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空调维修 在这个世界上 要想忘却夏天的酷热 冬天的严寒 大气污染的雾霾 只有坐在空调汽车里 一 汽车空调系统概述 1 空调系统的作用 1 调节车内空气温度 冷却 加热 2 调节湿度 加湿或除湿 3 空气流向 循环或不循环 吹响面部或腿部等 4 流速 5 空气清洁度 为驾乘人员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车内环境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 是对空气进行冷却 加热 过滤 加湿或除湿 循环流动或不循环流动的处理过程 车内空气的温度 湿度 空气循环流动在任何时候 在给定的条件下得以控制 保证车内人员的舒适 安全和良好视野 按功能分为五个子系统 制冷系统 加热系统 送风系统 操纵控制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3 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 空调制冷系统与采暖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加热 通风和空调系统 HVAC 空气 前风窗玻璃下部进气口 外循环 鼓风机 驾驶室内部进气口 内循环 空调滤芯 清洁空气 蒸发器冷却 加热器芯加热 冷风 热风 送风口送出 汽车空调的特点 一 抗冲击能力强剧烈频繁震动冲击 二 动力源多样独立式和非独立式 三 制冷制热能力强时间短能量大适应各种环境 四 结构紧凑质量小 特别提示 1 由于汽车空调系统是封闭的 夏天时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很多 刚进入车内的时候 应该先开门窗通风 并开启外循环 把热气都排出去 等车内温度下降之后 再换成内循环 2 保持发动机前方冷凝器表面的清洁 使冷凝压力下降 提高冷却效果 保持蒸发器表面干净 使车厢内空气充分冷却 3 不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内长时间休息或睡眠 发动机排出的CO气体漏入车内引起人员中毒 二 空调控制面板及使用方法 1 汽车空调的控制方式 2 手动空调控制面板 1 空调开关 A C控制压缩机是否工作 2 温度调节 旋钮转到蓝色区域为冷风 红色区域为热风 3 风量调节 1 4档 当调节开关处于OFF位置时 空调系统不工作 车辆行驶产生气流流动 仍感到有微风 4 空气流量模式 出风模式 5 空气内 外循环调节 6 后风窗及玻璃除霜 提示 使用空调对前车窗和侧车窗快速除霜 除雾 方法如下 1 将进气控制开关置于外部空气循环 2 将空气分配旋钮置于前风窗位置 3 将温度调节旋钮及风量旋钮置于最大位置 温度调节旋钮旋至暖风 4 关闭中央通风口 5 按下A C开关 起动空调压缩机 以便除湿 这样可以达到即除湿又制暖的目的 3 自动空调控制面板 1 自动模式 按下 AUTO 按钮 自动模式 显示屏上 AUTO 灯亮起 它可以根据你选择的舒适度数值 自动调节并优化所有功能 车厢内的温度 风量 空气流向分配 空气内外循环 2 温度调节 使用温度调节旋钮可以在16 28 之间设定温度 一般设定22左右即可获得最佳舒适度 3 风量调节 按下 小风扇 或 大风扇 按键 可减小或增加风量 4 制冷功能开启 关闭 按下A C开关可开启或关闭空调装置 5 空气流向分配调节 逐次按动此按钮 选择空调送风方向 6 关闭自动空调系统 A 按下 小风扇 按键直到风量填充指示全部消失 空调系统关闭 此时后风窗除霜功能仍可以工作 仍会感到有微风 这是由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气流流动造成的 B 按下 大风扇 按键或AUTO按键 空调重新起动 系统保持关闭前设置的数值 特别提示 为了使空调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每月应运行空调1 2次 每次5 10分钟 三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 一 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相当于热量的搬运工 它利用沸点很低的制冷剂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 将车内热量转移给制冷剂 再通过冷凝器和散热风扇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 达到使车内降温的目的 二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制冷剂 压缩机 蒸发器 冷凝器 节流装置 膨胀阀或节流管 储液干燥器 积累器 和辅助控制元件等组成 膨胀阀式空调系统组成 二 制冷系统的组成 1压缩机 2冷凝器 3储液干燥器 4膨胀阀 5蒸发器 二 制冷系统的组成 制冷系统的组成 膨胀管式空调系统的组成 1 压缩机 压缩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 一是使系统内产生低压条件 二是使制冷剂循环 把制冷蒸气从低压压缩至高压 两种功能同时完成 压缩机通过传动带和带轮与发动机曲轴相接 获得动力 压缩机从吸入口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压中温蒸气 经压缩使蒸气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 接着接着通过出气口将蒸气送入冷凝器 它只能压缩气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会使压缩机损坏 离合器总成利用HVAC电气控制使压缩机可以进行通断循环 安全阀防止系统制冷剂压力过大 如系统制冷剂压力过高 安全阀会开启 将制冷剂泄入大气 2 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散热降温 使其凝结为液态高压制冷剂 气体状态的载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得到液化或冷凝 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的前面 风扇将外界空气吸入 流经冷凝器的表面 外界空气必须吸收车内积存的热量外加由气体压缩产生的附加热量 随着温度下降 制冷剂从高压气体变为高压液体 冷凝器传送的热量越多 蒸发器的冷却效果越好 汽车空调冷凝器有管片式 管带式以及平行流式三种结构型式 3 蒸发器 管片式蒸发器 安装在空调蒸发器壳内 位于靠近车厢的地方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并蒸发 载热空气被强迫通过蒸发器 空气的热量被汽化的制冷剂吸收 制冷剂汽化 空气降温 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蒸发器的散热片上 制冷剂在离开蒸发器进入压缩机时为低压略热蒸汽 蒸发器的作用是 吸收流过蒸发器表面空气的热量 同时还具有除湿作用 分类 管带式蒸发器 层叠式蒸发器 4 节流装置 为了达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必须控制进入蒸发器的流量 这样才能确保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得到完全的蒸发 节流装置的作用 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降低制冷剂的压力 将系统分隔为高压侧和低压侧 通过阀门的喷射 使高压液态制冷剂变为低压液态雾状制冷剂 降低压力后 制冷剂的温度和沸点下降 通过蒸发器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1 膨胀阀 节流作用 调节作用 控制作用 分类 恒压式 又称为内平衡式 从针阀的蒸发器侧到膜片下侧有一孔型通路 温控式 又称为外平衡式 有一毛细管连接至蒸发器出口处探测蒸发器压力 动画 内平衡式热膨胀阀 感温包内充注制冷剂 放置在蒸发器出口管道上 感温包和膜片上部通过毛细管相连 膜片下部与蒸发器入口相连 如空调负荷增加 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升高 感温包内制冷剂压力增大 膜片上压力增大 膜片下移 则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流量增大 制冷量增大 反之 制冷量减小 外平衡式膨胀阀 外平衡式膨胀阀与内平衡式膨胀阀原理基本相同 区别是 内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的是蒸发器入口压力 而外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的是蒸发器的出口压力 H型膨胀阀 当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刚刚开启或热负荷大时 感温元件的制冷剂压力较大 膜片克服弹簧力和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推动顶杆和传动杆向下打开球阀 直到达到平衡 这就增大了高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流量 当空调制冷系统热负荷小或需要关闭是 刚好相反 2 节流孔管 膨胀阀的另一种形式是节流管 也称细管 用于孔管系统上 它没有感温包 平衡管 而有一个小孔节流元件和一个网状过滤器 制冷剂经小量孔进行降温降压 一般用在隔热性能好 且车内负荷变化不大的轿车上 调节制冷剂流量 5 储液器 有储液干燥器和集液器两种 1 储液干燥器 位于空调系统高压侧冷凝器出口附近 有的集成在冷凝器上 称为一体 作用有 动画 A 气液分离 确保进入膨胀阀的制冷剂为液体状态 B 储液 储存和供应制冷系统内的液体制冷剂 以便工况变动时能补偿和调节液体制冷剂的盈亏 C 过滤 清除机械杂物和污染杂质 防止堵塞 D 干燥 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 制冷剂中 空气中或冷冻机油中 储液干燥器带有空调压力开关和供系统运行与检修用的维修端口 集液罐 在孔管系统中 利用一个储液罐装置来完成储液干燥器的功能 6 导管与软管 吸气管 连接蒸发器和压缩机 直径是空调系统中最大的 触及感觉凉 排气管 连接压缩机和冷凝器 这根管子是烫的 不要触及避免烫伤 液态管 连接冷凝器 储液干燥器 膨胀阀 触及是温的 连接压缩机的管路使用橡胶软管 以缓冲强烈震动 7 接头 1 作用 固定和密封制冷剂管路的 2 形式 A 扩口型 用于早期的制冷系统 R12制冷系统 管路的端部被加工成扩口 B 表面密封型O形环 减少制冷系统发生泄漏 C 圆柱面密封型O形环 可提高O形环的密封性 适用于新制冷剂 R134a制冷系统 四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原理 1 温度与湿度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21 28 相对湿度为45 50 在较低的温度下 如果湿度大 会让人感到更冷 如果空气又湿又热 人就感到热 2 热量 计量单位是cal 卡 1卡 4 1868J 或千卡kcal 习惯上又称为大卡 3 热传递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温差越大传递速度越快 热传递有三个途径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3 物质的三种状态 4 压力与沸点的关系 压力越大 沸点越高 2 空调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1 压缩过程 在发动机的驱动下 压缩机将蒸发器低压侧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增压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 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被送往冷凝器冷却降温 2 冷凝过程 过热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 经散热后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 使制冷剂的状态发生变化 3 膨胀过程 冷凝后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后体积变大 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 变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 以便进入蒸发器迅速蒸发吸热 在膨胀过程中同时进行节流控制 以便供给蒸发器所需制冷剂 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4 蒸发过程 蒸发吸热后变成高温低压的气体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制冷循环 高压侧和低压侧 高压侧 压缩机出口 冷凝器 储液干燥器 膨胀阀 低压侧 膨胀阀 蒸发器 压缩机 膨胀阀形式的制冷系统一般采用定排量压缩机 用于中 低档轿车 货车等 节流管形式的制冷系统使用变排量压缩机或大排量的定排量压缩机 一般用于中 高档轿车 面包车等 双膨胀阀形式的制冷系统 两个蒸发器并联 两个冷凝器串联 一般用于高档轿车 面包车上 五 空调制冷剂 制冷剂是空调系统中的 热载体 俗称冷媒 它可根据空调系统的要求变化状态 实现制冷循环 车用空调的制冷剂主要是CFC 12 R 12 和HFC 134a R 134a 制冲剂R 12 制冲剂R 12是碳 氟 氯制冷剂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是 29 8摄氏度 并能经受高压和高温而不会变质或分解 这种化合物称为二氯二氟甲烷 CCl2F2 如果单从制冷性能 成本方面考虑 到目前为止 R 12仍然是汽车上使用的理想制冷剂 但由于制冷剂的生产过程要放出氯原子 氯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被停止使用 制冲剂R 134a 制冷剂R 134a即四氟乙烯 CF3CFH2 它的许多性质和R 12相同 并不会对臭氧构成威胁 注意说法 氟利昂 无氟 氟利昂 英文Refrigerant 制冷剂国际上用 R 表示 如R12 R134a狭义地说 氟利昂 就专指含氯的制冷剂 或者说成了R12的代称 R134a媒体常称无氟工质 有的家用空调称为绿色无氟空调 实际上 指得是不含氯的制冷剂的空调 如R134a R134a与R12制冷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1 存放R134a的容器为浅蓝色 而存放R12的容器为白色 2 R134a制冷系统连接软管是用橡胶和尼龙特制的 并且在其外部标有汽车工程学会的印记 R12制冷系统连接软管是一般橡胶管 3 R134a制冷系统连接软管有颜色标记 低压管是蓝色带黑色条纹 高压管是红色带黑色条纹 普通管是黄色带黑色条纹 而R12制冷系统连接软管则无标记 4 R134a制冷剂人口处使用的是快速接头 而R12制冷系统使用的是螺纹接口 六 制冷系统润滑油 压缩机机油 压缩机机油也称作冷冻润滑油或冷冻机油 它是一种在高 低温工况下均能正常工作的特殊润滑油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润滑压缩机 二是运动部件及整个系统的密封件及垫圈 保证膨胀阀的适当开启 三是冷却作用 能及时带走运动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 防止压缩机温度过高或烧坏 压缩机机油是强吸湿品 它会吸收湿气 而湿气对空调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所以用后应马上拧紧盖子 汽车空调系统与压缩机油的要求特性 1 矿物油与PAG机油 R12空调系统使用矿物油型润滑油 R134a空调系统使用聚二醇型润滑油 一般称为PAG机油 两者不相溶 不能混用 2 压缩机机油是强吸湿品 它会吸收湿气 而湿气对空调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所以用后应马上拧紧盖子 七 空调采暖系统 一 空调采暖系统的作用 将车外新鲜空气引入热交换器 吸收其中某种热源的热量 并将热空气送入车内的装置 1 与蒸发器一起共同将空气调节到使人感到舒适的温度 2 在寒冷的冬季向车内提供纯暖气 提高车内空气的温度 3 当车窗结雾或结霜 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可提高采暖装置吹出热风来除雾或除霜 二 采暖系统 1 采暖系统的种类 余热式采暖系统 水暖式 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的余热 气暖式 发动机排气的余热 按使用热源分 独立式采暖系统 A 加热器软管B 热水阀C 节温器D 散热器软管E 膨胀水箱F 加热器芯G 发动机H 水泵I 风扇J 散热器 2 水暖式暖风装置 暖风形成 在通风装置中 由风机 鼓风机电机 强制使空气循环运动 空气经由进风口被吸入 流经加热器时将被加热 并由出风口导出 进入车厢内实现取暖或为风挡除霜 汽车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加热器芯 热交换器 由水管和散热器片组成 热水阀 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