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_第1页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_第2页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_第3页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_第4页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1欢迎下载 陕西省陕西省 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 道路建筑情况道路建筑情况 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班级 交通工程班级 交通工程 12021202 班班 姓名 姓名 学号 学号 精品文档 22欢迎下载2欢迎下载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道路建筑情况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道路建筑情况 引言引言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又称三秦 古朴秦川 是中国经纬度基准 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 部的黄河中游 属内陆省份 地理坐标处于东经 105 29 111 15 北纬 31 42 39 35 之间 自然区划上因秦岭 淮河一 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境内地形复杂 既有山地 又有平原 还有 黄土高原 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 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 处于地貌 多变的第二阶梯上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由西向东倾斜 研究公路 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将使道路设计 施工 养护采用的技术措施和 技术参数趋于准确 合理 更有利于路基 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给实际工程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根据陕西省的 气候 地貌 水文和土质等方面的差异 确定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 区划的划分 并对陕西省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 一些解决措施和处理方案 一 陕西省水文地质特征一 陕西省水文地质特征 1 11 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 东隔黄河与山西相 望 西连甘肃 宁夏 北邻内蒙古 南连四川 重庆 东南与河南 湖北接壤 属内陆省份 陕西境内地形复杂 既有山地 又有平原 还有黄土高原 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 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 处于 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由西向东倾斜 北部 精品文档 33欢迎下载3欢迎下载 为陕北高原 海拔 900 1 800 米 中部为关中平原 也称关中盆地 海拔在 325 800 米之间 南部为秦巴山地 海拔多为 1200 3000 米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主要有渭河 径河 洛河 无定河和汉江 丹江 嘉陵江等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 气候 年平均气温 9 16 摄氏度 年降水量 396 802 毫米 1 21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 中部低 同时 地势由西向东倾 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北部是陕 北高原 中部是关中平原 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 南可分为陕北高原 关中断陷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各具特色的 地貌单元 1 2 1 陕北高原 其中 陕北高原又分为陕北沙漠高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两种 1 陕北沙漠高原 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 区 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 地形平坦 以活动沙丘 沙垄及片沙为 主 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海拔 900 1400m 最高处在定边和 靖边一带 最低处在神木县 该区气候干旱 地表起伏不大 组成 物质松散 因此流水 重力作用不显著 沟壑不发育 风蚀风积地 貌分布普遍 依据形态特征 可分为沙丘沙地 草滩盆地和风沙河 谷三种次级地貌类型 2 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 北山 以北 是我国黄土 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在第三纪末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基础上 历 精品文档 44欢迎下载4欢迎下载 经第四纪以来多次黄土堆积和侵蚀作用 使得地形破碎 沟壑发育 而形成的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总面积 92521 4 平方公里 基本 地貌类型是 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1 2 2 关中断陷盆地 关中断陷盆地 南依秦岭 北连黄土高原 为一西狭东阔的新 生代断陷盆地 渭河横贯其中 西起宝鸡峡 东迄撞关港口 东西 长约 360 公里 总面积 39064 5 平方公里 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 和黄土堆积形成的 地势平坦 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 由洪积 倾斜平原 黄土台源 冲积平原组成 呈阶梯状地貌景观 关中断 陷盆地基底构造复杂 具有南深北浅 东深西浅的特点 从渭河河 槽向南 北南侧 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 由一二级河流冲积 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 200 500 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源 阶地在北 岸呈连续状分布 南岸则残缺不全 1 2 3 陕南秦巴山地 陕南秦巴山地由陇山余脉 秦岭和巴山组成 为中生代末以来 全面隆起的褶皱山地 以中山地貌为主体 高峰林立 断陷盆地星 散于群山之中 汉江谷地贯穿于秦岭 巴山之间 两山夹一川的地 势结构十分突出 秦岭 巴山的西部有汉中盆地 东部为安康盆地 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 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 集区 总面积为 74017 平方公里 1 31 3 气象与水文气象与水文 气象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 属大陆季风性气候 由于南北延伸达 精品文档 55欢迎下载5欢迎下载 800 公里以上 所跨纬度多 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 气温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 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 陕南盆地 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气候特点是 春 暖多风 气温回升快而不稳 降水少 陕北多大风天气 夏季炎热多 雨 降水集中于 7 9 月 多雷阵雨 暴雨 渭北多冰雹 阵性大风天 气 间有 伏旱 秋凉较湿润 气温下降快 关中 陕南多阴雨天 气 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低 雨雪稀少 水文 陕西省南北狭长 东西较窄 南北距约 870 公里 秦岭横贯 中部 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也是陕西省一条南北自然分界 线 秦岭以北属干旱的黄土高原区 水资源条件较差 秦岭以南属湿 润 半湿润的秦巴山区 水资源条件较好 全省河流分属黄河 长 江两大水系 属于黄河流域面积为 133301 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总面 积的 65 属于长江流域面积 72265 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35 在黄河流域中 有内流区 4647 平方公里 占全省黄河流域面 积的 3 5 据统计 省内流域面积大于 10000 平方公里的大河有 7 条 5000 10000 平方公里的较大河流有 14 条 1000 5000 平方公里 河流有 47 条 500 1000 平方公里河流有 64 条 100 500 平方公里 河流有 427 条 10 100 平方公里小河有 3726 条 不包括闭流区河 流 2 2 陕西省道路建筑情况 问题及处理措施陕西省道路建筑情况 问题及处理措施 2 12 1 陕西省现有道路建筑情况陕西省现有道路建筑情况 精品文档 66欢迎下载6欢迎下载 图图 2 12 1 陕西省道路建设布局图 精品文档 77欢迎下载7欢迎下载 1 1 两条环线两条环线 440 公里 国家高速 1 条 地方高速 1 条 西安绕城高速 80 公里 G3002 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6 车道并建辅道 西安大环线高速 360 公里 地方高速 北段 东段基本跟关中环 线重合 2 2 六条辐射线六条辐射线 1567 公里 国家高速 5 条 地方高速 1 条 京昆高速西禹线 217 公里 G5 京昆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京昆高速西汉线 360 公里 G5 京昆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京昆高速西汉第二高速 约 270 公里 第二高速刚规划 沪陕高速西商线 239 公里 G40 沪陕国家高速 西安 蓝田段双向 8 车道 蓝田 陕豫界段双向 6 车道 福银高速西漫线 180 公里 G70 福银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福银高速西长线 182 公里 G70 福银国家高速 西安 咸阳段双向 6 车道 咸阳 陕甘界段双向 4 车道 咸旬高速 119 公里 地方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西安 咸阳段与 西长高速共线为 6 车道 3 3 三条南北纵向线三条南北纵向线 2530 公里 国家高速 1 条 地方高速 2 条 包茂高速榆康线 1281 公里 包括西延第二高速 G65 包茂国家高 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安康与十天高速共线部分 6 车道 包茂高速西延第二高速 第二高速 其中耀州 西安段为双向 8 车道 耀州 延安段双向 6 车道 榆商高速 749 公里 地方高速 榆林 神木段 榆林 绥德段 商 精品文档 88欢迎下载8欢迎下载 洛 洛南段双向 4 车道 神木 府谷段双向 6 车道 定汉高速 500 公里 地方高速 全线 4 车道 宝鸡陈仓路段 6 车 道 4 4 七条东西横向线七条东西横向线 2138 公里 国家高速 4 条 地方高速 3 条 青银高速吴定线 321 公里 G20 青银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延吴高速 225 公里 地方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青兰高速宜富线 190 公里 G22 青兰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道 合凤高速 330 公里 地方高速 大凤高速 262 公里 地方高速 连霍高速潼宝线 331 公里 G30 连霍国家高速 现临潼段 8 车道 西宝段扩建中 宝鸡 陕甘界段双向 4 车道 十天高速白略线 462 公里 G7011 十天国家高速 全线双向 4 车 道 安康市建民镇至五里段为双向六车道 其中恒口 五里段与包茂 高速共线 5 5 十八条联络线十八条联络线 1675 公里 全为地方高速 神府高速 120 公里 包茂高速联络线 神米高速 209 公里 榆商高速联络线 神木部分路段与榆商高速 共线 榆佳高速 88 公里 榆商高速联络线 清安高速 88 公里 包茂 榆商高速联络线 黄渭高速 135 公里 连霍 西禹 榆商高速联络线 全线双向 4 车道 精品文档 99欢迎下载9欢迎下载 西咸北环高速 120 公里 西咸北部高速联络线 乾岐高速 66 公里 西安大环线 大凤高速联络线 太凤高速 78 公里 定汉高速联络线 商柞高速 88 公里 沪陕 福银 包茂高速联络线 丹宁高速 222 公里 沪陕 福银 包茂 京昆高速联络线 桐旬高速 52 公里 包茂 十天高速联络线 古镇高速 97 公里 十天高速联络线 安平高速 66 公里 十天高速联络线 安镇高速 125 公里 十天高速联络线 石泉连接线 50 公里 京昆 十天高速联络线 茶店连接线 26 公里 京昆 十天高速联络线 法门寺连接线 18 公里 连霍 乾岐高速联络线 在原有一级公路基 础上扩建为双向 4 车道 地方高速 机场专用高速 20 公里 全线双向 8 车道 2 22 2 陕西省道路建筑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陕西省道路建筑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2 2 1 陕西省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 陕西省是黄土分布较为广泛的主要省份之一 特别是湿陷性黄 土所占比例较大 面积分布较广 给公路设计 施工 养护管理等 带来诸多困难 加之近年来大部分地区水毁相当严重 导致已经建 成通车的多条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发生路基变形 路面沉陷 挡土 墙倒塌 排水系统破坏等多种病害 特别是山岭重丘区公路发生泥 石流 滑坡等严重病害 造成多条公路路基冲毁 路线中断 堵车 精品文档 1010欢迎下载10欢迎下载 等问题 直接经济损失多达十多亿元 给沿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 来困难 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同时也影响了陕西省的经济发 展 陕西省交通厅针对全省公路水毁的严峻形势 委托陕西省公路 学会对铜黄 西宝 临渭等高速公路 310 国道渭南段和大华公路 等多条水毁较为严重的公路进行实地调研 调查了路基 路面 防 护工程 排水系统的水毁状况以及路基填料的特征 排水设施类型 边坡坡度 填土高度 支挡防护工程类型 地基处理方案 地下水 位和地表水情况等内容 通过测量 钻探 试验 查阅设计文件与 施工资料 经论证分析和专家咨询 分析了产生水毁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设计 施工 养护管理等多方面预防黄土路基病害 提高路 基稳定性的措施和办法 经对调研资料的深入分析 得出了黄土地区公路路基产生路基 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原 因导致的损坏 如河水决堤和泥石流冲毁等引起公路毁坏 另一类 是设计 施工 养护等方面的不合理 不科学 不规范 不及时等 原因造成路基 路面自身抗灾能力偏低 如设计工作的不深入 不 合理 不系统导致公路和实际自然地形地貌不协调 路基排水不完 善 支挡防护工程不到位 边坡坡比不合理 路基填土高度偏高 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高 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陷继而产生路面病害 支挡防护工程破坏等问题 管理上存在养护工作不到位 不及时和 对路面产生的裂缝处治不力 使大量雨水直接进入路基 或者路基 精品文档 1111欢迎下载11欢迎下载 外侧积水对路基形成浸害 建设管理中存在绿化工程和公路主体工 程建设脱节 这些原因综合作用导致公路稳定性差 抗灾能力低 路基 路面病害种类较多 针对路基 路面产生水毁的主要原因 参照国内外关于黄土路 基 边坡 路面等取得的研究成果 结合该省近年来黄土路基设计 施工 处治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依据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 规程 提出了公路设计 施工 管养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技术措施 制订了 陕西省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供设 计 施工 管理养护使用 2 2 2 关于陕西省公路路基病害的一些建议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害主 要有 勾缝脱落 裂缝 表面破损 墙背土体沉陷变形和黄土陷穴 基础冲刷淘空 泄水孔堵塞以及沉降缝 伸缩缝 变形破坏 根据 各种病害特征提出几点建议 增加排水设施 再次充分夯实 及时 检查修补及有效处治黄土陷穴等 另外 各种病害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成因复杂多样 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的工程特性 设计 施工和养护管理方面的不 足等 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黄土地区工程特性合理设计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 防止偷工减料 在道路后期的 使用当中应加强道路的养护管理 3 3 陕西省三级自然区划陕西省三级自然区划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 由于南北延伸达 800 公里以上 所跨 精品文档 1212欢迎下载12欢迎下载 纬度多 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 长城沿线以北为温 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 湿润气候 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 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 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各地的年平均 气温在 7 16 其中陕北 7 11 关中 11 13 陕南的浅山 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 多在 14 15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冬冷夏 热 四季分明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陕北 10 4 关中 3 1 陕南 0 3 最热月 月平均气温 陕北 21 25 关 中 23 27 陕南 24 27 5 春 秋温度升降快 夏季南北温差 小 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 由南向北递减 受山地地形影响 比较显著 年降水量陕北 400 600 毫米 关中 500 700 毫米 陕 南 700 900 毫米 其中陕南的米仓山 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 西部 高山地区 年降水量多达 900 1250 毫米 陕西省各地降水量的季 节变化明显 夏季降水最多 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