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1页
第十四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2页
第十四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3页
第十四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4页
第十四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四讲第十四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2011 河北 从 1880 年到 1914 年 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 40 美国纽约和费城在 1820 年各有居民 10 万人 到 1870 年 分别达到 94 万人和 67 万人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方法指导 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可整理成顺口溜 电气发明 应用广泛 内燃机车 远洋轮船 电 报电话 通讯手段 化学工业 促进发展 前后对比 以下特点 紧密结合 科学贡献 速度较快 同时开战 生产资本 集中垄断 美德较快 英法缓慢 日俄落后 残余封建 资本输出 瓜分毕完 世界体系 最终创建 帝国主义 过渡实现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70 年代 动力设备蒸汽机内燃机 电动机 新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卡尔 本茨创制首辆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 机 能源煤石油 电力 影响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基本形成 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 加紧侵略中国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人民 救亡运动高涨 掀起戊戌变法等救国图存运 动 特点 从英国开始 然后其他国家陆续展开 发明大 多由一些机械师发明 与科学联系不是很紧密 几乎在一些国家同时开始 美 德走在前列 很多发明与科学联系紧密 2 2015 苏州 下列关于下图 B 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轮船 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电话 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 交通运输的发展 A B C D 3 2015 盐城 2014 年 4 月 26 日首架由江苏制造的飞机整机在盐城建湖 诞生 右图 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 2 明者是 A 富尔顿 B 史蒂芬孙 C 莱特兄弟 D 卡尔 本茨 4 2015 潍坊 西方文明史 认为 经过长时期的分离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这一现象 开始于 A 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5 2015 沧州二模 1870 1900 年 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 1870 1913 年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 这一现象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生活质量 B 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C 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D 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 命题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6 2014 河北节选 读图题 1 如图所示战役地点在哪国 2 该国在上述战役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方法指导 图示法 通过制作简单的图示 有机串联本课所学知识 既直观清晰又便于理解记忆 如学习两大军 事集团形成过程时 可采用以下图示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 19 世纪晚期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 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造成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相称的状况 于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 3 烈斗争 还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 20 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 在这一过程中列强间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状况并 未彻底改变 因此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霸权的斗争便激烈起来 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疯狂扩军备战 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所以一战的爆发是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的结果 7 2015 孝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后起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该材料揭示了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8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下列图片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9 2015 宜昌 在历史上 突发事件往往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甚至将人类引向战争灾难 其中 将人类引 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发事件是 A 莱克星顿的枪声 B 攻占巴士底监狱 C 国会纵火案 D 萨拉热窝事件 10 2015 石家庄桥西一模 若你是一位一战期间的战地记者 每天要向通讯社发回战场消息 你不可能经历的 是 A 可以向通讯社拍发无线电报 B 拍摄到英军新式武器 tank 的照片 C 使用移动电话报道德军飞机轰炸的消息 D 报道凡尔登战役的惨烈 11 2015 沧州一模 马克思曾预言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 界 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 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将取而代之 文中 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应 指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12 1870 年以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迅速应用 于工业生产 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下列发展趋势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 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B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交通更加发达 C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 D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3 2015 承德二模 下表所示的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1872 1912 年欧洲主要国家军费支出增长率 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意大利 增长率 175 140 340 260 170 180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 C 列强加紧争夺巴尔干半岛 欧洲 火药桶 形成 D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4 2015 鄂州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意大利加入到协 4 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意大利反复无常 不讲信誉 B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 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5 下图为 1921 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 以 1913 年为 100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 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B 德国工业水平接近英国 C 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 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 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尤为惨重 D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 16 2015 石家庄桥西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 至少大体是如此 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 世界 既然是圆的 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 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 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 1858 年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二 最初 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进而汲取的东西要比后者从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 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 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 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是少量 零星的 甚至在 18 世纪后期和 19 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 期阶段也是如此 但是到 19 世纪末 形势发生了变化 科学不再处于从属地位 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 甚至创造 了全新的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 统一的程度大大超越了早先在罗马人时代 蒙古人时代所没有过的统一程度 并且 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据材料一 指出 世界市场 形成的标志及主要推动力分别是什么 2 据材料二 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 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一例 全新的工业 3 材料三中所说 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17 学以致用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14 年 7 月 28 日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德 俄 英 法等国也很快卷入战争 材料二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 夺取英 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 的是奴役巴尔干 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瓜分 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 树立法国在欧洲大 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 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 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选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5 世界史 现代编 1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影响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 哪些国家之间存在矛盾 归纳这些国家的外交目的有何共同点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概括哪些因素有利于调节国家之间的矛盾 6 参考答案 第十四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各个击破 命题点一 真题再现 1 B 题组训练 2 B 3 C 4 C 5 B 命题点二 真题再现 6 1 法国 2 与德军交战的主力 题组训练 7 A 8 A 9 D 10 C 整合集训 11 C 12 C 13 D 14 D 15 A 16 1 形成标志 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成为殖民地 中国和日本的开发 推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科学在经济生活中有少量 零星的利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科学在技术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