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8 第一節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 依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七條之規定 事業單位對作業場所之危險物及有害物應予標示 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 為預防職業災害之發生 事業單位應推行危害物質通識制度 訂定危害通識計畫 以使勞工知道危險物及有害物之安全衛生必要注意事項 並製作危害物質清單 以便於管理 危害物質 一 應予標示之危險物1 爆炸性物質 2 著火性物質 3 氧化性物質 4 易燃液體 5 可燃性氣體 6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其他物質 二 應予標示之有害物1 有機溶劑 2 鉛 3 四烷基鉛 4 特定化學物質 5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其他物質 標示 對裝有危害物質之容器 應依規定之分類 圖示 標示之格式 明顯標示下列事項 必要時應輔以外文 1 圖示 2 內容 1 名稱 2 主要成分 3 危害警告訊息 4 危害防範措施 5 製造商或供應商之名稱 地址及電話 一 圖式形狀 二 標示格式 物質安全資料表 物質安全資料表之主要項目共有十六項 其內容與格式係參照1994年國際標準組織 ISO 11014 1版規範訂定 以因應安全衛生國際化之趨勢 各子項目需提供正確且清楚之資訊 一 物品與廠商資料 二 成分辨識資料 三 危害辨識資料 四 急救措施 五 滅火措施 六 洩漏處理方法 七 安全處置與儲存方法 八 暴露預防措施 九 物理及化學性質 十 安定性及反應性 十一 毒性資料 十二 生態資料 十三 廢棄處置方法 十四 運送資料 十五 法規資料 十六 其他資料 危害通識制度 危害通識制度包括物料採購及管理 製程操作及管理 維修員工管理及承攬作業 訪客管理等之危害控制 事業單位為推行危害物質之通識制度 應訂定危害通識計畫及製作危害物質清單以便於管理 一 危害通識計畫危害通識計畫應包括計畫之擬定 執行 追蹤 檢討與修正 其內容應包括危害物質標示 物質安全資料表 危害物質清單及危害通識教育訓練等 二 危害物質清單事業單位為掌握危害物質之製造 處置 使用與貯存等資訊 應填具危害物質清單 通風的目的是供給足夠的新鮮空氣 讓人的呼吸系統維持良好的功能 以確保勞工的健康及作業環境的空氣品質 通風良好的作業環境具有下列優點 1 通風可加快空氣的流動 使工作人員流出的汗水更容易揮發 2 通風能提供流動的新鮮空氣 稀釋因製造過程中所散發的煙霧 氣味等污染物質 3 通風可持續不斷供給充分的新鮮空氣 以降低廠房空氣中的溫度 4 通風可提供給勞工一個更健康 安全與涼爽的作業環境 通風不良可能發生之危害 一 缺氧空氣中氧氣含量低於16 時 對人體即有影響 人員會有呼吸 脈搏數增加及頭痛 噁心等現象 低於12 會有目眩 噁心 肌力下降之現象 低於10 會有臉色蒼白 意識不明 嘔吐等現象 而低於7 即對生命有危險 二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導致呼吸痙攣 栓血症等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超過7 即可能致死 三 一氧化碳當空氣中一氧化碳達5000ppm時在數分鐘內人即可能死亡 而由於一氧化碳致死者 因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 因此其面色呈紅潤現象 三 一氧化碳當空氣中一氧化碳達5000ppm時在數分鐘內人即可能死亡 而由於一氧化碳致死者 因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 因此其面色呈紅潤現象 四 硫化氫硫化氫在500ppm時數分鐘即可能致死 而且在高濃度下會麻痺嗅覺神經 而無法嗅出臭味 以致誤以為安全 五 甲烷甲烷由地層中有機質經生物代謝所產生 有燃燒爆炸之危險 高濃度時造成缺氧 但其本身對人體並無特殊毒性 六 燃料瓦斯在都會地區地下瓦斯管線密佈 如施工不慎或遭重車壓裂 則其洩漏氣體也會在地層中流動 湧出時易造成危險 通風測定 排氣裝置使用前之檢查或定期自動檢查均必須測定排氣裝置氣罩吸引氣流之速度 並以測定結果作為法定控制風速之比較 一 包圍式氣罩吸引風速測定 二 外裝式氣罩吸引風速測定 三 控制風速測定 四 抑制濃度測定 導管性能測定 空氣在導管內的流動會遇狹小處或轉彎處遭受阻力 而使空氣流動的速度降低 也就是所謂的 風阻 而為克服導管內的風阻 使空氣能順利流動 必須藉由排氣機供應壓力 倘若導管內的風阻愈大 就會消耗掉愈多的排氣壓力 也就是所謂的 壓力損失 1 靜壓 測定點的空氣並未流動 此時所測得的壓力稱之為靜壓 通常以Ps表示之 2 速度壓 測定點的空氣有流動速度 此時所測得的壓力稱之為速度壓 通常以Pv表示之3 全壓 靜壓與速度壓之合計值稱之為全壓 通常以PT表示之 即 整體換氣 整體換氣係在有害氣體 蒸氣 粉塵等污染物質擴散至作業環境後 將作業環境中的空氣部分排出於作業環境外 另一方面則自外側吸引新鮮空氣於作業環境中 而達到稀釋作業環境中有害氣體等之濃度 一 自然換氣自然換氣係利用風力 溫度差及擴散原理 藉由窗口 換氣孔 出入口等開口部分 達到換氣之目的 1 風力換氣 2 溫差換氣 3 擴散換氣 二 機械換氣機械換氣係利用機械設備以動力方式達到強制換氣之目的 也可稱之為強制換氣 1 排氣換氣 2 供氣換氣 3 供排換氣 三 換氣量基準換氣量之評估標準包括應達到必要的換氣量及其換氣量應能均勻擴散於作業環境中 在作業人員呼吸區域不應有超過容許濃度之有害物質 1 室內空氣換氣量 一般室內空氣換氣量係似稀釋室內有害物質達到合乎安全衛生條件所必須的換氣量 而一般室內空氣安全衛生條件係以二氧化碳濃度為標準 其容許濃度為500ppm 即0 05 而新鮮空氣中之二氧化碳濃度約為300ppm 即0 03 2 有害氣體換氣量 有害氣體換氣量係以將有害氣體發生量稀釋達其容許濃度所必須換氣量 有害氣體換氣量可由下列公式計算之 其中Q 每分鐘所需之換氣量 m3 min K 有害氣體發生量 m3 min C 有害氣體容許濃度 ppm 局部排氣 局部排氣係利用接近於有害物質的氣罩吸取含有污染物的氣體 將這些氣體沿著導管輸送到空氣濾清器進行過濾 過濾後的空氣稱之為排出氣體 排出氣體由風扇機吸入 再輸送到廠房屋頂的排氣口 排送到廠房外的大氣中 一 氣罩氣罩應包圍有害物質之污染源 若無法包圍時應儘量接近於污染源之開口面 使所產生的有害物質與氣體能流入局部排氣裝置 1 包圍型 2 亭崗型 3 外裝型 4 接收型 5 吹吸型 二 導管導管之設置除應考慮其排氣量外 並應儘量減少氣流產生之壓力損失 三 空氣濾清器空氣濾清器係由氣罩吸收之有害物質氣體 在排出室外大氣前 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有害物質自氣流中予以清除 1 除塵裝置 2 廢氣處理裝置 四 風扇機風扇機為局部排氣裝置之動力來源 其功能在使導管產生壓力差以帶動氣流 五 排氣道為避免雨水侵入排氣道造成機械故障 目前排氣道之排氣口的設計有水平出口 雨遮出口及向下出口等三種型式 六 控制風速 自動檢查 局部排氣裝置應於使用前 改裝或修理後實施重點檢查 每年應實施定期檢查 每週應實施檢點 一 氣罩檢查 二 導管檢查 三 空氣濾清器檢查 裝置之維護 一 氣罩維護 二 導管維護 三 空氣濾清器維護 四 風扇機維護 第三節個人防護具 職業災害的防止雖應藉由職業災害防止計畫 採取各項因應對策與實施自動檢查等措施 以避免職業災害的發生 但仍無法完全防止職業災害的發生 而個人防護具則擔負著災害發生時 將勞工受害程度降至最低的任務 因此 個人防護具是事故發生時勞工最後的安全防護 平時除可以作為勞工與作業環境上危害物質的隔離 在危害發生時更可以保障勞工的生命與安全 可以說是勞工的貼身保鏢 防護具的功能 1 職業災害的防止與預防 2 減少勞工與危害的接觸 3 防止職業病害及傳染病的擴散 4 防止工作上受到危害因素的影響而影響工作 5 促進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防護具的選用 防護具除必須具備應有之危害防護功能外 在選用時應注意儘量適合使用者的身體形狀 減少使用者在作業時額外增加之負擔 另外易於穿戴及脫卸 也是選用防護具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防護具的使用 事業單位在使勞工使用防護具前 應教導勞工如何使用防護具 對防護具使用的教育訓練項目包括 1 瞭解為何須戴防護具 2 明白戴防護具的時機 3 認識防護具的種類 4 知道如何選擇適當之防護具 5 學會如何正確穿戴防護具 6 具備如何偵知防護具的功能是否正常的知識 防護具種類 一 頭部防護具1 作業安全帽 2 車用安全帽 3 絕緣安全帽 二 耳部防護具1 耳塞 2 耳罩 3 應具備之功能 三 眼臉防護具眼臉防護具包括用以防止眼部傷害的防護目鏡及保護眼 面及頸部的防護面罩 四 呼吸防護具作業場所的呼吸危害大略可分為粒狀物 氣態物與缺氧三類 針對不同的危害必須使用不同的呼吸防護具 1 淨氣式呼吸防護具 2 供氣式呼吸防護具 3 組合式呼吸防護具 4 防塵口罩 5 防毒口罩 6 電動空氣濾清呼吸防護具 7 輸氣管面罩 8 空氣呼吸器 五 手部防護具 1 防止被刀片或尖銳物體割傷的手套 2 防止化學品或有害物質傷害的手套 3 有油的工作環境使用的塑膠浸製手套 4 電弧焊使用的軟皮焊接手套 六 足部防護具1 防壓安全鞋 2 防滑安全鞋 3 防酸鹼安全鞋 4 耐熱安全鞋 5 靜電安全鞋 七 防護衣1 防護衣的種類 1 防火防護衣 2 防電防護衣 3 防化學物質防護衣 4 防高溫防護衣 5 防輻射防護衣 八 安全帶安全帶主要是由帶 帶扣 掛繩 D型環 掛鉤等組成 至於特殊安全帶尚有墊帶 伸縮調節器 8字環 角環等所組成 1 安全帶種類型式 安全帶的種類型式依中國國家標準 CNS 之規定分為第一種 第二種及第三種等三種型式 其使用條件如下 防護具計畫 個人防護具是整體安全衛生制度的一環 因此其計劃之設計及實施需要仔細考慮 一 了解作業環境 二 選擇防護具 三 穿戴適合性 四 維護保養 五 使用訓練 六 參與支持 七 檢討評估 急救就是當有作業勞工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的時候 在送到醫院治療之前 施救者依醫學護理原則 利用現場適用物資 臨時及適當地處理傷病者 並給予傷患緊急性 臨時性的救護措施 急救基本概念 二 基礎護理七步驟1 注意危險 2 觀察傷者的狀況 3 仔細看護受傷者 保持其呼吸道的暢通 4 控制大量出血 5 對傷者施行急救 甚至就地施救 6 安撫傷者 7 迅速確實的通知醫生或醫療單位 如有必要 另行通知警方或消防人員 急救箱 為因應急救時所需之必要藥品與器材 各作業場所應設置急救箱 急救箱應具備下列藥品與器材 藥品均需貼上標籤 並注意有效期限 過期者應予丟棄並另購新品 器材用完應隨時添購並補足 值得注意的是 急救箱不可用空餅乾盒或食品罐代替 以免幼兒誤食 挽救生命 對傷患者施予急救必須先挽救其生命 包括維持傷者之呼吸功能與循環功能 一 維持呼吸功能急救時施救者應將耳靠近傷患者之口鼻 聽呼吸聲音 看胸部起伏及感覺有無空氣自傷患者口鼻呼出 若有應維持其呼吸道通暢 若無則應施予人工呼吸 1 暢通呼吸道 2 人工呼吸 二 維持循環功能對傷患者實施人工呼吸後 施救者應以食指 中指併排 觸摸傷患者之頸中線即喉結位置 再向外側滑的一指寬至下凹處 檢查傷患者是否有脈搏 若有脈博則繼續進行人工呼吸 若無脈搏 則應進行心肺復甦術 CPR 以維持其循環功能 1 胸外按擊 2 心肺復甦術 一 止血人體血液約佔體重的1 13 可分為動脈血 靜脈血及微血管血液 當患者有出血清況發生時 最重要的工作為立即止血 否則當達到一定的出血量即會造成休克 甚至死亡 1 直接加壓止血法 2 止血點止血法 3 止血帶止血法 4 抬高傷肢法 二 休克的急救休克是因外傷 出血 燒燙傷等傷害或情緒過度刺激及恐懼而引起的一種血液循環量不足的情況 患者膚色蒼白 冰冷 脈搏快而弱 呼吸淺而快 感覺口渴並可能有嘔吐現象 若沒有即時處理 傷患會意識喪失 體溫下降 並且可能死亡 三 燒燙傷的急救燒燙傷的急救方法依燒燙傷的程度 其急救方法而有所不同 但其處理步驟可把握 沖 脫 泡 蓋 送 之原則 四 中暑的急救1 將患者送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仰臥 解開衣服 束帶 頭部墊高 2 用濕毛巾或酒精擦拭患者身體 設法立即降低其體溫 但勿低於38度 3 如患者清醒 可酌量給予冷飲 最好是鹽開水 4 密切注意患者 如有異常變化立即送醫 五 骨折的急救除非對生命有危險 否則應在意外現場先處理骨折固定 再搬運送醫 骨折固定夾板長度應超過所要固定之兩端關節 夾板應先包覆襯墊 以免造成摩擦 肩膀 手肘 手腕 膝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AI检测设备在3C行业渗透速率预测模型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标准与实践
- 2025-2030工业级高可靠性晶体振荡器寿命测试与质量评估报告
- 2025-2030工业级指纹采集设备技术参数与行业应用匹配度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核心部件市场格局与技术路线报告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平台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气体市场供需缺口与区域布局优化建议
- 游泳池消毒流程与标准操作规范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细则
-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模拟题解析
- 2024年中小学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HZS60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改造及重油改造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