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一章习题(运动的描述)_第1页
物理第一章习题(运动的描述)_第2页
物理第一章习题(运动的描述)_第3页
物理第一章习题(运动的描述)_第4页
物理第一章习题(运动的描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一 机械运动 1 定义 物体的 随时间变化 它是自然界最简单 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 力学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 二 物体和质点 1 实际物体 有一定的 和形状 并且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一般说来并不相同 2 质点 1 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 2 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如果忽略物体的 和 等因素 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 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3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 抽象 实际中并不存在 三 参考系 1 运动与静止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即运动是 的 静止是 的 但在研究 物体的运动时 也可以说运动是相对的 2 参考系 1 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 被选定为参考 假定为 的物体 2 参考系的意义 观察被研究的物体 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随 变化以及如何变化 3 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的运动 同一物体的运动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 所得出的结果可能是 的 四 坐标系 1 建立坐标系的目的 定量地描述物体的 及位置的 2 建立方法 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可以选取某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轴 坐标轴的方向表示 规定的 坐标轴上的数值表示物体的位置 典例典例 1 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 可视为质点的有 A 做高低杠表演的体操运动员 B 沿斜槽下滑的木块 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 C 人造卫星 研究它绕地球的转动 D 列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研究它通过大桥的时间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实际上并不存在 D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 即可把物体视为质点 典例典例 2 甲 乙两人坐在同一辆沿水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上 以下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以乙为参考系 甲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考系 甲是运动的 C 以汽车为参考系 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D 以汽车为参考系 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典例典例 3 质点由西向东运动 从 A 点出发到达 C 点再返回 B 点静止 如下图 若 AC 100 m BC 30 m 以 B 点为原点 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 则出发点 A 点位置为 B 点的位置为 C 点的位置为 2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3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 4 m 处落下 到达地面并被弹回 在距地面 1 m 处被接住 以 抛出点正下方 2 m 处为坐标原点 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球的抛出点 落地点 接住点的位置 坐标分别为 A 2 m 2 m 1 m B 2 m 2 m 1 m C 4 m 0 m 1 m D 4 m 0 m 1 m 巩固基础 1 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 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 行驶着的列车 和 树木迅速后 退 的参考系分别是 A 地面 地面 B 地面 列车 C 列车 列车 D 列车 地面 2 在下列情形中 可以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 北京奥运会上 裁判员眼中正在进行吊环比赛的运动员 B 在研究 嫦娥一号 环月球飞行的轨迹时 C 地面上放一只木箱 在上面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 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翻转时 D 研究 神州七号 飞船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 3 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 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说 太阳东升西落 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 我们说 地球绕太阳转 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 我们说 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 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 月亮在云中穿行 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是地面 B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 研究物体的运动 必须选定参考系 5 在 2010 年的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 自由滑中国组合申雪和赵宏博以 216 57 分 的总成绩夺取冠军 拿到中国花样滑冰历史上首枚冬奥金牌 如图所示为两人在比赛中的情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欣赏比赛的观众眼中的申雪和赵宏博是质点 B 在关注比赛的教练员眼中的申雪和赵宏博是质点 C 在关注比赛的裁判员眼中的申雪和赵宏博不能看成质点 D 在关注比赛时间的计时员眼中的申雪和赵宏博不能看成质点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 m 高空飞行时 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 他以 为是一只小昆虫 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 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 子弹 是因为 A 飞行员的反应快 B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 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 快要落在地上了 D 飞行员的手有劲 7 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 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3 B 确定远洋航行中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C 比较转动着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D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着的乒乓球 能力提升 8 观察下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 关于甲 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甲 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 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 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 乙车向左运动 9 如图所示 在 2010 年 4 月 4 日进行的斯诺克中国赛决赛中 丁俊晖在上半场 5 4 领先的情况 下 下半场只拿下一局 最终以 6 10 不敌马克 威廉姆斯屈居亚军 马克 威廉姆斯则继 2006 年后再夺中国赛冠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台球比较小 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 丁俊晖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C 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D 丁俊晖在分析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10 如右图所示 一根长 0 8 m 的杆 竖直放置 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 的环 从杆的顶点 A 向下滑动 0 6 m 到达 B 点 取杆的下端 O 为坐标原点 向 下为正方向 图中 A B 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 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 位置变化 了多少 11 一物体从 O 点出发 沿向东的方向运动 10 m 至 A 点 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 5 m 至 B 点 1 建立适当坐标系 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 依据建立的坐标系 分别求出 A B 两点的坐标 12 拓展创新 一物体在 xOy 平面内做直线运动 如图 从 A 2 m 5 m 运动到 B 5 m 2 m 试求 A 到 B 的距离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一 时刻和时间间隔 1 时刻 时刻指的是某一 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个点表示 对应于物体运动过程 4 中的某一 2 时间间隔 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 对应于物体运动 过程中的 二 路程和位移 1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 只有 没有 是标量 2 位移 1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 质点 的 变化 2 定义 从 指向 的有向线段 3 大小 初末位置间线段的 4 方向 由 指向 三 矢量和标量 1 矢量 既有 又有 的物理量 如位移 2 标量 只有 没有 的物理量 如路程 3 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 两个标量相加时遵从 的法则 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 不同 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1 位置 对应坐标轴上的坐标 坐标为正时 位置在坐标轴的正半轴 坐标为负时 位置在 坐标轴的负半轴 2 位移 对应坐标的变化量 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位移的大小等于位置坐标 的数值 3 位移的表示方法 l 其中 为末位置坐标 为初位置坐标 l 的正 负表示位移 l 与正方向同向或反向 重点 难点分析重点 难点分析 典例典例 1 关于时间和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台报时时说 现在是北京时间 8 点整 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 3 秒时在什么位置指的是 3 秒末这一时刻 C 物体在第 3 秒内的运动情况 这里指的是时刻 D 第 3 秒末就是第 4 秒初 指的是时刻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 高考数学考试时间为 2 h B 2009 年 10 月 28 日 20 时整 第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开始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 1 4 h D 由青岛开往通化的 1406 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 3 min 典例典例 2 如图所示 一个物体从 A 运动到 B 又从 B 运动到 C A B C 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xA 5 m xB 10 m xC 2 m 试分别求出物体从 A 到 B 从 B 到 C 从 A 经 B 到 C 的位移 和路程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2 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 A 点运动到 B 点 再由 B 点返回运动到 C 点 已知 AB 30 m BC 40 m 如下图所示 试分别写出质点从 A 到 B 从 B 到 C 从 A 到 C 三段的路程和位 移 5 典例典例 3 3 一质点绕半径为 R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 如右图所示 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1 周 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 3 4 程是 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最大路程是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3 如图所示 一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从A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 和路程分别是 A 4R 由A指向C 2R B 4R 由A指向C 2 R C 2 R 由A指向C 4R D 4 R 由A指向C 2 R 由A指向C 典例典例 4 一质点由位置 A 向北运动了 4 米又转弯向东运动了 3 米到达 B 点 在这个过程中质点运 动的路程是多少 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方向如何 巩固基础 1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天津开往德州的 625 次列车于 13 h 35 min 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 15 s 跑完 100 m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19 h 开播 D 1997 年 7 月 1 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 关于时间和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很长 时刻很短 B 第 2 s 内和 2 s 都是指一段时间间隔 C 时光不能倒流 因此时间是矢量 D 北京时间 12 点整 其实指的是时刻 3 在直线运动中 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是 A 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 B 路程总是等于位移的大小 C 路程总是小于位移的大小 D 路程不会小于位移的大小 4 物体沿边长为 a 的正方形路径 由 A 经 B C 运动到 D 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3a 方向向右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a 方向向右 C 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3a 方向向右 D 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a 方向向右 5 关于位移和路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6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 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 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 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6 如图所示 某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弧由 a 点运动到 b 点 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 0 B 2r 向东 r C r 向东 r D 2r 向东 2r 能力提升 7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 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2表示时刻 称为第 2 秒末或第 3 秒初 也可以称为 2 秒内 B t2 t3表示时间 即称为第 3 秒内 C t0 t2表示时间 称为最初 2 秒或第 2 秒内 D tn 1 tn表示时间 称为第 n 1 秒内 8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 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 轻轻踢它一脚 使它向东做 直线运动 经过 5 米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 经过 7 米后停下 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 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12 米 2 米 B 12 米 2 米 C 2 米 2 米 D 2 米 2 米 9 如图所示 某人站在高处从 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 然后落回 到 O 点下方 25 m 处的 B 点 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规定竖直 向上为正方向 A 25 m 25 m B 65 m 25 m C 25 m 25 m D 65 m 25 m 10 一个质点在 x 轴上运动 从初始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B 初始位置的坐标 xA 3 m 末 位置的坐标 xB 2 m 在此过程中它的坐标位置变化量 x 位移是多少 如图所示 11 一个质点在 x 轴上运动 其位置坐标如下表 t s 012345 x m 20 4 1 76 1 该质点在 0 2 s 末的位移是多大 方向如何 2 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经 4 秒位移多大 方向如何 7 3 该质点在第 5 s 内的位移多大 方向如何 12 拓展创新 如图所示 一个实心长方体木块 体积为 abc 且 a b c 有一质点自 A 点沿木块 表面运动到 E 点 则 1 最短路程是多少 2 质点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一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 直线坐标系 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 表示该点的坐标 两个坐标的 表示坐标的变化量 2 位移 在位移轴上坐标的变化量表示 即 x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3 时间 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 即 t 二 速度 1 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些位移所用的时间的 2 定义式 v 3 方向 物体的运动方向 4 单位 米每秒 国际单位 符号 或 5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的 和运动方向 三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 1 定义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 2 公式 v x t 3 方向 物体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方向 4 物理意义 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只能粗略地描述 物体的运动 2 瞬时速度 8 1 定义 运动物体在某一 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 2 方向 运动物体在该时刻 或该位置 的运动方向 3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4 速率 速度的大小 典例典例 1 汽车以 36 km h 的速度从甲地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用了 2 h 若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 匀速直线运动用了 2 5 h 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 设甲 乙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 A 8 m s B 8 m s C 28 8 km h D 28 8 km h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1 天狼星发出的光到达地球要 2 5 108 s 即大约 8 年的时间 求天狼星与地球的距 离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率 v 3 0 108 m s 典例典例 2 2 下列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 v 当 t 充分小时 该表达式可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x t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零 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2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 v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 v是平均速度 典例典例 3 3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 第 1 s 内通过 5 m 的距离 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各通过 20 m 的距离 第 4 s 内又通过了 15 m 的距离 求汽车在最初 2 s 内的平均速度和这 4 s 内的平均速 度各是多少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3 3 某汽车沿直线由甲地驶向乙地 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40 km h 后一半时间的平 均速度为 60 km h 求汽车在甲 乙两地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典例典例 4 4 如图所示为甲 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 t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 乙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B 甲 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 甲 乙两物体同方向运动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4 4 如图所示的位移 时间图象中 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 其中 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2 m s 的图象是 9 巩固基础 1 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 子弹以 790 m 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100 m s C 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 80 km h D 台风以 36 m s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2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 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 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无关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 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 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为 速度 下列所说的速度中 指平均速度的是 指瞬时速度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百米赛跑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达到 9 5 m s B 提速后 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 150 km h C 由于堵车 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 1 2 m s D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 8 m 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E 子弹以 800 m s 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4 物体在某段运动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5 甲 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 设向右为正 甲质点的速度为 2 m s 乙的速度为 4 m 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 2 4 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 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 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 则 10 s 后甲 乙两质点相距 60 m 6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 5 s 内速度从 v0 12 m s 增加到 v 18 m s 通过的位移是 x 70 m 这个物体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4 m s B 15 m s C 6 m s D 无法确定 7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 安全 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右图所示 甲图是限速标志 白底 红 圈 黑字 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80 km h 乙图是路线标志 表示到杭州还有 100 km 上 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 80 km h 是平均速度 100 km 是位移 B 80 km h 是平均速度 100 km 是路程 C 80 km h 是瞬时速度 100 km 是位移 D 80 km h 是瞬时速度 100 km 是路程 能力提升 10 8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1 10 m s v2 15 m 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3 75 m s B 12 5 m s C 12 m s D 11 75 m s 9 一旅客坐在一列速度为 54 km h 的火车中 迎面从旁边的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 150 m 速度 36 km h 的货车 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 A 10 s B 15 s C 6 s D 30 s 10 物体甲的位移 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 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 则这两个物体的 运动情况是 A 甲在整个时间 t 6 s 内做往复运动 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时间 t 6 s 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总位移大小为 4 m C 乙在整个时间 t 6 s 内做往复运动 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时间 t 6 s 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总位移大小为 4 m 11 一人从甲地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 以 6 m s 的速度用 10 min 行至乙地 然后休息 5 min 又以 5 m s 的速度用 10 min 到达丙地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12 拓展创新 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过程每隔 s 拍一次照 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则小球在 1 5 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第四节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典例典例 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 在如下的步骤中 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 安放纸带 C 松开纸带 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 接通 220 V 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开头 进行打点 2 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 上 还要将墨粉纸位于纸带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接通电源与让纸带 随物体 开始运动 这两项操作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A 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纸带 B 先释放纸带 后接通电源 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11 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典例典例 2 若所用电源频率是 50 Hz 纸带如下图所示 从 A 点通过计时器到 B 点通过计时器 历时 s 位移为 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 s BC 段 的平均速度是 m s 且 AD 段的平均速度是 m s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2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对上面 记录进行测量和分析 可以得到的物理量有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瞬时速度的准确值 D 平均速度 三 v t 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典例典例 3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得一物体下落过程中拖动的纸带上的点如下图所示 相邻计 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 1 s 他标出的 O 点不是物体刚下落的点 根据图中所得数据求 1 3 5 7 四个点的瞬时速度 并以计数点 O 对应的时刻作为 t 0 时刻描绘出这一阶段的速度 时间图象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3 某物体的 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 则该物体 A 做往复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巩固基础 1 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 B 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C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的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 02 s D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 01 s 2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 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 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 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3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 B 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 C 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 1 到第 n 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 02n s D 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 1 到第 n 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 02 n 1 s 12 4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5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迹均匀 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 点迹变稀 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 点迹变密 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6 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 这可能的原因是 A 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 C 电源频率不稳 D 打点针压得过紧 能力提升 7 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 其 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 1 s 内和第 4 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第 1 s 内质点向前运动 第 2 s 内质点向后运动 2 s 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D 第一个 2 s 内质点向前运动 第二个 2 s 内质点向后运动 4 s 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8 如下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 用毫米刻度尺 测出各点的距离为 AC 14 0 mm AD 25 0 mm 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 AC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纸带在 A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 s 9 如下图所示 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 据此读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情况 10 拓展创新 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手拉纸带的运动情况 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 他在纸 带上找出连续的 6 个点 分别标记上 A B C D E F 并用直尺量出两个相邻点间的距离 s1 s2 s3 s4 s5 数据见下表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50 Hz 低压交流电源 13 s1 cms2 cms3 cms4 cms5 cm 3 754 505 124 654 12 1 根据这些数据 运用你学过的知识 求出纸带在 A E 段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2 求出打 B 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最合理值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一 加速度 1 定义 速度的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 定义式 a 3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加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cm s2 4 物理意义 加速度为描述物体运动速度 而引入的物理量 二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 加速度的方向 总是与 的方向相同 其中 v v2 v1 2 加速度 a 与速度 v 的方向关系 在直线运动中 如果速度增加 与速度方向相 同 如果速度减小 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三 从 v t 图象看加速度 1 v t 图象是以 为纵轴 以时间为横轴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 2 v t 图象反映了物体的 随 变化的规律 通过 v t 图象可以知道物体的 典例典例 1 关于加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 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 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 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 0 加速度一定为 0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甲 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 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 甲的加速 度恒为 2 m s2 乙的加速度恒为 3 m 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都做加速运动 乙的速度变化快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它的速度变化快 C 乙做减速运动 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典例典例 2 足球以 8 m s 的速度飞来 运动员在 0 2 s 的时间内将足球以 12 m s 的速度反向踢出 足 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 s2 方向与 m s 的速度方向相反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2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 m 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 m s 14 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 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 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 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 s2 典例典例 3 如下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象可知在 0 1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是 方向是 在 10 4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 40 60 s 内物体的加 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 质点在 0 t1内速度 加速度如何变化 在 t1 t2内质点的速度 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巩固基础 1 由 a v t 可知 A a 与 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 v 决定 C 加速度方向与 v 方向相同 D v t 就是加速度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有加速度 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v 越大 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很大 物体的加速度就很大 D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 物体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3 下述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 速度反而减小 15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 加速度却不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