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浮力试题一、填空题g=10N/kg1、潜水艇从在水下潜行变成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是A、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 )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2、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C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3、为了支援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将陆续运抵我国。若一艘满载赈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4、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块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如图1所示,物块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而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5、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2所示。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BC图3图26、三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如图3,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木球最大 B.铜球和铁球一样大 C.铁球最小 D.密度不同,无法判断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8、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浮力为6N B物体悬浮,浮力为5NC物体漂浮,浮力为5N D物体沉底,浮力为6N9、一个均匀的实心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当把该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大的占70%,再把它们投入到原来的液体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块的下沉,小块的上浮 B.大筷的上浮,小块的下沉 C.大块的悬浮,小块的悬浮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丢进水里,湖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确定11“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 cm3。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10 Nkg,则( ) 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 N 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 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上浮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悬浮12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4(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4A. B. C. D. 二、填空题(g=10N/kg)1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那么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 N,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17、一艘潜水艇在海面上航行时,其排水量是1500t,此时潜水艇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当它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m2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力是 N.(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18、密度是0.6g/cm3,质量为3kg的物体,把它浸在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19、有一泡沫塑料漂浮在水面上,它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密度为 kg/m3当一个质量为0.4kg水鸟停在该泡沫块上时,泡沫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该泡沫块的体积为 m3三、实验题(g=10N/kg)20、如图5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图5(1)由图 和 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由图 和 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 N.21.(10分)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侵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h/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下图7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5)该金属圆柱体的体积 m3,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hh/cmh/cmh/cmh/cmF/NF/NF/NF/N图7图6ABCD四、计算题(11分)22、一个均匀的物体挂在弹测测力计上,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N;当物体一半浸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5N。求:(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基础知识训练1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_铁块受到的浮力要大一些()(题型二)2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19.6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_N3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12N,木块受到的浮力()(题型二)A大于12NB小于12NC等于12ND等于10N4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则 ( ) (题型二)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题型二)A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图9-52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6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9-52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题型二)A甲B乙C丙D丁7.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 (题型二)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8.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关系是( ) (题型二)A.压力越大,浮力越大 B.压力越大,浮力不变C.压力不变,浮力越大 D.压力不变,浮力不变9.如图9-53所示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秤的示数依次是5N、4N、4N、3N(1)比较图(乙)与图(丙)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无关(2)比较图(丙)与图(丁)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无关(题型一)图9-53(甲)(乙)(丙)(丁)10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得重3.8N,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水从溢水杯流入量筒,求: 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所受浮力 金属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金属球的密度,它可能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题型三)综合提高训练1金属块重10N,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全部放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如图9-54所示,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N.如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应该_N.如果把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酒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 _N.(题型三) 2如图9-55所示,在弹簧秤下挂一个由均匀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当物体A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当物体A浸没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图9-55图9-54数为F2,己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壁厚不计),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比未浸入液体前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1)物体A的体积V物_ _;(2)物体A的密度物_ _;(3)液体的密度液_ _.(题型三)图9-563.如图9-56所示,研究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验装置是下图中的( )(题型一)A. 图(a)和图(b) B. 图(a)和图(c) C. 图(b)和图(c) D. 图(a)、(b)和图(c)4将铁、铜、铅制成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题型二)A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B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C挂着铅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D三个弹簧秤示数相同5如图9-57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乙浮F丙浮.而V排相等,故甲乙丙6(1)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选用的图: 或 探究的结果:在同种液体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选用的图: 或 探究的结果: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种,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选用的图: 探究的结果:浸没在液体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7方法有许多种,例:实验器材金属块、量筒、细线和水实验步骤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V2用测量量的符号写出计算浮力的表达式水g(V2-V1)8(1)等体积的铜块和铝块 (2)用细线分别系好铜块和铝块,丙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重G1和G2;再将铜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再计算出F1浮=G-F1和F2浮=G2-F2;最后比较F1浮和F2浮的大小,即可检验上述猜想9(1)50 (2)1.2103 (3)6.410310(1)2N (2)由F浮=液gV排,得V=V排=(3)从图(b)起,随着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水面升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逐渐增大;当物体上表面浸入水中后,物体继续向下,水面不再升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保持不变经典试题:1、()(06广东广州)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2、()(06福建福州) 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2题图 A B C D3、()(06重庆重庆市)在国际单位制中,功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A) 牛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 焦耳 4、()(06江苏无锡)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B)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C) 做的有用功是800 J (D) 拉力F的功率是80 W 5、()(06山东荷泽)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第4题图6、()(06甘肃兰州)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A)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7()(06福建泉州)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A)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 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C) 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 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8、()(06云南省卷)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升高了2m,拉力F 所做的功为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第9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A) 160N (B) 280N (C) 16N (D) 28N 9、()(06黑龙江哈尔滨阿城五常课改)如图所示是李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力学考点(13)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考点解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内容是力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率极高,即使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属于中考中的拉分题目。需注意在理解其物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做些练习,方能达到熟能生巧。例题解析:例1图例1、()(06北京大纲卷)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解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本题的A 、 B、D三种情景,虽然人均对物体施加了力,但物体均没有移动,所以A、B、D两图的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C图中的小丽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了力,并使箱子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小丽对箱子做了机械功。答案:C 例2、 ()(06江苏南通海门)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例2图解析:三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就只需比较拉力的大小和沿拉力方向移动距离的长短,不要受干扰条件平面或斜面及向上或向下运动的影响。本题中这两个因素都相同,所以做功一样多。答案:C例3图例3、()(06北京大纲卷)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F1= _ 。解析:这是一道比例型题,由于小民对地面的压力F1=G人-(GA+G0)/2, 小民对地面的压力F2= G人-(GB+G0)/2,要求出F2:F1必须先解出动滑轮的重G0。根据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解得Go=300N,然后代入可求得F2:F1=5:1; 例4、()(06广东汕头)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项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解析:(1)汽车的行驶速度v=s/t=5.4103m/(1560s)=6m/s;(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W=FS=4000N5.4103m=2.16107J; (3)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P=W/t=2.16107J/(1560s)= 2.4104w.的力, 在10s内把重为120N的物体提升5m,则此过程中()(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 (B)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C)他做的总功是12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10、()(06山东烟台)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甲、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甲=乙,W甲=W乙 B甲乙,w甲W 乙 C甲乙, W甲乙,W甲”、“; 26. 500,700,71.4%; 27. 75 80 150 ; 28. 4000;1500;80%; 29. 8,87.5%; 30. 略; 31. 略; 32. 略 33. (1)匀速、2.4N、24cm、83.3%(2)增大; 34. (1)20;(2)等于,83.3%,73.5%;(3)做相同的有用功,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做相同的有用功,动滑轮的个数越少机械效率越高等);35. (1)甲 乙 57(57.1) 83.3(83) (2)越低(小) (3)提升重物越重(增加钩码重力) ;36.解析:(1)h=-h m (2)W=mghn=50kg9.8N/kg0.05m100m/0.5m=4900J P=W/t=4900J/100s=49W (3)步距(或步伐大小、步子大小、跨步大小等均可)、步行速度(或步速、步行快慢、步行频率、跨步频率等均可)37. 1200Pa f=20N 200J; 38.解析:(1)每完成一次操作,小明做功Wmgh54kg1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线路架空施工与环保监测服务合同
- 茶叶专卖店经营权及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股东债权债务转让与财务审计承诺协议
- 2025公务员天灾面试题目及答案
- 基础通关:基本政治制度
- 单招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专业表演面试题目及答案
- 呼吸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教师专业技能试题及答案
- 住院医生述职报告
- 场景速写课件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
- 2025年运动员:体育与健康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2025年调酒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集锦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对照专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