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格(数学)王金芳_第1页
教学设计表格(数学)王金芳_第2页
教学设计表格(数学)王金芳_第3页
教学设计表格(数学)王金芳_第4页
教学设计表格(数学)王金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 1 学学 生生 课课 堂堂 成成 绩绩 采采 分分 表表 姓名姓名各各 单单 元元 检检 测测 成成 绩绩 赵鑫 刘世翔 刘祥平 孙嘉健 王相钧 孙世洁 李文同 孙厚禹 李若涵 史晨阳 邢雯 宋美宁 赵业达 周鹤南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2 2 田欣雨 陈礼杰 王佳琪 安鑫晨 刘想 蒋金亮 李羽 张东卉 敖欣帅 赵浩然 白浩田 陈艳茹 孔繁荣 栾瑾萱 孔繁月 褚杰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3 3 蔡淳洁 陈曦 孔祥玉 王越欣 冯倩男 钱鑫洋 王温都苏 单欣宇 殷冬月 苏畅 王军宝 赵晓强 李欣 王思舒 徐萌 郑嘉懿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4 4 鞠德雨 孟凡睿 陈烁 陈蕊 韩壮 王梓博 刘淼 姚兴 于波 姜世超 刘宝鑫 张东宇 李依格 于书涵 丁石 迟永哲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5 5 张晨 徐平奥 梁满 郑可心 刘千熙 李勇 闫浩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6 6 学学 生生 课课 堂堂 成成 绩绩 采采 分分 表表 姓名姓名各各 单单 元元 检检 测测 成成 绩绩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7 7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8 8 学学 生生 课课 堂堂 成成 绩绩 采采 分分 表表 姓名姓名各各 单单 元元 检检 测测 成成 绩绩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9 9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0 10 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2016 2017 学年度上学期 学科 数学 班级 一年级 姓名 王金芳 周次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18 22 8 26 1 数一数 2 比多少 3 位置 1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8 29 9 2 4 1 5 的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 课时 5 课时 39 5 9 9 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2 课时 2 课时 49 12 9 16 整理和复习 5 认识图形 2 课时 3 课时 59 19 9 23 6 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69 26 9 30 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710 3 10 7 国庆节放假 810 8 10 14 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910 17 10 21 期中考试 1010 24 10 28 7 11 20 个数的认识5 课时 1110 31 11 4 11 20 个数的认识5 课时 1211 7 11 11 8 数学乐园 9 认识钟表 5 课时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1 11 1311 14 11 19 认识钟表4 课时 1411 21 11 26 10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 课时 1511 28 12 2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 课时 1612 5 12 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 课时 1712 12 12 16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 课时 1812 19 12 23 11 总复习5 课时 1912 26 12 30 总复习5 课时 201 2 1 6 期末检测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2 12 课课 标标 学学 段段 目目 知 识 技 能 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 20 以内数的意义 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 理 解常见的量 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 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 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 旋转 轴对称现象 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 识图和画 图的技能 3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 整理 分析的过程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 学 思 考 1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 程中 发展数感 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 念 2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 操作等活动中 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 会独立思考问题 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 题 解 决 1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尝试解决 2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 感 态 度 1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 能参与数学活动 2 在他人帮助下 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能尝试克服困难 3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3 13 标标 4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4 14 教教 材材 编编 排排 特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 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 从内容上来看 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 第 1 2 单元 数与代数 第 3 5 6 8 单元 图形与几何 第 4 单元 量与计量 第 7 单元 综合与实践 安排在第 6 单元后面 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 互相搭配 如数与 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 都相隔一单元 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 这样学生学起来 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 1 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 活动性强的单元 给一定过 渡时间 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 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 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 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 数学能力 3 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更加注重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 一般采用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 在一年 级修订后教材中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中都渗透了数学思想 如符号思想 模型思想 化归思想 推理思想 函数思想 统计思想 集合思想 包括一一对应 4 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 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如 P60 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 p72 简单地介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5 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同时 加强四能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能力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5 15 点点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6 16 本本 册册 教教 材材 总总 目目 标标 1 基础知识 第 1 2 3 4 单元 1 数一数 会观察图画 描述图中的人或物 会按顺序数出个数在 10 以内的人或物 会用 点子 表示人或物体相应的个数 也能根据 点子 的个数找出相应 的人或物体 能用数和别人交流物体或人的个数 2 比一比 认识长短 能清楚的描述物体的长短 知道比较长短的方法 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超 出来的就长 认识高矮 能清楚的描述物体或人的高矮 知道比高矮时要使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认识轻重 能清楚的描述物体的轻重 学会通过观察天平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同时对稍复杂的 比较物体轻重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 分一分 通过商店货架上物体的摆放方法体会分类的含义 了解物体分类的意义 作用 能在具体情 境中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能说出分类的标准 如按颜色分 按形状分 按行 驶位置等 4 认位置 认识上下 前后 左右 重点认识左 右 能初步根据具体情境描述物体上下 前后 左右的位置关系 2 认数 第 5 9 单元 1 会数数 第一阶段能按顺序数出 10 以内的数 第二阶段能按顺序数出 11 20 各数 2 认识 10 以内的数 第一阶段能正确认识 读出 10 以内的数 第二阶段能正确认识 读出 20 以内的数 3 会写数 能正确 工整的写出 0 20 各数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7 17 4 几和第几 能够理解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知道 几个 表示总数 第几个 只表示那 1 个 会 在实际情境中用几和第几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5 认识 0 的含义 知道 0 表示 一个也没有 表示 没有了 还可以表示 从 0 开始 知道 0 在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 如 温度计 刻度尺 电话号码等 6 同样多 多 少的概念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排列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与少 7 认识 是开口朝着大数 尖尖朝着小数 8 了解 10 的含义 了解 10 的含义 知道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 9 数的分与合 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分成两段教学 第一阶段学习 2 5 6 7 的分与合 第二阶段学习 8 9 10 的分与合 理解分与合的含义 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 把两个数合成一个 数 能正确 熟练 有序的说出 几和几合成一个数 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 能根 据某个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相应的另一种分法 10 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计数单位 一 十 理解 10 个一是 1 个十 三 认识图形 第 6 单元 1 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 直观感知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知道这些形体的名 称 能识别这些形体 2 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 体会比较 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初步的观察 操作能 力和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初步学会从 形 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增强对数学的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8 18 好奇心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分与合 第 7 单元 1 使学生通过分物体的具体活动 理解并掌握 10 以内的分与合 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分成两 个数 或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 进一步加深对 10 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在探索 10 以内数不同分法的过程中 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 应用规律的 主动性 3 使学生在生活中增强合作意识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 计算 第 8 10 单元 1 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 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 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初步认识减法的含 义 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 求还剩多少 要用减法计算 2 认识加号 减号 会读 写加法 减法算式 3 20 以内的口算 熟练口算得数在 10 以内的加 减法以及 20 以内的加法 并能进行相应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 合计算 掌握 凑十法 的计算思路 4 理解 掌握 一图四式 感受相应的加法 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5 认识括线 问号 理解它们的含义 6 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观察 读图 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 有条理的分析 能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 法 能解决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问题 已知总数和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的问题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求未知加数的 实际问题 简单的表格问题 以及其他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条件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9 19 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 年龄特点 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 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 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 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 而且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 我行我素 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 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 来看 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 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 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