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岭新区二期东岭新区二期 19 住宅楼工程住宅楼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东岭新区一期 19 住宅楼工程位于宝鸡市东岭南路 总建筑 面积 17276 64 为平方米 地下 1 层 地上 33 层 全剪力墙结构 建筑高度 99 95 米 二级抗震 7 度设防 采用梁板基础 梁板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板厚 0 6 米 梁高 1 3 米 属大体积混 凝土 二 编制说明 根据现行施工规范规定 并按照我公司施工经验 通过在 混凝土内掺加外加剂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 控制砂石含泥量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加强养护等措施 有 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 原材料选用 1 水泥 采用 P042 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每批水泥进场 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 并通过见证取样后及时送实验室进行复 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外加剂 选用具有减水性 缓凝性 泵送性 能够降 低水化热 加大塌落度的复合型减水剂及泵送剂 外加剂质量 必须经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根据工程实际确定缓凝 时间 其掺量按试验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 3 粗细骨料 采用 5 31 5mm 的砾石 区中砂 要求 石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1 砂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3 2 4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各种原材料经 试验室试验合格后 委托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 要求混凝土 的缓凝时间不得少于 6 小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 求 四 施工工艺 1 基础底板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 且砼浇筑由远及近 随 着砼浇筑 泵管及架子逐渐拆除 2 由于是大体积砼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 除了 设计上采取措施外 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 本并通过测温 记录与保温覆盖使内外温差控制在 25 以内 3 由于砼坍落度为 18 20cm 采用的浇筑坡度为 1 6 各地泵 同时向后退着浇筑 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左右交合 4 根据泵送浇筑时 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 在每道浇 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 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 坡脚处 确保下部砼密实 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 解决 上部砼的捣实 5 除了钢筋稠密处 采用斜向振捣外 其它部位均采用垂直振 捣 振捣点的距离为 300 400mm 插点距模板不大于 200m 6 在砼浇筑过程中 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 上层砼振捣实 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 且振捣棒下插 5cm 7 振捣要采取块插慢拔的原则 防止先将上层砼振实 而下层 砼气泡无法排出 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 使振捣密实 8 振捣时间不要过长 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 3 9 当底板砼浇筑到一半后 随即进行导墙砼的浇筑 因为墙体 与底板砼硬化时 收缩的方向不一致 在接缝处容易产生裂缝 10 冬季施工 严格控制砼出罐温度不低于 10 入槽温度不 低于 5 11 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 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砼面流到坑底 随砼向前推进 由集水坑或后浇带处抽排 12 泵送砼排除泌水和浮浆后 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 在砼 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 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 用木抹子搓压 拍 实 在接近终凝前 用木抹子压光 使收缩裂缝闭合 然后覆盖保 温材料 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大体积砼表面遇上部点的温差值而定 13 导墙施工做法如下图 钢板止水带宽度 160mm 导墙高度为 500mm 砼浇筑至止水钢板中部 浇筑顺序先浇筑底板砼 在靠近外 墙底板砼浇筑二至三小时后 浇筑外墙导墙砼 五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理论计算及分析 根据试验配合比计算筏板基础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筏板厚 度为 600mm 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混凝土浇筑日期 为 3 月下旬 平均气温约为 10 C 施工前 实际平均温度若与计算时差异较大应进行修正 4 按照实际平均气温调整计算书 表 1 混凝土配合比 C40 kg m3 材料名称水 泥石 子砂 子水外加剂 规 格P042 5R 5 31 5 砾石 0 5mm 以 上 区中砂 施工用水KWJ 用 量 kg m3 402118074416512 1 表 2 混凝土的拌合温度 Ti W C 29824 砼的拌合温度 T0 10 1 W C 2980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T1 T0 0 16 T0 Tp 式中 T1 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C 材料名称重量 W kg 比热 C kj kg k W C材料温度Ti W C 水1654 269313 C9009 水泥4020 9638610 C3860 砂子7440 846259 C5625 石子11800 849919 C8919 粉煤灰外加剂600 905410 C540 砂石含水量554 22319 C2079 合计260611 94298030098 5 TP 搅拌棚内的温度 C 因搅拌棚内为开敝式故与大气温 度相同 10 C T1 10 1 0 16 10 1 10 10 1 C 砼的浇筑温度 T2 T1 a t 0 032 n T1 Ta 式中 T2 砼的浇筑温度 T1 砼的出机温度 a 温度损失系数 n 1 n 砼的运转次数 n n 3 t 砼自运输至浇筑完成的时间 h 定为 1 小时 Ta 砼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C 运输时管道内比大气温度略 高 定为 11 C T2 10 1 1 3 1 0 032 3 10 1 11 9 7 C 砼的绝热温升 T t C Q 1 e mt CP 三天时水化热最大 计算 3 天绝热温升 式中 T t 砼浇筑完段时间内 砼的绝热温升值 C C 每立方砼中水泥用量 Kg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P042 5 级水泥 3 天 Q 510 J Kg C 砼的热比 按规定取 0 96 J Kg K P 砼的质量密度 取 2400 Kg m3 e 常数 e 2 718 m 与水泥品种 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 一般为 0 2 0 4 t 砼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d 3 天 6 假设 e mt 2 718 mt 0 40 402 510 T t 1 0 40 53 4 C 0 96 2400 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升 Tmax Ti Tt T2 T t 9 7 53 4 0 63 43 3 C 砼的表面温度 采用组合钢模板 用一层塑料薄膜保湿 2cm 棉毡保温养护 大气温度 Tq 10 C 混凝土的虚铺厚度 h k 1 1 i 1 0 02 1 5 6 i Bq 0 14 23 即 h k 0 666 2 33 5 6 0 277m 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H h 2h 0 6 2h 0 6 2 0 277 1 154m 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4 Tb t Tq h H h T t H2 4 7 10 0 277 1 154 0 277 T t 1 154 1 154 其中 T t Tmax Tq 43 3 C 10 C 33 3 C 4 即 Tb t 10 0 277 1 154 0 277 33 3 1 154 1 154 34 3 C 结论 结论 混凝中心与表面温度之差 Tmax Tb t 43 3 C 34 3 C 9 C 25 C 符合要求 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 Tb t Tq 34 3 C 10 C 24 C 25 C 符合要求 六 大体积混凝土模拟试验六 大体积混凝土模拟试验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及测温效果 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的前一周时间内 施工塔吊基础 浇筑与筏板基础同标号的混 凝土 采取与基础浇筑相同的侧温方法 采取相同的浇筑方法 及养护方法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侧温并做好记录 作为模拟试 验 模拟试验做完后 对侧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符合要 求后方可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 七 混凝土的搅拌 运输和浇筑 七 混凝土的搅拌 运输和浇筑 1 施工机械 装载机一台 进行后台砂石上料 8 混凝土电子配料机 进行后台自动配料 混凝土强制搅拌机 进行混凝土搅拌 塔吊一台 配合进行混凝土水平及垂直运输 混凝土输送泵一台 2 混凝土搅拌 后台派专人对外加剂采用定量容器与磅秤配合上料 对 砂石含水率每 6 小时测定一次 根据实际测定结果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20S 搅拌用水控制 采用坍落度测试反控法 即根据混凝土 坍落度要求调整搅拌用水量 使搅拌后的混凝土坍落度与设计 配合比相同 误差 20mm 坍落度测试时间间隔不大于 4 小时 混凝土浇筑的同时 应随机按每 100 立方米混凝土量不 少于一组进行混凝土抗压试块制作 分别制作标准养护试块 同条件养护试块及温度叠加试块 按规定进行养护 3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前先搭设泵管输送及操作通道 采用马凳钢 管架 上铺脚手板的措施 禁止混凝土输送管或施工人员在筏 板钢筋上操作 砼用输送泵通过管道直接入模 减省砼转运次数也可减 少运输过程的温度损失 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在输送管末 端加设橡胶软管 确保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 2m 9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布设 确保管道经 过的位置平整顺直 使混凝土运输中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 的时间从搅拌站运送至浇筑地点 4 混凝土浇筑 筏板混凝土必须连续 并一气呵成 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浇筑 每段采用斜面分层 进行浇筑 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 每层 300 厚 第一 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 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 初凝 如此逐层进行 每层 300 厚 逐渐上移 使砼形成扇形流动 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 循 序推进 砼浇筑连续进行 间歇不超过 2h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 捣棒的操作要作到 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 应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 以使上下振动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 20 30S 为宜 同时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 出现气泡 不再显著下沉 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上层混凝土振 捣时 振捣棒应插入下层 5cm 左右 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同时 振捣过程中严防振动模板 预埋钢筋等 浇筑混凝土时 泵管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八 混凝土的养护八 混凝土的养护 10 1 养护时间 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 防止在早期 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 在 12 小时以内加 以覆盖和浇水 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 具体开始养护时间按照实 际情况进行确定 2 养护方法 使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隔潮防湿 上铺草袋保温并进行浇 水 草袋覆盖必须严密 不允许流有空隙 特别应重视侧面及 拐角部位 杜绝因局部漏盖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 发生 九 混凝土测温九 混凝土测温 为了保证已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便于调整施工方法 避免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需严格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 1 测温方法 为保证已浇筑筏板质量 掌握其温升和温降的变化规律以及 采取相应的对策 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需要对混凝土进行 测温控制 测温采用留设测温孔 加长温度计测温 测温孔的留设 共部设 6 个测温点 每个测温点沿浇筑 的高度布置在底部 中部和表面 其顶部布点距表面下 5 0cm 底部布点距底面上 7 5cm 测温孔采用预埋 48 钢管 测出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及表面温度 筏扳表面 50mm 75mm 11 200mm 200mm 75mm 2 测温控制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 后期温降较慢的特点 采取先频后疏的原则 测温从混凝土浇筑后 3h 开始至 3 天内 每隔 2h 测温一次 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时 改为每隔 4h 测一次 直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度 日最底气温 之差小于 25 C 即可停止测温 在测温过程中 若发现混凝土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 或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超过 20 C 时 立即与技术人员联系 进行结果分析 对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或做工艺调整 十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十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混凝土的塑性变形 在混凝土硬化之前 混凝土仍然处于塑性状态 它的产生 主要是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受到了限制 当其水平方向的减 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 就会产生这种深裂缝 防止这种裂缝的 方法是连续浇筑与修整抹面 并立即养护 修整抹面必须分三次进行 先水光 待初凝前 在其上撒 20 厚豆石 用木搓板拍打入混凝土内 最后抹面收平 这样既 可预防温度裂缝 又可有效防止收缩裂缝 十一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十一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 制定详实的安全防护措施 各工种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 12 守项目部各种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建立健全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 确保各检验批及子分部工程合格率 100 优良率 90 3 实行 三检制 组织工序的交接检查 不合格的检验 批不经返修 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4 原材料必须作到货比三家 择优选用 在委托配合比试 验时 向试验单位详细说明诸如 筏板厚度 长度 宽度以及 混凝土运送方式等 并向试验单位提供外加剂的使用说明急出 厂合格证 粉煤灰原材料进行试验时 除委托检验常规项目外 还必须加做烧失量检验 5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掺加剂用量 及时准确的建立混凝 土计量台帐及施工记录 测温记录 附后表 建立交接班制度 责任分工明确 落实到个人 随时发现和排查后台上料因设备 故障而造成的计量误差 6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向有关气象部门收集详实的气象咨讯 确保在浇筑的大约三天时间内无雨天 绝对不允许下雨天进行 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 7 混凝土浇筑前 必须向相关部门了解近期水电的供应情 况 确保稳妥后方可施工 但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突发 停电 停水 现场准备一台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课件
- 18棉花姑娘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 化学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仓库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汉语拼音8 zhchshr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数字版权确权与溯源-洞察及研究
-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
- 母婴数字健康平台-洞察及研究
- 元音和韵母课件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