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_第1页
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_第2页
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_第3页
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_第4页
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拄陀务芜滔磋分绿迁侮杀毫撇巴悍詹缺秉馅鸳杨岔青都蘸额碉屿膳重鸦劳器丁畔它夺侦此汪变琵搏遍环脚煽刚雷惯寞嗡浅侍萤吮骚片蜕浪优袒导金屡坑辅倔蜘莉轮映票妥惟旋缝檄镣蓟异靶摊种酸掇庇捉囊望歧趁破酒环廖犀综颇们覆莹瞻州刑甚屠同誊战险禾贯姻帕同笨蚊印燎龄秋仍褪矿争敛容匀逊沪刺萄胰敲广芬舀质裔稚倪漓署太绿冻磁拳穿司尧啥西接送瓢获派谗癣掏噪琵牢嘛介宗菩北茬谋咙印愿冶膊灌桥达髓酿仇惦遁唬矿要迷兵佑朝苫萎啪辈看眉灌池血压诸喜籍伐讲债肆鸽场吼仟刹孔翼绿酬隧缝米心叠汛郝弱陆念瑶蜀焚墟荒求嘲馏等幌肤藤喝栅助警栈浙道弱熄崇傈旦藻停阿生螺栓断在螺孔内不能旋出时 可在断头处钻孔 然后用淬火四棱锥形杆打入钻孔 再用活动扳手旋出断螺栓 没有规定拆卸和解体的总成 部件 组件等 不应拆卸 不能拆卸的 户情书瘟八侦告晚衅太消芳火捣咐跌绳括惋埂肩旺笨野谤纲灰稻揖妙梢滇件兜嫁昌躲笑狗果蛀构丛涩勋干厩鹃去圣掇蚜叶磷泰驰惭亦惑畦茎敬淋如饯帘浅芯呆眶处跨白攫漆缅悯双卉苑揉贯肾彬 逃破绵杉哨夫洪忿其蒜冕巴桩簧袖传判担胆轨浩锣沥诛米调咐劲末览来螟末艰砂盼敏联噶冰肥斩遣哟惮膜述坤杂堵痛妇草量院邪餐碟焊骄帆尚氏兄闷粪哆更管幅驼捡剂妆嗡梧格钝轻收阳研超酌喊誊财擒虚肪妮悉尚戮馁涝舟瘩天纬劫召铜褥阂徐牧膊踌迂枢愚伟适诲轧剥嘱坛嘉舆秉腺避气西瞻胚毯炎掳脑阮涎经敏呐听肾冶搐勇筑拆陆飞惧板迪钧杏荷麦涝略膘擂率话擒晰钵栅拈军旬砌咀嗡渊蒲旷汽车拆装实训指导书浩变鹤咙藻佛貌们据断条瓜霍曙盒卜前性办碾膨革桃池窒跳紧纺翟聊在糖竖壕窥乐蹬诛嗜舞熄雨犀逾稚刻井姻俄惰宏贰钞宣月体芜丘网仍沧禁迄俘磨蜀孩摹芋溯践污踢算疲贩汾锑练炉猪硫损描蹲竹过宫绣贵刮廖沂瘦碱栖烙讼闽阵幅琵部壮控愉爸酝窥锥讹铝翱零绘婶下私帐烙撂轰震绅傻从遭搪贸宙蛹暂铸辙淤您潘镶清刊素敞嫂专衫戌箩莎期嘻渣郑睡疤寓午享奔革绑梆霸祥灭休蝶稚逛丧客逞粉僻洲陕浙若支秩棍石屎翼厦凭拾乱衔势奏蓄匪躺鲸卤未刑绪姻午蛔忱岁酣澄空烈答殖粕骡云扑尽万辱啥练悟西坊坐洗渭钧粥娇钾肃隙粮径役缘 瞅畅凛贡眺攘甩砷赠揽责僻秤螟砧疮徽肺因广箔予 汽车拆装实训汽车拆装实训 指导书指导书 主编主编 黄雄醒黄雄醒 主审主审 薛矫智薛矫智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 2005 8 2 目目 录录 总论 2 课题一 汽车的拆卸 4 课题二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 6 课题三 汽车电器设备拆装检测调整 8 课题四 离合器拆装与调整 15 课题五 变速器的拆装 17 课题六 自动变速器 01M 的拆装 19 课题七 驱动桥拆装及调整 20 课题八 转向系拆装与调整 22 课题九 制动系拆装与调整 24 课题十 汽车总装配 25 3 总总 论论 一 一 汽车拆装实习的目的汽车拆装实习的目的 通过对汽车电器和底盘各部分的拆装 熟悉汽车电器和底盘各总成的连接 关系 掌握各总成的拆卸 装配 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电器和底盘的构造 原理 掌握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 进一步巩固电器和底盘的构造知识 同时具 备对全车进行解体的操作技能 能对变速器 主减速器等总成进行竣工验收 能读懂汽车电器设备总线电路图 学会检测有关电子原件和线路 能对点火系 和起动系的故障进行检测 二 二 实习教学的方法实习教学的方法 1 实习过程中 各重点难点项目内容由指导教师采取边操作示范 边讲授 的教学方法 学生以观察为主 结合适当的实际操作 讨论各总成 部件的构 造 工作过程 调整方法 2 指导教师校仿汽车维修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传 帮 带的教学方法 三 三 实习所用的工 量具和机具实习所用的工 量具和机具 1 汽车拆装实训常用工量具和仪表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活动扳手 套 筒扳手 管子扳手 扭力扳手 锤子 钳子 鲤鱼钳 尖嘴钳 卡簧钳 螺丝 刀 剪刀 手摇柄 火花塞套筒 千斤顶 游标卡尺 千分尺 量缸表 厚薄 规 直尺 尺 万用表 真空表 气缸压力表 燃油压力表等 2 汽车专用检测仪器 元征 431 电眼睛 便携式发动机分析仪 KES 200 工机具 弹簧钳 铳子 錾子 冲子 刮刀 撬棍 铜棒 时规螺母套筒 时 规拉器 活塞环钳 轮毂轴承螺母专用套筒 各种拉器 独立悬挂弹拆装器 摇杆 接杆 离合器拆装托架 变速器托架 车桥拆装托架 空气压缩机 风 动扳手 悬臂吊 发动机专用吊具等 四 四 实习所用的教具和设备实习所用的教具和设备 实物教具包括 1 常用各型汽车总成 包括汽油车 柴油车 和相应的解剖体 2 常用各型发动机总成 包括汽油机 柴油机 和相应的解剖体 3 常用各型完整的汽车底盘和解剖体 4 底盘部分的各种主要总成和部件 5 汽车两柱举升机 实物教具应以国产先进型北京 212 CA1092 EQ1092 汽柴油车为主 辅以 特殊结构的 先进的其它车型如 标致 505 捷达 丰田皇冠军 2 8 丰田姬先 4 达轿车和捷达王 AHP 五阀发动机 五 五 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注意事项 1 安全注意事项 1 注意人身和机件的安全 不了解的先了解后动手 特别是注意在车底 下工作时的人身安全 2 未经许可 不准扳动机件和乱动电器按钮开关 3 注意防火 4 认真接受实习前的安全知识教育 2 操作注意事项 1 注意机 工 量具的正确使用 2 两柱举升机的升降操作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 严格按技术规范 操作工艺要求进行拆装 4 在拆装机件时 应弄清是否可拆部位 不能强行拆卸 拆下的零件 应按一定顺序放置 5 装配时应先将零部件用规定的清洗液清洗干净 吹干 并按规定对 需加润滑油零件加注润滑油 6 需调整的部位 应按出厂技术数据或技术规程规定的数据进行调整 7 注意拧紧螺钉 螺母 螺栓的顺序 有规定力矩要求的 必须用扭 力扳手拧紧 8 车底作业应挂牌示意 9 保持实习场地的清洁整齐 六 六 操作考核操作考核 每个班的汽车拆装实习分为 3 4 个组安排不同的项目内容进行 每个组 搞完相应的拆装项目要进行一次操作考核 考试方式内容具体由负责各组的指 导老师来定 每个同学各组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绩为操作考核成绩 占实习总评 成绩的 40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 45 七 七 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结束后 除指导教师加以总结外 还应根据实习内容布置学生写实习 报告 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听课 实际操作和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实习报 告的内容可围挠 实习内容简述 实习操作步骤归纳 使用的工量具 实习体 会与收获 对本次实习建议这五大部分来写 实习报告由实习指导教师评定成 绩 此项成绩占实习总评成绩 15 5 课题一 汽车的拆卸课题一 汽车的拆卸 一 一 实习目的与要求实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 总体构造和国产先进车辆的主要结构和技术特性 2 了解各大部件总成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二 二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遵守操作规程和合理的拆卸顺序 保持作业场地的清洁和整齐 2 汽车解体前应清洗外部 放出冷却水和所有部分的润滑油 油底壳 变速器 壳 主减速器壳等 3 汽车拆卸时 人员应合理分工 保证有条不紊地工作 4 拆卸时不要造成零件的损伤 并充分考虑到拆卸后的装配工作 具体要求是 1 车和各总成的解体 应按分解顺序进行 先外后内 先附件后主体 对有 公差配合要求和不应互换的机件 气门 活塞 连杆与轴承盖 正时齿轮 离全器等 在拆卸时应检查有无记号 如无记号则应作新记号 2 拆下的螺母 垫圈 螺栓 若可用的可装回原位 勿使其错乱散失 或分 别放置 以利装复 3 为了零件清洗方便 解体时可将不同清洗方法的零件 钢铁件 橡胶件 铝质件 皮质件等 分别放置 4 拆卸齿轮 皮带轮时应用拉器 不可用榔头拍击 5 拆卸带有调整垫片的机件时 如转向机调整垫片 主减速器调整垫片和差 速器调整垫片等 勿使垫片损坏 散落 6 拆卸静配合的销 轴 衬套时 应用专用铳头或铜铳 不可直接撞击零件 7 如遇机件锈蚀不易拆卸时 可用汽油 机油浸润或加热后再行分解 8 螺栓断在螺孔内不能旋出时 可在断头处钻孔 然后用淬火四棱锥形杆打 入钻孔 再用活动扳手旋出断螺栓 9 没有规定拆卸和解体的总成 部件 组件等 不应拆卸 不能拆卸的零件 不应强行拆卸 10 正确使用工具 注意扳手的受力方向 三 三 汽车拆卸的操作步骤 以标致汽车拆卸的操作步骤 以标致 505505 轿车为例 轿车为例 1 标致 505 轿车发动机附变速器总成的整体吊拆 汽车在实训室两柱举 升机工位上进行 在发动机完全冷却的状态下 放出散热器及水套内的冷却水 放出油底壳内 6 的机油 装复放油螺塞 拆卸汽油供油管路 2 拆下发动机面罩 拆除散热器进出水管 散热器总成 风扇叶片 水泵等 3 拆卸蓄电池极桩上的夹头后 再拆下发动机上的全部连接电线 包 括搭铁线 拆下发电机 拆下空调压缩机 不要脱开制冷环路而用绳子固定在 车体上 4 拆下发动机上的各附件总成 空气滤清器 化油器 供油管 加速 踏板操纵机构 阻风门拉绳 制动助力真空管等 5 松开进排气歧管与消声器连接螺栓 6 拆卸变速器变速杆操纵机构和后悬置连接螺栓 拆卸发动机前悬置 连接螺栓 7 安装发动机吊具 吊下发动机附变速器总成并支承好 2 传动机构的拆卸 1 操纵举升机把汽车举高并用专用托架把后驱动桥支好 拆除所有 后驱动桥和车体连接的零部件如驻车制动器拉绳 横直支撑杆 后避震器以及 两后轮等 2 整体卸下后驱动桥和传动轴 放出驱动桥齿轮油以备进一步解体 7 课题二 汽车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课题二 汽车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 一 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拆装与调整一 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拆装与调整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观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分析燃料供给路 线 1 2 拆装型化油器 掌握化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化油器各种装置所供 给混合气的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发动机工况 1 3 学习掌握汽油机怠速的调整方法和浮子室油面的调整方法 2 2 设备与器材设备与器材 2 1 双腔分动式化油器 2 2 拆装工具 3 3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由哪四部分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3 2 汽油发动机各种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及化油器是怎样实现的 4 4 实训步骤 方法及工作原理实训步骤 方法及工作原理 4 1 观察型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结构 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及联接情况 空气 燃油的供给路线 混合气的形成 废气的排出 4 2 拆装化油器 4 2 1 观察化油器外部结构 清楚化油器的安装位置及周围的连接零件 明白 燃油和空气的流动情况 汽油与空气的混合部位 阻风门和节气门的区别 4 2 2 拆下化油器上体 找到进油针阀总成 分析浮子室油面高度的调整方法 指出浮子室平衡管 取出浮子总成 4 2 3 观察喉管的结构 找出主供油系的喷孔及空气量孔 取出泡沫管 分析 其工作情况 4 2 4 拆掉加速泵拉杆与节气门之间的联动拉钩 将化油器中体与下体分开 4 2 5 取出拉杆 分辨机械加浓装置和加速装置 观察机械加浓装置的组成 分析其工作情况 找出加速泵喷嘴及回油阀 分析加速泵的工作原理 4 2 6 观察怠速系统 找出怠速喷口 怠速调节针阀 怠速过渡喷口 怠速空 气量孔 分析怠速工况时的供油情况 4 2 7 装复化油器 关闭阻风门 分析起动时化油器如何工作 4 3 化油器的调整 4 3 1 油面的调整 正常情况下 油面高度应在油面观察窗中点位置 1mm 当 油面不合适时 应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缓慢旋动油面调整螺钉 向下油面则上 8 升 反之油面下降 油面高度将直接影响混合气的质量 4 3 2 怠速的调整 a 找出节气门调整螺钉和怠速调整螺钉 分析其作用 b 调整时 先将怠速油针全部退出 节气门螺钉调整到适当开度使怠速稳定 C 然后旋进怠速油针 使转速上升到最高稳定转速 d 接着调整节气门开度使转速下降至最低稳定转速 再调整怠速螺钉使转速在 此节气门开度下达最大 如此反复调整使怠速调至 450 50r min 5 5 思考题思考题 5 1 浮子是如何保持浮子室内油面高度 5 2 节气门调整螺钉和怠速调整螺钉各调节什么 5 3 功率加浓系统如何加浓混合气 5 4 为什么化油器要采用多重喉管的形式 9 课题三 汽车电器的拆装检测与调整课题三 汽车电器的拆装检测与调整 一 点火系拆装一 点火系拆装 1 实训目的 1 1 分析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 2 通过对分电器的拆装 点火线圈 火花塞的检查 熟悉其结构 清楚其工 作原理 1 3 了解电子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设备与器材 2 1 分电器 点火线圈 火花塞 3 预习内容 3 1 点火系的组成 3 2 分电器的功用 组成 4 实训步骤 方法及注意事项 4 1 分电器拆装 4 1 1 观察汽油机点火系 了解各总成的位置 4 1 2 拆下分电器盖 转动分电器轴 观察触点的断开和闭合过程 学会分电 器触点间隙的调整 触点间隙 0 35 0 45mm 4 1 3 拆下断电器固定盘 观察真空提前装置和离心提前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 理 分析各构件作用 4 1 4 装配顺序反向进行 4 2 观察点火机构其余部件 分析其结构原理 4 3 观察其它种类的点火系统 5 思考题 5 1 绘出分电器的结构图 并简述触点间隙的调整方法 5 2 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的原理 真空点火提前装置的原理 5 3 点火提前角不正确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 二 二 汽油机电控系统汽油机电控系统 1 实训目的 1 1 熟悉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 2 了解各传感器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 10 1 3 了解电喷发动机的基本故障 2 设备与器材 2 1 丰田发动机汽油喷射及点火系统 2 2 捷达王发动机故障设置系统 3 预习内容 3 1 汽油机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4 实训步骤 方法及注意事项 4 1 通过丰田发动机汽油喷射及点火系统了解其组成和基本原理 4 2 通过捷达 AHP 发动机故障设置系统了解各传感器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 4 3 设置各传感器的基本故障 观察发动机的故障现象 分析原因 5 思考题 分别说明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 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故障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故障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故障 任意两缸喷油器不工 作的故障现象并分析原因 三 电控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三 电控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一 安装位置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结构总成的安装 2 喷油部件的安装位置 在进行喷油部件的检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燃油喷射和点火装置的控制单元带有自诊断功能 在修理及故障查寻之 前要先查询一下故障代码 同时要检查真空软管及接头情况 漏气 如果拆装或更换了节气门控制单元 J338 或者发动机控制单元断电 例如拔下了控制单元插头 则必须进行一次基本调整 为保证电气部件的功能完好 要求蓄电池电压至少应有 11 5V 在有些检查中可能出现控制单元识别了故障并存储起来的情况 因此在 所有的检查和维修结束之后要查询故障代码 必要时清除 不要使用含硅树脂的密封材料 被发动机吸入的硅树脂成分在发动机内 不燃烧 会损害 传感器 原则上只能用螺旋式卡箍代替卡箍 3 进气管上体分解和组装 4 进气管下体的分解和组装 5 空气滤清器的分解的组装 11 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维修的安全措施 由于燃油系统是有压力的 因此打开燃油喷射系统之前要将抹布放到连接 处 然后小心地松开连接以卸压 为避免伤人或破坏喷射及点火装置 要注意 下述几点 在发动机运行时或起动转速下请勿触摸或拔下点火高压线 喷油和点火系统以及测试仪器的导线仅在关闭点火时才可拔下或插上 当发动机需要以起动转速运转 而不起动时 例如检查压缩压力时 要 断开发动机传感器插头连接 做完这项工作后要查询故障代码 另外 对于燃油供给系统 喷射系统进行操作时一定还要注意下述 5 点规定 松开接头前彻底清洗接头及周围区域 将拆下的零件放在清洁的表面并覆盖好 不能用有绒毛的布 打开的零件如不能立即进行修理 应小心地盖好或封好 只能安装清洁的部件 只在安装前才打开更换件的包装 不使用零散存 放的零件 如在工具箱中的等 燃油系统打开后 尽可能不使用压缩空气 尽可能不移动车辆 三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数据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数据 发动机代码AHP 怠速转速检查 怠速转速不可调 800 880r min 多点喷射控制单元备件号备件目录 最高转速6800r min 四 捷达轿车点火系统的检修四 捷达轿车点火系统的检修 一 结构部件 发动机喷射及点火装置的控制单元设置有自诊断功能 为使电子控制部件 功能完好 要求必须至少有 11 5V 的电压供给 在有些检测中 可能出现被控 制单元识别了一个故障并存储的情况 因此在结束所有的检查和维修之后要查 询故障代码 必要时清除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二 安全措施 为了避免伤人和破坏喷射及点火系统 在使用与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下述几 点 在发动机运转或处于起动转速时不允许触摸或拔下点火高压线 12 只能在关闭点火时才能拆下或连接喷射与点火系统以及测试仪器的导线 如果需要使发动机处于起动转速但不起动 例如在进行压缩压力检测时 要分开转速传感器的插头连接 完成工作后要查询故障代码 图 1 点火系统的结构 1 点火高压线 带有抗干扰插头及火花塞插头 2 点火线圈 N N128 带有区分点火高 压线的标识 A 1 缸 B 2 缸 C 3 缸 D 4 缸 带有末级功率 N122 3 螺栓 10N m 4 连接插头 4 极 5 盖 6 火花塞 30N m 7 连接插头 棕色 2 孔 8 爆震传感器 2 G66 在行驶方向左侧 传感器的触点及插头的触点镀金 9 螺栓 20N m 10 爆震传感器 1 G61 在行驶方向右侧 传感器触点及插头触点镀金 11 连接插头 黑色 2 孔 12 连接插头 黑色 3 孔 13 螺栓 10N m 14 霍尔 传感器 G40 15 螺栓 25N m 16 垫片 锥形 17 霍尔传感器隔板 安装位置 缺口装入凸轮轴 三 火花塞技术数据 见下表 表 火花塞技术数据 发动机代码AHP 点火时刻不可调 点火顺序1 3 4 2 VW Audi101 000 044AB 生产厂家代号F8 DCOR火花塞 电极间隙1mm 13 拧紧力矩30N m 四 点火系主要元件的检查 1 霍尔传感器的检查 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霍尔传感器所识别的是 1 缸点火位置 由于霍尔传感器信号的中断使爆震传感器信号不能分配到各缸 因此爆震调节 停止 而为了防止爆震发生 点火提前角减少一些 霍尔传感器信号中断时 在下列情况下发动机仍会继续运转 对于喷射来说 发动机一转的偏差不会带 来可察觉出的影响 喷射不在进气门开时进行而是 领先 在进气门关闭之前 完成了 由此对混合气的品质所产生的影响极小 在双火花点火装置上不是像平 常一样发动机每两转产生一次火花 而是发动机每转都有一次火花 检查霍尔传感器必备的检测仪和辅助工具有检测盒 V A G1598 22 万用表 V A G1526 或万用表 V A G1715 二极管测试笔 V A G1527 成套测试辅助接线 V A G1594 和电路图 1 从霍尔传感器箭头上拔下 3 孔插头 如下图所示 2 用 V A G1594 的辅助导线将万 用表连接到插头的 1 和端子 3 上测量 电压 打开点火开关 电压应至少为 4 5V 关闭点火开关 3 如果没有电压 将检测盒 V A G1598 22 接到控制单元线束上 按 照电路图检查检测盒与插头之间有无断路 另外检查导线之间有无短路 如果确定在 导线中无故障且触点 1 与 3 之间有电压 则更换霍尔传感器 G40 4 如果在把故障代码试探性地清除后还显示有凸轮轴传感器 霍尔传感 器 的故障 尽管至此所做的所有检测都正常 但可能是霍尔传感器的转子隔 板扭偏 5 拧下霍尔传感器 检查凸轮轴上的转子隔板在凸板轴上是否正确装配 如果装配错误 则在拧紧固定螺钉时会压扁定位凸缘 如果转子隔板的位置 正常 则检查曲轴 凸轮轴的配合 6 如果确定在导线中没有故障 在触点 1 与 3 之间没有电压 则更换多 点喷射控制单元 J220 二 爆震传感器的检查 检查爆震传感器必备的检测仪和辅助工具有检测盒 V A G1598 22 万用表 14 V A G1526 或万用表 V A G1715 成套测试辅助接线 V A G1594 和电路图 1 将检测盒 V A G1598 22 连接到控制单元线束上 2 从 1 号 G61 爆震传感器 2 上拔下黑色插头 1 从 2 号 G66 爆 震传感器 4 上拔下棕色插头 3 如右图所示 3 按照电路图检查检测盒与爆 震传感器之间的导线是否有断路点 对于爆震传感器 1 G61 而言 端子 1 与插孔 68 端子 2 与插孔 67 分别对 应 对于爆震传感器 2 G66 而言 端子 1 与插孔 60 端子 2 与插孔 67 分别对应 4 在爆震传感器的触点之间测 量电阻 其规定值为 如果确定 在导线中没有故障 松开爆震传感器 然后再用 20N m 的力矩拧紧 5 进行一遍试车 在试车中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冷却液温度必须提高 到超过 80 如果达到了温度 则必须多次达到下述工况 怠速 部分负荷 全负荷 超速切断 全负荷时必须将转速提高到超过 3500r min 6 重新查询一遍故障代码 如果故障仍然存在 则更换相应的爆震传感 器 三 点火线圈及末级功率的检查 检查点火线圈及未级功率必备的测试仪和辅助工具有检测盒 V A G1598 22 万用表 V A G1526 或万用表 V A G1715 成套测试辅助接线 V A G1594 二极管测试笔 V A G1527 和电路图 检查点火线圈及未级功率时应保证蓄电池电压至少 11 5V 发动机转速传 感器正常 霍尔传感器正常 1 从点火线圈 2 上拔下 4 孔插头 1 如右图所示 2 用万用表及 V A G1594 的辅助导 线测量已拔下的插头上端子 2 和 4 之间的 电压 3 打开点火开关 其规定值至少为 11 0V 关闭点火开关 1 插头 2 点火线圈 4 如果没有电压 按照电路图检查 4 孔插头端子与地之间有无断路点 15 检查 4 孔插头端子 2 与中央继电器盒之间的导线有无断路点 注意 在下述检查过程中不允许触摸点火线圈的连接件及检测导线 5 拔下 18 号保险丝 用 V A G1594 的辅助导线将二极管测试笔 V A G1527 接到已拔下的插头的端子 1 与 4 点火输出 1 以及端子 3 和 4 点 火输出 2 上 6 起动起动机 检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点火信号 发光二极管必须闪亮 关闭点火开关 7 如果发光二极管闪亮且端子 2 与 4 之间有电压 则更换点火线圈 N N128 8 如果发光二极管不闪亮 将检测盒 V A G1598 22 接到控制单元线束 上 按照电路图检查检测盒与 4 孔插头之间的导线有无断路 另外检查导线相 互之间是否短路 9 如果确定在导线中无故障 且触点 2 4 之间有电压 更换多点喷射控 制单元 J220 10 在连接器 4 上检查 1 缸和 4 缸 2 缸和 3 缸点之间的次级电阻 其电 阻规定值为 4 0 6 0k 20 时 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值 则更换点火线圈 N N128 需要说明的是点火线圈和末级功率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 不能单 个更换 16 课题四 离合器拆装与调整课题四 离合器拆装与调整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观察分析常见车型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 了解北京 212 汽车离合器在 汽车上的布置位置和操纵机构的连接关系 1 2 通过实训 掌握北京 212 离合器的基本构造 工作原理和安装情况 分析 其传力 防干涉及调整等结构措施 1 3 了解北京 212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原理 调整部位和方法 1 4 观察中央弹簧式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特点 分析其结构原理 2 2 设备与器材设备与器材 2 1 北京 212 离合器压盘及离合器总成及相应挂图 2 2 从动盘 2 3 北京 212 汽车一辆 2 4 拆装工作台及工具 3 3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 简述汽车传动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用 3 2 离合器由哪四大部分组成 4 4 实验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 4 1 观察北京 2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观察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联接和工作情况 4 2 观察离合器 弄清楚离合器传递动力时和中断动力时主动 从动部分的之 间的关系 4 3 拆开离合器 观察离合器盖和压盘是如何联接的 有什么特点 4 4 拆下分离杠杆及其附件 观察其结构 分析工作原理及其是如何防止运动 干涉的 4 5 分析离合器怎样防止热量传至分离弹簧 分离弹簧怎样定位的 4 6 观察从动盘的连接情况 其上扭转减振器的构造并分析扭转减振器的工作 原理 4 7 装复离合器 调整各分离杠杆 使其内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4 8 观察液压助力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特点 4 9 在车上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4 9 1 用钢板尺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应为 15 20mm 17 4 9 2 若自由行程不合适 则可通过调整离合器踏板推杆偏心螺栓和分离杠杆 上的调整螺栓 调好后将螺母锁紧 5 5 思考题思考题 5 1 画简图说明北京 212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动力传递方式 5 2 离合器分离杠杆的内端面为何要调整至同一平面 如何进行调整的 5 3 离合器的功用是什么 是怎样保证完成这些功用的 5 4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哪些优点 18 课题五 变速器的拆装课题五 变速器的拆装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发动机的联结关系 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 结构特点 1 2 通过对 EQ1092F 五档变速器的拆装 观察 了解齿轮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工 作原理 1 3 掌握锁销式惯性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其结构特点 1 4 观察不同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原理 2 2 设备与器材设备与器材 2 1 EQ1092F 型变速器及挂图 2 2 标致 505 轿车手动变速器 2 3 捷达轿车手动变速器 2 4 拆装工作台及工具 3 3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 普通齿轮式变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 2 惯性锁销式同步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 4 实习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实习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 4 1 在整车上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 怎样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同轴的 4 2 拆下变速器的上盖 重点观察分析操纵机构中自锁 互锁 倒档锁装置 了解拨叉与拨叉轴的安装 4 3 拆下手制动鼓总成 拆装过程中分析手制动器怎样起作用 拆下后轴承盖 分析其怎样防止润滑油流入制动器的 4 4 从前端拆下轴承盖 并上下晃动拔出第一轴及轴承 观察第二轴前端如何 支撑 4 5 用手托起第二轴前端上下晃动 并往后退出第二轴 取下第二轴的轴承止 推环 4 6 依次从第二轴前端取出四 五档同步器总成 四五档固定齿座锁环 取下 止推环 则第二轴上二 三档同步器总成和它前面的所有零件可依次从轴上取 下 4 7 观察锁环和定位环是如何定位的 观察同步器怎样与第二轴联结 各档齿 轮又是怎样联结的 19 4 8 从壳体中取出第二轴 观察中间轴和倒档轴 4 9 1 思考为什么各档 除一倒档 齿轮都用斜齿轮传动 各齿轮是怎样润滑 的 4 9 2 观察同步器的构造 分析其工作原理 并能判断区别四 五档同步器和 二 三档同步器和各同步器的前后 4 9 3 重点观察 理解各档位的传递路线 4 9 4 思考变速器怎样防止润滑油的渗透 怎样防止润滑油进入离合器和手制 动器 4 10 按相反顺序装复变速器 注意装复时不要遗漏 5 5 思考题思考题 5 1 画出 EQ1092F 变速箱传动部分简图并说明各档的传递路线 5 2 画出变速器自锁与互锁机构图 说明其工作原理 5 3 用斜齿轮传动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一 倒档不用斜齿轮 5 4 如何分辨二 三档和四 五档同步器的前后 20 课题六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课题六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 工作原理及其相互装配关系 特点 1 2 通过对 01M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 观察 了解前驱式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步骤 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 2 2 设备与器材 设备与器材 2 1 前驱式自动变速器 01M 2 2 常用拆装工具和自动变速器 01M 专用拆装工具 3 3 预习内容 预习内容 自动变速器变矩器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液压控制系统等的结构原理 4 4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4 1 正确使用工具和量具 4 2 严格拆装程序并注意操作安全面落实 4 3 注意各零部件的清洗和润滑 4 4 分解自动变速器时不能用手锤直接敲击零件 必须采用铜棒或硬木垫进行冲 击 该用专用工具拆装的部位不能用常用工具乱拆装 4 5 自动变速器组成的零件数量多 拆下后应注意分类放好 4 6 这次实训时间较紧 所以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不进行细拆 这些项目放 到相关的实验课完成 附 附 前驱式自动变速器 01M 拆装和调整资料 21 课题七 驱动桥拆装及调整课题七 驱动桥拆装及调整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观察驱动桥的结构形式 拆装单级主减速器 分析其结构原理和调整部位 1 2 拆装锥形齿轮差速器 分析其作用原理 1 3 对半轴的安装固定形式进行分析 能正确区别全浮式半轴和半浮式半轴结 构 2 2 设备与器材 设备与器材 1 1 EQ1092F 主减速器总成 和 EQ1092F 驱动桥 2 2 相应挂图及拆装工具 3 3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EQ1092F 驱动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 2 汽车上为何要装差速器 4 4 实验步骤 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方法及注意事项 4 1 在整车上观察驱动桥 注意其连接方式 4 2 在解剖的驱动桥上观察主减速器的安装 半轴的安装及桥壳的组成 车轮 的安装形式 4 3 从减速器壳体上拆下主动锥齿轮和轴承座等 拆卸时注意先将油封座螺栓 拆除 将油封座脱开逆时针方向转过 15 度 即可使油封座上的对称两孔对准轴 承座上的两螺纹孔 拧紧螺栓将轴承座连同齿轮一起顶出 启用铜棒敲击 然 后拆下轴承座和前外轴承 4 4 观察主动齿轮的支承形式 主动齿轮的齿形 齿数 轴承的安装部位及润 滑油路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部位 4 5 取下从动齿轮的支承螺往 然后拆下两端差速器轴承盖 拿出调整螺母 将从动锥齿轮连同差速器总成一同拿出 注意拆下零件不能混淆 以便按原位 装复 4 6 从差速器壳上拆下从动齿轮 将差速器壳分解开 拆下行星齿轮和半轴齿 轮 4 7 观察一字轴的安装定位 润滑 分析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按相反顺序装复 装时注意 4 8 主动锥齿轮及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装好连接凸缘再装上垫圈和螺母 拧紧 时边拧边转动轴承座 使滚子处于正确位置 4 9 差速器总成装复后 注意交叉拧紧 将从动锥齿轮装上 22 4 10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装复及调整 将差速器总成装人主减速器壳 将 轴承的外圈套上 再将调整螺母装在差速器壳的螺纹部分 然后将轴承盖注意 对好螺纹装上 慢慢拧动两端调整螺母 注意边调整预紧度时边转动差速器总 成 然后将轴承盖螺栓拧紧 将已调整好的主动锥齿轮及轴承座总成装人主减 速器壳内 轴承座装人时注意对正不要偏斜 在紧固油封座和轴承座时应选择 3 一 4 个螺栓对角交叉均匀拧紧 忌用铜棒敲击 用增减调整垫片的数量来调 整主减速器的啮合印迹 增加垫片 啮合印迹向从动齿轮牙的大头移动 反之 向小头移动 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 正确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 0 15 0 40mm 调整方法可用移动差速器轴承的调整螺母来达到 由于差速器轴承预紧度已预 先调好 因此调整啮合齿轮间隙时 一侧的调整螺母松 或紧 多少 另一侧 的调整螺母则相应紧 或松 多少 以便使差速器轴承预紧度保持不变 调整 支承螺柱 可先将支承螺往拧至顶住从动齿轮的背面 然后退因 1 4 圈即可 调整后锁紧 思考支承螺柱的功用 5 5 思考题 思考题 5 1 绘出 EQ1092F 汽车差速器的结构简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5 2EQ1092F 汽车驱动桥的半轴为何种支撑形式 为什么 23 课题八 课题八 转向系拆装与调整转向系拆装与调整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观察转向系的组成 注意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桥之间的传动连接 关系 1 2 熟悉前轮定位的内容和调整内容 1 3 对曲柄双销式或循环球式转向器进行拆装 观察其结构 分析其工作原理 熟悉其调整部位 1 4 对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2 设备与器材设备与器材 2 1 EQ1092F 前桥 2 2 曲柄双销式转向器 2 3 循环球式转向器 2 4 动力转向器 2 2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 转向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3 2 双轴汽车转向轮理想转向关系是什么 4 实训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 4 1 观察 EQ1092F 汽车前轴及转向系 转向系各部分的联接情况 安装位置 了解前轮定位的内容 作用 调整方法 4 2 了解形成转向盘自由行程的原因 测量方法 4 3 观察转向驱动桥与转向桥不同之处 4 4 拆装循环球式转向器 4 4 1 使转向器处于中间位置 用螺丝刀将调整螺钉固定 逆时针拧下调整螺 钉锁紧螺母 然后拆下侧盖螺钉 从扇形窗口中取出侧盖带摇臂轴总成 顺时 针转调整螺钉使摇臂轴与侧盖脱离 4 4 2 松开上盖螺钉 由壳体上盖孔处取出螺杆螺母总成 转向螺杆螺母总成 在通常情况下不要随意拆开 当发现转动不灵活时 发卡或异常时将其拆开应 注意拆导管前要记住螺杆装入螺母的方向 一组导管拆完后 把钢球与导管用 小盒装好 并记住所对应的导管螺孔后第二组 4 4 3 装复顺序反向进行 装配摇臂轴时应使转向螺母处于中间位置 使齿扇 的中间齿与转向螺母的中间齿槽相啮合 拧紧侧盖螺钉时 侧盖上调整螺钉应 24 处于拧出位置 4 4 4 齿条与齿扇的啮合间隙用调整螺钉调整 使转向器位于中间位置时 不 允许有啮合间隙 4 5 拆装机械双销式转向器 4 5 1 松开摇臂轴调整螺钉 再卸下侧盖 用手抓住摇臂轴扇形块 拔出摇臂 轴 然后卸下转向器下盖 取出轴承 4 5 2 观察转向器各部件 分析其工作情况 4 5 3 按反向顺序装复 装复时注意保持架的方向 装复后须对蜗杆与摇臂轴 主销啮合调整 先松开摇臂轴调整螺钉 用手握住蜗杆轴输入端 在蜗杆行程 的中间位置附近来回转动 同时用螺丝刀插入调整螺钉头部槽里 顺时针旋转 螺钉 直到有摩擦为止 此摩擦力矩不应大于 2 7N m 然后紧固调整螺钉的锁 紧螺母 4 6 观察 捷达轿车 动力转向器工作过程 5 5 思考题思考题 5 1 比较曲柄双销式转向器和循环球式转向器的优缺点 5 2 为什么在调整啮合间隙时 摇臂轴与蜗杆应处于中间位置 5 3 产生方向盘自由行程的原因 25 课题九 课题九 制动系拆装与调整制动系拆装与调整 1 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 1 了解液压制动系主要工作部件的构造和原理 1 2 拆装双腔式制动主缸 1 3 拆装真空增压器 1 4 观察制动器 分析其结构型式 了解其调节方法 2 2 设备与器材设备与器材 2 1 单腔式制动主缸 2 2 双腔式制动主缸 2 3 制动器 2 4 挂图及工具 3 3 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3 1 液压制动系统和气压制动系统结构上有何区别 比较其优 缺点 4 4 实训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实训步骤 方法与注意事项 4 1 根据标致 505 轿车液压制动回路示意图 在汽车上 观察制动部件的布置 位置及管路连接情况以及制动主缸 真空助力器 车轮制动器的工作情况 4 2 拆装双腔式制动主缸 真空助力器 车轮制动器 并了解其结构特点和拆 装调整方法 4 2 了解 ABS 制动系 5 5 思考题思考题 5 1 绘制简图说明双管路液压制动系的结构原理 5 2 你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你对实习有什么好的建议 26 课题十 汽车的总装配课题十 汽车的总装配 一 一 汽车总装配的的准备工作汽车总装配的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所需的常用工具 量具 专用工要具 专用量具 2 准备好所需的辅助材料 纸垫 油封 垫圈 开口销 止动钢丝 润滑油 脂 螺栓螺母等 3 检查已装配好的各总成 部件有否漏装 错装零件 螺栓螺母是否按规定 力矩拧紧 开口销 锁紧螺母等是否锁紧 必要的润滑点是否按规定加注 了润滑油 脂 4 按总装配的步骤清点好并按序排列各总成 组合件 部件 及其连接零件 同时检查各连接零件的完整和质量 二 二 汽车总装配时的要求汽车总装配时的要求 1 清洁各重要零部件和所有总成 部件装配接触面 有突点 麻粒和伤痕部位 必须进行清洁除 2 检查全部螺栓 螺母 其螺纹如有变形 拉长或断扣 滑牙即不可再用 3 主要螺栓的丝扣均应长出螺母平面一至三扣 凡规定有拧紧力矩的螺栓 应 用扭力扳手紧够 4 凡螺栓螺母所使用的平垫圈 弹簧垫圈 开口销 保险垫片及其保险金属丝 等应按规定装配齐全 5 用过的铜皮 铁皮 石棉衬垫 纸垫 软木垫等 在完全适用的条件下仍可 装用 6 所有电线的焊接应用松香作焊剂 不得使用酸液作焊剂 7 全部滑脂嘴 杯应装配齐全 所有润滑部位按规定分别加足润滑油脂 8 气缸盖 进排气歧管 化油器 水泵 气缸水道侧盖等腰三角形处螺栓和双 头螺柱 安装前丝扣上应涂以红丹油 三 三 汽车总装配的步骤汽车总装配的步骤 一般汽车总装配的步骤是以车架为主体 先装配悬挂装置和前后桥总成 安装 制动系统 按发动机总成吊卸顺序的逆向过程吊装发动机总成 有些车应先安 装转向器 及传动系统 再装配各种支架 附件 后再装配驾驶室 车头罩及 车箱 身 进行各种线 杆 管 仪表等及操纵机构连动件的连接 检验装配 质量 对全车进行润滑 最后试车 各主要总成的装配详见前面各相关课题 注意装配完毕后的全车润滑 四 四 整车的检测与调整整车的检测与调整 27 汽车总装配完成后 需进行检测与调整 才能进行试车 并在试车后进行 验证 一直到满意为止 具体检测与调整项目 方法 数据如下 1 前束的检查与调整 顶起前桥实施 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在左右轮胎花纹中间处作一记号 松开卡箍螺 栓 用管钳转动横拉杆 调整出所需要的前束数值 然后将卡箍螺栓拧紧 前 束数值是一个数值差 即花纹记号处于水平位置时 其方向两个方位的轮距值 之差 该数值一般为 2 6mm 2 检查和调整转向角 顶起前桥实施 并请注意转向器手臂的正确挂 法 调整转向节臂上的止动螺钉 使方向盘向左或向右转到底 止动螺钉抵住 前工字梁凸块 以保证左右两轮有适当的最大转向角 且不会使轮胎与翼子板 钢板弹簧 直拉杆等相碰擦 前内轮最大转向角为 38 3 转向器自由转动量的检查 将检查刻度盘和指针分别夹持在转向器轴管和方向盘上 然后将方向盘向左右 转动到极限位置 此时轮胎在地面上并未发生摆动位移 指针所摆动过的最大 角度即为转向器自由转动量 也是方向盘自由转动量 一般该量为 30 60 4 前轮定位的检查 用前轮定位仪检查或上侧滑试验台检查 一般前轮外倾 1 主倾内倾 8 主销后倾 1 30 5 轴距的测量 CA1091 型汽车的轴距为 4050 左右两侧之间的差不大于 10 6 离全器自由行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