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I)卷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图所示,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A . 光的直线传播B . 光的反射C . 光的折射D . 光的色散2. (2分)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发生明显的变化,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生理巨大变化带来心理变化,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B . 心理变化是正常的,可以不理它C . 自己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隐私,但还是要与老师、父母交流D . 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3. (2分)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分贝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 声波具有能量C . “145dB”是指产生声音的音调D . 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4. (2分)下列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体表有羽毛 体温恒定 善于飞行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A . B . C . D . 5. (2分)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列数据,从数据可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向阳处20不充足A . 阳光B . 空气C . 温度D . 水分6. (2分)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 .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 .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7. (2分)关于青霉素和大肠杆菌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都通过孢子繁殖B . 都有细胞核C . 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 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8. (2分)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B . 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C . 太阳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形成圆形的光斑D . “手影”游戏9. (2分)昆虫、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 ) A . 卵生B . 胎生C . 卵胎生D . 无性生殖10. (2分)下列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 ) A . 眼B . 耳C . 皮肤D . 感觉神经末梢11. (2分)下图方框中应画上凸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12. (2分)如图所示,是太空番茄新品种“绿钻石”,其种子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回到地球后经农艺师的精心培育,果味酸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绿衣案”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 . 汁液中富含可预防坏血病的维生素CC . “绿钻石“果实中酸甜浓郁的细胞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液泡D . “绿衣囊”指绿果皮,它和普通番茄的红果皮不同,但都属于保护组织13. (2分)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A . 鼓膜B . 大脑的特定区域C . 半规管D . 听觉神经14. (2分)下列有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源正确的是( )A . 蓝鲸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均由卵黄提供B . 腹蛇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母体提供C . 蚕豆种子萌发时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D . 小麦种子萌发时的营养来自叶子的光合作用15. (2分)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敲击的方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B . 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C . 向瓶子里吹气也能使其发出乐音,这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D . 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吹气,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16. (2分)小晨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15 cmB . 屏上的像是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左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清晰的像D .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当蜡烛移动到 32cm 刻度时,可能不成像17. (2分)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你知道“毛毛虫”是哪儿来的吗?下列能正确表示蝴蝶发育过程是( ) A . 受精卵若虫成虫B .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C . 受精卵成虫若虫D .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18. (2分)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 . 522B . 552C . 225D . 25219. (2分)小裕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活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1a无成形的细胞核甲1b有成形的细胞核22a无细胞壁乙2b有细胞壁33a无叶绿体丙3b有叶绿体丁A . 甲-草履虫B . 乙-酵母菌C . 丙-大肠杆菌D . 丁-衣藻20. (2分)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下列四种情景下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1. (3分)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_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 22. (3分)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区域,水稻种子萌发情况不良。查阅资料发现,重金属污染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小科欲利用培养皿、蒸馏水、重金属污染液、水稻种子等进行实验。老师建议每个培养皿内加入50粒种子搭配10毫升液体,对种子的发芽比较适宜。 (1)老师建议选用的种子要饱满,原因是_。 (2)请结合老师的建议,写出该实验的步骤。_23. (2分)青少年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像(填“实”或“虚”)。 24. (5.0分)春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沿途的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同时也使他想到许多科学问题: (1)途中同学们一路高歌,歌声是由于声带_产生的。 (2)他的一位同学坐车时晕车呕吐,主要原因是( ) A . 汽车的震动B . 车速过快C . 内耳某感受器过于敏感(3)观赏油菜花时,发现油菜地里蜜蜂飞舞,而附近的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原因是油菜花具有_的特点(写出其中两项)。 (4)随后他又去采摘番茄,发现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那么农民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是_,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填“有性”或“无性”) 生殖。 25. (2分)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是胚胎发育的场所。26. (5.0分)以下是绿色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发育的起点_是在图一_中形成的,它发育成胚,胚的组成包括_(选填图二中的序号受精卵|胚珠)。 (2)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三中的 c 发育形成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 (3)春天到来新芽绽放,绿色植物的芽不一定都发育成枝条,有的芽发育成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27. (3分)如图是位于某江上游的一座水库,水库在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成绩显著,已成为一处避暑、休闲胜地。 (1)修建水库时工程师将堤坝设计成如上图所示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 (2)清澈的湖水使人能清楚看到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若岸上一指示灯距水面的高度是1米,则指示灯在水中所成的像离指示灯的距离为_米。 28. (2分)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填“远”或“近”)些。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共4题;共30分)29. (8分)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经过8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氧气的增加量(mL)1天竺葵红1202天竺葵绿153紫罗兰红804紫罗兰绿10据表回答:(1)该实验通过测定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写 2 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 30. (6分)如图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 E 入射时,在纸板 F 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 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 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_光线是唯一的。 31. (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是正确的。32. (8.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 15cm 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 1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 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_;将画有烛焰“像”的纸_(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 来的实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四、 分析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9分 (共2题;共9分)33. (5.0分)如图所示,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4. (4分)如图所示,水中S处有一条鱼,小刚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为S,若小刚用鱼叉去叉鱼,则应对准_(选填“S的右下方”或“S的左上方”)叉,才能又到鱼;若爷爷用手电筒去照亮鱼,则应对准_照,才能照亮鱼。请你在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