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云中学精品课件 春秋笔法 春秋 是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 到鲁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 的历史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传统上认为 春秋 是孔子的作品 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一 关于 春秋 春秋 因文字过于简质 后人不易理解 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 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 称之为 传 其中左丘明 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 春秋公羊传 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 合称 春秋三传 均列入儒家经典 二 关于 春秋三传 左传 即 春秋左氏传 简称 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 春秋 而作 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 迄于鲁悼公十四年 前453年 以 春秋 为本 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 春秋 的纲目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三 关于 左传 四 我国史书体例 一般来说 根据编排的线索 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如果在编写中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的 称国别体 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 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纪事本末体 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纪事本末体裁 每事一题 为一专篇 把分散的材料 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 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 详于记事 方便阅读 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 通鉴纪事本末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 按年 月 日顺序记述史事 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 是以本纪 列传人物为纲 时间为纬 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断代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 汉书 从 史记 到 明史 的二十四史 除了 史记 以外 均为断代史 国别体 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 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如 战国策 由西汉刘向编撰 共分十二国策 通史 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 史记 二十四史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 故又称 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前2550年 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 1644年 计3213卷 约4000万字 用统一的有本纪 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 新元史 列入正史 与 二十四史 合称为 二十五史 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 而改将 清史稿 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 则形成了 二十六史 五 关于 二十四史 五 关于 春秋笔法 明确 春秋笔法 也叫 春秋书法 或 微言大义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 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 是非分明而又简约 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 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1 什么叫春秋笔法 2 春秋笔法以什么为标准 明确 春秋笔法以合乎理法作为标准 3 春秋笔法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 1 不隐瞒事实真相 据事直书 2 为尊者讳 为贤者讳 为亲者讳 4 春秋笔法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 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 春秋 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 以定名分 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 褒贬劝惩 各有义例 有时一字暗含褒贬 由此就形成了 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春秋 记载 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 故不言弟 如二君 故曰克 称郑伯 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 难之也 春秋 记载道 郑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 所以用 克 字 称庄公为 郑伯 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 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 便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 这么写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历史上 左丘明发微探幽 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 春秋 之称 微而显 志而晦 婉而成章 尽而不污 惩恶而劝善 非贤人谁能修之 译文 春秋 的记述 用词细密而意思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