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今年以来,*民政事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强化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拓展社会服务,激发内生动力,抓重点、出亮点、树品牌,积极作为,抓常抓实,全局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圆满完成全年民政工作任务,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一、*年工作总结(一)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突出“惠民之政”。开启民政标准化建设征程,打造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建立完善*区社会福利中心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承办“第二届全国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现场会”,获评全国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入选*省五星级养老机构。二是积极推进“养医结合”。与港大*医院、*区人民医院、*社康中心等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解决福利中心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技术单一等难题,方便了老人就医和治疗。三是共建“社会工作硕士(msw )实训基地”。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培养、在校生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势互补的共赢局面。四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良好。新建 3 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方便快捷、贴心舒适的生活平台,获得老年人的喜爱和认可。五是完善居家养助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居家养助服务内容和流程,辖区高龄、特困、优抚、重残等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保健、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社工个案等方面的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六是创新创立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研究制订时间银行运营管理办法、*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会员管理办法、*区社区互助养老资源准入管理办法、*区“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时间认定、储蓄、兑付指导意见等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确立了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向、运作思路和运作模式。开展社工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提升社工服务水平。一是量化服务指标。按照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新建东海岸、滨海、梧桐、鹏湾等 8 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和谐劳动关系、人民调解和老干活动中心 3 个社工服务项目,我区社工服务队伍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认真把好服务合同签订和服务指标制订关,增加社工个别化服务比例,增加社工上门服务和探访的量化指标,强化社工专业特性,规范社工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二是开展地标研制。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引*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因社工流动导致的服务手法差异较大、服务关系断裂等问题,*先后研究制订了学校、医务、军营等 9 个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分领域标准,形成了可量化、可操作、可推广的*区社会工作服务操作指南,初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服务原则规范、服务类型完善、服务流程科学、服务质量明晰、服务指标可量化的标准体系。通过社工服务分领域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让服务在不同领域的社工对服务目标的设置、服务内容的挖掘、服务流程的把控、服务效果的评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了解,保证了社工服务的延续性与专业性,规范了社工服务的开展。三是开展示范创建。*社工服务分领域标准建设得到国家民政部和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标准委的领导和专家多次莅临*实地考察和听取工作汇报,积极支持和鼓励*区为全国推荐性行业标准落地推广提供地方实践经验。*区以贯彻落实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为突破口,通过行动研究、专题培训、示范点建设和效果评估等方式,大力推进全国推荐性行业标准的落地实施和宣贯。*年 10 月,我区成功创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并被民政部推荐申报“全国首批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地区”。(二)巩固发展适度普惠型基本民生保障网络,深化“安民之政”。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一是逐步完善辖区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优抚对象、残疾人等 5 大类救助人员档案,确保对各类目标人群的社会福利措施有效落实,全面覆盖。全年已支出社会救助资金 1320.37 万元。其中低保金 227.2 万元,养育扶助金52.87 万元,燃气补助 3.54 万元,物价补贴 7.27 万元。为辖区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 136 人次,支出 27.56 万余元;教育救助 29人次,支出 8.18 万;生活困难救助 20 人次,支出 6.54 万元。为153 人资助缴交综合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93.39 万元。全区受慰问家庭共计 1300 余户,发放重大节日慰问金、慰问品共计 192 万余元。二是真诚关爱残疾人。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理疗等康复服务达 11401 人次;开展“工农娱疗”服务达10454 人次;配送辅助器具 53 件、辅具训练 163 人次。共为 29家用人单位、47 名在岗残疾人、3 名灵活就业残疾人和 1 名自主创业残疾人等发放扶持就业资金共计 38.21 万元。资助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残疾学生学费补助、低保残疾人医疗康复费补助、重度残疾人定期补助以及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达 3021 人次 125.23 万元,为76 名精神疾病患者免费发放药物达 33 万元。年度“元旦”、“春节”、“全国助残日”慰问金及慰问品达 56.12 万元;已资助辖区少年儿童康复救助 30 人 60 万元,资助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补贴 8.5 万元,人工耳蜗配件补贴 2 万元;资助 70 名残疾人居家养残服务经费 40 万元。为 1905 名 70 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健金220.61 万元,为 565 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 118.15 万元。三是化堵为疏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优抚金及时发放到位率 100%,义务兵家属优待面 100%,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完成100%,复退伍军人安置率 100%,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安置率 100%,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率 100%。与优抚对象建立良好的互信和沟通机制,全年未发生一起非法上访、闹访事件,多次得到市领导的表扬。大力推进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一是分类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区残联根据“辖区面积较小、残疾人数较少和服务半径较短”的特点,将技术要求较高的康复训练如脑瘫、偏瘫等康复项目集中在区康复中心来开展;将技术要求较低的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技能训练和文体活动等项目放在街道职康中心开展;而对活动不便活动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残”康复;对辖区残疾少年儿童实施康复资助。二是加强完善助残健身督导。开展乒乓球、广播体操、音乐 spa、五行健康操、经络操、轮椅健身操等项目,为辖区 443 名残疾人接受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并建立档案。组织全区残疾人开展集体体育健身服务 2584 人次,上门服务 35 人次。三是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咨询、企业退税等服务 160 多人次,组织辖区企业和残疾人参加*“助残招聘”大会,共为 29 家用人单位、47 名在岗残疾人、3 名灵活就业残疾人和 1 名自主创业残疾人等发放扶持就业资金共计 38.21 万元。四是残疾人文体生活硕果累累。举办“*区第二届残疾人文艺节目展演”,组建了电声乐队、飞镖队、盐康门球队、合唱队、乒乓球队等文体队伍,飞镖队在*市飞镖友谊交流赛中获得男子组坐姿第二名和女子组坐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门球队参加了*市“迎猴年”门球赛、庆祝*市门协成立 30 周年庆典暨“中冠赛”、“五一”门球赛、第五届残疾人门球赛以及*市门球丙级赛等赛事,多次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完善。启动*区防灾减灾工作标准化建设,构建社区避难场所自查、街道督查、区民政局审查三级排查工作网络。目前,全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共 26 个,服务面积合计 12730平方米,可向 5000 人提供临时避险、避难服务。防御第 4 号台风“妮妲”工作期间,全区开放避难场所 31 个,参与救助工作人员400 人次,转移安置群众 3683 人,全区发放各类应急救助物资合计 38730 件, 投入保障资金折合 18 万元。防御第 22 号台风“海马”台风期间,全区开放避难场所 38 个,参与救助工作人员 550 人,转移安置群众 4187 人,全区发放各类应急救助物资合计 66109 件,投入保障资金折合 23.5 万元。与*狮子会*服务队联合开展“新春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与区妇联联合开展“第五届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圆梦行动”、与区侨办联合开展第六届关爱归侨侨眷活动、发动副会长监事等向湖南湘西慈爱园献爱心等慈善救助项目,举办*区第十届“社区邻里节”暨第二届“美好家园”广场文化节、“*区老年人文艺展演”、“缘来三月幸福有你”军地联谊公益性交友活动及千人老年健步行等大型活动。(三)加强创新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强化“为民之政”。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区治理多元参与。一是探索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监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信息化平台试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组织业务办理实现全流程“网上办事”。同步推进社会组织协同审批和监管体制改革,完成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六证合一”工作。完成了社会组织法人治理、财务管理、服务标准、综合监管等系列指引,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指引”编印成册,脱稿面世。二是探索创新辖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结合*实际,实现社会组织监管服务综合平台落地。与建设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减免验资费用,简化办事程序,减轻社会组织负担,切实做到社会组织注册资本的有效监督,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综合监管成效明显。开展社区治理服务月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治理服务月活动”,面对面听取街道和社区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出台*区民政局社区挂点制度、*区居委会特邀委员管理办法(试行)、*区民政局社区民情联络方案、*区社区居委会工作清单、*区社区弹性服务管理办法、* 区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区社区建设年度工作会议制度、*区社区建设表彰奖励办法等 9 项举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全面覆盖。聘请专业婚姻家庭咨询机构,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婚姻法律咨询、离婚劝和、离婚调解、婚姻危机化解、婚姻辅导等服务,制定了社区婚姻家庭辅导驻点服务方案,初步构建起以区婚姻登记中心本部“婚姻咨询室”为核心,全区 12个“社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室”为节点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网络体系。截至 10 月底,接受离婚调解 248 对,调解成功 104 对,成功率 42%。提供婚姻情感辅导共计 208 人次。开展了 12 场次社区婚姻家庭公益服务现场活动,服务群众达 500 人次,为辖区居民解答她们的婚姻困惑,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力邀婚姻情感咨询专家,举办“婚姻家庭知识”系列讲座 4 场次,专家讲师通过真实的案例,现场情境模拟互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婚姻家庭只是的具体应用,受益群众近 400 人次。落实全区民生微实事工作。一是积极协调成立全区民生微实事专责领导小组。为整体协调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我局积极协调区直各部门,推动成立民生微实事专责领导小组,整体负责全区民生微实事推进工作,目前民生微实事专责领导小组正在按程序报批。二是重点谋划民生微实事建章立制。制定出台*区民生微实事实施方案、*区民生微实事实施流程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让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开展专题培训。举办民生微实事项目推介会,通过将符合居民需求、专业性较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项目向社区推介,组织全区社区干部到兄弟社区面对面交流学习。截止目前,全区申报实施了项目 196 个,其中工程类 111 个,服务类 67 个,货物类 18 个,项目金额约 3462 万元,占年度预算总资金 3800 万元的 91.1%。(四)全面提升基层民政综合能力,聚焦“爱民之政”。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先后出台*区为部队办实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区民政局举办的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规范文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凡是支付金额超过 5 万元的或涉及人事等重大事项,都通过每周一的局班子会集体研究讨论、集体决策,并出会议纪要,分别抄送分管区领导、区纪律(监察局)。推行“开门办公、上门服务”。认真梳理服务内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等内容,形成全面、细致、明晰的办事流程。细化为民服务措施,做到“三明确”、“三落实”,即明确责任时间、内容与方式,落实人员、责任与具体措施。公开办公服务信息,单位所有人员的姓名、岗位信息、职务、联系电话、工作职责、门牌号等,做到群众办事一查就明。开展“情暖万家”上门服务及送婚姻家庭知识进企业系列讲座、上门为居家老人送“呼援通”、开辟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等多项便民利民措施,零距离、面对面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践行“马上就办”便民服务四项制度 20 条承诺。建立目标责任、监督检查、效能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承诺优化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认真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设立监督员和投诉电话,公开服务指引和办事流程,倾力打造“民生流水线”,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民政服务。由市委办、市府办主办的内刊*今日信息 先后刊发了*区民政局“四坚持四着力”狠抓教育实践活动、*区民政局推出便民服务承诺“马上就办”文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年度重点民生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年度重点民生工作的开展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年度重点民生工作开展,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7 月 18 日信息快报刊发了*区民政局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措助推民生工作内涵式发展。二、*年工作思路发挥民政事业发新常态下“兜底线”的社会安全网作用,通过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治理改革、社区服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双拥工作机制、民政专项事务管理创新、民政信息化建设等,构建新时期*区现代民政事业格局。(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梳理*区社会工作队伍配置和基本情况,建立起分梯次、多层面的社会化工作人才激励机制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转介机制和社会资源链接机制,促进社区资源共享与居民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二)落实社会组织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