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ppt_第1页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ppt_第2页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ppt_第3页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ppt_第4页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电图 心内科2013 第一章正常心电图 第一节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将导联电极连接于人体各部位 1 肢体导联电极 上肢电极板固定于腕关节上方3cm处 上肢内侧 下肢电极板固定于下肢胫骨内踝上方7cm处 肢体导联线均为黑色 末端接电极板处有颜色标记 以区别上下左右 红色端电极接右上肢 黄色端电极接左上肢 绿色端电极接左下肢 黑色端电极接右下肢 注 下肢两电极可置于同一侧 但电极板不能相互接触 处于隔离状态即可 上述连接方式可使I aVR aVL aVF导联成立 第一节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2 胸前导联电极 一般导线颜色为白色 导线末端接电极处有颜色区别导联 颜色排列依次为红 黄 绿 褐 黑 紫 分别代表C1 C2 C3 C4 C5 C6导联 C1 C6通常代表V1 V6导联 但C1等可任意记录各胸前导联心电图 V1导联体表位置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导联体表位置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导联体表位置 位于V2 V4导联连线中点 V4导联体表位置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导联体表位置 在左侧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V6导联体表位置 在左侧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注 胸前导联使用碗状电极吸附 第一节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第二节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临床应用 一 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当你拿到一份心电图时 要对它进行分析 判断 测量 最后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心电图诊断 在分析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结合临床资料审查心电图导联之标记是否正确 定准电压是否准确 有无其他技术误差或干扰 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注意心电图定性和定量分析梯形图 第二节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临床应用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一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粗细两种纵线和横线 纵线代表时间 横线代表电压 细线的间距为lmm 粗线的间距为5mm 纵横线交错组成许多大小方格 图1 2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一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通常记录纸的滑行速度为每秒钟25mm 故每小格 横向 代表0 04s 每一大格 粗线内包括5小格 代表0 20s 一般采用的定准电压是输入lmV电压 可使电压曲线位移10mm 10小格 故每一小格 纵向 代表0 1mV 每一大格代表0 5mV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一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测量正向波的振幅 应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波顶 测量负向波时 应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 图1 3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图1 3心电图波形振幅的测量方法 一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等电位线应以T P段为标准 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 整个心脏无心电活动 电位相当于0 测量各波的时间应自该波起始部的内缘量至终了部分的内缘 图1 4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二 心率的测量用心电图测量心率 应首先使用双脚规测量P P或R R间隔 以确定心律是否规则 如心律规则 可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来计算心率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二 心率的测量用双脚规测量P P或R R间隔时间 将测量的秒数乘以100 再从附表中查出心率 见附录一 测量P P或R R间隔时间 秒数 再除60 所得数值即为心率 例如 R R间隔为0 75s 则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二 心率的测量为节省计算心率的时间 亦可采取简便的目测方法 粗略推算心率 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一般为25mm s 即5个大格 故每一个大格的时间为0 2s 每两个大格为0 4s 其他依此类推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二 心率的测量目测P P或R R间距约占几个大格 若其间距为 一大格 则心房率或心室率便是300次 分 60 0 2 300 两个大格 则其心率便是l50次 分 60 0 4 150 三个大格 则心率便是100次 分 60 0 6 100 四个大格 则心率便是75次 分 60 0 8 75 五个大格 则心率便是60次 分 60 1 0 60 六个大格 则心率便是50次 分 60 1 2 50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若能充分记忆并熟练掌握上述规律 则可立即推算出心率 以满足心电图诊断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一 平均心电轴的概念平均心电轴亦称 心电轴 简称 电轴 它是心室除极或心室复极过程中所产生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由于心电轴的空间性具有上下 左右 前后三个方向 使用起来多有不便 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平均额面QRS电轴 即把额面QRS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既有量 长度 又有方向 角度 的总的向量 这个总的向量即称为平均心电轴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二 平均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电轴偏移系指额面QRS波群平均电轴的方位 正常心电轴平均约为 60 正常人电轴的变动范围可以在 30 110 一般多在0 90 之间 电轴在 30 90 为电轴不偏 90 270 为电轴右偏 30 90 为电轴左偏 30 90 的电轴左偏和 110 270 的电轴右偏均属异常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定在临床实际应用中 多采用QRS波群的高度来测定电轴 常用的有爱氏三角法 六轴系统座标图法 查表法及目测法等 在上述四种方法中 以查表法和目测法应用较为普遍 两法在应用中互补 快捷准确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量1 查表法 测定时先求出I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 将向上的波 R R 等 作为正值 向下的波 Q QS S S 等 作为负值 再用同样的方法算出 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 I 两导联代数和求定后查电轴计算表 找出I与 导联的数值 两者垂直相交处的数值即为平均电轴的度数 若I 导联电压的数值超过表内数值时 则可折半后再查表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三 平均心电轴的测量2 目测法 此法简便 快捷 只应用心电轴目测表即可 首先确定电轴是否偏移 如果I与 导联的QRS主波均向上则电轴为不偏 如果I导联主波向下 导联主波向上 则为电轴右偏 如果I导联主波向上 导联主波向下 则电轴为左偏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见图1 6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一 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P波方向在I aVF V4 V6导联中均向上 aVR中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 倒置或低平 图1 7 P波宽度不超过0 11s 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 25mV 胸导联不超过0 2mV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一 P波PTF V1 PTerminalForce 测量方法 以Vl导联P波终末部分的振幅 mm 和时间 s 二者相乘即得 若P波呈双向或负向 则均以其负向部分来计算 若P波为正向而有切凹者 则以其切凹后的部分来测算 所得的乘积随P波是正向或负向而得出正值或负值 图1 8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P波终末振幅为 1 0mm P波终末时间为0 04s 故PTF V1 1 0 0 04 0 04毫米 秒 mm s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二 P R间期代表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通常以P波明显的导联为测量对象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 成年人的P R间期为0 12 0 20s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 P R间期相应缩短 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 P R间期可略延长 但不超过0 22s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三 QRS波群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 正常成年人多为0 06 0 10s 最宽不超过0 11s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三 QRS波群波形和振幅 正常人V1 V2导联多呈rS型 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 OmV V5 V6导联可呈qR qRs Rs或R型 R波不超过2 5mV 在V3 V4导联 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似 所以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 V6R波逐渐增高 S波逐渐变小 V1的R S小于l V5的R S大于l 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 可呈QS rS rSr 或Qr型 aVR的R波一般不超过0 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 Rs或R型 也可呈rS型 aVL的R波小于1 2mV aVF的R波小于2 OmV 标准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 其主波均向上 I导联的R波小于1 5mV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三 QRS波群各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其绝对值不应低于0 5mV 胸导联的每个QRS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不应低于0 8mV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三 QRS波群Q波 正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l 4 时距应小于0 04s aVR aVL导联可能稍超过 V1导联中不应有q波 但可呈Qs型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四 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称J点 亦称连接点 大多在等电位线上 通常随S 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 有时可因除极尚未完全结束 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 致使J点上移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五 S 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为S T段 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 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 正常的S 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 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 但在任一导联 S T段下移不应超过0 05mV S T段上升在V1 V3导联不超过0 3mV V4 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 1mV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六 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 是S T段后出现的圆钝较大且占时较长的波 方向 在正常情况下 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 在I V4 V6导联向上 aVR向下 aVL aVF V1 V3导联可以向上 双向或向下 但若V1的T波向上 则V2 V6导联T波就不应再向下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六 T波振幅 在正常情况下 除 aVL aVF V1 V3导联外 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l 10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七 Q 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了 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Q T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 心率越快 Q T越短 反之则越长 心率在60 100次 分时 Q T的正常范围应为0 32 0 44s 由于Q 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 所以常用校正的Q T间期 即 Q Tc就是R R间期为ls 心率60次 分 时Q T间期 正常Q Tc的最高值为0 44s 超过此时限即属延长 第三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八 U波是在T波后0 02 0 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 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多认为U波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 其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 在胸导联较易见到 尤其V3导联较为明显 U波明显增高呈驼峰样改变常见于血钾过低 第四节常见伪差的识别 第四节常见伪差的识别 A I aVL导联P QRS T波群倒置 aVR导联P波直立 肢体导联的图形颇似右位心 但胸前导联却与正常一样 R波自右至左逐渐增高 S波逐渐减小 为胸前导联的正常图形 不符合右位心 这是由于左 右上肢导联接错所致 第四节常见伪差的识别 B 左右上肢导线纠正后记录 肢体导联出现规律的图形 I导联为上图I导联的翻转 导联为上图 导联图形 导联为上图 导联的图形 aVR导联为上图aVL导联的图形 而aVL导联为上图aVR导联的图形 胸前导联的图形与A图相同 第二章心电图异常改变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0岁 着凉后发热l天 查体 T39 高热病容 呼吸略促 扁桃体二度肿大 表面可见脓苔 双肺未见异常 心率115次 分 律齐 心尖部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全腹无压痛 血常规 白细胞 15 0 109 L 中性粒细胞 0 90 淋巴细胞 0 10 临床诊断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出现 P波在 aVF导联直立 在aVR导联倒置 时间 形态 电压均在正常范围 P R间期 0 12s 等于0 14s 频率110 115次 分 P P间隔之差 0 16s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7岁 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5年 近1周关节肿痛 不能下床 伴发热 查体 T39 2 高热面容 有汗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咽部略充血 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第一心音减弱 心率l50次 分 心律规整 血沉50mm h 抗0 1000单位 白细胞l2 1 109 L 中性粒细胞 0 70 淋巴细胞 0 30 临床诊断 风湿热 活动期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5岁 阵发性头晕 心悸l年 查体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双肺无啰音 心音钝 律略不齐 心率48次 分 腹部无异常发现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P波在 导联直立 在aVR导联倒置 形态 时间 电压均在正常范围 P R间期0 18s 心率47次 分 平均 P P间隔之差等于0 44s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0岁 学生 因睡眠不好多梦就诊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A P波规律发生 P 直立 PaVR倒置 时间 电压 形态均正常 P R间期0 18s P P间隔之差0 36s 受呼吸影响 吸气时心率快 呼气时心率慢B 为屏住呼吸后做图 P P间隔相等 说明上述心律不齐受呼吸的影响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0岁 胸闷 气短2年 近2天反复出现头晕 伴一过性意识丧失 每次约半分钟 自行缓解 临床诊断 晕厥原因待查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此图是 导联 P P间期基本规则出现 为0 72s 可见两个长的P P间期 第l个为2 88s 第2个为l 6s 与正常P 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 第二节房室肥大 第二节房室肥大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7岁 活动后心悸 气短6年 加重伴下肢浮肿半年 查体 二尖瓣面容 口唇发绀 颈静脉怒张 心尖部双期杂音 P2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 亢进 分裂 心率98次 分 肝大 双下肢水肿 临床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 以狭窄为主 心功能 级 第三节心肌梗死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7岁 心前区痛l天 放射至左肩 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 l天内发作数次 既往史 高血压5年 查体 BP23 15kPa 痛苦表情 大汗 心音低钝 律齐 心率50次 分 A2亢进 四肢活动自如 实验室检查 磷酸肌酸激酶 CPK 300U L 正常l5 130U L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心率50次 分 P R间期0 18s Q T间期0 40s QRS波群 呈qR型 呈QR型 Q R 4 aVF呈qR型 S T段 aVF明显抬高0 3 0 4mV 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T波在上述导联直立 aVL导联S T段下移 T波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4岁 胸骨后持续性疼痛2天 伴恶心 呕吐 大汗 自服扑热息痛不见好转来院就诊 既往史 糖尿病l0年 查体 痛苦表情 呼吸平稳 双肺无异常 心音低 律齐 56次 分 A2亢进 肝 脾不大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P 直立 PaVR倒置 为窦性心律 心率56次 分 P R间期0 22s Q T间期0 44s QRS波群 aVF V7 V8 V9可见明显的Q波并 R 4 在上述导联S T段抬高 T波除I aVL外均低平或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2岁 患高血压2年 血压经常波动在22 6 14 3kPa 于l995年l0月22日晚l9时开始突然胸部闷痛 呕吐l次 当日23时来院就诊 查体 BPl2 0 8 0kPa 呼吸略促 口唇发绀 可见颈静脉怒张 平卧位 双肺无啰音 心律规整 心率58次 分 在三尖瓣区可闻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血清CPK200U L 正常l5 130U L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心率58次 分 P R间期0 24s Q T间期0 32s QRS波群 aVF可见明显的病理性Q波 V8 V9可见q波 qR型 V3R V4R V5R可见QS波或Qr波 S T段 在 aVF V7 V9 V3R V5R明显抬高 T波 aVF V7 V9直立 特别在 aVF异常升高 右胸导联V3R V5RT波正负双向 I AVL V1 V3的S T段下移 以aVL为明显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7岁 2天前由于生气后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 持续1 2小时 伴出汗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律规整 心率80次 分 无杂音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QRS在I V5呈qrs型 在aVL V2 V4呈QS型 V6呈qRs型 上述导联S T段均明显抬高 在V3导联达l 0mV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6岁 心前区疼痛30分钟 为压榨性 并向左肩 左背放射 伴大汗 含速效救心丸不缓解 于l996年5月12日急诊就医 既往史 高血压 高血脂7年 查体 BPl9 2 14kPa 大汗淋漓 痛苦表情 呻吟不止 强迫安静位 呼吸略促 无发绀 双肺无啰音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A2 P2 心律规整 96次 分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心率95次 分 P R间期0 16s Q T间期0 40s QRS波群 I aVL V1 V6导联可见q波 S T段明显抬高 T波在上述导联直立 在V2 V4导联异常高耸 avF的S T段下移0 1 0 3mV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6岁 汽车司机 饮酒后自觉胸骨后剧烈疼痛伴窒息感2小时 大汗 呕吐l次 为胃内容物 既往健康 查体 痛苦表情 呼吸平稳 双肺无干 湿性啰音 心音低钝 律齐 心率50次 分 实验室检查 谷草转氨酶 AST 716 81nmol S l L 43U L 正常7 25U L CPK 397U L 正常l5 130U L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PK MB 38U L 正常l6U L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A 发病后2小时描记窦性心律 心率58次 分 P R间期0 18s Q T间期0 40s 心电轴不偏 aVF导联可见小q波 S T段明显抬高 最高达0 5mV T波 aVF直立并高耸 S T段 I aVL对应性下降 T波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B 心梗第2天描记与上图比较 aVF导联S T段有所下降 但仍未回到等电位线 T波由原来的直立开始变为双向 导联 或倒置 aVF导联 Q波在 aVF导联较上图明显出现并 R 4 I aVL导联S T段下移有所恢复 T波由原来的倒置变为直立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C 心梗第5天描记与心梗当天及第2天心电图比较 aVF可见明显的病理性Q波 S T段在上述导联仍有抬高 但较前二次明显下降 T波倒置明显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D 心梗第l0天描记 aVF仍可见病理性Q波 S T段基本恢复到等电位线 T波倒置更明显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E 心梗第20天描记 aVF病理性Q波 S T段回到等电位线 与D图比较无变化 但倒置T波更明显 呈现双肢对称的冠状T波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F 心梗第28天描记此图与E图比较 Q波与S T段在 aVF导联无变化 T波仍倒置 呈冠状T波 但倒置T波未再加深 与上图比较无明显变化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G 心梗第72天描记 aVF导联仍可见病理性Q波 S T段在等电位线上 但倒置T波在上述导联已较D图与F图变浅 心率由原来的58次 分恢复到70次 分 第三节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0岁 胸骨后疼痛1天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10年 查体 BP21 3 13kPa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规整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A 就诊当时在急诊室描记 8AM 窦性心律 100次 分 P R间期0 18s Q T间期0 44s QRS Vl V2呈rS型 胚胎r V3 V4 V5 I呈qR型 aVL呈qrs型 S T段 V1 V5 I aVL抬高 以V1 V4为明显 T波在上述导联均直立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B 入院当天描记 4PM 与A图比较 V1 V2呈QS形 V3 V4R波振幅降低 变成带有切迹的Qs波形 I aVL仍为q波 S T段 V1 V4与上午比较有所下降 但仍未回到等电位线 I aVL V5基本回到等电位线 T波 V1 V2直立 V3 V4正负双向 I aVL V5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C 心梗第5天描记V1 V4呈QS型 I aVL呈qRs型 S T段 V2 V5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 I aVL与B图比较又有所抬高 T波 V1由直立变低平 V2 V5倒置较前加深 I aVL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D 心梗第8天描记V1 V4呈Qs形 S T段在上述导联有所下降 但仍未回到等电位线 T波 V1直立 V2 V4正负双向 I aVL V5倒置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E 心梗第l7天描记与D图比较 V1 V3导联的S T段基本回到等电位线 T波 I aVL V2 V5倒置 特别是V3 V5导联 T波倒置较深 呈现冠状T波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F 心梗第28天描记与E图比较梗死导联的Q波无变化 所有抬高的ST段均回到等电位线 T波 在I aVL V2 V5倒置 而以V2 V5最明显 最深达1 3mV 呈典型的冠状T波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G 心梗第32天描记与F图比较 V2 V5倒置T波有所变浅 余无变化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H 心梗第47天描记与G图比较 I aVL V2 V5倒置T波又逐渐变浅 第三节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 I 心梗7年后描记与原图比较 I aVL病理性Q波消失 T波变直立 V1 V3呈QS型 S T段正常 T波正负双向 V4病理性Q波消失 呈RS型 T波正负双向 V5呈Rs型 S T段正常 T波直立与7年前心电图比较 心肌梗死图型明显恢复 尤其是I aVL V4病理性Q波已经消失 原倒置的T波除V1 V4正负双向外 余均恢复直立 此图为心肌梗死陈旧期改变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0岁 学生 自觉心悸20天 既往健康 查体 呼吸平稳 双肺呼吸音未见异常 心音钝 律不齐 可闻频发早搏 临床诊断 心律失常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P R间期0 16s Q T间期0 40s 此图为 导联连续描记 可见第2 4 6 8个P QRS T波群提前出现 其P波形态异于正常窦性P波 早搏后的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的相同 P R 0 12s 代偿间歇不完全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8岁 自诉感冒后约20天自觉心悸 胸闷 查体 BPl8 6 12 0kPa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心音低钝 律不齐 可闻频发早搏 l0次 分左右 心率80次 分 临床诊断 心肌炎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本图为 导联 第3个和倒数第1个P QRS T提早出现 其P 波的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不同 但方向一致 P R间期0 16s P 波后的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的基本相同 代偿间歇不完全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0岁 高血压10余年 近日感心悸明显 查体 BP 25 3 17 3kPa 一般状态佳 神志清楚 双肺无异常 心尖部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心律不齐 A2 P2 腹部无异常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可见1 3 5 7 8波之T波降支有切迹 为提早出现的异位P 波 继之QRS波群 其形态与正常的基本相同 但R波振幅较正常的略低 第8 9个QRS波群是连续出现的两次过早搏动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0岁 生气后自觉心跳异常而前来就诊 既往健康 查体 呼吸平稳 双肺无异常 心音纯 律不齐 心率75次 分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第l个P QRS T波之后有一个长的间歇 以后P QRS T规律出现 频率为75次 分 仔细辨认 在第l个T波上重叠l个P 波 后面未继以QRS波群 是一个房性早搏未下传至心室所致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2岁 2周前感冒发热 经治疗体温降至正常 近2天自觉心悸 胸闷 查体 呼吸平稳 咽部略红 扁桃体不大 双肺无异常 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 律不齐 心率65次 分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V1导联 第1 2 3 4波P QRS T规律出现 第5个P QRS T之后有一异常P 波 其后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 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第7个QRS波群之后 又提前出现1P 波 继之QRS波群 其形态与正常相同 为一次房性早搏 仔细观察前4个P QRS T 在T波终末均有一小切迹 为一房性早搏未下传至心室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5岁 l993年1月11日以心悸 气短就诊 既往健康 查体 一般状态佳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双肺无异常 可闻频发早搏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本图系V1导联 可见第2个T波终末有一小切迹 为异位P 波 继之QRS波群 第5个T波终末又有一明显凸起 之后有一个长的间歇 为房性早搏未下传 第8个QRS波群提前出现 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前面有异位P 波 在前一个P QRS T波终末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9岁 高血压10年 近2个月肢体活动不灵 做脑CT发现脑梗死 近1个月出现心悸 经治疗不见好转而就诊 查体 BPl8 6 12 0kPa 呼吸平稳 言语流利 伸舌居中 双肺无异常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不齐 可闻频发早搏 呈二联律 心脏彩超提示 高血压性心脏病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 导联连续描记 窦性心律 在每l个正常P QRS T波群之后 均可见提早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配对间期相等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5岁 学生 由于扁桃体切除术后感冒而发热 经治疗1个月好转 近l0天心悸明显 查体 双肺未见异常 第一心音减弱 可闻频发早搏 心脏彩超 左心室增大 心肌运动弥漫性减弱 临床诊断 心肌炎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在 导联中可见第2 5 8 11个QRS波群提早出现 其前面无与之相关的P波 QRS波群宽大畸形 时间0 16s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代偿间歇完全 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正好落在前一个正常窦性下传的QRS T波的顶峰上 这样的早搏容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2岁 以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而住院治疗 查体 一般状态佳 神志清楚 双肺无异常 心音低 律不齐 可闻及早搏 心率90次 分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在连续出现的P QRS T波群中 有二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第2个和第7个 前面无P波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代偿间歇完全 配对间期相等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6岁 心悸 气短反复发作10年 曾诊为心肌病 近l个月自觉上述症状加重 并出现浮肿 尿少 夜间不能平卧 查体 呼吸促 口唇发绀 颈静脉怒张 双肺中 下部可闻中 小水泡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音弱 心尖部可闻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心律不齐 可闻早搏 呈二联律 肝大 于右肋下2cm 剑突下5cm 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水肿 心脏彩超 心脏呈普大型 以左室增大为明显 符合心肌病诊断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在每个正常搏动之后 均可见一提早出现增宽畸形的QRS T波群 第2 4 6 8 10波 时限 0 12s 等于0 18s 前面无P波 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代偿间歇完全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0岁 阵发性心悸 呼吸困难l周 查体 BPl8 6 12 0kPa 呼吸略促 口唇轻度发绀 无颈静脉怒张 左肺呼吸音弱 右肺中 下部可闻细小水泡音 心音低 心尖 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不规整 心率65次 分 A2 P2 肝 脾不大 双下肢无水肿 胸部X片 心脏呈主动脉型 左侧胸膜粘连 肥厚 右肺中 下野呈片状影 心脏彩超 左室增大 临床诊断 冠心病 肺内炎症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前3个正常P QRS T波群之后 提早出现一个宽阔畸形的QRS波群 时限 0 12s 等于0 14s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早搏前无P波 再继续分析 可见第7 8连续出现2个宽阔畸形的QRS波群 形态与前面所出现的早搏相同 配对间期相等 属于同源早搏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2岁 反复心前区疼痛5年 近1年加重 曾诊为冠心病 心绞痛 近l周心前区痛频繁发作 但口含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实验室检查 甘油三酯5 6mmol L 临床诊断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第四节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P R间期0 20s Q T间期0 40s S T段普遍下移0 1 0 2mV TV1 V5倒置 此图系 导联 可见第3 5 7 11个QRS波群增宽畸形并提早出现 前面无P波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在上述4个早搏中 前两个发生在两次正常窦性搏动之间 第3个代偿间歇完全 早搏的配对间期相等 第五节心动过速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18岁 l小时前剑突下被踢伤后 自觉心跳明显而就诊 查体 呼吸促 双肺无异常 心率220次 分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心率为230次 分 心律绝对匀齐 P波在 aVR V1导联中辨认不清 QRS形态正常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8岁 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20年 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不等 可自行缓解 此次上述症状再次发作 持续5小时不缓解来院就诊 查体 一般状态好 自动体位 双肺无异常 心率180次 分 余无异常发现 入院后静推心律平35mg 5分钟后心动过速停止 恢复窦性心律 此图为发作时描记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连续出现快速QRS T波群 P波辨认不清 QRS形态正常 心律绝对匀齐 频率为187次 分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2岁 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5年 未经特殊诊治 可自行缓解 近1年上述症状发作频繁 在本院做食管调搏 发现房室结双径路 今日心悸明显 来院诊治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各导联中出现快速匀齐的QRS波群 心率214次 分 P 波与T波融合 辨认不清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70岁 冠心病 心绞痛20年 近1年心悸明显 加重2天来院就诊 查体 呼吸略促 血压21 3 13 3kPa 痛苦表情 双肺无啰音 心音低 律不齐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A2 P2肝 脾不大 双下肢无水肿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此图系 导联 QRS波群快速连续出现并宽大畸形 时限超过0 12s 有继发性ST T改变 心室律基本规则 频率l88次 分 并可见到保持固有频率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 P频率 QRS频率 第5个波群为室性融合波 倒数第l 2个QRS波群为心室夺获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5岁 阵发性头晕 气短l周 近2天加重 查体 BPl2 0 8 0kPa 呼吸略促 无发绀 心脏无杂音 心律不规整 可闻频发早搏及阵发性心率加快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中第2个QRS宽大畸形 提早出现并连续出现15次 时间 0 12s 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频率为170次 分左右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0岁 冠心病10年 近2天反复晕厥 此图为住院期间抽搐发作当时描记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此图可见一系列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频率200次 分 形态为R型或QS型 第1个波尖端向上 第2 3 4 5尖端向下 数次后自行终止 转为窦性心律 如此反复发生扭转 倒数第2个波形为正常的窦性搏动 TU融合 Q T U 间期0 60s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0岁 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10年 近2年出现活动后气短明显 伴双下肢浮肿 1个月前自服地高辛0 25mg 每日1次 不见好转 近l周口服地高辛0 5 0 75mg 每日1次 自觉气短明显加重而来院就诊 查体 二尖瓣面容 口唇发绀 颈静脉怒张 双肺底细小水泡音 心尖部舒张中 晚期隆隆样杂音 心律规整 85次 分 P2 A2 肝大 双下肢水肿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V1导联 P波直立 QRS规律出现 在其前 其后均可见P波 心房率150次 分 P R间期0 20s 心室率83次 分 房室传导比例为2 1 第五节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2岁 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l0年 近日气短明显 自服地高辛0 5mg 1日2次 连用l周 夜间不能平卧 浮肿 尿少 第五节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在V1导联可见到明显的P波 频率为176次 分 房室间呈2 1传导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70岁 高血压20年 近1个月心悸 气短明显 来院就诊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 导联 特点为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 形态 间隔相同的F波 R R间隔匀齐 房室间呈4 1下传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0岁 急性心梗第3天 由于心衰静推西地兰0 2mg 30分钟后出现此心电图改变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 形态相同的F波 R R间隔匀齐 房室间呈2 l传导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5岁 自觉心悸2年 心脏彩超提示 主动脉弹性降低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在 aVF V1导联中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相等 形态相似 间距相同的F波 频率为250次 分 R R问隔相等 房室间传导呈4 l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劳累后心悸 气短20余年 某医院诊断为风心病 联合瓣膜病 近日由于感冒 自觉心悸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V1导联 心电图特点 P波消失 出现一系列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心房颤动波 f波 R R间隔绝对不匀齐 室率为60次 分左右 房率450次 分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0岁 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5年 近半月自觉心悸明显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 导联 整个图中看不到P波 而以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f波代替 R R间距绝对不匀齐 心房率420次 分 心室率70次 分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息者 女 50岁 因阵发性心悸而就诊 既往健康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f波 心房率 480次 分 R R间隔绝对不匀齐 频率60次 分 室率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阵发性心悸 头晕l天 可自行缓解 查体 一般状态佳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双肺未见异常 心音纯 律不齐 心率90次 分 余未见异常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A 第1个P QRS T是正常窦性搏动 第2个是提早搏动 特点 P波落在前一个T波上 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的相同 为房性过早搏动 第3个P QRS T为正常窦性搏动 从第4个QRS波群开始 前面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f波 R R间隔不匀齐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B 前4个QRS波群前面无P波 而以f波代替 从第5个QRS波开始为窦性的P波下传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5岁 风心病10年 间断自服地高辛0 25mg 每日1次 近日心衰加重而来院就诊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中P波消失 出现一系列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f波 R R间隔绝对不匀齐 第10个QRS波群在长周期后较早出现 宽大畸形 呈右束支阻滞图型 为室内差异传导 经用西地兰0 4mg静推后 宽大畸形的波形消失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8岁 因心悸 气短数年 加重1周入院 既往史 1年前诊断冠心病 房颤 心衰 近1个月不规则口服地高辛 查体 呼吸困难 口唇轻度紫绀 颈静脉怒张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律不规整 平均130次 分 肝于右肋下2cm 剑突下4cm 双下肢水肿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V1导联未见P波 有不规则的f波 QRS快速出现 但不匀齐 平均130次 分 在整个导联中可见5个宽大的QRS波群 后3个为连续出现 呈右束支阻滞图型rsR 型 初始向量与较窄的QRS相同 其前面均有长的R R间隔 后面未见有较长的间歇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0岁 患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当天 突然意识丧失 抽搐 急查心电图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QRS T难以辨认 代之以连续快速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频率250次 分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上述患者抢救l0分钟后描记的心电图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P QRS T一部分难以辨认 一部分消失 代之以大小 形态 间距相同或不同的F波或f波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临床资料 上述患者抢救l5分钟后描记的心电图 第六节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特征 QRS T波群消失 出现一系列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低小波 频率极快 200 500次 分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胸骨后闷痛3年 每次发作l0分钟 含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诊断为冠心病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此图为 导联 P波直立 时间 电压均在正常范围 P R间期延长达0 32s 明显超过正常范围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0岁 发热 周身关节痛l个月 诊断 风湿热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出现 P aVF直立 PaVR倒置 时间 电压 形态均正常 P R间期延长达0 28s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0岁 体校运动员 无自觉症状 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改变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P R间期进行性延长 第5个P波和第10个P波后发生QRS脱落 出现长间歇 长间歇后P R间期恢复正常 继后再行进行性延长 周而复始出现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0岁 高血压病l0年 近日气短明显 查体 BP 22 6 13 3kPa 无发绀 双肺无异常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不齐 A2亢进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 R间期逐渐延长 至P后QRS脱漏 第3 6 9波 其特点为文氏现象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5岁 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周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P 直立 PaVR倒置 形态 时间 电压均在正常范围 此图为 导联 第l个P R间期为0 28s 第2个P R间期为0 36s 第3个只有P波出现 无QRS波群 第4个P R间期恢复至0 28s 周而复始 符合文氏传导的特点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息者 男 70岁 冠心病 反复心悸半年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出现 间歇出现P后QRS脱落 能下传的PR间期固定为0 22s 房室传导比例为3 2 3 1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0岁 冠心病15年 近日头晕明显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频率65次 分 P R间期0 16s 每2个P波 只有一个能下传心室 房室传导比例为2 1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0岁 阵发性视曚2个月 近l周加重 既往吏 冠心病l0年 查体 血压18 7 12 OkPa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双肺呼吸音正常 心音低钝 律齐 心率38次 分 心脏彩超 提示主动脉瓣钙化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出现 频率71次 分 但与QRS波无关 此图系aVF导联 P波落在QRS波群的不同部位 QRS波群的频率为38次 分 P频率 QRS频率 QRS时间正常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7岁 2年前诊断为冠心病 近l周阵发性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频率为l30次 分 P波与QRS波无关 QRS波频率为40次 分 P与QRS各自维持自己固有的规律性 P频率 QRS频率 QRS时间 形态正常 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分叉以上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9岁 冠心病10年 近半年气短 浮肿 不能平卧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P与QRS波群无关 各自维持自己固有的规律性 P频率 65次 分 QRS频率 43次 分 QRS时间正常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80岁 高血压 冠心病20年 近1周因着凉咳嗽 咯黄痰 气短明显 X线胸片示 右肺下野片状影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P波与QRS无关 心房率68次 分 心室率50次 分 房率 室率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5岁 心绞痛反复发作10年 曾诊为冠心病 近2个月心悸 气短 心绞痛发作频繁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窦性P波规律发生 频率为68次 分 QRS波群时间增宽 0 12s 频率为29次 分 P与QRS无关系 但各自维持自己固有的规律 P频率 QRS频率 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分叉以下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6岁 患风心病20年 近5年活动后气短明显 不规则口服地高辛 近1个月病情加重 除每日口服地高辛0 25mg外 间断静推西地兰0 2mg 因自觉头晕而就诊 查体 呼吸尚平稳 口唇轻度发绀 颈静脉怒张 心尖部双期杂音 心律变规整并缓慢 原房颤心律 心率48次 分 第七节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V1 V5导联P波消失 此图为V1导联 可见大小 形态 间距不同的小f波 R R间隔匀齐 心室率48次 分 S T段下移呈鱼钩样改变 第八节室内阻滞 第八节室内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0岁 因着凉发热 咳嗽 咯痰而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l0年 入院诊断 大叶性肺炎 第八节室内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P 直立 PaVR倒置 P R间期0 18s QRS增宽达0 12s V1呈rsR 型 S1 v5明显增宽 S T段 V1 V3 V5下移 T波倒置 Rv5等于2 7mV 第八节室内阻滞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7岁 高血压5年 经常头晕 头痛 加重伴呕吐1天而入院 查体 BP26 6 19 3kPa 呻吟 呼吸略促 无发绀 双肺无啰音 心率70次 分 心尖部 级收缩期杂音 A2亢进 呈金属调 未引出病理反射 第八节室内阻滞 心电图特征 P波规律发生 P Avl aVF v1 v5直立 PaV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