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二科学竞赛辅导教案初二科学竞赛辅导教案 郑仲来 第一讲第一讲 密度密度 概念 公式 V m 1 密度 单位 千克 米 3 1 克 厘米3 1000 千克 米3 测定 固体 液体 求质量 Vm 应用 求体积 m V 鉴别物质 空心或不纯 有两个形状一模一样的金属圆柱体 分别由物质铜和铝构成 用相同的纸包起来 怎么判 断哪一个是铜柱 哪一个是铝柱 你妈妈买了个金戒指 怎么鉴别它的真伪 有 A 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 400g 60g 体积 分别为 16cm3 50cm3 12cm3 则 A 它们都是实心球 B A 球是空心的 C B 球是空心的 D C 球是空心的 在天平的两盘中若放相同的两只烧杯 杯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 天平恰好平衡 则水的体 积是酒精的体积的 A 0 8 倍 B 8 倍 C 1 25 倍 D 无法比较 一只能装下 1 千克水的瓶子 能装下 1 千克 A 酒精 B 汽油 C 柴油 D 硫酸 把一块大理石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 会溢出 25 克酒精 若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杯子里 则 溢出的水是 A 大于 25 克 B 等于 25 克 C 小于 25 克 D 三种情况都有可 能 2 三个形状 质量均相等的空心球 它们分别是铝 铁 铜 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A 铝球最小 B 铜球最小 C 铁球最小 D 三者一样大 体积相同的甲 乙 丙三个实心金属球 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1 2 3 则它们的质量之 比为 质量相同 密度之比仍为 1 2 3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如下图表示的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由甲图可推知 120gD 物质的体积是 由乙图可知 阴影部分 S 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用盐水取种 要求盐水的密度为 1 1x103 千克 米 3 现配制了 0 5 分米 3 的盐水 称出其质 量为 0 6 千克 试求 1 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 若不符合要求 应加盐还是 加水 3 应加盐或加水多少 解 设配制的盐水密度为 要求的盐水密度为 0 1 1x103 千克 米 3 1 m v 0 6 千克 0 5x10 3 米 3 1 2x103 千克 米 3 因为 0 所以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 2 应加水 3 设应加水的质量为 m 则加水后 m 总 m m 而 m 水 v 水 v 水为增加 的水的体积 则 v 水 m 水 水 则 v 总 v v 水 V m 水 此时的盐水密度为 0 由 0 m 总 v 总 得 0 m m v v 水 即 1 1x103 千克 米 3 0 6 千克 m 0 5x10 3 米 3 m 1 0 x103 千克 米 3 解得 m 0 5 千克 500 克 体积为 30cm3 的铜球的质量是 89g 将它的中空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 361g 3 求注入的液体密度的大小 铜 8 9 103kg m3 有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 64g 将全倒出装满酒精 56g 求空瓶的的质量和容积 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 350g 放入一块合金后 溢出一些水 这时总质量为 500g 取出合 金后杯和水总质量为 300g 求合金的密度 50 毫升水和 50 毫升酒精混合 则该混合液的密度为 A 大于 0 9 103 千克 米 3 B 小于 0 9 103 千克 米 3 B 等于 0 9 103 千克 米 3 D 无法确定 混合物的密度 由密度的定义式 m v 如果 m 是混合物的质量 v 是混合物的体积 则 就为混合物 的密度 1 两种物质密度分别为 1 2 体积分别为 v1 v2 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密度为多少 混合物的体积等于混合物中各物质体积之和 m v m1 m2 v1 v2 1 v1 2 v2 v1 v2 2 两种物质密度分别为 1 2 它们等体积混合 混合物的密度为多少 m v m1 m2 v1 v2 1 v1 2 v1 2 v1 1 2 2 3 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1 2 将它们等质量混合 混合物的密度为多少 m v m1 m2 v1 v2 2m1 m1 1 m1 2 2 1 2 1 2 把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 密度分别为 1 2 混合 设混合后的总体积不变 则混合液 体的密度为 A 1 2 2 B 2 1 2 1 2 C 1 2 1 2 D 1 2 有密度分别为 1 和 2 溶液各 m 千克 只用这两种溶液 最多可配制成密度 1 2 1 2 的溶液多少千克 1 2 分析 密度分别为 1 和 2 两种物质 取相等质量混合物密度为 2 1 2 1 2 取相同体积混合后其密度为 1 2 1 2 本题属后一种 情况 解 由于 1 2 两种溶液的密度不同 因而其体积 v1 2 则 A mA mB D 无法判断 解法一 公式法 A 杯中 A 1 2 2 B 杯中 B 2 1 2 1 2 A B 体积 VA VB 则 mA mB 解法二 作图法 A 中 两液体体积各占一半 B 杯 因为两液体质量相等 故液体体积 V1mB 思考 体积为 1 米 3 的水和体积为 2 米 3 密度为 0 8x103 千克 米 3 的酒精混合 混合的体 积为二者之和的 9 10 则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二讲第二讲 压力和压强压力和压强 1 压力 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 2 压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接触面 3 压力的方向 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4 压强 单位面积物体所受的压力 表示压力所产生的效果 5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6 液体 气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的压强与其流动速度 有关 流动速度越大 压强就越大 其流动速度越小 AB 1 1 2 2 5 压强就越小 如图 l 所示 甲 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 甲试管竖直放置 乙试管倾斜放置 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和 P 乙 则 A P 甲 P 乙 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有一重 2N 的圆柱形玻璃杯 杯壁厚度不计 底面积为 100cm2 装有一定质量的煤油 杯 底到油面的高度为 20cm 放在水平桌面上 取 g 10N kg 煤油 0 8 103kg m3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 1 6 103Pa B 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 1 8 l03 Pa C 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 16N D 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 16N 池底的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 体积会逐渐变大 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 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 浮力不变 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 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 压强变大D 浮力变大 压强变小 甲 乙 丙三人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已知 a b 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 如图 1 所示 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 甲 乙 丙 P 甲 P 乙 P 丙 B 甲 乙 丙 P 甲 P 乙 乙 丙 P 甲 P 乙 P 丙 D 甲 乙 丙 P 甲 P 乙 P 丙 如图所示 甲 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 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 上部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 则剩余部分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 鱼鳔是鱼体内可以涨缩的气囊 是鱼类的沉浮器官 鱼鳔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因素 来实现沉浮的 A 鱼的重力 B 鱼的质量 C 鱼排开水的体积 D 鱼受到的压强 如图所示 用一块轻塑料片挡住两端开中的玻璃筒下端 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的深度 然后向 6 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 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 1cm 时 塑料片下沉 关于液体密度 液和水密度 水的大小关系 正确的是 A 液 水 B 液 水 C 液 水 D 不能确定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 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 对此 从物 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A 骆驼的脚很大 可以减小压力 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 可以增大压强 从而凿开树杆 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 吸盘 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 捕到岸上时会死掉 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如图 3 一甲所示 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 水和水银三种液体 液体之间不相溶合 将一 实心铅块 铅的密度是 11 3g cm3 轻轻放入该烧杯中 图 3 一乙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 时位置的图是 甲 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 烧坏的底面积之比为 3 1 液体密度之比为 1 2 液体高度之比为 2 1 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 如图 2 所示 物体 A 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 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 中 A 对桌面的压力将 A 对桌面的压强将 填 变大 不 变 或 变小 某小组同学用水 盐水 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 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所示 容器内 均装满液体 且 盐水 水 7 1 根据图 16 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 根据图 16 b c 可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根据图 16 b d 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 4 若在图 16 中的容器内轻轻放人 木块 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 4N 底面积 100cm2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上挂着重为 10N 的物块 现将物块浸没水中 容器内水面由 16cm 上升到 20 cm g 10N kg 求 物块未放入水中时 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物块的密度 物块受到的浮力 物块浸没水中后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 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 1m2 的水平桌面上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N 时 金属块对 桌面的压强为 4 103Pa 求此金属块的密度 长颈鹿是地球陆地上目前个子最高的动物 因此它的血压也是在动物中最高的 成年的长 颈鹿平均身高可达 4 3m 它的质量可达 2t 长颈鹿一只脚掌的着地面积为 250cm2 求 1 长颈鹿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若长颈鹿的血液密度为 1 05 103kg m3 当它的心脏收缩时 需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 3m 的头部 则长颈鹿心脏收缩时 需产生的压强至少是多大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产生 的压强 计算时不考虑大气压 本题 g 取 10N kg 一只圆台状物体 甲 乙两种不同方式置于水 平面上 如图所示 圆台两底面直径之比为 1 2 甲 乙两种方式放置时 圆台对桌面的压力分 8 别为地 F 甲和 F 乙 则圆台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和 F 乙 则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如图所示 有两个底面积相同 形状不同的容器 所装同种液体 深度相同 1 比较它们所装液体的重力 则 GA GB 2 比较它们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则 PA PB 3 比较它们底部 所受液体的压力 则 FA FB 甲 乙两个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 1 3 分别装入不同种液体 高度之比为 2 1 若 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 1 2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 1 2 B 3 1 C 3 4 D 4 3 压强计插入两种液体内部 且深度相同 则两种液体 的密度 1 2 为 A 1 2 B 1 2 C 1 2 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一根细玻璃管插在一个瓶子的塞子上 瓶内和细管内 装水 已知瓶底面积为 30 厘米 2 求 1 水对瓶 塞的压强 2 水对瓶底的压力 有一横截面积为 2 厘米 2的圆柱形容器 分别装 20 克水和 16 克某种液体时 液面高度相 9 同 求 1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压强各是多少 如图所示 A B 两物体叠放起来置于地面上 A 对 B 的压强力 2X104帕 它的底面积为 500 毫米 2 B 的质量为 5 千克 它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 厘米2 求 B 对地面的压强 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 锅盖与锅之间有橡胶制的密封圈 不会漏 气 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 上面套有类似砝码的限压阀 将排气孔堵住 当加热高压锅锅 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 蒸汽即可从排气也排出锅外 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 以确保安全 已知限压阀的质量为 100 8 克 排气孔的面积为 7 平方毫米 求 1 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 设锅内压强每 增加 3600 帕 水的沸点就相应增加 1 则锅内最高温度可达多高 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 其横截面积 S 容 S 柱 3 1 容器中盛有 水 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 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 问 1 若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 中深度到 15 厘米的过程中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多少 2 若绳子从金属块刚好 接触水面到向下放下 15 厘米时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多少 第三讲第三讲 浮力浮力 F 浮 G 排 液 gV 排 液是液体的密度 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 V 排是物体浸入液体时 排开液体的体积 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 也不是物体的体积 但 它等于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 V 排 V 浸 液的单位只能是千克 米 3 V 排只能是米 3 浮力计算方法 1 应用弹簧秤和力的分析 F 浮 G F 拉 F 拉表示弹簧秤所挂物体浸入或浸没时的示数 10 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G 排 液 gV 排 V 浸 3 利用静止时二力平衡 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 F 浮 G 物 V 排 V 物 当物体浸没悬浮时 F 浮 G 物 V 排 V 物 一块质量为 m 175 克的塑料 体积 V 150 厘米 3 把它放入水中 它将 填 漂浮 悬 浮 下沉 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铁球 自由放入水中 铜球受到的浮力铁球受到的浮力 大于 小 于 等于 体积相同的木球和铝球 自由放入水中 木球受到的浮力铝球受到的浮力 同上 1 千克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 溢出 0 8 千克的水 物体将 A 沉入水中 B 浮于水面 C 停留在水中 D 无法判断 将质量均为 200 克的木块和铁块 分别放在水银槽中 那么 A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的大 B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 C 铁块 木块受到 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如图 同一球体分别置于三种不同液体中的结果 设球体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A FB FC 试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体积相等的甲 乙两物体 其密度分别是 0 8 103 千克 米 3 和 1 2 103 千克 米 3 同时 投 入水中 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 力之比为 体积为 30 厘米 3 质量为 24 克的物体 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溢出水的质量是 克 一木块体积为 100 厘米 3 密度为 0 6 103 千克 米 3 问 当用手把它全部按入水中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松手后 木块静止时浸在水的体积有多大 此时受到浮力多大 质量是 500 克 体积是 0 6 分米 3 的实心物体 求它在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受到的 11 浮力 体积为 0 5 米 3 的木料浮在水面上 木 0 6 103 千克 米 3 求它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和浸在水面下的体积各为多少 有一方木块 当它浮在水面时 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它总体积的五分之二 这块方木的密度 是多大 密度为 0 9 103kg m3 质量为 8 1 千克石蜡 1 放入足量水中 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 2 若放入密度为 0 8 103kg m3 煤油中 浮力是多少 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 弹簧称的读数为 14 7 牛顿 将其一半浸在水中称时 弹簧称的 读数为 9 8 牛顿 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 2 103 千克 米 3 问 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 心的 重力为 49 牛顿的金属球 密度为 5 103 千克 米 3 如果使这个金属球能恰好悬浮在水中 必须做成空心 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 5 牛 浸没在水中称量 弹簧秤的示数为 2 牛 浸 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 弹簧秤的示数为 1 4 牛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有一科学家想利用有关的科学知识求一只金属盒子的密度 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先将盒子开口向上放入盛有 100 毫升水的量杯中 当盒子漂浮时 水面上升到 132 毫升 处 然后将盒子沉入水中 水面上升到 104 毫升处 请问 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测出该盒子的密度 请计算说明理由 把一密度为 0 6 103kg m3 体积为 100cm3 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 求 1 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 溢出水的质量 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 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 75cm3 在水面上的部 分是 25cm3 求 1 木块受到的浮力 2 木块的密度 密度为 0 9 103kg m3 质量为 8 1 千克石蜡 1 放入足量水中 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 2 若放入密度为 0 8 103kg m3 煤油中 浮力是多少 某物体悬浮在煤油中 受到的浮力为 15 68 牛 求 1 物体的体积 2 若将此物体放 入水中 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 煤油密度为 0 8 103kg m3 一质量为 100 克的物体 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 溢出了 40 克水 求 1 该物体所受的浮 力 2 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把质量是 270g 的铝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下面 并把铝块浸没在水中 问 1 铝块受到的 12 浮力多大 2 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大 铝的密度是 2 7 103kg m3 一个体积是 100cm3 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 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5N 求 1 铁球受到的浮力 2 铁球受到的重力 3 这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已知 铁 7 9 103kg m3 取 g 10N kg 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一金属球重 14 7 牛 把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 弹簧秤的示数变为 4 9 牛 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 2 0 103kg m3 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如果是空心 的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 5 牛 浸没在水中称量 弹簧秤的示数为 2 牛 浸 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 弹簧秤的示数为 1 4 牛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第四讲 溶解度第四讲 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一般用 S 表示 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 溶剂 溶液的量求溶解度 由已知溶解度来求饱和溶液中溶质 溶剂和溶液的量 根据溶解度 溶剂变化时 有关结晶或加入溶质的计算根据溶解度 溶剂变化时 有关结晶或加入溶质的计算 根据溶解度 温度变化时 有关结晶或加入溶质的计算根据溶解度 温度变化时 有关结晶或加入溶质的计算 1 在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中某物质溶解度的计算式 2 饱和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式 13 1 已知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 把 50 克 2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 得到 12 克硝酸钾 求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 度 解析 解析 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 因此 5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 量是 50 克 12 克 38 克 设 20 时 100 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x 溶质 溶剂 溶液 12g 38g 50g x 100g x 100 g g g x g 100 3812 解得 x 31 6g 答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 6 克 1 把 20 时 53 6 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 得到 13 6 克氯化钾 求 20 时 氯化钾的溶 解度 设 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x 溶质 溶剂 溶液 13 6g 40g 53 6g x 100g x 100 g g g x g 100 40 6 13 解得 x 34g 答 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34 克 2 20 时 把 4 克氯化钠固体放入 11 克水中 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 20 时 氯化钠 的溶解度 设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x 溶质 溶剂 溶液 4g 11g 15g x 100g x 100 g g g x g 100 114 解得 x 36 4g 答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4 克 现有 A 物质的溶液 200g 若温度不变 蒸发掉 10g 水 析出 2gA 晶体 不含结晶水 再 蒸发掉 10g 水 又析出 5gA 晶体 求该温度下 A 物质的溶解度 t 时 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 一份恒温蒸发掉 10 克水析出 1 克硝酸钾晶 体 另一份恒温蒸发掉 15 克水 析出 2 克硝酸钾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4 A t 时 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 25 克水 可析出 3 克硝酸钾晶体 B t 时 若原溶液中再加入 2 克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 t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 克 D t 时 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2 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 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 把 100 克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 得到 24 克硝酸钾 则 1 若配制 350 克 20 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 若将 78 克硝酸钾配成 20 时的饱和溶液 需水多少克 解析 解析 设配制 350 克 20 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x 和 y 将 78 克硝酸钾配成 20 时的饱和溶液 需水质量为 z 溶质 溶剂 溶液 24g 100 24 76g 100g x y 350g 78g z 78 z g g g y g x g 350 1007624 解得 x 84g y 266g z gg76 78 24 解得 z 247g 例 1 已知氯化铵在 30 时的溶解度为 45 8 克 30 时将 68 7 克氯化铵配制成 400 克的 溶液 通过计算 1 溶液是否饱和 2 若不饱和 为了使其饱和 可用下面的方法 蒸发溶剂法 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加溶质法 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 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今有 20 时 150g 溶有 30g 氯化钾的溶液 欲使其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求需加入多 少克氯化钾晶体或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已知 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34g 解析 解析 1 30 时将 68 7 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 需水质量为 x 30 时 溶质 溶剂 溶液 45 8g 100g 145 8g 68 7g x x 68 7 g x g g g100 7 68 8 45 解得 x 150g 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 68 7g 150g 218 7g 400g 是不饱和溶液 2 需蒸发水的质量 400g 218 7g 181 3g 15 方法一 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 x 30 时 溶质 溶剂 溶液 45 8g 100g 145 8g 68 7g x 400g x xg g xg g 400 8 145 7 68 8 45 解得 x 83 0g 方法二 因为蒸发掉 181 3g 水可成为饱和溶液 也可考虑若向 181 3g 水中加入氯化铵 至饱和 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30 时 溶质 溶剂 45 8g 100g x 181 3g g g x g 3 181 100 8 45 解得 x 83 0g 例 2 t 时 NaNO3 的溶解度是 25g 现向盛有 200g 10 NaNO3 溶液的烧杯中 加入 30g NaNO3 固体 则此时烧杯中 A 溶液质量是 230g B 溶质质量是 50g C 溶剂质量是 170g D 溶质质量是 45g 解析 解析 t 时原 NaNO3溶液中 m NaNO3 200g 10 20g m H2O 200g 90 180g 设达到饱和时 需加入 NaNO3的质量为 x 溶质 溶剂 溶液 25g 100g 125g 20g x 180g 200g x 解得解得 x 25g 此时 NaNO3饱和溶液中 m NaNO3 45g m H2O 180g m 溶液 225g 答案 答案 D 例 3 将两杯 20 时的食盐饱和溶液 甲为 500g 乙为 1000g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 蒸发掉 15g 水 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甲 乙 B 甲乙 D 无法判断 解析 解析 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个定值 甲 乙两份饱和溶液的质量虽然不相等 但每 15g 水中溶有的食盐是相等的 若各蒸发掉 15g 水 原来溶解在这 15g 水中的食盐就析出 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而与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无关 答案 答案 A 例 5 t 将一定量 A 不含结晶水 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 分别加热蒸发水 然后 冷却至 t 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 10g 20g 30g 析出 A 依次为 ag bg cg 则 a b 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c a b B c 2b a C c 2a b D c 2a b 16 解析 解析 由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因此在确定三者关系时应作如下理解 t 时不饱和溶液 agAg水 析出蒸发10 饱和溶液 1 gAabg 10 水 析出蒸发 饱和溶液 2 gAabg 10 水 析出蒸发 饱和溶液 3 由以上过程可知 c a 2 b a 2b a 答案 答案 B 例 6 20 时 将一定质量的 NH4NO3 完全溶解于 100g 水中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蒸发 18 75g 水 可使溶液饱和 另一份加入 36g NH4NO3 也达饱和 求 20 时 NH4NO3 的溶解度 原溶液中 NH4NO3 的质量 解析 解析 依题意 可知将 36g NH4NO3溶解于 18 75g 水中恰好饱和 则溶解度可求 设 20 时 NH4NO3的溶解度为 S 原溶液中 NH4NO3的质量为 x 20 时 NH4NO3饱和溶液中 溶质 溶剂 S 100g 36g 18 75g x 36g 50g x 50g 18 75g 可解得 S 192g x 60g 30 时 KCl 饱和溶液 250g 若作如下两种变化 1 温度不变 蒸发掉 40g 水时 析出多少克 KCl 2 若将溶液的温度降至 10 时 析出多少克 KCl KCl 溶解度 10 为 31g 30 为 37g 利用溶解度求降温或升温后可析出或需加入的溶质质量的公式 公式 例 8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17 现有 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 100g 若将其升温至 60 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 若降温至 10 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 解析 解析 20 时 100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 m KNO3 g g g g24 6 131 6 31 100 m H2O 100g 24g 76g 设 60 为达饱和还需加入硝酸钾质量为 x 降温至 10 可得饱和溶液质量为 y g xg g g 76 24 100 110 解得 x 59 6g y g g g76 121 100 解得 x 91 96g 答案 答案 略 根据下面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 30 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是 同温度下 B 物质的溶解度是 2 60 时 A 物质与 B 物质的溶解度 3 60 时有 A 物质和 B 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mg 均降温至 20 物质析出晶体多些 剩余溶液 物质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些 4 60 时有 50gA 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至 30 时有 gA 物质析出 5 30 时有 B 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的溶液 50g 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则要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载系统漏洞分析-第3篇-洞察与解读
- 高集成度功率模块-洞察与解读
- 2022安全生产复工指南讲解
- 大数据驱动的供应链优化-第2篇-洞察与解读
- 情感计算与营销-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三基护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元宇宙」无人机市场细分领域与增长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杭州余杭低空经济「未来社区」无人机研发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年小学写字竞赛试卷及答案
- 新泰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酒店维保业务培训课件
- 生产线平衡实战技法培训
- 学堂在线 护理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答案
- 极地冰盖环境下履带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 乳管内乳头状瘤护理讲课件
- 2024年中国渗透汽化膜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保洁人事管理制度
-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览》课件
- 肝硬化护理一病一品
- 写字楼突发事件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