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_第1页
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_第2页
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_第3页
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_第4页
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高中地理绪论课印象地理教学实录课前情境:播放自己拍摄制作的漫步世界之窗短片,优美的画面伴着悠扬的小提琴乐曲,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观看时,教师祝贺花季的少男少女成为扬中树人的高中生,听学生介绍班级基本情况。导课:Ihaveadream!(我有一个梦想) ,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的徐霞客、李四光、竺可桢、李吉均、陆大道、秦大河、魏格纳,也许咱们班中能出一个地理学家呢。 (学生很受鼓舞)师问:今天是什么天气?我刚才在到学校的路上下起了小雨,为什么会下这场雨?与地理知识有关?生答:今天是阴转小雨天气,下雨的成因不太清楚,但肯定需要用地理知识解释。师评:现在咱们不着急解释成因,通过本学期的地理学习,你一定能解释“下雨” 、实际上应称为“降雨”的原因。师讲:在高中地理学习之初,我们需要大致了解这门学科,形成初步的印象。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就是为了正确认识高中地理,并了解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老师将从哲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两个视角与大家谈谈“地理” 。2 / 8(PPT 展示课题名称:印象“地理” )一、正确认识高中地理师问:要全面了解高中地理学科,需要讨论三个问题:地理在哪里?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科重要吗?(PPT展示这三个问题)(教师静默了约 15 秒,扫视全体学生。学生交头接耳地议论,教师不要求回答)师问:孙老师去年冬季曾从上海飞行到伦敦。仔细观察上海与伦敦冬季的照片,看看有哪些差别?为什么?(PPT 展示孙老师在上海与伦敦两地冬季的草坪上休息的照片) (教师要求一组学生补充回答)生答 1:伦敦的草坪是碧绿的,上海的草坪是枯黄的。生答 2:孙老师在上海穿的衣服厚,在伦敦穿的衣服薄。生答 3:主要原因是伦敦的冬季温和湿润,上海的冬季与扬州差不多,寒冷干燥。师评:大家所谈到的差异,都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这是老师发现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师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问题需要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列举了很多实例,师生交互3 / 8活动略)师问:大家以上的交流已经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地理知识无所不在。归纳起来说, “地理”在哪里?生答:地理知识存在于生产、生活中,与人类密切相关。师评:与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同,一句话概之, “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PPT 展示结论)师问:以上是对地理学的初步了解。那么,地理学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教师不要求学生起身回答,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将地理学的概念用下划线表示出来,PPT 展示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师问:读地理学的概念,你认为其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生答:“地理环境”与“相互关系” 。师评:我非常同意,说明你初步理解了这个概念。师问:那么什么是“地理环境”?(学生很快在课本上划出答案。教师不要求回答。PPT 展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分布示意图。 )师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高中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大致分别学习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区域地理,所有的内容都围绕一条主线,即“人类与4 / 8地理环境的关系” 。师讲:其实,同学们现在很难理解地理环境的内涵,本节课不作要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地理现象说明各个圈层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形成感性的认识。师问:观看雪灾照片,你能说说大气圈与人类的故事?(PPT 展示 XX 年初春我国南方雪灾的照片)(教师让一纵排的学生回答各自看法,学生思维活跃。回答略。教师不要求准确结论)师问:观看照片,悉尼人为什么能捡到阿根廷人的漂流瓶?你能说说水圈与人类的故事?(PPT 展示在海洋上的漂流瓶照片)(教师让一横排的学生回答各自看法。回答略。教师不要求准确结论)师问:观看汶川地震的照片,说说岩石圈与人类有什么故事?(PPT 展示汶川地震中被震毁的楼房、被毁坏的公路照片)(教师让西北东南向的一组学生回答见解。回答略。教师不要求准确结论)师问:观看雨林被破坏的照片,说说生物圈与人类有什么故事?(PPT 展示被砍伐的巴西雨林照片)(教师让东北西南向的一组学生回答见解。回答略。教师不要求准确结论)5 / 8师评:大家所说的许多“故事”正是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以上交流也说明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宽。同时,大家应该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与地理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共处。师问:至此,大家对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说地理学科重要?生齐答:非常重要。 (师生齐笑)师讲:地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从公民的素养构成看,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从学业要求看,高中地理需要至少修完 6 个学分,我们鼓励大家在修完必修模块后,继续选学地理选修模块。这些学习内容将是省学业水平测试的六门科目之一,属于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师问:同学们已经意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地理?从地理学习的方法看,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你有正确的态度?什么是地理思维?老师的要求是什么?(PPT 展示三个提问)(教师静默了约 15 秒,扫视全体学生。学生交头接耳地议论,教师不要求回答)6 / 8师问:“谁是开启成功的钥匙?”想一想学好地理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请每个同学只选择一项。 (PPT 展示的选择项包括兴趣、理想、勤奋、奉献、善思、激情、努力、自信、好问、合作、探究、责任等)(多个学生报出答案,但众说纷纭,以兴趣、勤奋、努力、理想等为高频词)师评:我觉得你们说得都对,每一项都很重要。不过老师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师问:现在,我手中的两块“石头” ,一块是大理岩,一块是石灰岩,瞅瞅这两块“石头”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生问:大理岩是白色的,石灰岩是灰色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答:问得好,别看两者外观差异大,其实它们的化学成份相似,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生问:石灰岩是怎么发生变质的,形成了漂亮的大理岩的?师答:这个问题层次较深,今天不告诉你答案,等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时,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解释清楚。(留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师讲:刚才分析两块“石头”之间的故事,就是想告诉同学们,地理是一门科学,学习地理要像科学家一样7 / 8思考!科学家的研究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认为大家要善于从生活中找到地理问题。另外,地理学科也有自身特有的思维习惯,老师总结为地理思维的“五 W”原则。 (PPT 展示:What地理事象、When发生时间、Where地域分布、Why形成原因、How解决措施。学生热议其含义)师问:如果学习汶川地震灾害,按照“五 W”原则,你能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生答:我认为 What 指汶川地震灾害事件;When 指发生时间是 XX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Where 指地震发生的范围,震中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还应该说明具体经纬度,可我记不清了;Why 指本次地震的成因,应该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俯冲,积累的能量在龙门山断裂带突然释放而形成;How 指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的灾后救助与重建措施。 (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师评:掌声说明了你的回答有多么精彩,你已经会运用地理思维的基本方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