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ppt_第1页
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ppt_第2页
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ppt_第3页
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ppt_第4页
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身感染的规范化诊断 2018年7月 2 现状 想要找到全身感染诊断的规范化路径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感染性疾病诊疗现状 用八个字概括 治疗过度 诊断不足 其中尤为显著 首当其冲的是极度缺乏病原学诊断 进而造成临床治疗中大量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 遑论科学管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只有在良好的诊断基础上 才能开展正确且有针对性的目标性治疗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需要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病原学诊断双管齐下 方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 临床思维 发热患者病原学诊断临床思维及路径 按四步走 第一步 根据发热的定义 明确患者体征是否发热 第二步 根据感染性发热的特点 明确患者发热是否因感染引起 第三步 根据病原学等检查 明确引起此次感染可能的病原体 第四步 通过定位症状与体征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4 第一步 是不是发热 1 诊断学上的定义 当机体在致热源 pyrogen 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2 病理生理学上的定义 当由于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节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 超过0 5 时 就称之为发热 3 其他参考书上的定义 发热是指身体因某种原因而使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产生的高体温 有的资料还指出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 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5 第二步 患者发热 是否由感染引起 明确患者是否发热后 还需明确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 根据既往资料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 中 有50 病例是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另占约50 自身免疫性20 30 肿瘤性10 20 不明原因5 10 因此 发热不一定就是感染 6 感染性发热具有以下特点 1 起病急 伴有 或不伴有 寒战 2 常有全身中毒症状 3 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 除发热外 有指示相应感染部位的体征 如 胸痛 咳嗽 腹泻 腹痛 尿频 尿急 头痛 呕吐等 4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或降低 血液病患者多见 5 炎症因子 CRP C 反应蛋白 PCT 降钙素原 常有改变 7 结合感染性发热特点 进行相应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1 常规项目 三大常规 生化全套 血沉 CRP PCT2 影像学检查 胸片或CT B超 根据需要包含多部位 3 自身免疫指标 抗O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抗核抗体4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CA199 胰腺 肠癌相关抗原 AFP 甲胎蛋白 等5 病原学检查 涂片镜检 培养 多次局部标本 血培养 血清学 分子检测等 8 第三步 确定感染病原体 确定为感染性发热后 通过血常规检查 初步判断潜在病原体是细菌 病毒 或其他病原体 确定进一步检查的方向 并通过病原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多提示细菌性感染 但有例外 伤寒 肺结核及布鲁氏菌病等细菌性感染 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 2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 多提示病毒性感染 例外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乙型脑炎 狂犬病 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 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3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 多提示非典型病原体 支原体 衣原体 感染 9 10 第四步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循环系统 发热 寒战 怀疑血流感染 分以下三种情况予病原学检查 a 菌血症 脓毒症 血培养 反复多次 双侧 不少于5ml 每瓶 同时测PCT b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拔除静脉留置导管 做导管尖端培养 外周血培养 c 细菌性心内膜炎 多次血培养 心脏听诊加彩超 11 第四步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 发热 头痛呕吐 脑膜炎 可能病原体包括细菌 真菌 病毒 结核等 a 腰穿 脑脊液培养 生化 涂片镜检 革兰染色 墨汁染色 真菌荧光染色 b 血培养 双侧 不少于5ml 每瓶 PCT c 血清学检查 隐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抗原检查 12 第四步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呼吸系统 发热 胸痛气急 肺炎 结合听诊 湿啰音 和影像学 渗出 浸润等 证实 a 痰 胸水 BAL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涂片镜检 培养 反复多次 可能病原体 细菌 病毒 衣原体 支原体 真菌 结核 b 血培养 双侧 不少于5ml 每瓶 PCT c 抗原检查 军团菌 隐球菌 呼吸道病毒联检 GM试验 检测曲霉菌感染试验 等 13 第四步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泌尿生殖系统 发热 尿频尿急 尿路感染 a 中段尿 常规 涂片镜检 培养 计数 b 血培养 双侧 不少于5ml 每瓶 PCT c 支原体培养 衣原体抗原检查 14 第四步 明确感染发生的部位 消化系统 发热 腹痛腹泻 肠道感染 a 血常规 粪常规 粪便细菌种类多 要明确告知可疑病原菌 培养 毒素检查 b 血培养 PCT c 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d 真菌及寄生虫检查 15 总结 感染病的病原学诊断与临床路径 1 患者就诊2 临床医生初步临床诊断3 采集相关微生物标本送检 关键步骤 不可缺少 4 医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 广谱 高级 5 微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