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注浆措施_第1页
立井注浆措施_第2页
立井注浆措施_第3页
立井注浆措施_第4页
立井注浆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井注浆措施立井注浆措施 一 一 概况 概况 xxxx 副立井设计井深 xxxm 井筒净直径 xxm 井颈段长 xxxm c30 钢筋混凝土支 护 壁厚 800mm 基岩段长 xxxm c30 素混凝土支护 壁厚 xxxmm 截止 xxx 年 xx 月份副立井已施工了 xx 米 现由于该地地表层含水量丰富 造 成井筒淋帮水较大 经实测井筒涌水量达到 xxm3 h 已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及 工程质量 为彻底消除淋帮水 减少排水环节 加快施工速度 保证工程质量 经 xx 公司 监理方和我公司协商一致 决定对副立井井深 xxm xxm 段采取井 筒壁后注浆封水措施 详如下述 注浆期间施工工期相应顺延 二 二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1 1 注浆区段 注浆区段 采用风动 qzb 50 80 注浆泵 备用 对井深 10 30m 段进行注浆 该段属于 井颈段壁后封水注浆施工段 2 2 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注浆工具 备足注浆材料 安排好注浆人员并对其进行注浆技术措 施的贯彻 2 注浆设备试运转 注浆机具及管路系统要满足设计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流量 的要求 注浆泵流量的调节装置 测试仪表及除尘设备等要使用可靠 3 下止浆塞及联接孔口管路 管路联接处达到不漏水 在设计最大压力条件 下 维持 5min 不泄压为合格 注浆孔冲洗后 残留岩粉要小于 1m 4 压力试验 用注浆泵压清水 冲洗岩石缝隙中的泥浆及充填物 以提高浆 液结合体与岩石裂隙面的粘结强度及抗渗能力 一般压水时间 10 20min 在 破碎或大裂隙岩层中 取用较短的压水时间 复注压水时间一般为 20 30min 3 3 采取从下向上 从上向下往复式注浆 施工工序如下 采取从下向上 从上向下往复式注浆 施工工序如下 1 先对出水较为集中 水量较大的出水点和出水面采用分片包围 集中导水 注浆封堵的方式进行注浆 如果效果明显 注浆后出水量小于 2m3 h 则停止注 浆 继续掘进施工 2 如果集中注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将吊盘位置下到井深 30m 处 将出水段分 为两部分 每小部分段高 10 米 30m 20m 段 20m 10m 段 由下向上均匀布 眼进行往复式注浆 3 每小段整体注浆后 对施工范围进行检查 若有残留明显出水位置 大于 0 5m h 或总涌水量较大 应停止起盘 并回落吊盘 继续整体注浆 将该段 井壁淋水降至最小 4 4 布眼 埋管 布眼 埋管 吊盘运行到施工位置后 使用 yt 28 型钻机 配中空六方钢钎 2 5m 42mm 一 字型合金钻头造孔钻进 单孔孔深 2 2m 并埋设注浆孔口管 42mm 1 0 2 0m 一端加工成丝扣 缠以麻丝用大锤将注浆孔口管砸入注 浆孔内 外露不大于 50mm 以便安装球阀 孔口管周围用双液浆封堵 区段整体注浆打眼采用成排布孔 同一水平每排均匀布孔 12 个 与上一水平交 叉布孔 间排距 2 0 2 5m 共计造孔 96 个 井壁集中渗水 漏水点处 水量不大时在出水点直接添加 2 0m 深造孔 水量较 大时 在出水点周围添加三花型造孔 孔深 2 0m 孔间距 1 8m 对于成片渗 漏水的地方 采用五花型造孔 孔深 2 0m 孔间距 1 8m 施工中 对于出水量明显比较大的渗漏水点 除根据情况适当加大造孔密度 深度及埋管方式外 还需调整材料配比和注浆参数 5 5 注浆施工 注浆施工 利用吊盘上层盘作为工作平台 设置注浆泵 清水箱 水泥浆桶和水玻璃液桶 等器具 每次注浆前 用清水做串通 冲孔和压水试验 了解注浆孔周围裂隙 情况 确定浆液类型和注浆压力 若裂隙较少 直接用双液注浆 若裂隙较多 先单液注浆再双液注浆 对壁后串皮出水孔 先用清水洗通后 再用浓浆低压 注浆 压力不超过 2 0mpa 以充填好井壁 封堵住串皮水为宜 禁止超压超时 注浆 浆液搅拌均匀后 通过安设在工作平台 吊盘 上的风动注浆泵 qzb 50 80 双液 注浆泵加压后 经混合室送至受注孔内 在同一水平造孔后 先对出水较大的 预埋孔口管作为受注孔进行注浆 其它孔窜浆应及时关闭窜浆孔阀门 并达到 设计注浆压力作为该孔注浆结束的标准 未窜浆孔单独注浆 直达到设计注浆 压力 受注孔在注浆中 井壁上没有跑浆现象 并达到设计注浆终压 终量作 为该孔注浆结束的标准 在注浆过程中 跑浆 窜浆 压力上不去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注浆 采取措施 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注浆的顺利进行 出现跑浆时 可在跑浆的裂缝中嵌塞入 棉纱 棉丝 木楔等物或塑胶泥糊壁 跑浆严重时 可采用调整浆液比例 缩 短凝胶时间的措施进行控制 6 6 浆液配比 浆液配比 壁后注浆坚持双液浆为主 单液为辅 遵循 单液稀浆 单液稠浆 双液 浆 封孔 的原则 水 水泥 w c0 75 1 0 稠 1 5 1 0 稀 重量比 水泥 水玻璃 c s 取 1 0 5 1 0 8 体积比 水泥选用 32 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玻璃取模数 2 4 2 645be 和模数 3 0 以 上 38 be 各浆液配置在吊盘上进行 7 7 注浆压力 终量 注浆压力 终量 确定注浆压力的条件 主要依据注浆位置的深度和受注岩层裂隙发育程度 即 注浆压力 p 静水压力 p0 系数 1 0 1 5mpa 注浆的设计压力控制在 2 mpa 注浆时可根据井壁情况和注入量相应适时调整 注浆压力 注浆终量不大于 10l min 持续时间不少于 15min 8 8 注入量预计 注入量预计 根据公式 q1 r2 扩 r2 井 h1 c 21m 3 14 6 82 4 552 20 0 3 1 3 r扩 浆液扩散半径 6 8mr 井 井筒半径 4 55m 壁 h1 总段高 20m 平均裂隙率 0 3 c 修正系数 1 3 预计总注入量约 30m3 折合水泥量约 100t 三 三 需要设备与材料需要设备与材料 1 1 设备 设备 注浆泵 风动注浆泵 qzb 50 80 1 台 搅拌机 350 1 台 钻机 yt 28 型 7 台 风镐 n10 6 台 2 2 材料 材料 预计预计 水泥 32 5 级普通硅酸盐 100t 水玻璃 模数 2 8 以上 38b 80t 孔口管 42mm 1 0m 一头带扣 96 根 42mm 1 5m 一头带扣 96 根 阀门 42mm 高压球阀 96 个 松木板 50mm 厚 25m2 止浆塞 48 套 小件 略 四 四 劳动组织与工期劳动组织与工期 1 1 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 采用 三 八 作业制 钻注直接工每班 7 人 7 3 21 人 管理 2 人 共计 23 人 不含辅助工 2 2 工期 工期 预计 预计 1111 天天 布眼 埋管 2 天 井壁打捞 2 天 注 浆 5 天 钻前准备及撤离 1 天 清理注浆残留杂物 1 天 五 五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 通过施工 施工范围内井壁淋水剩余水量小于 2m3 h 六 六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1 1 井筒注浆设专人负责 负责人 生产队长邵书成 2 2 井筒壁后注浆期间 每班设专人监测井壁注浆情况 发现 井壁裂缝及其它异常情况 立即汇报停止注浆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3 3 开工前由技术员向参加施工人员贯彻本措施及相关规章制 度 并签字备查 4 4 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对本措施进行认真学习 井上下特 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施工目的 任务 熟知各项参数 及安全技术要求 保证按照方案设计施工 5 5 入井设备需经过检修保证完好 并进行安全检查 有失爆 或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严禁入井 6 6 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 严禁携 带烟草和点火物品 严禁穿化纤衣服 入井前严禁喝酒 必须坚持入井检身制 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7 7 人员入井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不得人 料同罐 上下设备 运料必须捆绑牢固 有专人接 送 注浆人员的安全带用 12 5mm 的钢丝绳 固定在吊盘的立柱上 8 8 井口附近必须清扫干净 以免坠物伤人 风 水 电 输 浆等管路 线 必须固定牢靠 吊盘及工作平台上物料应摆放整齐 牢靠 避 免料物滑落 施工时 井上下不得同时作业 保证信号畅通 9 9 风 水 电 输浆等管路 线 接至钻机平台 管路 线 必 须摆放 悬挂 确保可靠 以免坠落 1010 起落吊盘及风水管线必须有专人指挥 专人负责 信号不明确不得操作 升降吊盘及管线必须由吊盘信号工通知井口信号工 准备升降吊盘及管线时 吊盘上及井口设专人看管风水管和电缆 以防挂住 下放水泥每次不超过 2 包 水玻璃一桶 分装入 25l 纯净水桶 水泥浆容器 为 0 5m 特制铁皮容器 吊盘上最多不能放超过 2 吨的东西 吊盘孔洞要封堵 严实 1111 打钻造孔人员劳动保护必须佩戴整齐 以防打钻时钻杆缠 绕工作服伤人 打钻时 严禁带手套 1212 注浆前必须对设备及输浆管路进行耐压试验并保证畅通 不漏 根据现场压水试验 确定注入量 浆液配比 注浆压力等参数 1313 注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必须达到设计注浆终压 终量 1414 注浆时必须设专人看护井壁及混合室 观察注浆泵压力表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浆 以防压力过高片帮伤人 1515 注浆时井筒不得与其它工作上 下平行作业 1616 注浆前进行技术交底 明确施工目的 工程计量及测量器 具 仪表等的配置数量和质量 要符合要求 1717 每班当班记录 钻注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