦口渴 E、舌紫暗,脉涩113、治疗月经过多血热证,应选用保阴煎加味。加味首选的药物是: A、蒲黄 B、煅龙骨、乌贼骨 C、蚕砂、红藤 D、地榆、茜草 E、五灵脂114、月经过多气虚证的发病机理是: A、气虚下陷 B、气虚血少 C、不能摄血固冲 D、气虚血瘀 E、气虚火衰115、月经过少实证的发病机理是: A、热扰冲任,经行不畅 B、冲任受阻,血行不畅 C、气滞血瘀,经脉阻滞 D、寒凝血瘀,经脉不行 E、痰湿阻滞,经脉闭阻116、治疗月经过少痰湿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开郁二陈汤 B、二陈汤 C、礞石滚痰丸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苍附导痰丸117、治疗月经过少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桃红四物汤 D、身痛逐瘀汤 E、膈下逐瘀汤118、月经过少与月经后期相同的病因是: A、血虚、痰湿 B、血虚、气滞 C、肾虚、气滞 D、肾虚、血虚 E、血瘀、痰湿119、治疗月经过少痰湿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滋血汤 B、归肾丸 C、桃红四物汤 D、二陈加芎归汤 E、小营煎120、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滋血汤 B、归肾丸 C、圣愈汤 D、左归丸 E、右归丸121、治疗月经过少血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人渗养荣汤 B、滋血汤 C、归脾汤 D、八珍汤 E、补中益气汤122、应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的病证是: A、月经先后无定期 B、漏下 C、月经先期、月经过少、赤带 D、胎漏、胎动不安 E、经期延长、月经过少、赤带123、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固阴煎 C、知柏地黄丸 D、左归丸 E、两地汤合二至丸124、治疗经间期出血湿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龙胆泻肝汤加减 B、清肝止淋汤加减 C、萆薢渗湿汤加减 D、清热调血汤加减 E、丹栀逍遥散加减125、崩漏的主要病机是: A、肾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 B、脾虚气不统血,冲任失于约制 C、血热迫血妄行,血海不宁 D、血瘀瘀阻冲作地,血不归经 E、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126、崩漏肾阴虚证出血期的治法是: A、滋益肾阴,凉血止血 B、滋阴益阴,固冲止血 C、滋养肝肾,收敛止血 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 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127、治疗崩漏肾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右归丸 B、金匮肾气丸 C、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D、寿胎丸 E、归肾丸128、崩漏的诊断依据是: A、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B、经血淋漓不断 C、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紊乱 D、崩与漏交替出现 E、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29、清热固经汤适用的病证是: A、崩漏实热证 B、崩漏虚热证 C、崩漏血热证 D、月经过多血热证 E、经期延长血热证130、治崩三法是: A、塞流、澄源、复旧 B、塞流、澄源、求因 C、止血、求因、固本 D、塞流、止血、澄源 E、健脾、调肝、补肾131、下列各项,不属崩漏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色淡红 B、血色紫黑有块 C、小腹胀痛 D、舌质紫暗,脉涩 E、经血非时而下132、治疗崩漏脾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参苓白术散 B、固本止崩汤 C、补肾固冲丸 D、补中益气汤 E、归脾汤133、闭经的治疗原则是: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活血化瘀,理气通经 C、滋阴益肾,活血通经 D、益气养血,补肾通经 E、虚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134、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前后的月经停闭不行均属于: A、原发性闭经 B、继发性闭经 C、生理性闭经 D、病理性闭经 E、暗经135、虚证闭经的主要病机是: A、脾胃虚弱,气血乏源 B、肾气不足,冲任虚弱 C、肝肾亏损,经血不足 D、脾肾阳虚,化源不足 E、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136、治疗闭经气血虚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人珍汤 B、圣愈汤 C、十全大补汤 D、人参养荣汤 E、人参滋血汤137、下列各项,属闭经气血虚弱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停闭,神疲乏力,胸闷纳呆 B、月经停闭,头晕腰酸,心悸 C、月经停闭,神疲肢倦,头晕眼花 D、月经停闭,少腹胀痛,心悸耳鸣 E、月经停闭,口干欲饮,潮热盗汗138、治疗闭经肾气亏损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B、肾气丸 C、归脾丸 D、右归饮 E、大补元煎139、加减一阴煎治疗闭经的适用证候是: A、肾气亏损证 B、阴虚血燥证 C、肝肾亏损证 D、阴虚血热证 E、湿热蕴结证140、阴虚血燥所致闭经的临床特点是: A、月经停闭,五心烦热,乳房胀痛 B、月经停闭,颧红唇干,舌红工台少 C、月经停闭,面部烘热汗出 D、月经停闭,晨起恶心呕吐 E、月经停闭,骨蒸劳热,苔腻,脉弦滑141、下列各项,不属生理性闭经的是: A、育龄期 B、妊娠期 C、哺乳期 D、围绝经期 E、绝经期142、下列各项,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A、月经三月一行,无其他不适 B、月经一年一行,无其他不适 C、以往月经不调,现月经未来6个月以上 D、产后半年尚未行经 E、绝经2年,月经未来潮143、下列各项,属闭经肾气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年满16周年,月经尚未来潮,脉沉细 B、初潮较迟,经至后月经不调,脉弦 C、月经由后期量少,渐至闭经,脉细弱 D、初潮较晚,渐至闭经,腰痛如折,夜尿增多,脉沉弱 E、初潮较晚,渐至闭经,手足心热,脉细数144、治疗闭经阴虚血燥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保阴煎 B、加减一阴煎 C、两地汤 D、清经散 E、左归丸145、下列各项,属闭痰湿阻滞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停闭,肢倦神疲,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B、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神疲倦怠 C、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头晕耳鸣,腰骶酸痛,四肢不温 D、月经停闭,气短懒言,神疲肢软 E、月经停闭,小腹冷痛拒按,形寒肢冷146、下列各项,属闭经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带多色白 B、月经停闭,精神抑郁,少腹胀痛 C、月经停闭,四肢欠温,小腹冷痛 D、月经停闭,头晕眼花,心悸气短 E、月经停闭,胸胁满闷,呕恶痰多147、治疗痛经寒凝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膈下逐瘀汤 B、血府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桃红四物汤 E、桂枝茯苓丸148、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膈下逐瘀汤 B、血府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柴胡疏肝散 E、开郁种玉汤149、痛经寒凝血瘀证的腹痛特点是: A、冷痛拒按 B、胀痛拒按 C、隐隐 作痛 D、绵绵作痛 E、酸痛不适150、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治法是: A、温肾散寒,活血止痛 B、扶阳散寒,化瘀止痛 C、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D、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E、温经散寒,调气止痛151、下列各项,不属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 A、小腹冷痛拒按 B、小腹冷痛,按之痛减 C、月经量少,色暗有块 D、面色青白,肢冷畏寒 E、舌暗苔白,脉沉紧152、痛经的特点是: A、经行时小腹略感疼痛 B、腹痛而有晕厥 C、疼痛伴肌紧张或反跳痛 D、伴随行经而周期性出现的小腹疼痛 E、腹痛牵引腰骶153、痛经肾气亏损证的临床特点是: A、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 B、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C、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 D、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头鸣E、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空坠喜按揉154、下得各项,不属痛经肾气亏损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B、月经量少,经色暗淡 C、面色苍白,精神倦怠 D、头晕耳鸣,腰部酸胀 E、舌淡,苔薄白,脉细弱155、治疗痛经肾气亏损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归肾丸 B、知柏地黄丸 C、健固汤 D、益肾调经汤 E、固阴煎156、治疗痛经气血虚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圣愈汤 B、举元煎 C、补中益气汤 D、大补元煎 E、归脾汤157、经行泄泻脾虚证的病机是: A、脾失运化,脾气下陷 B、脾虚失统,冲任失约 C、水湿停泄,气化不利 D、运化失职,湿浊下渗于大肠 E、温化失职,水湿不化158、治疗经行泄泻脾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健固汤合四神丸 B、参苓白术散 C、痛泻要方 D、苓桂术甘汤 E、香砂六君子汤159、经行泄泻肾虚证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化湿调经 B、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C、养血益气,升清降浊 D、温补脾肾,渗湿止泻 E、扶脾抑肝,理气止泻160、下列各项,不属经行泄泻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将潮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 B、脘腹胀满,神疲肢倦 C、面浮肢肿 D、畏寒肢冷,下利清谷 E、经行量多,色淡质稀161、下列各项,不属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行面浮肢肿 B、脘闷胁胀,善叹息 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 D、舌淡苔白腻 E、脉沉缓162、与经行吐衄发生相关的脏腑是: A、肝脾肾 B、心肝肺 C、心脾肺 D、肺肝肾 E、心肝肾163、治疗经行吐衄肝经郁火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芩连四物汤 B、顺经汤 C、清肝引经汤 D、两地汤 E、丹栀逍遥散164、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杞菊地黄丸 C、左归丸合二至丸 D、百合地黄汤合二至丸 E、加减一阴煎165、下列各项,不属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头晕目眩,耳鸣 B、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 C、五心烦热 D、腰膝酸痛 C、形寒肢冷166、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真武汤 B、右归丸 C、附桂八味丸 D、肾气丸 E、附桂理中丸167、经断前后诸证肾阴虚证的治法是:A A、滋阴养肾,平肝潜阳 B、滋肾养肝,佐以益气 C、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D、滋阴肝肾,理气疏肝 E、滋阴潜阳,清热除烦168、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断复来:A绝经半年,月经来潮 B 绝经2年,经水复来 C 绝经3年,经水复来D绝经4年,经水复来 E 绝经5年,经水复来169、治疗老年经断复来脾虚肝郁证首选方是:A知柏地黄丸 B 安老汤 C 益阴煎 D 当归丸 E 左归饮170、治疗老年经断复来血热证首选方是:A两地汤 B 玉女煎 C 保阴煎 D 清经散 E 益阴煎171下列哪项不属于带下病:A带下清冷,量多质稀,淋漓不断 B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气C经行之前,带下量多,色白,无臭气 D 赤白带下,量多质稠,臭秽E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有臭气172、下列各项,不属带下过多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 B、面色晄白或萎黄,四肢倦怠 C、纳少便溏,四肢浮肿 D、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E、舌淡胖,苔白,脉细缓173、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是:A风邪 B 寒邪 C 热邪 D 湿邪 E 燥邪174、关于带下病的辨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无气味,属脾虚湿困证B带下量多清冷如水,绵绵不断,属肾阳虚证C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黏稠,臭秽属阴虚夹湿证D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属湿热下注证E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五色杂下,属热毒蕴结证175、下列哪些不属于带下病脾虚湿困证的主要证候:A带下粘稠,有臭味, B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 C 面白无华,倦怠乏力D纳少便溏,或肢体浮肿E 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176、下列哪项不是带下病肾阳虚证的主要证候:A带下量多,清冷如水 B 头晕耳鸣,烘热汗出 C 腰酸如折,小腹冷感D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E 舌淡苔白润,脉沉弱177、带下病肾阳虚的治法是: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 健脾疏肝,利湿止带 C 温肾助阳,固任止带D温化寒湿,固涩止带 E 滋阴益肾,清热止带178、下列哪项是带下病的主要治法:A清热 B 除湿 C 清热解毒 D 补虚 E 固涩179、下列哪项不是止带方的药物组成:A银花、连翘、蒲公英 B 茯苓、猪苓 C 车前子、泽泻D丹皮、赤芍、牛膝 E 茵陈、黄柏、栀子180、下列各项,不属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临床表现的是: A、带下赤白,质稠,有气味 B、阴部灼热,头晕耳鸣 C、烘热汗出,五心烦热 D、腰酸腿软,咽干口燥 E、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181、带下过多脾虚证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B、健脾除湿,清热止血 C、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D、健脾补肾,清热利湿 E、健脾益气,除湿止带182、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的治法是: A、清热利湿,止带杀虫 B、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D、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E、清热祛湿,解毒止痒 E、利湿止带,祛风止痒183、完带汤的药物组成是: A、白术、白芍、茯苓、柴胡、党参、车前子 B、白术、白芍、柴胡、苍术、党参、黑芥穗、山药、陈皮、阵前子、甘草 C、白术、白芍、苍术、党参、黑芥穗、山药、茯苓、陈皮、甘草 D、苍术、白术、党参、车前草、泽泻、白芍、陈皮、甘草 E、白术、白芍、茯苓、柴胡、丹参、黑芥穗、山药、车前子184、滴虫性阴道炎的带下特点是: A、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B、五色带下,秽臭难闻 C、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质稀 D、稀薄淡黄,或赤白,甚至为脓性 E、灰黄色或黄绿色,质稀薄或呈脓性状,腥臭味,有泡沫185、下列哪项不是妊娠病:A胎漏 B 滑胎 C 转胞 D 漏下 E 胎萎不长186、下列哪项不是安胎的主要方法:A清热 B 养血 C 健脾 D 补肾 E 宁心187、恶阻的主要机理是: A、脾胃虚弱,肝气偏旺 B、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C、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D、痰湿内停,阻滞胃脘 E、重伤津液,胃阴不足188、恶阻的治疗大法是: A、化痰行滞,降逆止呕 B、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C、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D、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E、平抑冲气,降逆止呕189、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恶阻的常见症状:A头晕厌食 B 恶闻食气 C 呃逆 D 恶心呕吐 E 食人即吐190、恶阻脾胃虚弱证的特征是: A、呕吐清涎或痰涎 B、呕吐酸腐 C、呕吐酸水或苦水 D、干呕或呕吐血性物 E、呕吐黄水191、治疗恶阻脾胃虚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参苓白术散 B、四君子汤 C、香砂六君子汤 D、小半夏加茯苓汤 E、苏叶黄连肠192、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首选方为:A香砂六君子汤 B 左金丸 C 小半夏加茯苓汤D加味温胆汤 E 苏叶黄连汤 193、治疗妊娠恶阻气阴两虚证首选方为:A独参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 橘皮竹茹汤 D 生脉散合增液汤 E 苏叶黄连汤194、下列哪项不是妊娠腹痛的临床表现:A孕后小腹疼痛 B 孕后小腹冷痛 C 孕后小腹绵绵作痛D孕后小腹连及胸胁胀痛 E 孕后胃脘疼痛195、妊娠腹痛的治疗大法是:A养血理气,止痛安胎 B 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C 辛温散寒,行气止痛D理气和胃,缓急止痛 E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196、治漏、胎动不安肾虚证的治法是: A、补肾养血,益气安胎 B、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C、滋肾补肾,固冲安胎 D、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E、补肾养肝,健脾安胎197、输卵管妊娠破裂时最突出的症状是:A早孕反应 B 阴道不规则出血 C 突发性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D小腹隐痛 E 面色苍白198、下列哪项是引起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病因:A慢性输卵管炎 B 放置宫内节育器 C 输卵管发育不良D盆腔内肿瘤压迫输卵管 E 孕卵外游199、宫外孕号方的组成是:A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B赤芍、丹参、桃仁 C当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 D赤芍、丹参、桃仁、三棱、莪术 E赤芍、丹参、桃仁、莪术、红花200、下列哪项不属于异位妊娠未破损期的临床表现:A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B 妊娠试验阳性 C 阴道出血淋漓不断D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 E 妇检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201、下列哪项不是异位妊娠已破损期包块型的临床表现:A腹腔血肿包块形成 B 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C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 D 阴道出血逐渐停止E舌紫黯,脉细涩202、异位妊娠时,孕卵最易着床在:A子宫颈部 B 输卵管壶腹部 C 子宫残角 D 腹腔 E 卵巢203、异位妊娠已破损期包块型的治法是:A行气活血 B 破瘀消癥 C 益气固脱 D 消癥杀胚 E 理气散结204、异位妊娠未破损期的治法是:A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B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C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D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E 活血化瘀,回阳救脱205、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应诊断为:A妊娠腹痛 B 滑胎 C 胎动不安 D 堕胎 E胎漏206、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阴道少量出血者应考虑为:A堕胎 B 胎动不安 C 胎漏 D 妊娠腹痛 E 滑胎207、在妊娠28周内,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的:A先兆流产 B 难免流产 C 不全流产 D 过期流产 E 完全流产208、下列哪项不是胎漏的临床表现:A妊娠期间,阴道少量下血 B 出血时下时止 C 下血淋漓不断D无腰酸腹痛 E 腹痛坠胀,阴道下血209、下列那一项首先考虑是胎动不安:A妊娠期,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