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 拟建一浮阀塔用以分离苯 氯苯混合物 不易气泡 决定采用 F1 型浮阀 试根据以下条件做出浮阀塔 精馏段 的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见下表 物系 液相密度 L 3 mkg 气相密度 V 3 mkg 液相流量 LS 13 sm 气相流量 VS 13 sm 表面张力 1 mN 苯 氯苯 841 92 9960 0061 610 0209 要求 1 进行塔板工艺设计计算及验算 2 绘制负荷性能图 3 绘制塔板结构图 4 给出设计结果列表 5 进行分析和讨论 设计计算及验算 1 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 塔径 欲求塔径应先给出空塔气速 而u max u 安全系数u v vl cu max 式中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出 横标的数值为c 0625 0 996 2 9 841 61 1 006 0 5 05 0 v l h h V L 取板间距 板上液层高度 则图中参数值为mHT45 0 mhL05 0 mhH LT 4 005 0 45 0 由图查得 表面张力53 0825 0 20 c 9 20mmN 0832 0 20 2 0 20 cc 2 smu 399 1 996 2 996 2 9 841 0832 0 max 取安全系数为 0 6 则空塔气速为 m s84 0 399 16 0umax 安全系数u 塔径m u V D s 562 1 84 014 3 61 1 44 按标准塔径圆整 则mD6 1 塔截面积 222 01 2 6 1 4 14 3 4 mDAT 实际空塔气速 sm A V u T s 801 0 01 2 61 1 2 溢流装置 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不设进口堰 各项计算如下 堰长 取堰长 即 W lDlW66 0 mlW056 16 166 0 出口堰高 W h OWLW hhh 采用平直堰 堰上液层高度可依下式计算 OW h 3 2 1000 84 2 W h OW l L Eh 近似取 则可由列线图查出值 1 E OW h m021 0 h056 1 6 213600006 0 OW 3 查得mlhmL Wh mhhh OWLW 029 0 021 005 0 则 弓形降液管宽度和面积 d W f A 66 0 D lW 由图查得 则103 124 0 0721 0 D W A A d T f 2 145 0 01 20721 0 mAf mWd199 0 6 1124 0 3 停留时间s L HA L HA s Tf h Tf 88 10 006 0 45 0 145 0 3600 故降液管尺寸可用 s5 降液管底隙高度 0 0 3600ul L ul L h W s W h o 取降液管底隙处液体流速则 13 0 0 smu 取mho0437 0 13 0 056 1 006 0 mho04 0 3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取阀动能因子用下式求孔速即 10 o F o u sm F u v o o 78 5 996 2 10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 即 234 78 5 039 0 4 61 1 4 22 0 o s ud V N 取边缘区宽度 破沫区宽度 mWc06 0 mWs10 0 mW D R c 74 0 06 0 2 6 1 2 mWW D x sd 501 0 10 0 199 0 2 6 1 2 2222 222 36 1 74 0 501 0 arcsin 74 0 180 501 0 74 0 501 0 2 arcsin 180 2 m R x RxRxAa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 则可按下mmmt075 075 式估算排间距 即 t mm Nt A t a 5 770775 0 075 0 234 36 1 考虑到塔的直径较大 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 而各分块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 区面积 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 77 5mm 而应小于此值 故取 mmmt065 0 65 按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图 见附图 1 排得阀数 228 个 mmt75 mmt65 4 按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228 smuo 91 5 228 039 0 4 61 1 2 23 10996 2 91 5 voo uF 浮阀动能因数变化不大 仍在范围内 o F12 9 塔板开孔率 6 13 100 91 5 801 0 0 u u 附图 1 图中细实线为塔板分块线 2 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 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 可根据下式计算塔板压强降 即 hhhh cp 1 干板阻力 由下式计算 即 5 smu voc 76 5 996 2 1 731 73 852 1 852 1 因 故按下式计算干板阻力 即 oco uu 液柱m g u h L V c 034 0 81 9 9 8412 91 5 996 2 34 5 2 34 5 22 0 板上充气液层阻力 本设备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 即液相为碳氢化合物 可取充气系数 有5 0 0 液柱mhh L 025 005 05 0 01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 此阻力很小 忽略不计 因此 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为 液柱mhp059 0025 0034 0 则 单板压降PaghP Lpp 48781 9 9 841059 0 2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的发生 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wTd hHH 可用下式计算 即 d H dLpd hhhH 与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前已算出 p h 液柱mhp059 0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因不设进口堰 故按下式计算 即 液柱m hl L h oW s d 00309 0 04 0056 1 006 0 153 0 153 0 22 板上液层高度 前已选定板上液层高度为 mhL05 0 则 mHd112 000309 0 05 0 059 0 取 又已选定 则5 0 mHT45 0 mhW029 0 mhH WT 24 0 029 0 45 0 5 0 6 可见 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 WTd hHH 3 雾沫夹带 按以下两式计算泛点率 即 100 36 1 bF Ls vL v s AKC ZLV 泛点率 及 100 78 0 TF L v s AKC V 泛点率 板上液体流径长度mWDZ dL 202 1 199 0 260 1 2 板上液流面积 2 72 1 145 0 201 2 2mAAA fTb 苯和甲苯为正常系统 取物性系数 又查图得泛点负荷系数 将以上数0 1 K128 0 F C 值代入下式得 2 48 100 72 1 128 00 1 202 1 006 036 1 996 2 9 841 996 2 61 1 泛点率 又按下式计算泛点率 得 9 47 100 01 2128 00 178 0 996 2 9 841 996 2 61 1 泛点率 根据以上两式计算出的泛点率都在 80 以下 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 的要求 气 液 1 0kgkgeV 3 塔板负荷性能图 雾沫夹带线 依下式做出 即 100 36 1 bF Ls vL v s AKC ZLV 泛点率 按泛点率为 80 计算如下 7 80 0 72 1 128 0 202 1 36 1 996 2 9 841 996 2 ss LV 整理得 1761 0635 10598 0 ss LV 或 1 ss LV 3 27945 2 由式 1 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 则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 Ls 值 依式 1 算出相应的 Vs 值列于本例附表 1 中 据此 可做出雾沫夹带线 1 0 002 0 010 2 89 2 67 附表 1 液泛线 dLocdLpWT hhhhhhhhhH 1 由上式确定液泛线 忽略式中 则有 0 h 3 2 0 2 2 3600 1000 84 2 1 153 0 2 34 5 W s W oW s L ov WT l L Eh hl L g u hH 因物系一定 塔板结构尺寸一定 则 及等均为定值 T H W h 0 h W l v L 0 而与又有如下关系 即 0 u s V Nd Vs u 2 0 0 4 式中阀孔数 N 与孔径亦为定值 因此可将上式简化为与的如下关系式 0 d s V s L 3222 sss dLcLbaV 即 3 222 968 075 85197 0 01293 0 sss LLV 或 3 222 965 0 7348 0 15 sss LLV 在操作范围内任取若干个 Ls 值 依式 2 算出相应的 Vs 值列于本例附表 2 中 据表中数据做出液泛线 2 8 0 001 0 005 0 009 0 013 3 80 3 58 3 38 3 15 附表 2 液相负荷上限线 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持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 3 5s 依下式知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 间为 s L HA h Tf 5 3 3600 以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 则s5 3 sm HA L Tf s 013 0 5 45 0145 0 5 3 max 求出上限液体流量值 常数 在图上液相负荷上限线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Ls ss LV s V 竖直线 3 漏液线 对于型重阀 依计算 则 又知1F5 00 v uF v u 5 0 0 2 0 4 NudVs 则得 v s NdV 5 4 2 0 以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 则5 0 F sm F NdNudV v s 787 0 996 2 5 228 039 0 444 3202 00 2 0min 4 据此做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 4 液相负荷下限线 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液本负荷下限条件 依的计算式计算出的下限值 mhow006 0 ow h s L 依此做出液相负荷下限线 该线为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 5 006 0 3600 1000 84 2 3 2 min W s l L E 9 取 则1 E 5 sm l L W s 0009 0 3600 056 1 84 2 1000006 0 3600184 2 1000006 0 3 2 32 3 min 根据本题附表 1 2 及式 3 4 5 可分别做出塔板负荷性能图上的 1 2 3 4 及 5 共五条线 见附图 2 附图 2 由塔板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 任务规定的气 液负荷下的操作点 P 设计点 处在适宜操作区内的适中位置 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由雾沫夹带控制 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按照固定的液气比 由附图 2 查出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 气相负荷smVs 6 2 3 min 下限 所以smV s 787 0 3 min 30 3 787 0 6 2 操作弹性 现将计算结果汇总列于附表 3 中 附表 3 浮阀塔板工艺设计计算结果 项目 数值及说明 备注 10 塔径 板间距 塔板形式 空塔气速 堰长 堰高 板上液层高度 降液管底隙高度 浮阀数 N 个 阀孔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