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_第1页
高考政治热点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_第2页
高考政治热点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_第3页
高考政治热点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_第4页
高考政治热点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2014 年 9 月 23 日 为期一天的 2014 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峰会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 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 120 位国 家和政府首脑及 250 名企业界领导人出席 此次峰会也是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的 会议 旨在为在本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凝聚全球共识 会议成果文件显示 峰会在减排 动员资金和市场 碳定价 加强气候复原力和新伙伴联盟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本次会议的口号是 加速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辞中说 气候变化是当今具有 决定意义的问题 影响着几十亿人 正在威胁来之不易的繁荣和数十亿人应该拥有的机会 它所带来的人文 环境和财政代价 正日益变得无法承受 他呼吁各国政府致力于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协议 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一次地球会 议以来 已有 195 个国家加入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2 个国家成了 京都议定书 的成员 但是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却从当时的六七十亿吨的碳排放增长到如今的 100 多 亿吨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 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分析 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应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 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 能力 要求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企业是大气环境治理的 责任主体 要按着环保规定的要求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 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 确保达标排放 甚至达到 零排放 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接受社会责任 3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需要进 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完善价格税收政策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为节能环保产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4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人 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2 1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在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 各国分歧主要体现在如 何分担责任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减排任务 而后者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正视其 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历史责任 这是由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本次峰会有两个目标 一是为 年在巴黎达成 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政治动力 二是促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大胆 措施 这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 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其宗旨是维 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本次气候峰会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 是迄 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 表明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过程中 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好效果应对气候变化 主动承 担与自身国情 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2 联系具有普遍性 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 用自然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有直接关系 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 促使人们去解决 要实现到 2050 年将气候变暖的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范围内的目标 全世界每年必须将清洁能源投资增 加至少 1 万亿美元 跟踪试题跟踪试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峰会上发表讲话称 中国高度重视应 对气候变化 愿与国际社会一道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据此回答 1 3 题 1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材料启示我们要 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把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更加 重视国民经济量的积累 切实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有助于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 3 3 各国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经济全球化使两国经济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 B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C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 D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 各国分歧主要体现在如何分担责任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 也要承担减排任务 而后者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正视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历史责任 应在 资金提供和技术转让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 据此回答 4 6 题 4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各国的主要分歧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性质 B 国家力量 C 国家安全 D 国家利益 5 各国加强气候变化应对上的合作 标志着各国之间的利益差别消失 符合各方共同的国家利益 同求和平 谋发展 促合作的时代潮流相适应 可以增强我国的独立自主能力 A B C D 6 在气候变化的应对上 之所以要各国正确分担责任 是因为这样做 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表明世界各国发展上的平等权利 说明发展中 国家总体实力增强 体现了世界各国利益趋同 B C D 本次峰会有两个目标 一是为 年在巴黎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政治动力 二 是促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大胆措施 据此回答 7 8 题 7 实现上述目标 作为消费者应该 A 家庭消费应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适度消费 B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C 应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做理智的消费者 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D 艰苦奋斗是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8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要求消费者的消费观是 A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B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C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D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联合国气候峰会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 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 的国际会议 120 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及 250 名企业界领导人出席 这表明 4 A 联合国是世界第一个拥有主权的国际组织 B 联合国具有协调国际政治 经济关系的作用 C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的主导者 D 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 要实现到 2050 年将气候变暖的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范 围内的目标 全世界每年必须将清洁能源投资增加至少 1 万亿美元 然而 2013 年全球清洁 能源投资总额仅为 2540 亿美元 据此回答 10 11 题 10 上述材料说明 A 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 促使人们去解决 D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11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要不断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认识正确与否要接受实 践的检验 注重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A B C D 12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 今后 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好效果应对气候变化 主动 承担与自身国情 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其唯物论依据是 A 要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C 要坚持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D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 地球孕育了生命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 21 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 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过度耕种放牧 导致土地沙化 沙尘肆虐 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 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D 2 A 3 A 4 D 5 C 6 A 7 C 8 D 9 D 10 C 11 C 12 B 13 1 从联系的普遍性看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 导致生态环境 恶化 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