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doc_第1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doc_第2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doc_第3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doc_第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6.0分)(2014莆田)名句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3)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4)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5)_ ,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 ,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努力做到“_ , _”(论语)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8)人生不应以名利为重,我们应该学习古仁人“_ , _”(范仲淹岳阳楼记),做到不计得失,宠辱不惊。(9)“舟”常会引发诗人的无恨情思,或感伤,或喜悦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舟”字的诗句:“_ , _”。2. (7.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月有时就像一本深刻的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_落的埃尘,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s)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里,也能把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襟,叫人不禁慨叹光阴的消逝,欢愉的短促。回眸驻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开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冷暖如流,多少往昔(chn)杂着琐碎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无声无息的岁月里。(最美的遇见)(1)填入文中“_”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陨B . 殒(2)划线字“慨”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giB . ki(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chn心怀_念_杂3. (3.0分)下面是几位书法家以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为书写内容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甲)行书: (乙) 书:端庄规矩 (丙)篆书:古朴圆润(1)根据书法作品(丙)的鉴赏示例,处可填_,处应填_。 (2)以上几幅书法作品所用书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 (丙) (乙)B . (丙) (乙) (甲)C . (乙) (甲) (丙)D . (乙) (丙) (甲)4. (4分)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小题。 (1)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B . 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 .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D . 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2)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清简要回答。 二、 阅读理解(50分) (共5题;共48分)5.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理想穆旦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但等它流到现实底冰窟中,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1)结合全诗,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2)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句子。 (3)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将其表现出来的?以第2部分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6. (14.0分)(2013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注】佼:好。寿:保。梁丘据:人名。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趣:同“促”,赶快。临:治理,管理。(选文有改动)(1)判断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不正确的是( )A . 晏子朝 , 乘弊车,驾驽马朝:上朝B . 臣得暖衣饱食食:吃C .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遗:遗留D . 公不说 , 趣召晏子说:通“悦”,高兴(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A . 夫子之禄寡耶?辍耕之垄上B . 弊车驽马以奉其身无从致书以观C . 于臣足矣皆以美于徐公D . 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朝而往,暮而归(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4)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7. (7.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唱出来的经典日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大家惊叹:原来唱出来的经典如此好听!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最能完整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古人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每一个平仄的青调,都是一把解锁诗中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我们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致力于推动吟诵诗词的传承,她也一直强调,吟诵是古人读诗最源本的“打开方式”,是学习古典诗词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然而,在我们现代的诗词教育中,“读诗”,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环节。诗词之所以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到头疼,是因为在裸堂上他们少有机会感受诗词的吸引力。有些教者非但自己没有读好一首待、还如对待一本拼满宇符的宇典一般,直接对疑难字句解释一通,要求学生通篇背诵完事。每个人早年求学时,如果能学习如何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经典咏流传中,王之炀老人生前吟唱长恨歌木兰辞等,甚至亲笔写下简谱。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国文教育中、诗词在脑海留下的印记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乐旋律,而打动内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辈子。“在天愿作比翼岛,在地愿为连理枝。“每个人对白居易的爱情金句烂熟于心,但与读其他好诗一样,对于多数人而言,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只是好看,但并不好听,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景大量诗篇,就被视为国学教育做到位,是一种教育误区、如此教育的结果,只能让年轻学子轻松应付考试卷那10条可怕的诗词填空,或是在舞台上进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艺表演”。正因现实中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者只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因而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在如此之当下,唱出来的长恨歌这么容易就“俘虏”了现代人的耳朵,便不足为奇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国人传播经典,还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自信。也许这首直达人心唱出来的长恨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于:传承经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选自2018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请简述本文的论征思路。 (2)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经典,穿越千戴,历久弥新。请你从下列文化名人中推荐一位给大家,并说推荐的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供选文化名人: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8. (6分)请简要概括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的结局和最后的生活态度。 9.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讨分数的人徐慧芬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啊,我表扬过你?”“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多年以后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8期)(1)开头写学生叫“我”时,为什么声音细小而又急促?(2)他在向“我”讨分数时,“我”为什么一开始不答应,后来又答应了呢?(3)第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5)有人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理由。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2分)10. (5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电脑,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它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让人爱不释手。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里,电脑的作用无可替代。你对电脑了解多少呢?请以“电脑”为话题写一篇科学小品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