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B .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C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D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2. (2分)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沼泽是多么色彩斑斓啊它何以有色彩是它的主人们色彩缤纷,让沼泽也有了灿烂的容颜。像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可算是世界上最耀眼的鲜红了 像白鹭通体那如雪的羽毛,也算是自然界中最洁白的色彩了;还有一种绿头野鸭这里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A . , 。 ; 。B . 。 , , C . ! ? 。 。D . ! ? ; 3. (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春雨如丝。A . B . C . D . 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4. (8分)(2011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生机勃勃。(1)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改为_(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管 挺拔 巍然B . 尽管 挺拔 巍然C . 尽管 苍劲 傲然D . 不管 苍劲 傲然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 名句积累。(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 (3)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_,_。 (5)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鸟的古诗文名句:_,_。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大圣道:“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杨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1)当佛祖问大圣何方人氏时,曾说:“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这说明他要追求什么?(2)这段话中的佛祖指的是谁?又称什么?(3)以上片段选自西游记第七回。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八卦炉中逃_,_定心猿。佛祖与大圣赌赛的内容是什么_?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其大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8.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注】上:指唐太宗。傥:倘若。(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2)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尤宜将护A . 扶持B . 奉行C . 带领D . 保养(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9.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元无心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2)请仔细阅读第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1)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能_(2)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理是:_;能抑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3)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作用。(1)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2)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4)本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10. (25分)(2011山西)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助读资料】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1953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A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 .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C . 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 .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E . 施比受更有福(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绅士:_(3)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4)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5)第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6)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7)阅读助读资料,完成这张读书卡片。时间2011年6月20日类别人物介绍丘吉尔:_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请以“第一次见面”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2 页 共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