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人民版_第1页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人民版_第2页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人民版_第3页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人民版_第4页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一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1 纸的发明 1 纸的发明 秦汉时期 以竹木简犊和丝织品为主要书写材料 西汉初年已经发明了书写 用纸 东汉蔡伦发明更实用的 蔡侯纸 2 文明贡献 地位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 显著 作用 纸的广泛应用 使得信息的记录 储存 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考纲展示考纲解读 科技成就 纸 指南针 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四大发明是 怎样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 画的发展 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古代书法艺术的主 要书体的特点 中国绘画艺术主要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 展 京剧的形成及影响 除京剧外 还有哪些戏曲剧 种 文学成就 先秦时期诗歌和汉赋的代表作 唐诗宋词繁荣的 原因 代表作 元曲和明清小说代表作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 发明 战国时已有天然磁石做成的司南 北宋 武经总要 记载了用磁场磁化法加工的 指南鱼 梦溪笔谈 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的制作技术 南宋 事林广记 介绍了民间 的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2 外传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 贡献 北宋 南宋时中国就已应用于军事和航海领域 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 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3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 发明 商周时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熟知硫磺 硝石 东晋葛洪 抱朴子 仙药 中 已提到火药 2 应用 唐末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 北宋已有火箭 火炮 火球 火蒺藜 武经总要 记载 了多种火药配方 明朝时创造出了自动爆炸的地雷 水雷和定时炸弹 4 印刷术的进步 1 雕版技术 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 金刚经 是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作品 2 活字技术 北宋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 元代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明 代已有铜活字 印制的代表作品是清代的 古今图书集成 3 文明贡献 提高了印刷效率 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经波斯传入西方 14 世纪末欧洲出 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 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 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 主要思想 1 孔子提倡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又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 荀子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自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老子 强调 无为 即不要有违反自然的行为 2 主要特点 1 注重以社会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 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则重视不够 2 讲究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3 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三 中国的古代艺术 1 书法艺术 1 演变 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 熟的文字 字体演变的主要顺序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其中 草书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2 书法家 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 行书 号称 书圣 北宋 四大书法家是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他们都以行书名世 元朝书法家首推赵孟頫 明代以文征明 董其昌声誉最高 2 画中有诗 1 中国画以题材的不同 可以分为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三大画科 艺术风格上 可以 分为工笔重彩画和水墨淡彩画两大类型 2 文人画 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创作上主要强调艺术表现 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苏轼的诗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反映传统中国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3 音乐 1 骨笛 陶埙 青铜编钟等乐器的考古发现表明 在先秦时期 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 达了 2 秦汉时期的乐府机构在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基础上 融合成了新的音乐形式 隋唐 时期民间音乐进入宫廷 总称燕乐 3 明清时期不仅戏曲音乐繁荣 器乐艺术也发达 4 舞蹈艺术 1 宫廷舞蹈多为帝王歌功颂德 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2 民间舞蹈大多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情感 5 戏曲艺术 1 宋代开始 曲子词 鼓子词 诸宫调 杂剧 南戏出现 2 元朝时元杂剧形成 3 明代传奇剧兴盛起来 6 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 乾隆末年 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风行一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 道光年间 湖北汉剧艺入进京 参加徽班演出 形成 徽汉合流 局面 3 经过广大艺人的表演实践 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 兼收昆曲 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 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 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 京剧 4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涌现出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 艺人 四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 诗经 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内容分 风 雅 颂 三部分 其中 风 是精粹 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基础 后列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离骚 是屈原的风格浪漫充满幻想的政治抒情长 诗 其充满冲破传统 大胆怀疑精神的作品是 天问 文学史上常以 风 骚 并 称 诗经 与 离骚 3 汉赋 1 特点 气势恢弘 辞藻华美 反映了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汉武帝时全盛 2 代表 西汉时贾谊 司马相如 杨雄 东汉时班固 张衡 4 唐诗 1 李白 诗仙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体现了盛唐的气象 其作品透射出的浪漫情 怀 反映了时代祟尚积极进取 建功立业的风气 2 诗圣 杜甫处于帝国由盛转衰时代 其诗风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 后人称 其诗作为 诗史 称其人为 诗圣 5 宋词 1 词是由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新诗体 唐代民间已流行 宋代走向辉煌 作词是 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2 代表 唐末五代有白居易 韦庄 李煜 宋代豪放派代表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代表柳 永 李清照 6 元曲 1 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包括小 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用心 爱心 专心 5 2 元杂剧 艺术特点 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 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 因此又被称为北曲或北杂剧 名家名剧 关汉卿的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兴盛原因 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7 明清小说 1 明代 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为划时代的代表作品 明代中叶以后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的壮 大及其文化心理需要 又出现了众多的如 封神演义 西游记 等长篇小说 明代短 篇白话小说则以冯梦龙所辑的 三言 和凌濛初编著的 二拍 为典型代表 2 清代 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曹雪芹 红楼梦 在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有更成功的表现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则艺术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和 孽海花 则是在改良主义影响下产生的清末 谴责小说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1 北宋时期指南针制作技术不断发展并且用于航海的原因 1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使伟 大的发明在当时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 2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给我们的启示 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因此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和使命感 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 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未产生近代科学与哪些思想有关 1 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轻视理论概括 2 重农抑商 3 保守僵化的哲学思想 4 反对对权威的怀疑与否定的传统 4 影响古代音乐 舞蹈等艺术发展的因素 1 经济是否繁荣 用心 爱心 专心 6 2 社会是否安定 3 统治者的政策与提倡 4 民族间和中外之间的交流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1 发展的特点 在科技内容上 应用性强 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缺少实验 在科技使用上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 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从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 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2 领先世界的原因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 经济 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 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 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继承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 造了条件 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3 走向衰落的原因 16 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 即 李约瑟问题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 闭关锁国 政策 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 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 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 使人们 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 同时也缺乏足够的人才 归根结底是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 16 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近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四大 发明 对我国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 发展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 及和推广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欧洲社会 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 为资 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 条件 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火药 使用火药武器的 国家 火药传到欧洲 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 一定作用 3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体现的鲜明时代特征 1 春秋战国时期 诗歌发展 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和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品 离骚 这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 代 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时代特征 诗经 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 屈原的 离骚 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 2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 夸张的手法 描绘了两汉 大一统 局面形成后恢弘气势的时代特 征 3 唐代诗歌繁荣 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 经 济繁荣的盛世景象 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的鲜明特征 4 唐末至宋元时期 传奇小说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既反映了城 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扩大 又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 锐 5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 数量多 体裁广 表现手法丰富 特别是反封 建小说的增多 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的时代特征 4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 发展的因素 1 政治 宗教因素 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 傩戏就带有巫术色彩 先秦至唐代 傩 成为国家祭礼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 政治黑暗是宋代南戏 元杂剧的创作素材 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 使仕途无门的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人专注于戏剧创作 京剧产生 徽班进京 为乾隆皇帝祝寿 推动京剧形成 2 经济因素 在宋代以后 南戏 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3 文化因素 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无论是上层 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 无论是古代戏曲的 创造者 还是表演者 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 戏曲艺术才得以发展成熟 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 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一些成分 元杂剧也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京剧的形成 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因素 前期是以政治因素为主 之后则是经济因素起了重 要作用 而知识分子则是自始至终起了重要作用 真题感悟真题感悟 1 2010 重庆卷 14 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解析 学士指苏东坡 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答案 D 2 2010 北京卷 14 元代 富春山居图 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 年初 两岸均有 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 富春山居图 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 顾恺之 洛神赋图 B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C 王祯 农书 D 李贽 焚书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时间的掌握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 吴道子是 唐朝的大画家 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 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C 项 答案 C 3 2010 福建卷 13 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9 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平假 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 从材料所给信息看 主要体现的是草书的特点 A 项是东晋人 不符合题意 B C 两项之人主要是擅长楷书 不合题意 D 项主要是擅长 草书 且他也是唐朝人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 D 4 2010 全国卷 13 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 名为 宋文 者 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 而雕印之人 不知事体 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 大于朝廷不便 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解析 活字印刷由北宋毕昇发明 还没普及 A 不对 B 题干未体现 C 与题干无关 故选 D 答案 D 5 2009 安徽文综卷 14 西方学者查尔斯 默里在 文明的解析 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 元 600 1800 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 约每 200 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 期的著名画家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郑板桥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公元 700 年前后 当时正是盛唐时期 故 B 项 符合 答案 B 6 2009 广东文基 19 下列 考 字 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字形体的判读 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 D 项字体为小篆 而 A 为甲骨文 B 为行书 C 为楷书 答案 D 7 2009 浙江文综卷 12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它 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 始于秦朝 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 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 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 故又称正书 解析 题干关键词是 隶书 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金文 经过小篆 发展出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据此 本题正确答案是 A 秦 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他写的 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用的是小篆体 B 项错误 C 项指的 是草书 正书是指楷书 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8 2009 浙江文综卷 13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 刀耕火种 到耦犁 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 家蚕丝 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解析 中国的指南针 在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 清时期从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 到 1912 年清朝灭亡结束 C 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 实不符合 答案 C 9 2009 山东基本能力 9 60 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 争 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油画 开国大典 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 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 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 经全部解放 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 B C D 解析 开国大典 属于油画 该画重在写实 与传统山水画的写意画法不同 排除 开国大典举行时 西北 西南 华南等大片国土尚未解放 排除 正确答案是 B 项 答案 B 10 2009 山东基本能力 40 4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下列左侧是 繁体 书 字 其活字应该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解析 本题考查观察能力 只要细心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答案 D 11 2009 广东历史卷 1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解析 老子 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 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者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