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胆胀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胆胀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胆胀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胆胀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胆账 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疗方案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 李乾构 周学文 单兆伟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年 主要症状 右上腹胀满疼痛 反复发作 次要症状 恶心 嗳气 腹胀 善太息 多发生于 40 岁至 65 岁 女性多于男性 且以偏肥胖体型为多 见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实用内科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实用内科学 编 委会 陈颖珠共同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临床诊疗指 南 普通外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症状 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 可放射至右肩胛区 高脂餐 后加剧 反复发作的胃灼热 嗳气 反酸 腹胀 恶心等消化不良 症状 体征 部分患者有胆囊点的压痛和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 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 B 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合并胆囊结石且发生过黄 疸 胰腺炎的患者应行 MRCP 或 CT 检查了解胆总管情况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二 证候诊断 1 肝胆郁滞证 右胁胀满疼痛 痛引右肩 遇怒加重 胸闷脘 胀 善太息 嗳气频作 吞酸嗳腐 苔白腻 脉弦大 2 肝胆湿热证 右胁胀满疼痛 胸闷纳呆 恶心呕吐 口苦心 烦 大便粘滞 或见黄疸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 3 气滞血瘀证 右胁刺痛较剧 痛有定处而拒按 面色晦暗 口干口苦 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脉弦细涩 4 肝郁脾虚证 右胁胀痛 倦息乏力 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 腹胀 嗳气叹息 口苦 恶心呕吐 食少纳呆 大便稀溏或便秘 舌淡或暗 苔白 脉弦或细 二 治疗方法 一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1 肝胆郁滞证 治法 利胆疏肝 理气通降 推荐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白芍 川芎 枳壳 香附 陈皮 甘草 苏梗 青皮 郁金 木香等 中成药 胆舒胶囊 四逆散颗粒等 2 肝胆湿热证 治法 清热利湿 疏肝利胆 推荐方药 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 黄芩 茵陈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等 中成药 消炎利胆片等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3 气滞血瘀证 治法 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 隔下逐瘀汤加减 柴胡 当归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 乌药 延胡索 香附 枳壳 红花 炒五灵脂 生薄黄等 中成药 血府逐瘀颗粒等 4 肝郁脾虚证 治法 疏肝理气 健脾助运 推荐方药 柴胡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 芍药 葛根 人参 白 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炙草 神曲 山楂 麦芽等 中成药 逍遥丸等 二 针灸治疗 1 体针 取胆囊穴 阳陵泉 胆俞 太冲 内关 中脘 足三 里 每次 2 3 穴 用毫针行中强刺激 每穴运针 3 5 分钟 留针 10 20 分钟 隔 5 分钟行针 1 次 每日行针 1 次 用电针亦可 2 头针 取头部胃区 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 向上作平 行于正中线长 2cm 直线 用毫针中度刺激 每穴运针 5 分钟 留针 20 30 分钟 隔 5 分钟行针 1 次 快速捻转 每日针刺 1 次 3 耳针 取肝俞 交感 神门等穴 每次 2 3 穴 强刺激 留 针 20 30 分钟 每日 1 2 次 4 点挑 取肝俞 脾俞 三焦俞 足三里 胆俞等穴 采用挑 筋法或挑提法 每次取 3 4 穴 1 3 日挑 1 次 5 10 日为 1 疗程 临床上可根据病情辩证取穴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三 其他疗法 1 取穴压豆 借助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 辩证分析 确定治疗方案 选穴配 方 75 乙醇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 再次核对穴位 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持止血钳夹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 贴压时稍加用力 注意 刺激的强度 使耳廓有发热 胀麻感 即得气 为度 2 推拿疗法 1 基本操作 患者取左侧卧位 医生坐于其背部 在右侧季 肋部用轻快地摩法 3 5 分钟 并分别对日月 章门 期门诸穴用指 柔法各 1 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 医生坐其右侧对上腹部及右侧季肋部用鱼际揉 法或全掌揉法各 1 分钟 并对下胸及上腹部施以推法 20 30 次 再 按揉阳陵 胆囊 丘墟诸穴各 1 分钟以有酸胀得气感为度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 用食 中指或拇指对膈俞 肝俞 胆俞等背穴施以指揉法 每穴约 1 分钟 最后揉胆囊部 以热为度 搓两肋结束治疗 2 辩证治疗 对胆囊炎疼痛甚者 先在肢体远端阳陵泉 胆 囊穴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 找到痛点后以后以相对重而揉的按压 或按揉法予以刺激 可达缓急止痛之功效 对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 加强揉中脘和按揉足三里穴 3 中药穴位敷贴 根据病情需要 可选用中药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肝病治疗仪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等疗法 四 健康指导 1 饮食调理 多饮水 忌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如肥肉 鸭 荷包蛋 油炸食物等 减少烹调用油 在烹调方法上以蒸 炖 煮 为主 忌刺激性或产气食品 如牛奶 萝卜 洋葱等 忌饮酒 2 情志调摄 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 正确对待疾病 避免 诱发或加重疾病的不良情绪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拟定 1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善百分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 100 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 率 1 痊愈 症状消失 2 显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 80 3 进步 50 症状改善百分率 80 4 无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 50 5 恶化 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 痊愈和显效病历计算总有效率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所有症状分为无 轻 中 重四级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无症状 轻度 症状轻微 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 不会影响日常 生活 工作和学习 中度 症状尚能够忍受 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 生活 工作和学习 重度 症状明显 难以忍受 明显影响了日常 生活 工作和学习 在主症分别记 0 2 4 6 分 症状分别记 0 1 2 3 分 2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临床痊愈 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疗效指数大于等于 95 显效 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70 疗效指数 95 有效 症状 体征明显好转 30 疗效指数 70 无效 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疗效指数 30 3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症状 体征全部消失 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增 厚 毛糙 透声三项恢复正常 显效 症状 体征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影像学检查胆囊或 胆管壁增厚 毛糙 透声三项中 2 项或 2 项以上改善 有效 症状 体征大部分或部分消失 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 壁增厚 毛糙 透声三项中 1 项或 1 项以上改善 无效 症状 体征及影像学均无改善 二 评价方法 1 初次就诊时进行症状 中医症候学及腹部 B 超评价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2 治疗过程中每周对主要症状 中医症候学进行定期评价 3 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要症状 中医症候学 腹部 B 超评价 附 症状评估积分表 症状程度及计分标准计分 右胁疼痛口 0 无 口 2 轻微 口 4 中等 口 6 重度 主症 右胁胀满不适口 0 无 口 2 轻微 口 4 中等 口 6 重度 纳差 口 0 无 口 1 减少 1 3 以下 口 2 减少 1 3 2 3 口 3 减少 1 2 以上 恶心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嗳腐吞酸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胸闷脘胀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口干 口苦 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善太息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面色晦暗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痛有定处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次症 大便口 1 正常 口 2 不正常 口便秘 口泄泻 疲乏口 0 无 口 1 轻微 口 2 中等 口 3 重度 失眠口 0 无 口 1 轻微 口 2 中等 口 3 重度 其 他 症 状 烦躁易怒口 0 无 口 1 偶尔 口 2 经常 口 3 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