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断学 发热 发热 fever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 体温调节中枢 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 下丘脑后区的产热中枢和下丘脑前区的散热中枢 通过神经 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 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36 37 左右 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 且受机体内 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 则出现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 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发生机制 外源性致热源 exogenouspyrogen 各种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性坏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激活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 内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endogenouspyrogen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透过血 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强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 临床表现为寒战 使产热增多 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 散热减少 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单核细胞外源性致热原产生致热原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巨噬细胞内源性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交感神经躯体运动神经血管收缩寒颤散热产热体温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颅脑外伤 脑出血 炎症等 特点 高热 无汗 一般的退热药物作用差 需用使用冰帽 冬眠降温 产热过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癫痫持续状态 特点 低热 体温一般不超过37 5 控制原发病后 体温恢复正常 散热减少 广泛的皮肤病 慢性心力衰竭 特点 一般为低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临床分类 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一般感染 常见病原体感染如 一般的细菌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等 特殊感染 特殊病原体感染如 结核病 钩体病 登革热 伤寒 非典 禽流感等 感染性发热 1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 通常体温不超过38 5 但急性溶血 体温39 以上 机械性 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 大手术 内出血 大血肿 大面积烧伤 临床上称为吸收热 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心肌 肺 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 癌 白血病 淋巴瘤 溶血反应 非感染性发热 2 抗原 抗体反应 风湿热 血清病 药物热 结缔组织病 体温37 5 38 之间 3 内分泌代谢障碍 4 皮肤散热减少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为低热 原发性低热 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 感染后低热 系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未恢复 注意与潜在的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 夏季低热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不完善 多见于幼儿 生理性低热 精神紧张 剧烈运动 月经 妊娠 口测法 5 36 3 37 2 准确 但不能用于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肛测法 5 36 5 37 7 一般较口测法高0 3 0 5 稳定 用于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腋测法 10 36 37 简便 安全 且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体温测量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 3 38 中等度热38 1 39 高热39 1 41 超高热41 以上 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体温上升期 临床表现为畏寒 寒战 肌肉酸痛 乏力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骤升型 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 40 或以上 常伴有寒战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寒战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2 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 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红灼热 呼吸深快 出汗 3 体温下降期 由于病因的消除 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产热相对减少 散热大于产热 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临床表现为出汗多 皮肤潮湿 体温下降有两种方式 骤降渐降 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 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 根据典型的热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稽留热 continuedfever 体温恒定维持在39 40 数天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伤寒 弛张热 remittentfever 体温在39 以上 波动幅度大 24小时波动范围可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 重症结核 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 intermittentfever 体温骤升后 持续数小时 骤降至正常水平 间歇期持续1到数天 常见与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 undulantfever 体温逐渐上升39 以上 又逐渐下降至正常 常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 recurrentfever 体温骤升至39 以上 持续数天 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不规则热 irregular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的规律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起病时间 季节 起病缓急 病程 程度 频度 间歇性或持续性 诱因 有无畏寒 寒战 大汗或盗汗 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如精神状况 食欲 体重状态 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诊治经过 药物 剂量 疗效 传染病接触史 疫水接触史 手术史 流产或分娩史 服药史 职业特点等 问诊要点 发热伴有咳嗽 咳痰 呼吸系统疾病 寒战 胸痛 咳铁锈色痰 大叶性肺炎 盗汗 消瘦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结核病 刺激性咳嗽 痰中带血丝 抽烟 年龄40岁以上 肺癌 发热伴有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 发热伴有尿急 尿频 尿痛 泌尿系统疾病发热伴有贫血 皮肤粘膜出血 关节痛 血液系统 结缔组织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 FUO概念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