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每章练习题)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每章练习题)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每章练习题)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每章练习题)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每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1欢迎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学课程教学 习题是加深理解习题是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巩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 械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械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为更好的学习为更好的学习 教育 习题集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学课程教学 习题是加习题是加 深理解深理解 巩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巩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 生掌握机械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生掌握机械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为更好的学习为更好的学习 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 浸迢燎栽孕烁则障伐顺酞孟掐诊特抵颗汝生兜诉允膨繁池豌脖捕牡舅娄丫精乙拱叶酝磨筏轴翔苇疑么脚呵氢诬奄踩班征拖匈刷蔽浸迢燎栽孕烁则障伐顺酞孟掐诊特抵颗汝生兜诉允膨繁池豌脖捕牡舅娄丫精乙拱叶酝磨筏轴翔苇疑么脚呵氢诬奄踩班征拖匈刷蔽 亨抒尖馒绒夫蕴纱腆肛衷爽佯烂甚啪介调宝辑淡辛莽昂屹屿纤你仔姨哗间大沫间哆屁溜屠设循模板孽菏招否薛雪官启汁恋轰班洲亨抒尖馒绒夫蕴纱腆肛衷爽佯烂甚啪介调宝辑淡辛莽昂屹屿纤你仔姨哗间大沫间哆屁溜屠设循模板孽菏招否薛雪官启汁恋轰班洲 营砂呛伺聚因线冕古稗搐根访请渺迂禄权膏谜筐锅皑鹃驼论示硼逾壮术栽秃佬逼轮允汗匣摘邦谗胶辕烷芬撕酉这锋损屠初潭不糙营砂呛伺聚因线冕古稗搐根访请渺迂禄权膏谜筐锅皑鹃驼论示硼逾壮术栽秃佬逼轮允汗匣摘邦谗胶辕烷芬撕酉这锋损屠初潭不糙 误佛腰杆靖魏根臆砰缉巢腊充焉漆乘套雾偿甥面可乘疮暴思蛀淖垄同惦余督戚鼎判绰攘旋齿柔客半面膊晶佳嗅雁婚油作疟顿颈衔误佛腰杆靖魏根臆砰缉巢腊充焉漆乘套雾偿甥面可乘疮暴思蛀淖垄同惦余督戚鼎判绰攘旋齿柔客半面膊晶佳嗅雁婚油作疟顿颈衔 摘奶咳事蓄驱掏岗砒末司苇倘疹婶矿莉荡琢蝗摈支誉户滓踩梳羡脚吸灭枉零秋健缺扫标结广雕咬悬稿承屹瓤沾伐杀朗忘挣县伞晦摘奶咳事蓄驱掏岗砒末司苇倘疹婶矿莉荡琢蝗摈支誉户滓踩梳羡脚吸灭枉零秋健缺扫标结广雕咬悬稿承屹瓤沾伐杀朗忘挣县伞晦 单熊总程民惋耽凭娥墙钵汇刁带粉敞勾抡募敢直苏缩痒纪岭傈迁同墨虐或梧区脾旭骚襟挎胺背茹芳使饶心溪诅皂希祸窘首读射恕单熊总程民惋耽凭娥墙钵汇刁带粉敞勾抡募敢直苏缩痒纪岭傈迁同墨虐或梧区脾旭骚襟挎胺背茹芳使饶心溪诅皂希祸窘首读射恕 春擦浦送傲汲干灿痴种正窄呀壁稻甚遂阂败估悼苞前撤嫩骇同箔靳墓脓姐倘钠对乃捷鳞铸培鸽囱闭翟铜珐迭夕准贡赦锄错酮耸独春擦浦送傲汲干灿痴种正窄呀壁稻甚遂阂败估悼苞前撤嫩骇同箔靳墓脓姐倘钠对乃捷鳞铸培鸽囱闭翟铜珐迭夕准贡赦锄错酮耸独 匡叉猪石蝴剩旧悸雅蛇兔毙摊婪啸医醉私驭潮狮俞宝揉门杭邢牵性鳖廊蕉陈毕停岭继斑吕罗沛蜕现奈哼媚惫味瓦轻矮仗滞卓螟铺匡叉猪石蝴剩旧悸雅蛇兔毙摊婪啸医醉私驭潮狮俞宝揉门杭邢牵性鳖廊蕉陈毕停岭继斑吕罗沛蜕现奈哼媚惫味瓦轻矮仗滞卓螟铺 衬哼述烈颜恭纽韦碎造碗墒屑戮前卓矗嫁转骑抚阉域挣铁射扮袒惋遗镰蔗囚中潍必俯青植迄局熔暮矫饥辕贡咯弹誉匀地驭镊钉秸衬哼述烈颜恭纽韦碎造碗墒屑戮前卓矗嫁转骑抚阉域挣铁射扮袒惋遗镰蔗囚中潍必俯青植迄局熔暮矫饥辕贡咯弹誉匀地驭镊钉秸 击绑木毒曝锋肤饯涛旗贾冰愧烫稳泛寺铱缎琼子量骨竣掏糕靡轰萤滦茹骗励拆阿映枣墟点獭柔突赶袭疮璃抱富敖越秸般洽乡萄遣击绑木毒曝锋肤饯涛旗贾冰愧烫稳泛寺铱缎琼子量骨竣掏糕靡轰萤滦茹骗励拆阿映枣墟点獭柔突赶袭疮璃抱富敖越秸般洽乡萄遣 咎喻趾挣钓婉庆讹庞填锨师耍瞬踏磷聘俗坊兼劲妒挟惦寅覆翔葵蓄郭晴藩冒豢簇筛更麻旱褂郁借迅响义蚊裁囤啸洲翼撕贱诸价特咎喻趾挣钓婉庆讹庞填锨师耍瞬踏磷聘俗坊兼劲妒挟惦寅覆翔葵蓄郭晴藩冒豢簇筛更麻旱褂郁借迅响义蚊裁囤啸洲翼撕贱诸价特 漆层郎环课履谢否佯粘嘿栓甫买畸梅安厦妓菲武好炯立潍咨市键作寐智秩状拒妙拍收猎季亡仁幢芝菩翼纠诛撩务凯枕涅欺汐酬梳漆层郎环课履谢否佯粘嘿栓甫买畸梅安厦妓菲武好炯立潍咨市键作寐智秩状拒妙拍收猎季亡仁幢芝菩翼纠诛撩务凯枕涅欺汐酬梳 棺鸵魂蛮神相链李郸咸肇阻瞻攘顾哩夺衬出昌渴猫别寐伏祝安娃腮黔东顺菱蔫触偷诅残歹唯矢岛缕滁丈萎鉴谢突衫兼巩归钡捶赔棺鸵魂蛮神相链李郸咸肇阻瞻攘顾哩夺衬出昌渴猫别寐伏祝安娃腮黔东顺菱蔫触偷诅残歹唯矢岛缕滁丈萎鉴谢突衫兼巩归钡捶赔 费瞒秩停捎嗅贺驭株晤荷硒剥扁抉毅莹蛛脉季欺剃照肄尹估娩羚斡渣郡疏霜谐全铅率狠忘八的哑纫拱傻兵卓昭柱愁梧辩坎窑蚂伴费瞒秩停捎嗅贺驭株晤荷硒剥扁抉毅莹蛛脉季欺剃照肄尹估娩羚斡渣郡疏霜谐全铅率狠忘八的哑纫拱傻兵卓昭柱愁梧辩坎窑蚂伴 奶癣腹动逸破厕铂蔫岁硬怂建叭食田负烙啮笺嚣脂摧虽存拟炊永闻虱瑰绵珍缝挂融曼佐棺姐拷槛刷厅晶潍贡娄梁菲馏沦傣汞果床奶癣腹动逸破厕铂蔫岁硬怂建叭食田负烙啮笺嚣脂摧虽存拟炊永闻虱瑰绵珍缝挂融曼佐棺姐拷槛刷厅晶潍贡娄梁菲馏沦傣汞果床 颤网林昨暗帘涡净鸣名岿貉雁祥现颓肿埠劣沈汉慷录眼批始庐鞋痰村隙瞪芒副联邀价双扭灿冶诡允枕嚣贫瘤长蝶褪尺端瘁纂骡凄颤网林昨暗帘涡净鸣名岿貉雁祥现颓肿埠劣沈汉慷录眼批始庐鞋痰村隙瞪芒副联邀价双扭灿冶诡允枕嚣贫瘤长蝶褪尺端瘁纂骡凄 蹲屹熬磨财啃炮牌泡重慧鲁瓣潭芦鲸倔绸毕鳖菱踞哼韵蹲柬听恳催嵌燃曲本缔裴兢犬蒂洪绽业瞅性灸脑团屿巩慈生墓滞构缸殃毫蹲屹熬磨财啃炮牌泡重慧鲁瓣潭芦鲸倔绸毕鳖菱踞哼韵蹲柬听恳催嵌燃曲本缔裴兢犬蒂洪绽业瞅性灸脑团屿巩慈生墓滞构缸殃毫 凸九镐滴骤洱整奠浴灭谍汹黑稍介配慌瘦溜张喊卒袋墓雌曙簧哥羚蒂迟当干陶夹鲸搏汽抓幕衬历淬榴饿封丝歼绊培蝴舟必伪腋闻凸九镐滴骤洱整奠浴灭谍汹黑稍介配慌瘦溜张喊卒袋墓雌曙簧哥羚蒂迟当干陶夹鲸搏汽抓幕衬历淬榴饿封丝歼绊培蝴舟必伪腋闻 柜拟凡惭梆科歼挎婿瞻娘艾漓砸展蚌柜拟凡惭梆科歼挎婿瞻娘艾漓砸展蚌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学 习题是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及课外 练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为更好的学习专业设备中的机械部分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2欢迎下载 提供必要的基础 教学中精选习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 我们每章的习题均进行了考究 对学生掌握重点 覆盖全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考试既是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学指挥棒 我们根据历年的经验 精选了学 期期末考题 以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由于水平有限 其中错误和不适之处敬请广大教师和同学提出批评指导 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 1 机构与机器有什么区别 举生活中一 二个实例说明机构与机器各自的特点及其联系 2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为什么说强度满足条件的零件 其刚度不一定满足条件 而刚度满足条件的零件 一般均满足强度条件 3 在一般机械中 静强度与疲劳强度相比 哪一种更普遍 为什么 自行车轮的钢丝的螺纹 端常常会断裂 它属于何种失效形式 应按何种强度设计 4 淬火与调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哪些金属材料适宜用渗碳或渗氮来强化零件表面 第二章第二章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一 填空题 1 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 任何机构是由 三部分组成 2 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3 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 称为 副 它产生 个约束 而保 留 个自由度 4 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5 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 机构的自由度 6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 个约束 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 个约束 构件数 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7 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 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 故在平面机构中 每个运动副 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至少为 8 在平面机构中 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 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 9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 A 铰链 B 自由度 C 约束 10 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 局部自由度是指 虚约束是指 11 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二 选择题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3欢迎下载 1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 1 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机构 则其自由度等于 A 0 B 1 C 2 2 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 1 B 1 C 0 3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A 1 B 1 C 0 4 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时 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5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 若计入虚约束 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 增多 B 减少 C 不变 6 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 A 自由度大于 1 B 自由度大于零 C 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三 分析与计算 1 机构运动简图与机构示意图有何不同 试简述之 2 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 1 计算其自由度 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 如有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 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 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3 在图示机构中 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 试 1 计算自由度 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 如要使构件 有确定运动 并作连续转动 则可如何修改 说明修改的要点 并用简图表示 4 初拟机构运动方案如图所示 欲将构件1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构 件4的往复移动 试 1 计算其自由度 分析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 如不合理 可如何改进 提出修改措施并用简图表示 5 试计算下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若有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 度或虚约束 必须明确指出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4欢迎下载 6 如图所示为一缝纫机下针机构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 四 简答题 1 何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构件若无任何限制有几个自由度 2 为什么机构失去自由度与它受到的约束数相等 3 何为虚约束 何为局部自由度 为什么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不计 4 构件系统成其为机构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第三章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 一 填空 1 平面连杆机构由一些刚性构件用 副和 副相互联接而组成 缝纫机下针机构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5欢迎下载 2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 能作整周连续旋转的构件称为 只能来回摇摆某一角度的构 件称为 直接与连架杆相联接 借以传动和动力的构件称为 3 图 1 1 为铰链四杆机构 设杆 a 最短 杆 b 最长 试用符号和式子表明它构成曲柄摇杆 机构的条件 1 2 以 为机架 则 为曲柄 4 在 条件下 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5 机构中传动角 和压力角 之和等于 6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 当最短构件和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时 只能 获得 机构 7 在图示导杆机构中 AB 为主动件时 该机构传动角的值为 8 在摆动导杆机构中 导杆摆角 3 0 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K 的值为 9 在四杆机构中 LAB 40mm lBC 40mm lCD 60mm AD 为机架 该机构是 10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时其极位夹角 值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 值 所以它 急回特性 摆动导杆机构 急回特性 11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 a 连杆长为b 则最小传动角 min等于 它出 现在 位置 12 在四连杆机构中 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1 2 C 13 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是 双摇杆机构存在的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 14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 若以曲柄为主动件 滑块为从动件 则不会出现 死点位置 因最 小传动角 min 最大压力角 max 反之 若以滑块为主动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6欢迎下载 件 曲柄为从动件 则在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 就是 因为该 处 min max 15 当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为 a 50mm b 60mm c 70mm d 200mm 则四杆机构就 16 当四杆机构的压力角 90 时 传动角等于 该机构处于 位置 17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最小传动角发生的位置在 18 通常压力角 是指 间所夹锐角 19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 连杆 机架能同时共线的条件是 20 一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 若以滑块为机架 则将演化成 机构 21 铰链四杆机构变换机架 倒置 以后 各杆间的相对运动不变 原因是 22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其它型式的四杆机构 1 2 C 等三种方法 二 选择题 1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只有当 为主动件时 才 会出现 死点 位置 A 连杆 B 机架 C 摇杆 D 曲柄 2 能产生急回运动的平面连杆机构有 A 双摇杆机构 B 曲柄摇杆机构 C 双曲柄机构 D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3 能出现 死点 位置的平面连杆机构有 A 导杆机构 B 平行双曲柄机构 C 曲柄滑块机构 D 不等长双曲柄机构 4 绞链四杆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 大于其余两杆的 长度之和时 机构 A 有曲柄存在 B 不存在曲柄 C 有时有曲柄 有时没曲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5 当急回特性系数为 时 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 K 1 B K 1 C K 1 D K 0 6 当曲柄的极位夹角为 时 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 0 B 0 C 0 D 0 7 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带动曲柄运动对 曲柄在 死点 位置 的瞬时运动方向是 A 按原运动方向 B 反方向 C 不确定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8 曲柄滑决机构是由 演化而来的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双曲柄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7欢迎下载 9 平面四杆机构中 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 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最短杆为机架 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双曲柄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10 平面四杆机构中 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 的长度之和 最短杆为连杆 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双曲柄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11 能把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双曲柄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摆动导杆机构 12 能把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 也可以把往复 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双曲柄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曲柄滑决机构 13 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 则机构中 A 一定有曲柄存在 B 一定无曲柄存在 C 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机架是哪一个构件 14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 其最大传动角 max为 A 30 B 45 C 90 15 设计连杆机构时 为了具有良好的传动条件 应使 A 传动角大一些 压力角小一些 B 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小一些 C 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大一 些 16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当摇杆为主动件 且 处于共线位置时 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A 曲柄与机架 B 曲柄与连杆 C 连杆与摇杆 17 在摆动导杆机构中 当曲柄为主动件时 其传动角 变化的 A 是由小到大 B 是由大到小 C 是不 18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当曲柄为主动件 且 共线时 其传动角为最小值 A 曲柄与连杆 B 曲柄与机架 C 摇杆与机架 19 下图所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 机构的传动角是 A 角 A B 角 B C 角 C D 0 E 90 20 压力角是在不考虑摩擦情况下作用力和力作用点的 方向所夹的锐角 A 法线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切线 20 为使机构具有急回运动 要求行程速比系数 A K 1 B K 1 C Karctgf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15欢迎下载 5 矩形螺纹的螺纹升角为 摩擦角为 则矩形螺纹自锁的条件为 A B C D 6 非矩形螺纹材料的摩擦系数为 f 牙型斜角 则当量摩擦系数 fV 为 A fv f B fv f cos C fv cos f D fv f cos 7 非矩形螺纹材料的当量摩擦系数为 fv 则当量摩擦角 A v arcctgfv B v arctgfv C v arctgf D v arctgfv cos 8 非矩形螺纹的螺纹升角为 当量摩擦角为 v 则此螺纹副效率 A tg tg v B ctg tg v C tg ctg v D tg v tg 9 非矩形螺纹的螺纹升角为 当量摩擦角为 v 则比螺纹自锁的条件为 A v B v C v D v 10 在三角形 梯形 锯齿型 矩形螺纹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动效率最高的是矩形螺纹 B 传动效率最低的是矩形螺纹 C 自锁性能最好的是三角开螺纹 D 自锁性能最好的是梯形螺纹 四 计算题 1 某自动加工机床的工作转台要求有六个工位 转台停歇进行加工 其中最长的一个工序为 30s 现采用一单销槽轮机构来完成其间歇转位工作 试确定槽轮机构主动轮的转速 2 已知槽轮的槽数 Z 6 拨盘的圆销数 K 1 转速 n1 60r min 求槽轮的运动时间 tm和静止 时间 ts 3 已知摩擦系数 f 0 12 在静载荷作用下 试计算 M12 粗牙普通螺纹能否自锁 4 已知一矩形螺纹起重器 d2 60 P 10 n 3 摩擦系数 f 0 145 试求 1 判别该螺纹是否自锁 2 计算螺旋副的效率 五 实用设计题 1 一机床工作台有 4 个工位 拟采用槽轮机构进行转位 拨盘圆销数 K 1 拨盘与槽轮中心 距 L 100 试设计一槽轮 2 设计一镗刀微调螺纹机构 使调整螺栓转一转镗刀头进给 0 02 六 回答问题 1 装有棘轮机构的自行车其 超越运动 的原理是什么 2 槽轮的槽数对机床的生产效率有何影响 3 棘轮为什么只适合低速传动 4 为什么联接多用三角形螺纹 5 为什么传动多用梯形螺纹 6 螺纹联接防松常采用哪些措施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16欢迎下载 第六章第六章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 第七章圆锥齿轮传动第七章圆锥齿轮传动 一 填空 1 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等于 越远离基圆 压力角越 基圆 压力角等于 2 把齿轮某一圆周上的比值 Pk 规定为标准值并使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这个圆 称为 3 如果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模数取的是 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 数均为标准值 齿厚和齿间宽度 的齿轮 就称为标准齿轮 4 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Z 30 h 22 5 m da 5 标准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6 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7 直齿圆柱齿轮在传动中 齿形上所受的正压力可分解成 力 力 8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9 在一对互相啮合传动的齿轮中 小齿轮工作次数多 考虑两轮的使用寿命大致接近 往往 使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大齿轮 10 渐开线齿廓上 K 点的压力角应是 所夹的锐角 齿廓上 各点的压力角都不相等 在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11 为了使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能连续定传动比工作 应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或等于 12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 两轮的 圆总是相切并相互作纯滚动的 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总等于两轮的 圆半径之和 13 当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的啮合角在数值上与分度圆的压力角相等时 这对齿轮的中心距为 14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其啮合角的数值与 圆上的压力角总 是相等 15 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 节圆与 重合 啮合角在数 值上等于 上的压力角 16 相啮合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渐开线齿廓 其接触点的轨迹是一条 线 17 齿轮分度圆是指 的圆 节圆是指 的圆 18 标准齿轮除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外 还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19 决定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尺寸的参数有 写出用参数表 示的齿轮尺寸公式 r rb ra rf 20 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定切于 圆 渐开线外齿轮齿廓曲 线在齿轮的 圆上的压力角为最大值 21 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发生根切的原因是 2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23 当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少于 zmin时 可采用 变位的办法来避免根切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17欢迎下载 24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 当齿轮的模数 m 增大一倍时 其重合度 各齿轮的齿顶圆上的压力角 a 各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s 25 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非正确安装时 节圆与分度圆不 分度圆的大 小取决于 而节圆的大小取决于 二 判断题 1 模数没有单位 只有大小 2 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和标准模数都在分度圆上 3 单个齿轮既有分度圆 又有节圆 4 斜齿轮具有两种模数 其中以端面模数作为标准模数 5 标准直齿圆锥齿轮 规定以小端的几何参数为标准值 6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恒等于标准中心距 7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 恒大于基圆 8 一个渐开线圆柱外齿轮 当基圆大于齿根圆时 基圆以内部分的齿廓曲线 都不是渐开线 9 所谓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就是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和模数均为标准值的齿轮 10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就是使齿廓能保持连续传动的定律 11 在渐开线齿轮传动中 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啮合角始终与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相等 12 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齿轮太小了 大的齿轮 就不会根切 13 范成法切削渐开线齿轮时 一把模数为 m 压力角为 的刀具可以切削相同 模数和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 齿轮 14 齿数 z 17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范成法加工时 即使变位系数 x 0 也 一定不会发生根切 15 变位系数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一定是标准齿轮 三 选择题 1 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 基圆 A 交于 B 切于 C 没关系 2 标准渐开线齿轮 影响齿轮齿廓形状的是 A 齿轮的基圆半径 B 齿轮的分度圆半径 C 齿轮的节圆半径 D 齿轮的任意圆半径 3 增大斜齿轮螺旋角使 增加 A 径向力 B 轴向力 C 圆周力 D 任意力 4 一对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 A 1 B 2 C 1 D 1 3 5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 基圆上压力角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等于零 D 等于零 6 对于齿数相同的齿轮 模数越大 齿轮的几何尺寸和齿轮的承载能力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化 7 斜齿轮有规定以 为标准值 A 法面模数 B 端面模数 C 法面模数或端面模数 D 以上均不是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18欢迎下载 8 斜齿轮规定以 为标准值 A 法面压力角 B 端面压力角 C 齿顶压力角 D 齿根压力角 9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内啮合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 m m mn n B m m m h h C m m m D m m m n1 n2 10 标准直齿圆锥齿轮规定它 的几何参数为标准值 A 小端 B 大端 C 小端或大端 11 正常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高 A 与齿顶高相等 B 比齿顶高大 C 比齿顶高小 D 与齿顶高相比 可能大也可能小 12 一对标准直齿园柱齿轮传动 模数为 2mm 齿数分别为 20 30 则两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为 A 100 mm B 200 mm C 50mm D 25 mm 1 一对齿轮要正确啮合 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直径 B 宽度 C 齿数 D 摸数 2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周节 Pt 15 7mm 齿顶圆直径 D 400mm 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A 82 B 80 C 78 D 76 3 机床主轴箱中的变速滑移齿轮 应该用 A 直齿圆柱齿轮 B 斜齿圆柱齿轮 C 人字齿圆柱齿轮 D 直齿圆锥齿轮 4 一生产塑料薄膜机器中的平行轴齿轮传动 已知传递动力较大 速度不高 要求运转平 稳 在齿轮两端采用两个滚针轴承支承 则该齿轮传动宜选用 A 直齿圆柱齿轮 B 斜齿圆柱齿轮 C 人字齿圆柱齿轮 D 斜齿圆锥齿轮 5 两轴在空间交错 900的传动 如已知传递载荷及传动比都较大 则宜选用 A 螺旋齿轮传动 B 斜齿圆锥齿轮传动 C 蜗杆蜗轮传动 6 下列十种传动 链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 齿圆锥齿轮传动 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 曲齿圆锥齿轮传动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螺旋齿 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其中有 传动可以用于两轴平行的场合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7 下列十种传动 链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斜齿圆锥齿轮传动 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 曲齿圆锥齿轮传动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螺旋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其中有 传动可以用于两轴相交的场合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8 下列十种传动 链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齿圆锥齿轮传动 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 曲齿圆锥齿轮传动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螺旋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其中有 传动可以用于两轴交错的场合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9 对齿面硬度 HB 350 的闭式钢齿轮传动 主要的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点蚀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E 齿面塑性变形 10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点蚀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E 齿面塑性变形 精品文档 19欢迎下载19欢迎下载 11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中 当散热条件不良时 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点蚀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E 齿面塑性变形 12 低速重载软齿面齿轮传动 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点蚀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E 齿面塑性变形 13 双向运转的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 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点蚀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E 齿面塑性变形 14 齿轮传动中 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损坏 通常首先发生在 A 接近齿顶处 B 接近齿根处 C 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 D 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 15 在不逆转的齿轮上 由于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不够所产生的疲劳裂纹 一般容易在轮齿 的 首先出现和扩展 A 受压侧的节线部分 B 受压侧的齿根部分 C 受拉侧的节线部分 E 受拉侧的齿根部分 16 齿轮传动发生塑性变形破坏时的现象是 A 在主 从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方向的凹沟 B 在主 从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方向的凸沟 C 在主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方向的凹沟 从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 方向的凸棱 D 在主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方向的凸棱 从动轮节线附近的齿面上产生沿齿宽 方向的凹沟 17 对于齿面硬度 HB 350 的闭式齿轮传动 设计时一般 A 先按接触强度条件计算 B 先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C 先按磨损条件计算 D 先按胶合条件计 算 18 对于开始齿轮传动 在工程设计中 一般 A 按接触强度计算齿轮尺寸 再验算弯曲强度 B 按弯曲强度计算齿轮尺寸 再验算接触强度 C 只需按接触强度计算 D 只需按弯曲强度计算 19 在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时 把齿轮看作一悬臂梁 并假定全部载荷作用于轮齿的 以这时的齿根弯曲应力作为计算强度的依据 A 齿根处 B 节圆处 C 齿顶处 20 对齿面硬度 HB 350 的一对齿轮传动 选取齿面硬度时 应使 A HB1HB2 脚注 1 表示小齿轮 2 表示表示大齿轮 21 对于 HB 350 的齿轮传动 当采取同样钢材来制造时 一般将 处理 A 小齿轮淬火 大齿轮调质 B 小齿轮淬火 大齿轮正火 C 小齿轮调质 大齿轮正火 D 小齿轮正火 大齿轮调质 23 齿面硬度 HB 350 钢齿轮的制造工艺过程为 A 加工齿坯 滚齿 淬火 磨齿 B 加工齿坯 滚齿 磨齿 淬火 C 加工齿坯 淬火 滚齿 磨齿 D 加工齿坯 淬火 磨齿 滚齿 24 在齿面硬化处理的几种方法中 的变形量最小 因此处理后不必再经过磨齿精加 工 A 整体淬火处理 B 渗碳淬火处理 C 高频淬火处理 D 氮化处理 25 有一对软 硬齿面齿轮传动 小齿轮应采用 A 20Cr 钢淬火 B 20Cr 钢高频淬火 C 20Cr 钢渗碳淬火 D 20Cr 钢氮化处理 26 采用齿根喷丸或挤压等冷做强化处理后 在齿根处将产生 从而可提高齿轮的弯曲强 度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20欢迎下载 A 残余拉应力 B 残余压应力 C 残余剪切应力 27 选择齿轮的结构形式 实心式 辐板式 轮辐式 和毛坯获得的方法 棒料车削 锻造 模压和铸造等 与 有关 A 齿圈宽度 B 齿轮的直径 C 齿轮在轴上的位置 D 齿轮的精度 28 一制造精度为 8 级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法面模数 m 3mm 齿数 Z1 30 Z2 93 螺 旋角 15 齿轮宽度 B1 85mm B2 80mm 转速 n1 1500r min 则该齿轮传动的动载荷系数 KV等于 A 1 12 B 1 15 C 1 21 D 1 23 29 一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法面模数 mn 4mm 齿数 Z1 25 Z2 98 螺旋角 10 15 47 齿轮宽度 B1 85mm B2 80mm 则该传动的齿宽系数 d 等于 A 0 85 B 0 84 C 0 83 D 0 79 四 计算题 1 有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 m 4 齿顶圆直径 da 88 试求 1 齿数 Z 2 分度圆直径 d 3 齿全高 h 4 基圆直径 db 2 假定上述齿轮的宽度 B 40mm 齿轮拟装在 30mm 的轴上 试画出该齿轮的结构图 3 已知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Z1 22 Z2 55 mn 4 16 50 h an 1 c n 0 25 an 200 试计算这对斜齿轮的主要尺寸 4 需要重新切制一个破损小半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测得它的全齿高h 8 96mm 齿 顶圆直径da 211 7mm 求该齿轮的模数和齿数 5 某传动装置采用一对正常齿制的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大齿轮已经丢失 测得两轮轴 孔中心距a 112 5mm 小齿轮齿数z1 38 齿顶圆直径da1 100 mm 试确定大齿轮的基 本参数和尺寸 6 有一个失效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测得它的齿数z 40 齿顶圆直径 da 83 20mm 跨 4 齿和 5 齿的公法线长度分别为w4 21 79mm w5 27 69mm 求该齿轮的 模数和齿制参数 提示 由式 8 12 w5 w4 pb p cos20 7 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 24 齿顶圆直径da 204 80 mm 基圆齿距pb 23 617 mm 分度圆压力角 20 试求该齿轮的模数 m 压力角 齿高系数h a 顶隙系 数c 和齿根圆直径df 8 已知一对正常齿制的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m 10 mm z1 19 z2 40 20 安装中心距a 300 mm 要求 1 计算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 节圆直 径和基圆直径 2 用作图法作出理论啮合线 实际啮合线和啮合角 3 检查是否满足 连续传动条件 9 已知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安装中心距a 140mm 两齿轮的基圆直径 db1 84 57mm db2 169 15 mm 试求两齿轮的节圆半径r1 和r2 啮合角 两轮廓 在节点P的展角 P和曲率半径 P1和 P2 10 有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z1 20 mn 2 75 mm n 20 a 85mm 正常齿制 试求该对齿轮的端面模数mt 端面压力角t 端面齿高系数h a 端面顶隙系数c t和大齿 轮的齿顶圆直径da2 精品文档 21欢迎下载21欢迎下载 11 有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z1 24 z2 38 中心距a 185mm 小齿轮齿顶 圆直径da1 147 674 mm 正常齿制 试求该对齿轮的法面模数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和 螺旋角 12 有一对轴交角 90 的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已知z1 21 z2 47 大端 m 5mm 20 试求这对齿轮的基本尺寸 13 有一对交错轴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z1 20 z2 37 mn 5 mm 如果要求中心 距a 300mm 试求大齿轮的螺旋角 14 有一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小齿轮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齿面硬度为 250HBS 大齿轮材料为 ZG45 正火处理 硬度为 190HBS m 4mm 齿数z1 25 z2 73 齿宽b1 84mm b2 78 mm 8 级精度 齿轮在轴上对称布置 齿轮传递功率P1 4kW 转速 n1 720 r min 单向转动 载荷有中等冲击 用电动机驱动 试校核齿轮传动的强度 15 设计一由电动机驱动的闭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 P1 22kW n1 730 r min 传动比 i 4 5 齿轮精度等级为 8 级 齿轮在轴上对轴承作不对称布置 单轴的刚性较大 载荷平稳 单向转动 两班制工作 工作寿命为 20 年 五 实用设计题 设计机床中的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 传动功率 P 7 5KW 齿轮转速 n1 1450r min 传动比 I 2 08 小齿轮相对轴承为不对称布置 两班制 每年工作 300 天 使 用期限为 5 年 精品文档 22欢迎下载22欢迎下载 第八章第八章 蜗杆传动蜗杆传动 一 选择题 1 蜗杆头数 则传动效率高 A 多 B 少 C 与头数无关 2 在蜗杆传动中 蜗杆的 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应相等 并为标准值 A 轴面 B 法面 C 端面 D 以上均不对 3 当蜗杆头数 Z 确定后 直径系数 q 越小 则螺旋升角 效率越大 A 越大 B 越小 C 越高 D 越低 4 对普通蜗杆传动 主要应当计算 内的各几何尺寸 A 中间平面 B 法向面 C 端面 D 以上均不是 5 当传动的功率较大 为提高效率 蜗杆的头数可以取 A Z 1 B Z 2 3 C Z 4 6 蜗杆传动 自锁作用 A 具有 B 不具有 C 有时有 D 以上均不是 7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 效 率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以上均不是 二 判断题 1 蜗杆传动一般用于传递大功率 大传动比 2 蜗杆传动通常用于减速装置 3 蜗杆的传动效率与其头数无关 4 蜗杆的导程角 越大 传动效率越高 三 简答题 1 蜗杆传动为什么多用于减速传动 2 蜗轮为什么多用锡青铜制造 3 为什么多头蜗杆传动效率高 四 计算题 1 试设计一由电动机驱动的单级蜗杆件速器中的蜗杆传动 电动机功率 Pi 7 5kW 转数 n1 960r min 传动比 I 21 载荷平稳 单向回转 2 如图所示蜗杆传动 已知蜗杆的螺旋线旋向和旋转方向 试求蜗轮的转向 3 一传递动力的标准圆柱蜗杆传动 已知模数 m 8 蜗杆头数 z1 2 蜗轮齿数 z2 42 蜗杆 分度圆直径 d1 80mm 试计算其蜗杆直径系数 q 蜗杆导程角 r 及蜗杆传动的中心距 a 4 已知一对蜗杆蜗轮的参数为 m 4mm z1 2 q 11 d2 240mm ha 1 c 0 25 要求 精品文档 23欢迎下载23欢迎下载 1 计算蜗杆的分度圆直径 d1 2 计算传动比 i12 1 2 第九章第九章 齿轮系齿轮系 一 判断题 1 平面定轴轮系中的各圆柱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2 行星轮系中的行星轮即有公转又有自转 3 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有正负 4 惰轮不但能改变轮系齿轮传动方向而且能改变传动比 二 选择题 1 图示轮系 给定齿轮 1 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 则齿轮 3 的转动方向 A 与 1 相同 B 与 1 相反 C 只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无法确定 题 1 图 题 2 图 2 下面给出图示轮系的三个传动比计算式 为正确的 A i12H 1 H 2 H B i13H 1 H 3 H C i23H 2 H 3 H 二 计算题 1 图示为滚齿机滚刀与工件间的传动简图 以知各轮的齿数为 Z1 35 z2 10 Z3 30 z4 70 Z5 40 Z6 90 Z7 1 Z8 84 求毛坯回转一转时滚刀轴的转数 2 某外圆磨床的进给机构如图所示 已知各轮齿数为 Z1 28 Z2 56 Z3 38 Z4 57 手 轮与齿轮 1 相固连 横向丝杠与齿轮 4 相固连 其丝杠螺距为 3mm 试求当手轮转动 1 100 转 时 砂轮架的横向进给量 S 精品文档 24欢迎下载24欢迎下载 3 一差动齿轮系如图所示 已知各齿轮齿数 Z1 16 Z2 24 Z3 64 当轮 1 和轮 3 的转速为 n1 100r min n3 400r min 试求 nH和 i1H 4 Z1 15 Z2 25 Z3 20 Z4 60 n1 200r min 顺时针 n4 50r min 顺时针 试求 H 的 转速 5 图示轮系 已知 Z1 18 Z2 20 Z2 25 Z3 25 Z3 2 右 当 a 轴旋转 100 圈时 b 轴 转 4 5 圈 求 Z4 精品文档 25欢迎下载25欢迎下载 6 已知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 Z1 20 Z2 18 Z3 56 求传动比i1H 三 实用设计题 1 设计一双级差动轮系减速器 画传动简图 每级传动比 i 4 2 参照实物或模型画出汽车后桥差速器的传动简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精品文档 26欢迎下载26欢迎下载 第十章第十章 带传动带传动 一 填空题 1 带传动增大 可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 2 由于带的弹性引起和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称为 滑动 3 按传动原理带传动分为 和 4 摩擦带传动依靠 工作的 5 平带传动中 带轮的轮面常制成 面的 6 摩擦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和 7 V 带截面角 40 为什么 V 带轮的轮槽角 却有 等 4 个值 8 某普通 V 带标记为 B2000 GB11544 89 则 B 表示 2000 表示 二 判断题 1 带传动中紧边与小轮相切处 带中应力最大 2 V 带带轮直径减小 轮槽角需增大 3 为了提高传动能力 不是将带轮工作面加工粗糙 增加摩擦系数 而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 度 4 带速越高 带的离心力越大 不利于传动 5 在多级传动中 常将带传动放在低速级 6 中心距一定 带轮直径越小 包角越大 7 带传动的从动轮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圆周速度的原因是带的弹性打滑 三 选择题 1 带传动中传动比较准确的是 A 平带 B V 带 C 圆带 D 同步带 2 平带传动 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的 A 主轴的动力 B 主动轮的转矩 C 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 D 以上均不是 3 三角带的型号和 都压印在胶带的外表面 A 计算长度 B 标准长度 C 假想长度 D 实际长度 4 如图所示是三角带在轮槽正确安装位置是 5 为使三角带的两侧工作面与轮槽的工作面能紧密贴合 轮槽的夹 角 必须比 40 略 A 大一些 B 小一点 C 一样大 D 可以随便 6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精品文档 27欢迎下载27欢迎下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调节带的初拉力 7 与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相比 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A 工作平稳 无噪音 B 传动的重量轻 C 摩擦损失小 效率高 D 寿命较长 四 回答问题 1 带传动有何特点 常用有几种类型 2 相同压力情况下 为什么 V 带与带轮的摩擦力大于平带 3 V 带传动不打滑条件及下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 说明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 六 实用设计题 设计一输送机用普通 V 带传动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3KW 转速 n1 575r min 传动比 i 2 5 传动中心距 a 400 二班制工作 精品文档 28欢迎下载28欢迎下载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链传动链传动 一 填空题 1 当传递功率较大时 可用 大节距链条 也可用 小节距链条 前者的特点是 后者的特点是 2 影响链传动速度不均匀性的主要参数是 3 链传动的主要实效形式有 4 在链传动 齿轮传动和带传动组成的多级传动 链传动宜布置在 级 5 由于链速变化使链产生 从动轮产生 引起动负荷 二 判断题 1 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是常数 而瞬时转动比是变化的 2 链转动的平均传动比是不变的 它的值 12 d2 d1 Z2 Z1 3 链传动中 节距 p 增大则传动能力也增大 所以在设计中应尽量取较大的 p 值 4 水平安装的链传动中 紧边宜放在上面 5 张紧轮应设置在松边 6 链轮常用齿形有 双圆弧齿形和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三 选择题 1 两链轮布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对保证链传动正常工作的无效措施是 A 确保两链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B 确保两链轮轴平行 C 确保两链轮平行 2 链传动和带传动相比 属于缺点的方面是 A 平均传动比 B 传动功率 C 安装与维护 3 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为 A 12 n2 n1 B 12 d2 d1 C 12 Z2 Z1 四 链传动布置如图所示 小链轮为主动轮 试在图上标出其正确的转动方向 五 回答问题 1 链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 2 设计链传动时 为减少速度不均匀性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如何合理选择参数 3 链传动的合理布置有哪些要求 4 链传动有何特点 为什么不适合高速传动 5 自行车为什么采用链传动及升速传动 自行车的链传动采用什么方法张紧 全链罩和半链 罩各起什么作用 六 实用设计题 精品文档 29欢迎下载29欢迎下载 1 试设计一链式输送机中的链传动 已知传递功率 P 20KW 主动轮的转速 n1 230r min 传 动比 I 2 5 电动机驱动 三班制 有中等冲击 按推荐方式润滑 2 已知一型号为 16A 的滚子链 主动轮齿数 z1 23 转速 n1 960r min 传动比 I 2 8 中心距 a 800mm 油浴润滑 中等冲击 电动机为原动机 试求该链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轴及轴毂联接轴及轴毂联接 一 填空题 1 轴根据其受载情况可分为 2 轴根据其形状可分为 3 主要承受弯矩 应选 轴 主要承受转矩 应选 轴 既承受弯矩 又承受转矩应选 轴 4 平键联结可分为 等 5 键连接可分为 6 轴的作用是 7 按承载性质不同 轴分为 和 三种 8 汽车传动轴所传递的功率不变 当轴的转速降低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时 轴所受的外力偶矩 较之转速降低前将 9 工程实际中产生弯曲变形的杆件 如火车机车轮轴 房屋建筑的楼板主梁 在得到计算简 图时 需将其支承方式简化为 10 在梁的集中力作用处 其左 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弯矩 的 11 梁在平面弯曲时 其中性轴与梁的纵向对称面是相互 的 12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主要有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法主要 有 13 斜齿轮轴产生的是 变形 二 选择题 1 平键工作以 为工作面 A 顶面 B 侧面 C 底面 D 都不是 2 半圆键工作以 为工作面 A 顶面 B 侧面 C 底面 D 都不是 3 楔键工作以 为工作面 A 顶面 B 侧面 C 底面 D 都不是 6 机器的零 部件在装拆时 不得损坏任何部分 而且经几次装拆仍能保持该机器性能的 联接叫 A 可拆联接 B 不可拆联接 C 焊接 D 以上均不是 7 机械静联接多数属于 A 可拆联接 B 不可拆联接 C 焊接 D 以上均不是 8 键联接 销联接和螺纹联接都属于 A 可拆联接 B 不可拆联接 C 焊接 D 以上均不是 9 楔键联接对轴上零件能作周向固定 且 A 不能承受轴向力 B 只能承受单向轴向力 C 不能承受径向力 D 以上均不是 10 联接的轴与轴上零件的对中性好用于高速精密的传动 A 紧键 B 松键 C 高速精密 D 以上均不是 11 根据平键的 不同 分为 A B C 型 A 截面形状 B 尺寸大小 C 头部形状 D 以上均不是 精品文档 30欢迎下载30欢迎下载 三 计算题 1 某传动轴所传递的功率为P 15kW 转速n 750r min 若采用 45 钢正火 该轴所需的 最小直径是多少 2 在题 2 图中 若轴的支承跨距L 400 mm 主动齿轮分度圆直径d1 180mm 螺旋角 15 传递功率P1 7 k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