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体制改革PPT课件.pptx_第1页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PPT课件.pptx_第2页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PPT课件.pptx_第3页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PPT课件.pptx_第4页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 报告人 申屠良瑜专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6年3月7日 2020 3 27 1 目录 CONTENTS 2020 3 27 2 2020 3 27 3 审判体制与司法体制在含义上基本一致一方面是法院的外部管理体制 另一方面是法院的内部管理体制外部管理体制又可以分为组织人事体制 经费管理体制及各级法院的设置体制 内容涵盖了法院设置同行政区划的关系 法院能否独立以及法官的身份 经费的来源等等的内容 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调整法院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调整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二是调整法官和法官之间的关系 三是调整法官与法院之间的关系 人的要素 物的要素 权力要素 关系要素 审判体制问题 简言之 就是谁来审判案件的问题 是让基层法院来审 还是让高级法院来审 是让行政庭的法官来审 还是由专门设立的行政法院来审 何海波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是 行政诉讼法 修改的 1号问题 当前行政审判的主要问题 立案难 判决难 终了难 执行难 主要问题的根源是法院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解决了法院的独立性问题和权威性问题 才能有效解决行政诉讼的尴尬局面 不致使 行政诉讼法 置于高阁庙堂之上 2020 3 27 7 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审判体制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国家 行政法院模式 双重法院体制 英美法系国家 普通法院模式 单一法院体制 行政法院模式 利 1 专业性强2 适用专门程序 有利于兼顾和平衡相对人权益保护与行政管理效率3 有利于发现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瑕疵和不当行为 通过行政审判推进善治良政4 救济途径更为多样化弊 1 易产生管辖争议 特别是民事 行政交叉案件 2 行政法院在形式上不及普通法院独立性强 法国行政法院从属于行政体系 3 两套法院系统 司法成本较大 普通法院模式 利 1 独立性强2 强调官民平等3 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 减少管辖争议弊 1 专业性弱2 不利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行政争议双方在实体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不平等 日本 折衷模式19世纪明治维新时 日本继受德国的行政法学 采纳了德国行政审判体制 于1890年颁布 行政裁判法 并设立了行政法院 行政裁判所 负责行政诉讼 二战后 受到美国司法制度的影响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 行政法院被置于最高法院之下 并制定了临时性质的 行政诉讼程序特例法 1948年 以及现行的 行政事件诉讼法 1962年 日本的行政审判是糅合了德制的行政法理与诉讼思想 但借着英美法系普通法院系统 来进行行政诉讼 简言之 是把行政法院 降格 成最高法院的 行政庭 是类似于 新瓶装旧酒 的改制 2020 3 27 12 我国的行政审判体制与日本相似 由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审理 不另设行政法院 行政审判程序方面 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诉讼法 现行行政审判体制的特点 一是普通法院内部设行政庭 二是包括县级法院在内的四级法院都设行政庭 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 审理行政案件 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四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现行审判体制的来历 以下而上的地方实践产物1986年10月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湖南省汨罗县人民法院分别成立了全国最早的行政审判庭 1988年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宣告成立 截止1989年年初 虽 行政诉讼法 尚未颁布 但39 的基础法院已经设立了行政审判庭 一定意义上 1989年的 行政诉讼法 只是对这种体制的追认 当前行政审判的主要问题 立案难 判决难 终了难 执行难 主要问题的根源是法院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改善法院独立性 权威性 破解行政案件立案难 判决难 终了难的关键 是改革行政审判体制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是 行政诉讼法 修改的 1号问题 2020 3 27 16 1 提级管辖方案 2 异地管辖与集中管辖方案 3 行政法院方案 指一审案件全部由中级及以上人民法院管辖2001年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实行 提级审理 改革 行政诉讼法 北京大学修改意见稿 清华大学修改意见稿 中国政法大学修改意见稿第二方案均建议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学界与实务界提倡 提级管辖 主要是因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暴露出的弊端 1 提级管辖方案 把行政庭设到县是一个历史的错误 应当对今天行政诉讼的困顿局面负很大的责任 何海波北洋政府只在首都设一个平政院 南京政府也只在首都设一个行政法院法国很长时期只有巴黎一家行政法院 直到1953年才设地方行政法院 1987年才设上诉行政法院 而我国行政庭设立始于基层 又由于1989年 行政诉讼法 的规定 全国各区县基层人民法院纷纷设立行政庭 共3000余家 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弊端逐渐暴露 截止2015年11月2日 我国从事行政审判的法官共8878人 根据最高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所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由此 我国每位行政审判法官一年仅需审理大约17件 基层人民法院案件量更少 浙江湖州市5家基层法院配备行政法官17名 2012年总共受理行政案件72件 参见何海波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刍议 载 中国法律评论 2014年创刊号 单位 万件 一 基层法院行政庭人多案少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并存 鼓励当事人通过复议快捷解决纠纷 不行的话再上法院 从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方向看 行政复议将逐渐成为行政纠纷解决的主渠道 理想的纠纷解决机制应当是 全国每年行政复议案件的数量在千万级 行政诉讼几十万件 上访几千件 这意味着即便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增多 也不会出现激增 数量变化幅度不大 二 未考虑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 体制压力人情压力 熟人社会 三 地方干预 姜明安一 区县级法院审理涉及所在区县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案件难以摆脱地方干预 公正难存 二 中级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可减少一个审级 一审可摆脱县级地方干预 二审直接到省高院 可摆脱地 市级干预 三 基层法院行政案件太少 既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也不利于审判人员积累审判经验 四 基层法院案件太少 一些行政法官无活干而被借调去其他审判庭办案 设置去搞非诉执行 这使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诉讼失去信任和信心 提级管辖的效果 广东省为样本 一 提级管辖可以有效减少行政权力对行政审批的干预 二 提级管辖改革可以保证官民的平等对决 三 提级管辖改革加大了审级监督力度 四 提级管辖改革将强化高级法院对全省行政审判的主导权 五 提级管辖改革将有效解放基层法院行政审判的生产力 六 提级管辖改革可以统一裁判尺度 提高行政审判的司法权威 是否采纳 提级管辖方案 关键不是案多案少的问题 而是政府干预能否避免 法院独立性 权威性能否实现的问题 司法实践证明 提级管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是 茶壶里的风暴 广东施行提级管辖后 法官反映只能解决基层政府对基层法院的干预问题 对地市以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 基层政府也可以通过地市以上政府的人脉关系等干预司法 从全国范围看 以作为公正和服判息诉指标的上诉率为例 实施提级管辖的五年间 2008 2012年 的上诉率分别是59 20 63 14 70 46 69 31 70 06 上诉率甚至出现不断攀升的势头 上提一级管辖不便于人民群众行使诉权 不符合中央 矛盾化解在基层 的精神 也不利于中高院案件平衡 上提一级仍然没有突破行政区划 当地干预的影响 上提一级的措施虽然使县政府作被告的案件归入中级法院管辖 但是中级法院的管辖是与地市级行政区划完全对应的 基于政府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县政府在地市级行政区划内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上提一级仍然面临作为人大代表团的区县地方政府以赞成票方式的制约 上提一级可能导致对基层行政机关监督的弱化 行政案件80 发生在基层 上提一级 基层行政机关就无法受到基层人民法院的有效的 及时的监督 上提一级是特殊情况而非一般情况 推行提级管辖只是在不突破现行体制基础上 短时间内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司法不公问题的临时手段 2002年 浙江省台州市中院启动异地交叉管辖改革即将该市A区 县 的行政案件交由B区 县 基层法院管辖 B区 县 的行政案件交由C区 县 基层法院管辖 C区 县 的行政案件交由A区 县 基层法院管辖 自2002年7月至2005年年底 该市基层法院共审结一审异地管辖案件447件 其中被告败诉158件 败诉率达35 35 为同期审结的非异地管辖案件的2 5倍 在这些案件中 提起上诉的118件 上诉率仅为26 4 不到同期审结的非异地管辖案件的1 3 随后 最高院相继发布 二五改革纲要 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 等文件 颁布 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确立了 以指定异地法院管辖为主 以提级管辖为辅 尽可能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 的基本原则 2 1异地管辖 但是 实践中发现 异地交叉管辖只能解决一时之困 仍无法避免行政机关相互之间帮忙打招呼 从而使被告间接地 事实上地对管辖法院施加压力 以台州中院为例 该院试行异地管辖初期排除干扰效果十分明显 但由于行政机关天然的隶属关系等原因 时间一长 新的干预 拐弯说情又会出现 行政机关败诉率回潮至6 甚至远远低于全省行政案件平均败诉率的水平 2007年起 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相对集中制定管辖 将全市九个基层法院行政案件相对集中地制定由辖区三个基层法院管辖 自2007年9月试行相对集中管辖改革以来 该市一审行政案件数量明显上升 行政机关败诉率明显提高 在2008年集中指定管辖的56件案件中 行政机关败诉的有20件 行政机关败诉率达35 7 远远高于全市一审行政案件行政机关的败诉率 2012年 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地集中管辖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 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 决定每一个高级人民法院在2013年选择1 2个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 确定2 3个基层人民法院为集中管辖法院 集中管辖辖区内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案件 2 2相对集中管辖方案 相对集中管辖的意义显著第一 通过优质行政审判资源的最佳配置 努力将官民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二 通过司法审判区与行政管理区的有限分离 促使行政审判权得到相对公正地行使 第三 通过具体受案法院的相对固定化 维系行政诉讼程序的安定性 相对集中管辖亦有局限第一 改革方针没有突破现行司法体制 难以从根本上有效维系行政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第二 改革举措致使多数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庭陷于休眠状态 动摇了现行行政诉讼法所确定的审级结构 被提级管辖法院的行政审判力量急剧萎缩 有的地方行政审判庭彻底虚置 当事人诉讼不便 基层法院原有的实时监督行政机关的功能被弱化 第三 改革路径限于毕其功于一役的单线思维 难逃不了了之的宿命 行政诉讼法 中国政法大学修改意见稿第三方案第十四条行政案件由行政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设高等行政法院 上诉行政法院和行政法院 全国设立一个高等行政法院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设立一个上诉行政法院和若干个行政法院 第二十一条为方便当事人诉讼 高等行政法院 上诉行政法院和行政法院可以根据地域 人口分布等情况设立若干巡回法庭 巡回法庭由所属行政法院法官组成 主要组成人员实行定期轮换 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 裁定是所属行政法庭作出的判决 裁定 3 行政法院方案 在三大诉讼中 最需要破除行政区划的领域是行政审判领域 成本最低的是建立行政法院 效率最高的是建立行政法院 最具有彰显法治意义的司法改革还是建立行政法院 梁凤云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 设立行政法院的必要性构建良性的 央地关系 强化对基层行政机关的监督 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要求强化对行政权监督制约 预防和减少腐败的要求有利于行政诉讼摆脱体制困境 司法地方化 提高司法权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设立行政法院是克服行政审判体制障碍的需要可以有效处理专业性较强的行政争议管辖制度改革无法与行政法院这样的专门审判机构相提并论行政审判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不宜坐等人民法院司法管理体制的整体改革 设立行政法院的可行性没有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上的障碍 专门法院 成本不会太大具有较高民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可资借鉴的本土资源和域外经验不存在文化观念上的障碍 质疑之声1 行政法院制度超越中国现有的本土资源环境2 行政法院制度不能解决我国行政审判中出现的问题 1 行政诉讼法自身的困境 2 行政相对人的原因 3 司法体制面临的共性问题3 不能以我国法律上有相关规定来简单论证行政法院制度的可行性4 行政法院制度在中国设立不符合成本效益分析 1 法院体系庞杂 臃肿 2 不便利相对人 3 普通法院与行政法院之间的管辖权纠纷5 行政法院制度不能解决行政法官的专业化问题 质疑之声1 行政法院的独立存在悖论 难以挑起提高司法权威的重担2 摆脱地方控制 仍然无法避免司法的地方化倾向3 不可错估设立行政法院的制度成本4 我国设立行政法院的制度环境是否成熟 2020 3 27 37 新 行政诉讼法 之修订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原为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四 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十八条第二款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 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第一款第 一 项 实质上是提高了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的行政案件的审级 是对 提级管辖 方案的一种肯定 第十五条第一款第 四 项为新增内容 主要考虑是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的精神 有关部门的司法改革正在展开 为了给实践预留改革空间 特作此规定 第十八条第二款创设了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的规定主要考虑的是 1 为了解决行政案件审理难问题 减少地方政府对行政审判的干预 在总结现行做法的基础上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的精神 明确了行政案件可以跨行政区划管辖 2 案件管辖改革不仅要考虑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干扰问题 而且要考虑 行政诉讼法 作为公民的一个诉讼指引 要有相对的可预期性 指引性 因此跨区域管辖也应有必要限制 3 在本法修改时 司法体制改革正处于试点阶段 一些具体问题如何改革未有定论 为管辖制度改革留有空间是必要的 此条可看作是对 异地管辖和集中管辖 方案的肯定 跨区域管辖的规定在 行政诉讼法 审议稿中有所不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稿 二审稿均将其与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案件 置于一条 作为第二款规定 且内容上也有所不同 审议稿中规定为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在 行政诉讼法 第二次审议中 人民法院建议删去 基层 第一审 理由如下 第一 在条文表述上为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留下充分空间 第二 高级法院可以确定基层人民法院 也就可以确定中级人民法院 第三 目前大量的案件在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相当数量的案件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