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ppt_第1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_第2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_第3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_第4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ICU常见心律失常 一 基本知识 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 首先产生电激动 产生生物电流 并经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 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差 心电图是将一组电极放置在身体的表面 以反映出心脏各个不同部位的电力活动 并将其记录下来的一种图表 也称为体表心电图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集成相连的结和束 它包括窦房结 房内束 包括结间束和房间束 房室交界区 包括房结区 结区 结希区 心室内传导束 包括房室束及其分叉部 左 右束支及其分支 浦肯野氏纤维及部分人存在的变异的副传导束 一 心电图各波的组成 P波 左右心房的除极波 正常P波呈圆钝形 P波在I II VF V4 V6导联直立 VR导联倒置 其余导联可双向 倒置或低平 时间1 aVR之R Q 1 J点 QRS波群完毕与ST段开始时的一点 代表心室已除极完毕 ST段 是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开始前的一段平线 代表左 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大复极开始以前的一段时间 正常S T段可稍偏离基线 V1 V3导联抬高不应超过0 3mv 肢体导联和V4 V6抬高不应超过0 1mv 任一导联S T段压低均不应超过0 05mv T波 是继ST段后一个较低而宽的波 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正常情况下 T波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 高度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 10 TaVR应倒置 Q T间期 自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的间期 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部过程 U波 是T波后的交易个矮小波 U波方向应与T波一致 U波在任何导联中均不得超过T波的1 2 在肢体导联上多 0 02mv 在胸导联上多 0 10mv 心率的计数公式 60 平均P P间距或平均R R间距 秒 二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走纸速度常采用25mm s 使1mm横向间距 0 04s 定标10mm 1mm振幅相当于0 1mv 根据波幅大小 应调整电压参数 三 心电图的阅读方法 将各导联的心电图按次序排列 作一次全面的检查 注意有无伪差 导联连接错误以及电压高度 有无减半电压 然后仔细观察每一导联的图形 按P波 P R段 QRS波 ST段 T波 Q T间期 U波的顺序作如下分析 一 心律 先找出P波 再检查P R间期 R R间期是否规则 P波与QRS波的方向及其关系是否正常 以确定何种心律 二 测定心率 包括心室率及心房率 P R间期及Q T间期 三 检查各导联中的P QRS T波 注意其形态 时间 电压及相互间比例是否正常 测量心电轴 必要时可测量V1 V5的室壁激动时间 四 检查ST段有无偏移 五 检查各导联中有无其它的特殊改变 参阅心电图申请单 结合临床 最后作出心电图的诊断 六 心电图诊断顺序 一 心律类别 二 是否有心电轴左或右偏 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 有否低电压 三 心电图是否正常 四 其它进一步诊断 如右心室肥厚 左束支传导阻滞等 二 心电图的采集 一 电极的安装 1 四肢电极的安装 安装时 乙醇涂抹手臂内侧 不要让被检查者的手 脚感到痛苦 安装后检查一下电极是否松动或过紧 电极分别安装于手腕上数厘米及脚腕上数厘米 2 胸部电极的安装 当记录胸部导联时 请在良好的安装了肢体电极后 再分别按照V1 V6的位置安装胸部电极 吸球 胸部导联的标准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7 左腋后线与V4水平处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8 左肩胛下角与V4水平处V3 V2与V4联线的中点V9 左脊柱旁线 脊柱突旁2厘米处 与V4水平处V4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R 右胸部与V3对称处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处V4R 右胸部与V4对称处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处V5R 右胸部与V5对称处各导联线端都有英文标记并采用了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导联端颜色红黄绿黑红黄绿棕黑紫记号RLFNV1V2V3V4V5V6电极位置右手左手左脚右脚 1 2 3 4 5 6 二 操作步骤 1 心电图机准备 1 注意远离X光机 超短波装置或其它电器设备 它们可能会产生干扰 2 连接好电源线 3 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好 4 记录纸是否充足 5 调节振幅放大钮 使振幅1cm相当于定标电压1mV 纸速一般为25mm s 2 病人准备 1 按申请单核对姓名 临床诊断及要求 受检者稍休息 约五分钟 取平卧位 一般不应在跑步 饱餐 饮茶 吃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 2 接好心电图机地线 导联选择器应位于基点 打开机器电源开关 预热机件 3 仔细观察被检查者的手脚是否接触了金属物或金属制的床 4 用酒精将安装电极处的皮肤擦干净 将油脂擦掉 受检查者两腕及两踝上部固定电极板 松紧适宜 在胸前按规定位置固定吸引电极 为使电极安放于清洁的部位 建议上肢 下肢 胸前三个部位 清洁好一个部位即安放好一个部位的电极 必要时涂抹导电膏 三 故障排除及心电图机的维护 一 故障排除 1 应用蓄电池时 电池显示信号灯闪烁应立即充电 2 皮肤准备 脱脂是否充分 3 电极是否脱落 安装是否错误 4 干扰是否存在 二 维护1 每次做完心电图后 把导联线放好 检查电极及吸球有无脱落 并用保护罩罩好 2 每周用酒精擦拭心电图机及电极 导联线一次 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3 必要时充电 四 心电图质量不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份优质的心电图标本应有以下特点 1 电极安放准确 2 心电图图形清晰 3 导联标记准确 清楚 日期 时间 姓名等羡项目齐全 标记电压 注意心律 心率概念不要混淆 节律与频率 心电图标本质量不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 伪差大 凡不是由于心脏激动而发生于心电图上的改变都称为 伪差 伪差 的原因很多 大多数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细致周到所致 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客观情况 如病人体质 病况或心电图描记器及其导脸线内的缺点而发生 遇到干扰心电图诊断的伪差 应改正操作 重新描记 并重新剪辑 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伪差有 肌干扰 肢体干扰 电极板松脱 交流电感染等 可通过嘱病人充分休息 安静平卧 放松肢体及做好皮肤处理 必要时剃毛和涂导电膏 检查好电极及导联线 如遇交流电干扰可使用蓄电池或排除交流电干扰源 2 左右肢体导联夹反 此时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呈右位心图形 即aVR导联P QRS T波群直立 此时应检查肢体导联的位置 并正确夹放 3 胸导联顺序安放错误 此时V1 V6导联的图形不符合R波不断升高 S波不断变小的规律 发现后应立刻检查 并重新安装胸前电极重新描记胸前导联心电图 五 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凡激动的起源点 频率和传递顺序 速度 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 均会形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 如早搏 逸搏 扑动 颤动 和冲动传导异常 如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症等 一般心律失常有以下分类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100 120次 min 3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率节律不规则 4 窦性停搏 窦性静止 是指窦房结在某一时间内没有冲动产生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早搏 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的P 波 其形态与窦性P波有所不同 可以直立 也可以倒置 必须注意检查在它前一次正常窦性激动的T波以辩认其中是否隐藏着房性期前的P波 2 P R间期应大于0 12秒 若无P R间期 即房性期前收缩后无QRS波群 即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3 若某个房性期前收缩的P R间期较其他房性期前收缩明显延长 应查明是否由于干扰性P R间期延长 若房性期前收缩后的QRS波群与一般不同 形状错综 也可能是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 房性期前收缩后多伴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心房扑动 心房震颤 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 代之以连续出现的F波 间隔规则 同一导联形态一致 以 avF或V1导联最清晰 2 F波频率多在250 350次 分 3 F波与QRS波群比例可固定 也可不固定 以偶数多见 传导比例 4 6 1 提示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4 R R间距可规则 也可不规则 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 代之以形态 波幅 间隔绝对不规则的f波 2 f波连续发生 频率多在350 600次 分 3 f波以 avF和V1导联最清晰 4 V1导联f波 1mv为粗颤型 f波 1mv为细颤型 5 QRS波群多与窦性相同 频率 100次 分称为快速型心房纤颤 频率 100次 分为缓慢型心房纤颤 6 R R间距绝对不规则 治疗焦点 去除诱因 控制心室率 毛花甙丙 西地兰 胺碘酮常用 前者在急性心梗24小时内禁用 可以应用 受体阻滞剂 以索他洛尔和艾司洛尔常用转复心律 明确开始抗凝时间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早博 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 T波群 其前面没有提前发生的P波 2 提前的QRS T形状错综 其QRS时间多在0 12秒以上 根据其QRS T波形态的改变 大致可以估计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 3 期前收缩后往往有一个完全代偿间歇 4 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是位于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 1 基线消失 QRS T互相融合无法区分 2 表现为较均齐的振幅高大的 正弦曲线样 大扑动波 频率150 250次 分 心室颤动心电图特点1 QRS T波完全消失 代之以形状不同 大小各异 极不规则 频率为250 500次 分的波群 2 粗波型室颤波幅较大 细波型室颤动波幅较小 3 发作前可有频发的室性过早搏动 房室传导阻滞 概念 是指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过程缓慢 或有部分或全部激动不能通过房室传导组织到达心室引起的心律失常 分类 度房室传导阻滞 度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 型和 型 度房室传导阻滞 度房室传导阻滞 P R间期超过0 20秒 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群 心率正常 节律规则 QRS波群时间0 04 0 10s阿托品治疗 度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 型又称文氏现象 P 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P波受阻 QRS波群脱漏 以后又周而复始地进行 心房节律规则 心室节律不规则 QRS波群时间0 04 0 10s 度房室传导阻滞 型又称莫氏 型 P R间期固定 每隔1 2或3个P波后有一QRS波群脱漏 P波数目与R波之比为2 1 6 5 节律规则 一般心室率较慢 治疗 a 阿托品 b 很可能需要起搏 但如果病人有明显心动过缓时 则应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的情况下安置起搏器 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全部不能下传 P波与QRS波群各自独立无关 P波频率快于QRS波群频率 即心室率较慢 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增宽畸形 节律规则 治疗 1 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的情况下安装起搏器 2mg 5 GS500ml 4ug ml 从2ug min开始滴注 逐渐调整剂量 使脉搏达70次 min 2 使用外部起搏器或临时起搏器 3 随访 ST T的改变 ST段 是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开始前的一段平线 代表左 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到复极开始以前的一段时间 正常S T段可稍偏离基线 V1 V3导联抬高不应超过0 3mv 肢体导联和V4 V6抬高不应超过0 1mv 任一导联S T段压低均不应超过0 05mv T波 是继ST段后一个较低而宽的波 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正常情况下 T波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 高度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 10 TaVR应倒置 高钾心电图特点 1 血钾过高 心电图表现首先是T波高耸 继之QRS均匀性增宽 严重的高血钾时 P波消失 QRS显著增宽并可与ST T合并呈正弓玄波形 最后心室停搏或室颤 低钾心电图特点 1 S T段压低 T波低平 或倒置 2 u波增高 或与T波融合 3 低钾可引起各种异位室性心律 缺钾可加重洋地黄中毒作用 抢救病人时心电监护的观察 1 观察心电图的节律是窦性心律还是异位节律 2 观察有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观察有无成对的及多个连发的早搏 有无房颤 房扑 室颤室扑的发生 3 观察有无心率突然减慢 增快 有无长R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