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8分)1. (1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交流信息到生活起居乃至休息娱乐,网络已经凭借他的快捷高效等诸多优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网络也加强了许多社会性问题,对此,全社会采取了较严厉的防范措施,限制未成年的中学生进网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有的人因此剥夺了中学生上网的权利,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1)第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请修改。 (2)第句表意重复请修改。 2. (2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A . B . C . D . 3. (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B . 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部分。C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D .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4. (4分) 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_。其中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 ,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 ,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 ,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5. (12分)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_ , 江春入旧年。士不可以不弘毅,_。关关雎鸠,_。_ , 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西下,_。浮光跃金,_。落红不是无情物,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如此多娇,_。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 , 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6. (6分)名著导读。(1)把下面A,B,C处略去的人物姓名或绰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齐天孙大圣,混世_,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骋强。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_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_”,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2)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故事情节,并据此对出下联:情节:_上联:嫉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下联:_,_。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B . “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C . “鸡犬相闻”“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而充实的。D . 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孙建勇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迭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够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选自意林2015年第22期)(1)你从文中看出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用上三个词语)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3)结尾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踏实和勤奋的品质最初是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B . 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列出的数字充分说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走过的弯路是因为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不够细致导致的。C . 本文主要采用了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画屠呦呦的人物形象。D . 第段说屠呦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是为了与第段“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相对比,强调了屠呦呦的成功来得太容易。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史峰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植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一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窗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1,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推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淌”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选自知识窗2017年4期,有删改)(1)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 (2)试分析第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3)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10.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别让感恩教育变成了哭泣表演郭展不久前,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视频里,某小学的数千名学生在听了某教育家关于向母亲尽孝的煽情感恩演讲之后集体痛哭。上千网友众口纷纭的争议点是在这场感恩教育中体现的“道德绑架”和“道德作秀”。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就凭“我给了你生命,还把你养大”这一点,子女就绝对不能对父母说“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抓紧机会对自己的儿女进行思想上的控制。那么,父母又为何如此重视来自孩子的感恩之心呢?答案十分实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价值。有学者提出,父母期待从孩子身上取得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所谓经济价值更多是为了“养儿防老”;而精神价值更多是达到“父为子荣”。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不理解,难道孩子赡养父母不是义务吗?在我国,孩子赡养父母是义务,当孩子拒绝赡养父母时,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注意点:中国传统意义中的“老有所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视老人和子女的同居问题。如果子女将老人委托给养老院,或者只是有金钱上的支援却淡漠了人情上的冷暖,也会招之不孝的骂名。那么在其他国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日本在20世纪70年前后就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福祉体系,其中的“年金制度”则较好地保障了大部分老人在退休后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这使他们即便不那么依靠孩子也能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同时日本的养老院制度也比我国相对完善。整体而言,赡养老人的职责由政府承担了一部分,这就使子女的负担相对减轻。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家庭教育便不是那么重视“孝心反哺”了。而新加坡为了推动国家对老人进行支持和赡养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和政策。例如,当子女和老人在同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时,政府会免除该家庭的一部分税金,以及部分面向高龄者的福利政策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等等。这样的政策使得养老的责任被各个家庭所分担,也就是说,用政策来促进子女主动承担养老责任。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仍在健全和完善中,加上民族极多、国土面积辽阔造成的地域社会意识上存在差异等原因,因此不能和上述国家一概而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目前只能相对加强关于孝顺的教育,用感恩的力量促使各个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孝乃美德,孝本无错。只是如果社会以及父母过度重视将来能否得到孩子承担的反哺以及担忧老无所养,从而带有强迫性地对孩子实施“填鸭式感恩教育”的话,我们不得不对其有效性表示担忧。毕竟,孝不是体现于言辞与眼泪,而是付诸行动。所以,还是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公园吧,当小脑袋们在晴空之下绿荫之上,和父母充满温柔的目光对视的时刻,他们心中油然而生的“希望和爸爸妈妈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的愿望,一定比在高音喇叭下催出的泪更能长久地保存下去。(选自2017青年文摘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的观点。 (2)文章第段用一则视频引起网友的争议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三段除了道理论证外,还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阅读下列材料,你对第段划线句子是如何理解的,谈谈自己的观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