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doc_第1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doc_第2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doc_第3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doc_第4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编 辑:_时 间:_鲁教版化学九年海水“制盐”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3、学会看懂溶解度曲线。二、复习过程: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原理: 海水晒盐是 变化。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_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问题思考:怎样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如果 则证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4、结晶 (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_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2)方法: _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_(填“大”或“小”。) _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_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溶解在_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怎样理解这个概念:、要抓住四个要素: 一定的温度 100克溶剂(一般为水) 达到饱和状态 溶质的质量(单位克)、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2、影响因素:(1)内因:_、溶剂的种类. 外因: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典型物质是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典型物质是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典型物质是 。怎样掌握这个概念1、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20时.100克饱和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 )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2、已知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食盐_ g.形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_ g。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_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等级划分依据: 时的溶解度溶解性等级的划分:20时的溶解度大于10克110克0011克小于0.01克溶解性等级举例硝酸钾氯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是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练习:在室温时.把005g某物质溶于100g水里.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三)粗盐的提纯-重结晶法提纯粗盐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步骤 (1) (2) (3) 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 _。每次使用的作用是、 、 、 第二部分 海水晒盐专题: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2、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 .最适宜的方法是( )A、往食盐水中加食盐 B、往食盐水中加水C、往食盐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D、加热食盐水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5、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03晶体.下列图66中符合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6、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O3时.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_、_、_。第三部分溶解度专题:1、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列哪种措施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A、搅拌 B、加水 C、倒掉一部分 D、升高温度2、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4)现有60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水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 (填序号.下同);如果将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是 。第四部分溶解度曲线专题:溶解度曲线知识归纳一、点的意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2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二、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 。三、应用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即“可溶”、“难溶”或“易溶”)。比较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主要有 法和 法。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溶解度曲线经典例题: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4)当a、c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都可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5)t2时.R点所表示的a物质的溶液是(饱和/不饱和) 的。 使R溶液变为Q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第五部分 课后作业:1在1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5g.则此温度下.氯酸钾的饱和溶液里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mm =120 Bm:m =120Cmm=2120 Dm:m=191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a溶液 Bb溶液 Cc溶液 Da、b溶液3下列措施不能使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蒸发溶液中的水分.并降温至原来温度 B升高溶液的温度C向溶液中加入同温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D向溶液中加入4.右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