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_第1页
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_第2页
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_第3页
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_第4页
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运用多种课堂评价语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具体情况,要学会灵活运用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等多种评价性语言的方式,做到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关键词:直接评价间接评价肯定评价否定评价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单一评价多元评价课堂评价是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正是当务之急。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课堂评价运用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自尊心都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甚至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及其教师都产生抗拒心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 / 17一.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根据表意的隐显,评价可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直接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正面的直截了当的评点和估价的方式。间接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作直接评点,而在其语言中隐含了评价意思的一种方式。1直接评价在课堂评价中可有多种形式,有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直接给以肯定评价,这种评价在课堂中使用频率很高,对每位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评价的量的统计表明,基本上每堂课有 90以上是运用直接肯定评价的。比如:有教师在课堂上看到一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师表扬到:“这位同学做的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大家要向他学习。 ”有的面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给以直接否定,以期改正。比如:一教师在教季氏将伐颛臾时,问:“孔子的两位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 ,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生:“因为孔子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对老师很尊敬。”师:“不对吧。因为这是大事,属军事机密。比如说,你是我的学生,你对我非常尊敬,往后你做了我们国家的国防部长,你会不会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将要对某国进行自卫反击? ”3 / 17生:(哄堂大笑) “不会。 ”生:“他们跑来是向孔子请教颛臾该怎么打。 ”师:“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好象没听说他是军事家。 ”2间接评价一般都用于否定的内容。有的在反问中隐含评价的态度。比如:师:“春雷跟夏雷相比有什么特点?”生:“夏雷轰隆隆,一声接一声,声音大,次数多。”师:“是多么?”3这里隐含着教师对该生回答的否定评价:不是多。只不过教师并没有直接说出来。有的在疑问或进一步的提问中隐含教师的评价。比如:师:“你们知道哪些法国著名建筑?”生:“巴黎铁塔。 ”师:“大家说对不对?应该是?”生:“艾菲尔铁搭。 ”4这类评价的语言形式还有:不错,还有没有?哪位同学补充?好,这是你的看法。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理由呢?4 / 17能否说的具体点?这里其实也都隐含着学生这样回答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当然,从评价的主体来看,间接评价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实施评价,而不是由教师自己直接作出评价。比如:一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有这么一个教学片段:一同学举手提问:“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既然只有一丝 ,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一女同学举手站起来说:“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 ,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 像闪电一般 。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教师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她点了点头。5这里教师不直接对生作出评价,而是在其他同学运用非语言评价表示赞同的同时,顺势引导提问的同学间接地对该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给予肯定,取得评价的教育效果。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也经常结合使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凡尔赛宫时:5 / 17师:“为什么作者在法兰西式大花园里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呢?谁来说?”生:“园内树木花草的栽培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 ”师:“有树木花草,有大自然的清新,并且是别具匠心的。好,非常好,请坐,还有没有?”生:“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师:“噢,里面除了有树木花草,还有两池碧波,除了两池碧波,还有丰姿多态的”生:(齐答) “雕塑。 ”师:“对,还有什么?”生:(齐答) “玉带似的的人工河” 。师:“对,你们看,有别具匠心的树木花草,有两池碧绿的池水,有丰姿多态的雕塑,有清澈的人工河,你们说,到了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生:(齐答) “心旷神怡,陶醉,美不胜收。 ”师:“非常好,你们这组非常好。 ”6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首先都进行直接评价给予肯定,同时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表明回答还不够全面,给予间接评价,最后又对几位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性的直接评价。76 / 17这里教师联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作出肯定性评价,同时也对其他同学以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学,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教师不能简单予以肯定评价了事。如一教师面对学生对“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为什么书上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 ,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问题回答后,教师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这里教师并不是一味赞扬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知识一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的肯定评价。同是赞扬学生,也不能只是走过场似的敷衍了事,如一教师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面对学生回答作出肯定评价语言非常丰富:“不错,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 ”“好,你很会动脑筋。 ”“说的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乙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变化。 ”“说的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 ”“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8等等都紧扣学生回答的内容,或对予学生的学习行7 / 17为、或从自我感受的角度、或联系学生的学法等方面作出激励性评价。当然,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理解和概括能力不强,分析问题角度单一等,回答问题时常常顾此失彼,回答不严密、不周全。此时,运用否定评价要把握好度,首先要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内容予以肯定,然后或用“如果就”的句式或用“不过”过渡进行委婉点拨,比如,学生答问内容正确,但是答话重复哆嗦,且缺乏逻辑性,可以说“答案基本正确,如果注意认真组织语言,用简单明了的话作答,就更好了。 ”还可用委婉的语句指出了学生答问中的不足,这样学生也乐于接受,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注意,其他同学也从中受益。比如,一教师在上荷塘月色时请几位同学朗读,但几位同学读得并不是很好,教师分别评价说:“对,是读得太快了,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 ”“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 ”9教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被评者也不会觉得难堪。针对学生理解的狭窄,教师根据语境也可描述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给予鼓励来实施否定评价。如,一教师在教8 / 17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有一学生说:“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里面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好。 ”该教师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了他:“同学们,虽然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于向大多数人说不 。这种不盲从多数,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10或者用“追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继续思考作答,隐含否定评价。比如一教师教学故乡时有一个片断:师:“我”的希望是什么?请你们说说看。生甲:“我”的希望是书上这一段:“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个回答内容太宽泛了,显然不准确,教师追问:“他的回答对不对?有没有不同意见?”生乙回答:他前面念多了,应该从“我希望”开始念。教师再次追问:“对吗?应该从我希望开始念,但是从这里念下去就发现,有许多是我不希望的,那么我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呢?”生丙回答:希望是一种新的生活。11老师的两次追问、指导,最终使学生的回答做到准确无误。9 / 17还有的在教师对多个同学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只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肯定评价,以达到否定其他同学的评价目的。如一教师在上珍珠鸟时有一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 1:作者和一只怕人的珍珠鸟相处的过程。生 2:作者和一对珍珠鸟和睦相处的故事。生 3:作者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陌生到相互信赖的变化过程。师:第三个同学说的非常好。她抓住了文章中关键的词语。12其实,在课堂评价语言中,否定评价中往往也含有肯定评价,它们常常是结合使用的。象以上所举的例子,在否定评价中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都给予学生以肯定评价。这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更能发挥否定评价的批评教育作用。13通常与课堂教育活动过程相结合,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判。这种评价能有效地给予学生肯定性或指导性的意见,具有优越性,如一教师在教学王勃滕王阁序一文时,一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读得舒缓而又宁静,当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我觉得这景色非常安静。我读着读着,眼10 / 17前仿佛出现了这迷人的景色,我不忍心惊动那飞翔的野鸭!”师评价:“你已经完全进入这种境界了,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这里教师对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融入文本的学习态度给予了及时、充分、肯定的赞扬,使学生也懂得了如何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当然,当学生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当老师还没有更好地了解学生,还没有考虑好引导的方向时,应采用延时评价。因为学生缺少内省的时间,缺乏自悟的过程,这时的评价只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对他来说并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当他有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时再给予评价,方能彰显评价效果。如一教师在教学氓时有这么一个片段,师:“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是(生:赋、比、兴) ,第三第四节的桑树应该属于(有的说比,有的说兴) 。比就是比喻,有的通篇用比,有的局部用比。兴,就是联想,它是从眼前景物想到所要吟咏的景物和人事,也叫托物起兴。两者之间若有相似点,同时也能构成比喻,叫做比兴。 ”生:“这是比还是兴呢?”师:“你看呢?”生:“好象是比兴吧。 ”11 / 17师:“具体说说。 ”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容易让人想起女子的年老色衰。师:“你的联想很丰富。 ”14这里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问题及回答给予即时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学生在自悟的过程中,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再如:李镇西教师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面对学生说自然界的雨带有“恶毒”的感情时,师问:“是否自然界的雨本身就带有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恶毒”的感情呢?”生 1:“对,自然界的雨总是给人带来麻烦,老舍先生正好用它来写祥子的生活。 ”生 2:“不是,是老舍赋予了雨一种特别的含义。 ”师:“咱们还是应该有比较,看看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哪些写雨的?”学生提到朱自清的春 ,很明显这里写雨是表现作者对春天、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无限赞美之情。师:“可见,同样是写雨,这雨并不一定都是和人过不去的。 ”生还有疑惑:“春天的雨与夏天的雨当然不一样啦!12 / 17”师:“是吗?那么,是不是只要是写夏天的雨就一定充满苦难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否还学过写夏天的雨的课文。 ”生回忆起了金黄的大斗笠中对夏雨的描写。师:“同学们看,这篇文章中夏天的雨可就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啊!可见, “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夏天的雨当然要猛烈一些,用它来写祥子的苦难生活当然要贴切一些;但主要是因为老舍先生写作时饱含特定的感情,所以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都有了特定的感情。15”这里教师面对学生一次次的回答都不先作评价,而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寻找问题答案,最后再给以总结评价。延时评价有时也表现在教师在语气上的故意停顿,在否定的基础上,让生自己得到答案。当然,语气的延时面对的问题应是比较简单的,教师稍作提示学生能即可解决的。比如:某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 (其一)时让生赏析这首诗,并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我觉得第二节像放电影一样,不同的镜头一个接一个的放过去。 ”师:“说的很好啊,你觉得画面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13 / 17生:“好象是平静。 ”师:“平静?大家觉得应该是(略停顿,与学生一起说) “宁静” 。再如:也是教学归园田居 (其一)时,当教师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在肯定的基础上对个别用词稍作修正,评道:“讲得很好,体会很细微。不过鸡鸣而更显宁静,这似乎不是以动写静,而应该是“生:“以声写静。16”17这里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运用多元评价,先让学生同行作出评价,既而教师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该生朗读作出总结性的否定评价,这样易于被评价者接受,同时又使全体同学在参与评价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又互相评价。还有的可以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直接评价教师,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一教师在教学雨说一文时师:“这首诗的确使人感到快乐和亲切。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配乐朗诵,听完了请大家对老师的朗诵做一下评价。 ”(范读后)生:“老师的语调是轻柔的。 ”14 / 17生:“还带着喜悦。 ”生:“还很亲切,诗中的雨就像母亲,是善良的、温柔的。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些感觉齐读一遍。18”总之,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要立足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倡多主体评价,并以学生评价为主,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使评价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参考文献: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曹双英.雨说课堂实录及评点j.语文建设,XX,4:27-293、沈明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j.语文建设,XX,5:24264、李玉山.见仁见智:古诗鉴赏教学的个性化j.语文建设,XX,2:26275、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815 / 176、范立文.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j.语文建设,XX,9:27287、王海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8.徐志丹.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