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中国古代兰花_第1页
浅淡中国古代兰花_第2页
浅淡中国古代兰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淡中国古代兰文化浅淡中国古代兰文化 兰花融叶美 香芳 花艳于一体 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是我国古老的名花之一 每当花开之时 幽香清远 馥郁袭人 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称其为 香祖 国香 或 第一春 张康健等 1989 兰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拥有最多爱好者的植 物 关于我国最早开始栽种兰花的问题 鲁水良先生等认为 他们已经找到了 国人何时 开始栽兰 盆栽兰花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这个悬而未决的答案 进而宣布他们的结论 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 7000 年前已经开始栽种虾脊兰 周建忠 2000 而我国古籍对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 公元前 551 479 年 孔子多次提到兰 如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与之俱化 芝兰生于幽谷 不以无人而 不芳 等 以后又有屈原 白居易 李白等对兰花描写的更多 但是 古代所称的兰 蕙 却非现今植物学中的兰科植物 据考证 古之香草必花叶俱香 燥湿不变 故可刈佩 其 记述的兰 蕙 皆泛指菊科的佩兰 泽兰及唇形科的地瓜儿苗等 姚家宁 2004 中国对于兰科植物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的 神农本草经 其中石槲 天麻 白及被提 及 Choy Sin Hew 2001 它们是用作药用 并非观赏 而将兰花赋予文学内涵的最早的 文献描述是唐颜谦的 咏兰 这首诗是其公元 860 880 年间在陕西汉中和四川做官时所 写 陈心启 1988 而唐末的另外一篇文献则是公元 880 890 年杨夔写的 植兰说 是我国对兰花栽培方法最早的记述 吴应祥 2000 待到南宋末年 中国兰科兰花的栽培已有了很大发展 兰文化不再是无形的传沿 而 是有兰花专著相继问世 1233 年赵时庚的 全漳兰谱 1247 年王贵学的 王氏兰谱 便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较系统专门论述兰花的古籍 这两本书共记载了 20 多个兰花品种 对兰花的品种特征 品质高下和栽培 管理 施肥 灌溉 移植 分株以及其生长与土质 的关系等一整套技艺 都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由此带动了中国兰花栽培体系的建立 不仅 开创了兰花科学技术的一脉 而且也促进了我国兰文化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程建国等 2002 有关兰花的最早画卷是北宋蕙兰水彩工笔纨扇画 真正赋予兰花成为洁净 忠贞 高 尚的象征意义的画家是宋末元初的郑思肖 1241 1318 年 他画兰以无根 无土象征元 朝南侵不能长久 Chen S C 1988 兰文化的真正开始正是于这一时期 到了宋朝 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 人们画兰花 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 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 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 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南宋初 人们常以 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 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 被同称为墨 兰大家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 寓意也最为明确 据说他坐必向南 以示怀念先 朝 耻作元朝贰臣 他画的兰花 从不画根 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 人间其原因 他回 答说 国土已被番人夺去 我岂肯着地 因此 欣赏绘画 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 明代时 著名画家黄凤池辑画有 梅竹兰菊四谱 从此 梅兰竹菊开始被称为 四君子 画家用 四君子 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 文房清供 独 取梅 竹 兰 菊四君者无他 则以其幽芳逸致 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 文人高 士 常借梅 兰 竹 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 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 而清人画 兰 则以 扬州八怪 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 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 他 画过盆兰 但尤嗜好画 乱如蓬 的山中野兰 为此 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 并常在三春之 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 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 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 闻其浓郁纯正 之香味 因而得山中兰 叶暖花酣气候浓 的贞美实质 近代画家画兰脱俗的还有吴昌硕的 繁笔兰 潘天寿的豪笔兰 齐白石的秃笔兰 刘昌潮的断叶兰等等 有人说 庭院一盆兰蕙 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 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 好的文章 书法被称为 兰章 情深之友 被称为 兰友 兰谊 美好的音乐诗章 被称为 兰韵 优秀人物辞世则被称为 兰摧玉折 叶章龙 2003 中国人对兰花的 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 而是和文学 艺术 情操结合在一起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 2004 兰花除了传统文化中哲学 审美等的精神内涵 还对我国饮食文化有一定贡献 陈陶 种兰 曰 幽人饥如何 采兰充喉粮 幽人渴如何 醖兰为酒浆 清代顾仲 养小录 载 兰花可羹可肴 但难多得耳 据说 国画大师张大千亦善作羹肴 曾自创一款花馔 兰 花鹅肝羹 与友人共享 食者无不叫绝 张丽萍 2007 现今 作为公共的景观资源开发 全国各地建有不少专类的兰园 普通的家庭养兰的 也越来越多 同时兰花的经济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得到认同 各方面的价值已被国人普遍 接受 现状证明 兰花在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兰花有很深的文 化渊源 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所以养兰 赏兰成了许多兰花爱好者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 份 它的经济价值也由生活的提高而不断攀升 兰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的中 华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嬗变而染上时代色彩 兰已经成了现代精神享受和人类回归自然 心态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程建国 李敏莲 杜正科 2002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 现状及发展前景 西北林学院学报 第 17 卷第 4 期 第 29 32 页 张亚萍 200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 南方农业 园林花卉版 第 5 期 姚家宁 2004 中华兰文化 安徽林业 第 2 期 叶章龙 2003 国兰与兰文化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21 卷第 1 期 周建忠 2000 琦琦九碗易消歇奕奕百亩多淹留 兰花栽种历史考述兼释 楚辞 之 兰 东 南文化 第 9 期 张康健 苏印泉 刘淑明 1989 杜仲优树返幼及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第 10 卷第 6 期 陈心启 1988 中国兰史考辩 春秋至宋朝 武汉植物学研究 第 6 卷第 1 期 吴应祥 中国兰花 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 126 页 Chen S C 1984 A survey of orchid cultivation and appreciation in ancient China Proc 1st Asia Pacific Orchid Conf pp 18222 Choy Sin Hew 2001 Ancient Chinese orchid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