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_第1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_第2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_第3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_第4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在文学史的长廊里,出现过很多英勇的骑士,然而一个骑着瘦马踽踽独行的人,却被人们永远铭记。当他对着巨大而不可战胜的风车高高举起自己的长矛时,不理解他的人会笑话他的痴傻,理解他的人,却是由衷的钦佩他的英勇无畏一往无前他叫做堂吉诃德。在北京大学至今仍矗立着塞万提斯的雕像,杨绛说:“堂吉诃德诉说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想与现实) ,堂吉诃德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眼前的东西他看不见,明明是风车的翅膀,他看见的却是巨人的胳膊” 。而如今,当我通过文字结识到美国教师雷夫埃斯奎斯时,那个骑士的形象再次在我的心中冉冉升起。在现代浮躁功利胆怯的教坛上,他和他的56 号教室,就好比教育征途上的骑士,以自己的方式,朝着理想昂首阔步,一往无前。作为年轻老师,我首先非常感谢他对年轻人的理解,执教从来艰辛事,古代如此,当今亦如此,中国如此,美国亦如此。尤其是当下商业利益驱动的社会价值取向无形地压迫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学校和老师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迎合这一社会风潮,于是教学的利益化、快餐化、规模生产化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做法却无形中降低了教育的要求和质量。作为年轻教室,面对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2 / 7的确胶着而痛苦。然而,雷夫老师却用它的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和原则,但求耕耘,莫问收获。总有一天努力的汗水一定会浇灌出成功的硕果。是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雷夫所说的话,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面对学校的不解和社会(家长)的压力,面对别人的指责,他和堂吉诃德一样,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值得我们钦佩,然而,值得我们钦佩的,更是他对于教育的无私奉献。正如本书的推荐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女士所言:“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的感动的过程” 。我认为,惊讶,应当属于读这本书之前的感受。我们在读他之前惊讶的,是他有什么魔力使得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都为之感动而推荐此书,我们惊讶的是在iphone 如此风行的时代,为什么他的学生居然对莎士比亚感兴趣,我们惊讶的是在暴力反叛解构恶搞风行的时代,为什么他的学生居然选择了为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我们惊讶的是在厌学逃学大行其道的时候,为什么他的学生居然选择每天自愿早到 2 小时、晚回家 2 小时,并在周末自愿来学校补课的学习方式。当然,读完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之后,这一切的惊讶都会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感动。读完这本书,我被雷夫老师的教育热情深深地打动。这种热情在书中无处不在,我想随便举3 / 7一个例子来说明。在一次实验课上,雷夫老师为了帮助一个学生点燃酒精灯,不小心点着了自己的头发,最后火被学生扑灭了。雷夫老师说:“几分钟后,一切处理妥当,实验继续进行。我感觉(并且看上去)自己像个白痴,可是我觉着当老师棒极了。这是数周以来的第一次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们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就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的热情。他不是在教学,而是在用心去感染另一颗心。在这个过程中,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渺小,自己的形象,甚至自己的头发。堂吉诃德面对风车怒吼冲锋的时候,他也忘记了自己的渺小,自己的形象,甚至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是义无反顾追求梦想的骑士精神吗?温总理说:教育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当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夜空的星星时,雷夫老师却未知忘我奋斗。这种精神是值得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敬仰和学习的。是的,雷夫老师是仰望星空的人,但他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 ”教育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收获。雷夫老师用它20 多年的努力,为我们介绍了他在教育教学上的宝贵经验,4 / 7这些是他脚踏实地的足迹,是 56 号教室奇迹的根源,更是我们需要跟随的足迹。1,雷夫老师将 56 号教室当做最温暖的家,56 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雷夫老师真正地把自己的学生当做一个“人”当做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机器。当然,雷夫老师的 56 号教师并不是没有规则,只是他的规则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雷夫老师根据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为依据,真正在人格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升。正如他所说:“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这才是真正的追本溯源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的真正含义。所以他的教室产生了奇迹。2,雷夫老师是一个有方法有手段的聪明老师。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学校的基础读本里度日如年时,56 号教室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著了,当同龄的孩子们对历史默然无闻时,56 号教室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小小历史学家,当同龄的孩子们对实验课没有丝毫5 / 7了解,甚至误解嘲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同学时,56 号教室的孩子们却是亲自动手兴趣盎然,当同龄的孩子们宁可在教室呆着也不去上体育课的时候,56 号教室的孩子们却通过体育活动健康成长,不仅如此他们更了解了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切,都是学生的优秀表现,然而这一切更是雷夫老师聪明智慧的体现。他以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激励孩子们培养终身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他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和历史的热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雷夫老师的课堂不仅在 56 号教室,更在教室之外,他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把这个主动权毫不吝啬地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实践。雷夫老师说:“失败是好事” ,因为只有失败了,学生才会去想尽办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丝毫的权利干涉。回想我们的教育,却恰恰与此相反,老师教育学生的目标就是“不要错” ,学生犯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在学生心中,犯错已经成为了“失败” 、 “恐惧”的代名词,然而雷夫老师的学生却把错误当成追求知识的征途的开始。从表面上看,我们的老师似乎比雷夫更关心学生,但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却是扼杀孩子探索精神的侩子手。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之前发出的对民族教育的质问,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然而,我最为钦佩的,是雷夫老师在班级管理上设计的6 / 7“经济体系” 。班级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以后再社会上生活的技巧,比如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但是,社会更需要的是一个人“整理事物” 、 “安排事情的技巧” ,雷夫老师通过他的“经济体系” ,给学生上了一堂最好的经济学课。他在学生向班级的“打工”中,教会了学生努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他在学生用“钱”购买座位的行动中,让学生理解了“所有权”的价值;他在带领学生旅行的过程中,教会了学生节俭的意义, “我们喜欢品质好的东西,而孩子们必须努力工作、有所牺牲才能挣的好东西,因此他们更懂得爱惜” 。他在学生“储蓄”的过程中,教会了他们合理规划金钱的意义。 “第 56 号教室教会了孩子一个道理:会存钱而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 。不难想见,这一能力,将会使他的学生得到终身帮助,并引领他们走向成功。在教学中,雷夫老师这样评价过自己:我经常会有“疯狂之举” ,是的,在常人看来,雷夫老师的举动的确疯狂,他居然能辅导学生而不计回报,他居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