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1页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2页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3页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4页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 1 区间概况 1 1 2 竖井及横通道 1 1 3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及地层参数 1 2 设计依据 2 2 1 依据的规范 规程 2 2 2 依据的地质报告文件及编号 3 3 设计标准 3 4 设计参数拟定 3 4 1 工程材料 3 4 2 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4 5 荷载计算 4 5 1 荷载 4 5 2 荷载组合 4 5 3 荷载计算方法 5 6 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初期支护配筋计算 5 6 1 1 号竖井初支计算 5 6 2 2 号竖井初支计算 10 7 横通道二衬配筋计算 15 7 1 1 号竖井及横通道二衬计算 15 7 2 2 号竖井及横通道二衬计算 19 8 结构抗浮验算 24 1 1 工程概况 1 1 区间概况 本工程为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植物园站至迎宾路口站区间工程 区间 从植物园站出发 沿北京路一直北行 到达终点迎宾路口站 区间右线设计起 讫里程为 YDK18 683 931 YDK19 539 036 区间右线全长 855 105m 区间左线 设计起讫里程为 ZDK18 683 931 ZDK19 539 036 在 ZDK19 400 000 处短链 0 075m 区间左线全长 855 180m 本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 均为标准单洞单线 断面形式为马蹄形断面 该 段隧道拱顶埋深 10 16m 穿越岩层主要为卵石 围岩级别为 V 级 本区间均 为浅埋隧道 1 2 竖井及横通道 一号施工竖井及通道对应区间右线里程 YDK18 919 969 竖井及通道长度 为 50 088m 施工通道兼做联络通道 竖井为临时竖井 区间施工完成后进行 回填 横通道为拱顶直墙复合式衬砌结构 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 横通道 采用台阶法施工 1 3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及地层参数 1 3 1 工程地质 通过对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 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并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 成果 沿线地层主要有 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 Q4ml 广泛覆盖于地表 为人类活动所致 主要为道路和建筑周边回填土 1 1 1 杂填土 Q4ml 分布于地表 分布均匀 一般层厚 1 2m 其中道路及停车场表层 0 5m 为 沥青混凝土硬化路面 灰黄 灰色 稍密 密实 稍湿 潮湿 以圆砾 卵石为主 组成 含少量砖瓦碎屑 生活垃圾及植物根系等 土质不均匀 级配较差 岩 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级普通土 2 第四系上更新统 Q3 2 1 4 4 粉土 Q3 al pl 以透镜体形式夹于细砂层和卵石层中 厚 0 5 3m 浅黄色 具少量孔隙 土质不均 含卵砾石为 5 10 湿 密实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级普通土 2 4 5 细砂 Q3 al pl 以层状夹于卵石中 厚度 0 5 15 5m 灰色 灰黄色 颗粒不均匀 砂质 不纯 含少量卵砾石 含量约 5 局部夹粉土薄层 潮湿 密实 岩土施工工 程分级为 级松土 3 4 9 圆砾 Q3 al pl 呈透镜体夹于卵石层 灰黄色 灰色 层厚 0 5 6m 成份以砂岩 灰岩为 主 磨圆度较好 多呈浑圆状 粒径组成 2 20mm 约 40 20 60mm 约 20 大于 60mm 约 10 余以杂砂砾充填为主 局部含漂石 最大粒径约 350mm 稍湿 潮湿 密实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级硬土 4 4 10 卵石 Q3 al pl 下伏于人工填土层 为本区间主要地层 灰黄色 灰色 深灰色 厚度 2 5 35m 成份以砂岩 灰岩 花岗岩为主 磨圆度较好 浑圆状 粒径组成 2 20mm 约 10 20 60mm 约 40 大于 60mm 约 20 余为杂砂砾砂与粉黏 粒充填 局部含漂石 最大粒径约 450mm 稍湿 潮湿 4 10 1 中密卵石 埋深 5m 以上呈中密状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级硬土 4 10 2 密实卵石 埋深 5m 以下呈密实状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级软石 地层参数详见设计说明 1 3 2 水文地质 本区域属乌鲁木齐河流域 因城市建设 原始地形地貌改变较大 地表无 自然冲沟 仅在绿化带中有浇灌用水渠 存在暂时性径流 勘察期间勘探深度 40m 内未见地下水 根据乌鲁木齐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抗浮设防 防渗水位专题报告 中间报 3 告 2014 01 20 植物园 迎宾路口区间的抗浮设防水位位于地表以下 80 143m 所以本区间可以不考虑抗浮 2 设计依据 2 1 依据的规范 规程 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 2003 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 1999 2003 年版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2006 年版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 2011 6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3 2005 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 2005 8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6 2009 版 9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抗浮设防 防渗水位专题报告 中 间报告 2014 01 20 10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施工设计技术要求 2 2 依据的地质报告文件及编号 1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1 号线 02 合同段详细勘察阶段植物园站 迎 宾路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设计标准 1 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承受施工期间的全部 荷载 并能有效地控制地层变形 在使用阶段 由二次衬砌单独承担土压力 水压力 2 二衬结构构件根据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分别进 行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稳定性 变形 裂缝宽度验算以及耐久性设计 3 二衬结构主要构件 顶板 楼板 底板 侧墙 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 4 安全等级为一级 重要性系数取 1 1 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三级 相应的结构 构件重要性系数取 0 9 4 二衬结构构件环境类别为一般环境 顶板 底板 侧墙等临土结构构件 作用等级 C 非临土构件作用等级 B 允许裂缝宽度 迎土面不大于 0 2mm 非迎土面不大于 0 3mm 当计及地震 人防或其他偶然荷载作用时 可不验算 结构的裂缝宽度 5 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结构抗震等级采用二级 6 甲类人防工程设防 抗核武器抗力级别 6 级 抗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5 级 4 设计参数拟定 4 1 工程材料 1 混凝土 C45 P10 防水混凝土 2 钢筋 HPB300 HRB400 钢筋 4 2 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竖井 横通道初衬格栅 40mm 横通道二衬边墙 顶拱 底板 迎水面 45mm 背水面 35mm 5 荷载计算 5 1 荷载 1 永久荷载 a 结构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 混凝土容重为 25kN m3 b 土压力按实际覆土深度 物理力学参数计算 c 水压力 无水压力 d 地层抗力 由地层弹簧施加 2 可变荷载 a 地面超载 按 20Kpa 计算 5 3 偶然荷载 a 地震荷载按设防烈度 8 度计 根据计算 人防荷载和地震荷载不起控制作用 所以本文不列人防荷载和地 震荷载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这里只计算永久荷载和地面超载 5 2 荷载组合 荷载分项系数表 偶然荷载 编 号 荷载组合验算工况 永久荷 载 可变荷载 地震荷 载 人防荷 载 1基本组合构件强度计算1 351 4 2构件裂缝宽度验算1 00 5 0 8 3构件变形计算1 00 5 0 8 4抗震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验算1 2 1 0 1 3 5人防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验算1 2 1 0 1 0 5 3 荷载计算方法 按照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进行荷载计算 给出竖向 水平 荷载计算取值 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 在计算浅埋荷载时 隧道竖向及水平荷载根 据下式确定 竖向荷载 1 1 tan 1 h qh B 水平荷载 1 2 pq 式中 q 为竖向荷载 为围岩重度 B 为隧道跨度 为地层静止侧压力系 数 为顶板土柱两侧摩擦角 为经验取值 级围岩条件下取为 0 5 0 7 c 6 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初期支护配筋计算 6 1 1 号竖井初支参数 1 号施工竖井采用 5m 7m 标准尺寸 深度 21 577m 初支根据工程类比采 用 350mm 厚喷射混凝土 中间采用工 32C 工字钢作为临时支撑 格栅间距 750mm 500mm 6 6 2 1 号竖井横通道初支计算 6 2 1 2 2 剖面 1 荷载推导 地层侧摩擦角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附录 B 本计算取 0 3 0 5 c 0 422 c 2 7 tan 2 tan1 tan tan tantan cc c c 0 8 1 0 9 0 9 0 90 38 侧压力系数取为 0 3 荷载折减系数 0 71 1tan 1 h B 隧道荷载计算 顶部 1 35 12 27 22 1 4 20 0 71 278 6 KPa 顶部侧向荷载 1 35 12 27 22 1 4 20 0 3 117 7KPa 底部侧向荷载 1 35 17 5 22 1 4 20 0 3 164 3 KPa 2 计算结果 弯矩图 7 剪力图 轴力图 经配筋计算并参考类似工程经验 横通道初支格栅需配 4 25 钢筋 6 2 2 5 5 剖面 1 荷载推导 8 地层侧摩擦角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附录 B 本计算取 0 3 0 5 c 0 422 c 2 7 tan 2 tan1 tan tan tantan cc c c 0 8 1 0 9 0 9 0 90 38 侧压力系数取为 0 3 荷载折减系数 0 789 1tan 1 h B 隧道荷载计算 顶部 1 35 8 93 22 1 4 20 0 79 231 6KPa 顶部侧向荷载 1 35 8 93 22 1 4 20 0 3 88KPa 底部侧向荷载 1 35 17 5 22 1 4 20 0 3 164 3 KPa 2 计算结果 9 弯矩图 剪力图 10 轴力图 经配筋计算并参考类似工程经验 横通道初支格栅需配 4 25 钢筋 7 横通道二衬配筋计算 7 1 1 号竖井及横通道二衬计算 7 1 1 2 2 剖面 1 荷载推导 地层侧摩擦角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附录 B 本计算取 0 3 0 5 c 0 422 c 2 7 tan 2 tan1 tan tan tantan cc c c 0 8 1 0 9 0 9 0 90 38 侧压力系数取为 0 3 荷载折减系数 0 71 1tan 1 h B 11 隧道荷载计算 顶部 1 35 12 27 22 1 4 20 0 71 278 6 KPa 顶部侧向荷载 1 35 12 27 22 1 4 20 0 3 117 7KPa 底部侧向荷载 1 35 17 5 22 1 4 20 0 3 164 3 KPa 2 计算结果 弯矩图 12 剪力图 轴力图 二衬配筋计算 配筋结果 工况 位置 内力配筋配筋率 拱顶M129 18 1500 43 侧墙跨中M11 18 1500 43 M236 18 1500 43 侧墙及拱顶 h 400 拱角及侧 墙底V279 构造配箍筋 M199 22 1500 51 支座 V567构造配箍筋 底板 h 500 跨中M324 22 1500 51 7 1 2 5 5 剖面 1 荷载推导 地层侧摩擦角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附录 B 本计算取 0 3 0 5 c 0 422 c 2 7 tan 2 tan1 tan tan tantan cc c c 0 8 1 0 9 0 9 0 90 38 侧压力系数取为 0 3 13 荷载折减系数 0 789 1tan 1 h B 隧道荷载计算 顶部 1 35 8 93 22 1 4 20 0 79 231 6KPa 顶部侧向荷载 1 35 8 93 22 1 4 20 0 3 88KPa 底部侧向荷载 1 35 17 5 22 1 4 20 0 3 164 3 KPa 2 计算结果 弯矩图 14 剪力图 轴力图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