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1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2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3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4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43分)1.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有一组( ) A . 齐师败绩一鼓作气望其旗糜B . 辍耕垄上戍渔阳度已失期C . 七略四库时蒙券轴汗牛塞屋D . 耕者忘其梨,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 (12分)学校本月校园文化宣传主题为“和文化”。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和”字字源的解说及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补全下面的板报内容。 “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龢”的省略,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各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为“相应也”。由此可知,“和”的本义为:_(2)宣传组的同学撰写了一篇介绍“和文化”的短文。请你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CCTV曾举办主题为(甲)“汇聚力量,传播文明”的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其中有一则广告让人倍感亲切(乙) 一个稚气敦实的泥塑娃娃拱手道(丙):“和谐中国,雨露滋润,和为贵。”与此同时,屏幕上现出一个苍劲有力的“和”字。“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便有“ ”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依一定秩序组成的共同体。“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华民族是名f其实的礼仪之邦。有子曰“ ”,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若能按照礼的规范和谐相处,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丁)、良好的公共秩序,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 ”的主张以治理好本国为前提,通过协调异邦,达到化解冲突、和平共处的目的。“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对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和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劲jn 名副其实 B.苍劲jn 名幅其实C.苍劲jng 名副其实 D.苍劲jng 名幅其实在文中第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协和万邦 和实生物 礼之用,和为贵A. B. C. D.下面对短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使用双引号,表明“汇聚力量,传播文明”是特定主题而需要特别指出。B.(乙)处使用破折号,表明破折号前后的话题发生了转换。C.(丙)处使用冒号,用在提示性词语“道”的后面,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提示。D.(丁)处使用顿号,说明“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公共秩序”是并列关系。第段结尾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3)同学们在收集“和文化”资料时,发现传统对联常以“和”为主题。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一副对联,下联赞颂的就是“和”的宝贵价值。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齐家治国 , 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 ,譬之宫墙。【注释】布在方策:意思是一切都展示在典籍之上。譬之宫墙:此处引用典故,意思是找到了正确的入口,就进入了宫墙之内。A . 天下平 得其门者B . 平天下 得其门者C . 天下平 各行其道D . 平天下 各行其道(4)下面是初二(1)班四位同学在“和文化”班会上的发言,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和”就是在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不强词夺理,能够真诚地聆听别人的不同观点。B . 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喜欢挑拨离间,致使误会不断,这就是不“和”的表现。C . 有人认为“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不以为意,实际上“和”是可以求同存异的。D . 面对风云变幻、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5)班级书法角为配合本次活动,要张贴一幅“和”字书法作品,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推荐幅,并结合作品的书体特征与上文中“和”的内涵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_理由:_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了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B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 . 经过推举、表决和讨论等一些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D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4. (2分)下列诗词中不是陆游作品的是( ) A . 钗头凤B . 卜算子咏梅C . 示儿D . 满江红怒发冲冠5. (8分)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_,_,仁在其中矣。(论语) (4)时间都去哪儿?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5)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句子是:_,_。 6. (12分)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栏目二:_栏目三:_(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7. (5分) 文中写“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展开想象,具体描写“群树”、“荷花”深表同情的情态。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背影节选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 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2)“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3)“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4)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5)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9.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绿色”浅层地温能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1)下列不是浅层地温能优点的一项是( )A . 浅层地温能能量巨大B .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C . 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D . 不需要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2)对下列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作比较)B . 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举例子)C . 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下定义)D . 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列数字)(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B . 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C .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D . 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 , 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z),太阳偏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去之南都入学舍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3)读完岳阳楼记和乙文,你对范仲淹有怎样的认识评价?你认为他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燕山春暮明张羽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1)诗歌一,二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2)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初中生活马上要结束了,细细回望这三年一千多个日子,你一定有许多感慨和思考,如果用一至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你的初中生活,你将选用哪些(个)词?请以“我的初中生活关键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超过四个关键词。(2)思想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