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节第四节 氨氨 硝酸硝酸 硫酸硫酸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来宾高级中学来宾高级中学 化学教研组化学教研组 陈福连陈福连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验 了解氨气的结构 性质 用途及相互关系 重点 2 了解有关氨水的性质 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难点 二 教学准备 二 教学准备 投影仪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铁架台 带铁圈 导管 充满 氨气的圆底烧瓶夹子 滴管 双孔塞 烧杯 水 酚酞等 三 学习过程 三 学习过程 新闻导课新闻导课 据新安晚报消息 2007 年 4 月 8 日早晨 一辆装有 22 吨液氨的槽罐车 在铜陵市某地发生 泄漏 槽罐喷出的白色气柱有四五米高 发出的 哧哧 声一里开外就能听到 现场被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包围 事发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 500 米 很 有可能导致长江污染 须及时处置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1 你从这一新闻报道及图片得到什么启示 2 从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性质 3 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后 请一同学小结讨论结果 板书板书 一 氨气的物理性质一 氨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教师展示 拿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从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等方面进行归纳 并与以上讨论结果进行对比 问题问题 对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 A 学生活动预设 凑近闻 扇闻 B B 教师活动预设 若学生用凑近法闻 降解危险性 若学生 用扇闻法 加以肯定 小结小结 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 小于空气 易液化 因为氨气可液化后放在槽罐车中运输 提出疑问提出疑问 上述报道的图片中消防队员为什么用水龙头 对空中喷洒 猜测猜测 是否用水吸收空气中弥漫的氨气呢 氨气在水中 的溶解性如何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酚酚酞酞溶溶液液 氨氨气气极极易易溶溶于于水水 压压强强减减小小 水水往往上上流流 产产生生喷喷泉泉 NH3 喷喷泉泉实实验验 溶溶液液变变红红 溶溶液液显显碱碱性性 2 实验步骤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滴管里预先吸 入 的塞子塞紧瓶口 倒置烧瓶 使玻璃管插入剩有 的烧杯 预先在 里滴入少量 溶液 轻压滴管 使少量的 进入 烧瓶 实验现象 产生该现 象的原因 实验结论氨气 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 性 归纳整理 喷泉 的形成原理 1 喷泉形成的原理 2 常见形成喷泉的气体和吸收剂 气体 HCl NH3 CO2 Cl2 S O2 H2S NO2 O2 吸收剂 或 溶 液 或盐酸 溶液水 过渡过渡 水是中性的 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 那么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氨水的成分又是什么呢 板书板书 二 氨气的化学性质 二 氨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氨水有氨气的刺激性气味 说明氨水中有什么微粒 A A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说明氨水中有氨气分子存在 B B 教师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的过程 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吗 会有 怎样的反应发生呢 设想推测设想推测 假设 NH3不和水反应 只是简单的溶于水 那么溶液中只存在 NH3分子和 H2O 分子 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学生实验验证学生实验验证 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现象及结论现象及结论 石蕊试液变红 表明氨气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 A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氨水中的粒子 NH3 H2O NH3 H2O NH4 OH B B 教师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受热会分解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液氨与氨水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讨论液氨与氨水的不同 并完成下列表格 液氨氨水 物质成分 粒子种类 主要性质 存在条件 3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根据以上探讨的知识写出氨气与水发生的反应 板书板书 1 1 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NH3 H2O NH3 H2O NH4 OH 拓展拓展 在标准状况下 1L 水中溶解 700LNH3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0 9g cm 3 则氨水的浓度为 A 18 4mol L 1 B 20 4mol L 1 C 34 7 D 52 2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动手练习 解析解析 氨水的溶质是 NH3 H2O 但计算氨水的浓度时 溶质以 NH3 分子计算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 1 4 18 10009 0 1100017 4 22 700 4 22 700 氨水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为 34 7 故选择 A C 小魔术小魔术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 一位同学手拿玻璃棒蘸点浓氨水 另一位同 学拿玻璃棒蘸点浓盐酸 然后相互靠近 但 不接触 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观察现象 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现象 两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大量白烟产生 板书板书 2 2 与酸的反应 与酸的反应 NH3 HCl NH4Cl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上述实验有它的不足之处 由于浓氨水和浓盐酸本身都可以在空气 中形成白雾 导致反应后形成的白烟现象不太明显 有学生会误认为这是浓氨 水或浓盐酸本身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因而说服力不强 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说 服力更强的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师生共同活动 学生探讨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结并肯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同时自己给出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案 给学生演示 取一根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 一端塞入浸有浓盐酸的脱脂棉 另一端塞入 浸有浓氨水的脱脂棉 然后两端用橡皮塞塞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上述实验中我们可明显看到一段时间后 在玻璃管中间偏向浓盐酸 的一端先出现白烟 然后白烟向两端逐渐扩散 请问为什么起初偏向浓盐酸的 一端先出现白烟呢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在教师的提示下 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因为分子量小的氨分子扩 散的速度快 所以两种气体分子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先相遇产生白烟 练习练习 NH3也可与其它酸发生类似的反应 请同学们动手练习 NH3 HNO3 NH4NO3 2NH3 H2SO4 NH4 2SO4 思考思考 生产 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 如有白 烟生成 则说明已发生漏气 这是为什么 学生猜想学生猜想 一定是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后有氨化铵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呈白烟 状 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 教师解析教师解析 反应原理 3Cl2 2NH3 6HCl N2 HCl NH3 NH4Cl 4 过渡过渡 在上述氨气与水 氨气与酸的反应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那么它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P98 99的思考与交流讨论 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问题 1 1 氮气怎样转化为氨气 讲解讲解 前面我们提到过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 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那么他是怎样合成氨气的呢 其实他的方法就是用氮气和氢气 为原料 在高温 高压 催化剂的条件下来合成氨气 引申引申 哈伯合成氨法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 那么什么是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也是氮的固定吗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将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是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与氧气 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是氮的化合物间的转化 因而不是氮的固定 问题问题 2 2 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与氧气如何反应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氨气中氮的化合价为 3 价 在化学反应中它的化合价可以升高 具有还原性 板书板书 3 3 氨气的还原性 氨气的还原性 4NH3 5O2 4NO 6H2O 问题问题 3 3 按照课文的思考与交流讨论工业上制 HNO3的流程图 写出各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请同学们课后在作业本上完成上图的各步反应 过渡过渡 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大家能否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氨 气可能具有哪些用途 学生讨论小结学生讨论小结 氨的用途 因为氨气易液化 故可作致冷剂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故可制氨水 因为氨气可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故可制氨肥 因为氨气具有还原性 故可被氧化制硝酸 总结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气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及用途 实验室如何来 制取氨气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N N N2 2 2 NHNHNH 3 3 3 NONONONONONO 2 2 2 HNOHNOHNO 3 3 3 O O O2 2 2 O O O2 2 2 H H H2 2 2O O O N2 3H2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2 3H2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 4 14 4 1 氨气的性质氨气的性质 1 1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物理性质 1 氨是无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部门协作沟通协议范本
- 后备站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能家居环境感知技术-第2篇-洞察与解读
- 慢病管理自动化-洞察与解读
- 衡安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河南省素描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国考广州审特申论大作文易错点
- 2025国考邢台市工程技术岗位行测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大庆市德语翻译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保定市民主党派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合伙人之间合作合同范本
- 电商直播带货的营销策略手册
- CJ/T 123-2016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 LYT 2241-2014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加解析答案
- GB/T 2820.9-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 热电偶测温系统安装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六上第17课《舌尖上的四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