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粘层、透层、封层_第1页
沥青混合料粘层、透层、封层_第2页
沥青混合料粘层、透层、封层_第3页
沥青混合料粘层、透层、封层_第4页
沥青混合料粘层、透层、封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沥青混合料粘层 透层 封层沥青混合料粘层 透层 封层 1 引用文件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2 9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CJJ 1 200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 2012 2 施工准备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 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 时施工 提前绘制沥青混合料摊铺顺序平面图 将摊铺机和压路机司机 摊平负责 人 现场质量负责人 责任工长等人员信息进行收集和张贴 便于现场协调 沥青表处封层试验路在正式摊铺沥青表处封层前 铺筑一段200m长的试验 路 以确定洒布车行驶速度 材料用量控制 碾压方式等施工指标 2 1 作业条件 封层的混合料其配合比应经设计 试验 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在已施工完成且合格的基层上洒布透层沥青 然后铺筑沥青混合料 在双 层式或多层式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 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 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2 2 材料及机具 2 2 1 材料 用于透层 粘层 封层的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8 1 7 4 4 的 规定要求 施工中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 乳化沥青做透层油 基质 沥青宜采用针入度 100 的石油沥青 基质沥青标号及煤油的掺配比例 必须 经试验确定 以满足渗透深度不小于 5mm 的要求 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下表规 定 液体沥青乳化沥青 用途 规格用量 L 规格用量 L 无结合料 粒料基层 AL M 1 2 或 3 AL S 1 2 或 3 1 0 2 3 PC 2 PA 2 1 0 2 0 半刚性基层 AL M 1 或 2 AL S 1 或 2 0 6 1 5 PC 2 PA 2 0 7 1 5 注 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 乳化沥青的总量 乳化沥青中 的残留物含量是以 50 为基准 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 也可采用快 中凝液 体石油沥青 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液体沥青乳化沥青 下卧层类型 规格用量 L 规格用量 L 新建沥青层或旧沥 青路面 AL R 3 AL R 6 AL M 3 AL M 6 0 3 0 5 PC 3 PA 3 0 3 0 6 水泥混凝土 AL M 3 AL M 6 AL S 3 AL S 6 0 2 0 4 PC 3 PA 3 0 3 0 5 注 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 乳化沥青的总量 乳化沥青中的 残留物含量是以 50 为基准 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 集料应质地坚硬 耐磨 洁净 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 采用 S12 单粒径碎石骨料 用量为满铺的 60 约 11Kg m2 SBS 改性沥青洒布温度不低于 160 2 2 2 机具 沥青洒布车 沥青表处封层采用沥青碎石同步洒布车施工 具有储料 沥 青加热 同时撒布沥青和碎石 计量控制洒布量等功能 施工前必须对设备做 全面的检查和调试 包括 油泵系统 洒油系统 输料系统 计量系统 3 操作工艺 3 1 工艺流程 透层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 结构物防护 透层沥青制备 洒布车撒布 透层 交通管制 粘层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下面层 结构物的防护 乳化沥青 改性乳化沥 青 准备 洒布粘层 交通管制 封层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面层 配合比设计 同步碎石封层车洒布封层 轮胎压路机稳压 交通管制 3 2 透层施工 3 2 1用道路清扫车将基层的杂物清出路基外 用空压机沿半幅路的纵向将基层 表面的浮尘吹干净 使集料外露 3 2 1透层施工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 洒布设备喷嘴应与透层沥青匹配 喷洒应 成雾状 提前调节洒油嘴高度 使同一基层点同时接受2 3个油嘴的油量 3 2 3在进行大面积施工前做好一段试验路 以确定沥青洒布车数显技术参数的 准确性 当准确无误时 按设计输入施工参数 3 2 4 沥青洒布车在洒布沥青时 先洒靠近中央分隔带的一个车道 由内向外 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的喷洒 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原则上不重叠或少重 叠 但不能露白 露白处需要用人工喷洒设备补洒 洒布车喷完一个车道停车 后 立即用油槽接住排油管滴下的沥青 以防局部沥青过多 若局部地方尚有 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到基层时 喷洒过量应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 必要时 作适当碾压 3 2 5为防止开始和结尾处洒布油量的不均匀 洒布开始和结尾处采用彩条布遮 住基层 3 2 6洒布量的检测控制 洒布前先校准沥青洒布车的洒布量参数的准确性 洒布过程中用浅的金属方盘检测单位面积洒布量 在检测段 约100m 按 照梅花桩布置约15个金属方盘 确定每个金属方盘的质量m1和面积s 洒布完毕 后再称量金属方盘的质量m2 计算实际洒布量A m2 m1 s 3 2 7养护 对洒好透层的基层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原则上封闭交通 必须行驶 的施工车辆最少在24小时后才可上路 并保证车速低于5km h 不得刹车或调头 出现粘粒 花白块应及时补洒完整 待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 青水分蒸发后 及时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 3 3粘层施工 3 3 1 洒布粘层沥青前用道路清扫车清扫一遍后再用空压机吹掉下面层空隙中 的灰尘 3 3 2 粘层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 洒布前先对喷嘴与洒油管进行预热 确 保每个喷嘴及洒油管无堵塞 调整好喷嘴的喷射角 使各个相邻喷嘴的喷雾扇 在其下角能有少量的重叠 3 3 3 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首先从靠近中央分隔带开始 一个车道 接一个车道喷洒 为确保无漏洒现象 控制相邻洒布带重叠10 15cm 洒布量控 制为每平方米0 4 0 6L 3 3 4 洒布时 对路缘石 路缘带 路肩预制板 纵向排水沟及喷洒区附近的 结构物和树木采用塑料布覆盖 防止污染 3 3 5 洒布要均匀 要严格控制喷油量 宁少勿多 不允许出现油包 3 3 6 洒布粘层乳化沥青后 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 行人通 过 3 3 7 在沥青砼摊铺时 如被沥青砼运料车粘走 或雨天将粘层冲坏处 应及 时人工补洒 3 3 8 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低于10 表面干燥 大风天影响洒布质量时 不 予洒布 浇洒粘层沥青后禁止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 行人通行 3 4 沥青封层施工 3 4 1 采用沥青碎石同步洒布车施工 施工前控制原材料数量与拟摊铺面积相 当 对喷嘴与洒油管进行加热 确保每个喷嘴及洒油管无堵塞 调整好喷嘴的 喷射角和高度 使各相邻喷嘴的喷雾扇 在其下角能有少量的重叠 调整好碎 石撒布量控制系统 控制施工气温不低于 15 且大风 浓雾或下雨天不得施 工 3 4 2 喷洒时控制车速 匀速行使 保持沥青 碎石洒布量稳定 每两车施工 的横向搭接处预留1 3米采用人工补洒 3 4 3 在洒布时 先洒靠近中央分隔带或路中间的一个车道 由内向外 一个 车道接着一个车道的喷洒 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不重叠洒布 但不能漏洒 漏洒处需要用人工补洒 修补 3 4 4 摊铺后用胶胎压路机碾压2 3遍 以提高密实度 早期强度和平整度及其 防水性能 4 质量标准 4 1主控项目 透层 粘层 封层所采用沥青的品种 标号和封层粒料质量 规格应符合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品种 批次 同品种 同批次检查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 查产品出厂合格证 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4 2一般项目 透层 粘层 封层的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 检查数量 每40m抽检1处 检验方法 用尺量 封层油层和粒料洒布应均匀 不应有松散 裂缝 油丁 泛油 波浪 花 白 漏洒 堆积 污染其他构筑物等现象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 成品保护 不允许在清理干净的基层上随意形成和装卸物料 封层完成后应加强保护 控制交通 不得在面层上堆土或拌制砂浆 6 注意事项 6 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 当粘层油上部铺筑薄层大孔隙排水路面时 粘层油的用量宜增加到 0 6 1 0L m2 沥青层兼做封层的粘层油时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 其用量不宜少于 1 0L m2 粘层的沥青材料采用快裂的洒布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其基质沥青与中 下 面层所用的沥青的种类 标号相同 封层施工中 质检员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 施工时如有破损地方和出现沟 痕 及时人工修补 以保证整体完整 6 2 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施工现场应做好操作厂区的围挡和封闭工作 禁止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操 作现场 同时做好周围宣传和工程的公示 做到文明施工 现场管井 管沟 进行标识和防护 设置安全警示灯和警示牌 夜间施工时 现场配备足够的照明器具 并注意用电线路的保护 坚持安全宣传制度 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 6 3 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废弃的沥青应及时回收处理 不得随意丢弃或掩埋 搞好生产 生活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