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小水电站增容改造探讨_第1页
丹江口小水电站增容改造探讨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 改造 S M A I I H Y D R O P O W E R 2 0 1 1 N o 5 T o t a l N o 1 6 1 丹 水 电钻 僧 客 改 造 探 讨 何立功 丹江口小水电有限公司 湖北丹江口4 4 2 7 0 0 李建松 丹江 口电厂 湖 北 丹江 口442 7 0 0 摘要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即将 完工 丹江口小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将由1 5 7 m 提高至1 7 0 m 电站水头提 高 需对 引水部分强度值重新校 核 并对水轮发 电机组进行 增容改造 以满足新水 头下安全运行的要 求 关键词 小水电 站增容改造计算 1 概述 丹江 口小水电站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丹江 口水利枢纽大坝右岸 电站建于 1 9 9 2年 电 站发电采用长 1 3 3 3 m 主 引水钢管l 联 合供水 再 分岔为两分支引水钢管经液动平板蝴蝶阀门与机组 蜗壳连接 电站装机为2 0 Mw混流式发电机 2台 随着丹江 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即将完工 水唪正常蓄水位将由1 5 7 1 提高至 7 0 IT I 电站发 电 最大水头 由6 5 m提高至7 8 m 最小水头由4 7 1 11 提高 至5 3 m 平均水头由5 7 5 m 提高至6 8 1 7 1 水轮机经 常运行水头范 围为 6 4 7 4 n l 因 电站引水水头发 生了较大变化 所以也影响电站与发 电相关设备正 常运行 1 由于水头上升 水压变化 引水部分引水 钢管及机组蜗壳强度能否满足加高后水位下正常安 全运行的要求 其强度值需重新进行校核 2 由于水头变化 水轮机运行工况严重偏离 最优水头运行区 效率变低 空化性能和运行稳定 性也出现问题 水轮机需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水头运行 3 由于水头上升 为充分利用提升 的水头潜 力 应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合理改造 增加 发电 效益 2 引水部分强度校核 电站引水系统是按初期水头条件设计 引水钢 管 蜗壳承受最大计算压力为9 5 m水柱 由于大坝 收稿 日期 2 0 1 1 一O 5 2 6 作者简介 何立功 1 9 7 1 一 男 工 程师 主要从 事水 电 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E m a i l ug 4 2 5 5 1 6 3 c o m 6 0 加高 水头上升 机组水力过渡过程需进行重新核 算 以验证是否超出初期设计计算压力值 2 1 引水钢管及蜗壳 2 1 1 关闭蝴蝶阀水锤压力计算 水锤压力计算公式为 H h M h M a v T 式中 h M为最高水头 取值7 8 m a为压力 波速度 o 8 9 2 m g为重力加速 K D 丽 度 取值 9 8 1 I n s 2 V为管 道内水 流速 T为压 力波传播 1 个周期的时间 设定为 T 0 3 S t 为 关闭时间 设定为 t 9 0 S 1 用总管流速 7 4 m s 计算总水压力 詈 7 8 4 8 0 2 m 水柱 2 采用叉管流速 Jn 5 9 4 m s 计算总压力 M 詈 7 8 5 9 譬 7 9 8 m水柱 故可得到蝴蝶阀前水柱压力为8 0 l 左右 因蝴 蝶阀关闭时间为9 0 S 在 阀门前 引起的压力上升很 小 因此在9 0 s 内压力波己经衰减到非常小 但是 与蝴蝶 阀很 近 的导 叶其 调 速 器 的 关 闭 时 间 设 定 为 6 3 s 远远小 于蝴蝶 阀关闭时间 故蜗壳处 的压 力 上升可 能较 大 故 需校 核计算 2 1 2 导叶关闭时蜗壳压力上升计算 蜗壳压力上升计算主要 目的是计算最大压力上 升值 校核给定的调节时间是否合理 计 算最 大压 力上升值 分 不考虑 调速 器延迟 关闭 的影 响和考虑 调速 器延迟 关 闭的影 响两 种情 况 另 小水电2 0 1 1 年第5 期 总第 1 6 1 期 技术改造 外 不考 虑延 迟关 闭 的压力 上 升系数 一 定是 小于 考 虑延迟关闭的压力上升系数 所以在这里只例举考 虑延迟关闭时压力上升系数 的计算过程 调速器关闭时间为 6 3 S 延迟 系数 k 0 8 压力波传 回到导水机构的时间为 T 0 3 4 s 采用计算方法求最大压力上升系数 得到在水轮机 关闭末 了时且考虑延时关闭影响时的压力上升值为 3 3 5 由此可得到蜗壳 内的压力值 H M h M 1 7 8 1 3 3 5 1 0 4 1 m水 柱 由此看出 蜗壳的最大压力值为 HM 1 0 4 1 m 水柱 超过初期蜗壳承受最大计算压力9 5 m水柱 为确保引水系统安全运行 又不进行大规模 大资 金投入对引水系统进行改造 最终通过论证可以调 整调保计算值 将调速器 紧急关 闭时 问由6 3 s 调 整至8 S 有效地降低 了水锤压力上升值 经计算 当 8 s 时 蜗壳最大压力值为9 4 7 6 m 水柱 由前面的计算得到下面的结论 1 导叶关 闭引起 的压力上升值大于蝴蝶 阀关 闭引起的压力上升 故引水管强度计算要以此为依 据 通过调整调保计算 值后 蜗 壳最大压 力值 为 9 4 7 6 r n 水柱 引水管有足够的强度 2 蜗壳 的压 l力接近允许值9 5 m水柱压力 经 分析问题不大 因为计算中使用的流速偏高 导水 机构一动作 流量就开始减少 流速就下降 压力 上升将小于计算值 2 2液 动平板 蝴蝶 阀 门的 强度 液 动 蝴蝶 阀 门为 初 期 水 头 设 计 安 装 投 入 运 行 经强度核算 水头提高后 蝴蝶阀门控制接力 器油缸容量偏小 操作力矩偏小 不能保证动水关 闭安全 无疑使机组失去 了防止事故飞逸转速保护 的措施 同时在新水头压力下 蝴蝶阀阀门上 下 游法兰和分半法兰弯曲应力要求偏高 平均应力达 1 0 5 M P a 综合应力与局部应力会更高 螺栓应力 达1 5 1 MP a 活门轴应力也偏 高达 1 1 5 M P a 初期液 动蝴蝶阀门在运行中可能会造成诸多危害性变形甚 至破坏的隐患 因此 液动蝴蝶阀门必须进行整体 更 换 以满 足新 水头 下 安全运 行 的强度 要 求 3 水轮机部分改造 电站原 H L D 7 5转轮是制造厂家 当初在 2 0世纪 8 O 年代为三峡工程研 制 限于当时水轮机设计试 验水平 针对防止进水边空化等措施考虑不足 再 者 H L D 7 5转轮材质为普通碳钢 水力机械设计手 册对普通碳 钢材料推荐 K值 为 1 1 0 1 1 3 实 际 运行水头区间 值 为 i 2 5 1 7 6 对应 的空化系 数 盯 值为 0 1 4 4 0 2 1 1 难 以保证水 轮机在新水 头 下安 全运 行 水头提高后 特性水头下原水轮机额定工况运 行空化系数明显降低 转轮叶片进水边负压面将产 生涡流 叶片进水边 空化气蚀破坏 空蚀特性 变 差 难 以保证水轮机转轮在高水头条件下的无空化 安全运行 运行 区严重偏离最优效率区 效率明显 下降 机组额定 出力时导叶开度明显减小 导叶开 度可能经 常运行在 5 0 7 0 区问 机组 高频震 动加大 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因此 必须进行 水 轮机 改造 新水轮机转轮研发是结合 电站现场 已有具体条 件 并在考虑引水系统流量 水轮机涡壳等埋设部 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笔者所在公司技术人员与某大学水力学试验室 密切合作 充分利用 大学师资 力量 和先进 的 C F I 计算机设计试验室 经过多次模拟解析验证和多次 数据修正改进 最终研发出适合电站的最优工况新 HL D 5 0 3 转轮 经东方 电机厂水力试验高台试验后 证明 新 H lf J T 5 0 3 转轮在新水头下运行 空蚀系数 较少 压力脉 动值 2 2 能量指标 9 4 2 综 合总结各特性指标 及稳定性方 面得 出 H L D 5 0 3转 轮适合水头运行条件 且运行性能也较优 良 电站最大水 头提高后 机 组轴系受 力随之增 大 经核算 后查对原机组 东方 电机厂设 计资料得 知 原机组轴系设计预留的裕量较大 仍在许用应 力范围内 则 原轴系经检 测后如无 问题 可 以继续 使用 4 发电机部分改造 水轮机出力 由原2 0 6 2 M w增加到2 5 5 M W 为 增加机组运行利用率 充分利用水轮机改造后设备 的潜力 2 j 同时进行了发 电机改造 合理增加发电 机的容量 通过更换发 电机定子铁芯 定子线棒 转子磁极线圈 不更换转子磁极铁芯 磁轭和转子 支架 发 电机 出力可 由原 2 0 MW t 容 到2 5 Mw 1 定子铁 芯改造 定子铁芯损耗是发电机电 磁损失的主要部分 电站机组投产较早 运行 已近 2 O a 加之多年的长期满负荷 超 负荷运行 年平 61 技术改造 S M A L L H Y D R 0 P O W E R 2 0 l l T o t a l 0 J 6 均运行小时数高达8 4 O 0 h 造成铁芯松动 涡流 损失增加 硅钢片磁滞损失较大 电气绝缘老化 所以铁芯部分予以更新改造 其甲包括更换铁芯固 定方式 改造后可有效增加铁 导磁率 使发电机 效率进一步提高 2 定子绕组改造 将原 B级绝缘提高到 F级 减小主绝缘 的厚度 增加线棒的股线截面 可使有 效面积增加 1 5 左右 有效 降低绕组 的电阻和损 耗 同时利用线棒换位技术 提高线棒切割磁场均 匀性 最终达到提高电负荷的 目的 3 改变铁芯通风槽 的尺寸 增加铁芯和线圈 的冷却面积 使定子铁 芷 通风更加均匀 有利于降 低定子线圈和铁芯的温升及铁芯温差 相应增加 了 线圈的导线有效截面积 4 转子部分励磁绕组改造较简单 只需考虑 增加 由于定子电流增加引起的电枢反应去磁作用增 加的部分励磁功率即可 可采用更换励磁线圈并增 加线圈匝数和铜线线径的方法解决 同时改进励磁 绕组绝缘结构和适 当减小气隙值 5 转子磁极机械强度在机组甩负荷导水叶紧 急关闭时 可延长导叶关闭时间 有效地控制转速 上升率 经过核算 在最大转速上升率出现时 转 子磁极 T 尾 拉应 力及剪 应力均 小 于原设计值 1 3 5 0 k g c m 2 许用应力 磁轭平均拉应 力小于原设 计值3 6 0 0 k g c m 2 许用应力 材料的强度 已满足改 造后运行的要求 所 以也不需考虑进行再改造 5 结语 通过增 容改造 使机组在新工况下能够安全可 靠运行 设备运行稳定性也有了明显改善 同时提 升了机组的性能指标 建议增容改造完成后在合适 机会还应进行科学的改造论证试验 如进行超出力 运行试验 稳定性试验 噪声测量等试验 同时还 应关注新转轮运行工况 以论证机组改造后的性能 是否能达到改造当初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潘家铮 压力钢管设计E M 北京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 社 1 9 9 0 2 黄定 奎 陈 贤明 东风发 电厂机组 改造 增容 工程介绍 J 贵州水力发电 2 0 0 5 3 5 1 5 3 责任编辑吴昊 止J止 业 屯 也 j也j s 屯j j也 址 屯j Lj j j 上 姒j 4t L4L L 屯j J tj也 j Lj止4 业j j也 L s 止 上接 第 6 4页 二 P g Mo o N H p g Q 结果对流道进行改进设计 最终使卧式机组的性能 与原立式机组 的性能一致 说明将基 于 C F D的混 流式水轮机性能预估方法应用在水轮机的水力设计 2 和改造中 可以大大减少模型试验次数和缩短产品 3 开发周期 汁算 结果 表 明 依 据 电 站要 求 改 进 的 机组 HI A6 7 8 一wJ 一 1 2 0的性能满足机组的性能要求 性 能与 H T J A 6 7 8 一L I 一 1 2 O相当 故在该技术参数的电 站下运行 H L A 6 7 8 一wJ 一1 2 0可以为满足电站布置 要求而取代 H L A 6 7 8 一U l 2 0 从图 3中可看出立式机组 内水流运动迹线很顺 畅 见图 3 而在卧式机组尾水管出 口上侧存在 涡流 涡流 的产 生 与机组 的布置 型式及尾 水管 的倾 斜等有关 由于该涡流远离于转轮出口 故对机组 的性 能影 响较小 3 结语 改进后的流道经实际电站运行 不仅满足电站 布置要 求 也 满 足 了机 组 性 能 要 求 基 于 C F D对 H L A 6 7 8 进行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依 据计算 62 参考文献 1 郭鹏程 罗兴绮 郑小波 等 混流式水轮机内三维定 常湍流数值 研 究 J 水 动力 学研 究 与进 展 2 0 0 6 2 1 2 1 8 1 1 8 9 2 齐学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