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因火灾防治_第1页
隧道内因火灾防治_第2页
隧道内因火灾防治_第3页
隧道内因火灾防治_第4页
隧道内因火灾防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内因火灾防治隧道内因火灾防治 一 煤层自燃倾向性 1 煤层自燃 地下 煤层在非人为情况下 具备一定条件也能自发地 引起燃烧的现象称为煤层自燃 2 煤层自燃经过的三个时期 即准备时期 又称潜伏期 自热期 最后进入燃烧期 1 潜伏时期 煤自燃的潜伏时期即煤的低温氧化过程 潜伏时期即准备阶段的长短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和外部条件 如褐煤几乎没有准备时期 而烟煤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准备时 期 2 自热期 经过潜伏期 煤的氧化速度增加 不稳定 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氧化产生的热 量使煤的温度上升 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 t 60 80 时 煤的 温度急剧增加 氧化加剧 煤开始出现矸馏 生成碳氢化合物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等火灾气体 煤呈赤热状态 当到 达着火温度以上时便燃着 这一阶段就是煤的自热阶段 又称 煤的自热期 3 燃烧期 这一时期是煤从低温氧化发展成自燃的最 后的一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 空气中氧含量显著减少 二氧化 碳的数量倍增 同时由于燃烧不完全和二氧化碳的分解 而产 生较多的一氧化碳 巷道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和烟雾 有时 还出现明火 火源温度达到 1000 左右 3 煤层自燃发火四个条件 1 具有低温氧化性 即有自燃倾向的煤以破碎状态存在 2 有大于 12 氧含量的空气通过这些碎煤 3 空气流动速度适中 使破裂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 4 在上述 3 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 持续一定的时间 使煤体可以达到着火温度 只要同时具备上述 4 个条件 煤层自燃发火即可发生 4 隧道煤层自燃倾向性 发耳隧道在设计勘探过程中 未对隧道将揭露的煤层自燃 倾向性进行鉴定 根据 2011 年 9 月 28 日发耳隧道出口右洞里 程 yk23 527 拱顶部位前后 4 米范围内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现象 故发耳隧道所揭露煤层按容易自燃 自燃煤层管理和防治 二 煤的自燃预防组织管理措施 1 施工组织措施 1 该隧道掘进采用锚喷网 工字钢为初支护 并视围岩 情况辅以超前小导管 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 二次衬砌采用模 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敷设 300g m2 无纺土工布及 1 2mm 厚防水板作为防水层 隧道掘进 煤层分布区域时 采用锚网 喷气密性混凝土 工字钢为初支 护 并视围岩情况辅以超前小导管 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 二 次衬砌采用 50cm 厚 c50 防腐蚀气密性模筑钢筋混凝土 隧道 掘进采取以上措施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2011 第二百二十 九条 对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单一厚煤层或煤层群的矿井 集 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应布置在岩层内或不易自燃的煤层内 如果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内 必须砌碹或锚喷 碹后 的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 或用无腐蚀性 无毒性的材料进行处理 中防止煤层自燃的支护规定 2 该隧道布置简单 便于使用机械化设备施工 加快掌 子面掘进进度 及时封闭暴露煤层 避免煤层产生氧化产生自 燃 3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下台阶施工 及时完成隧道 对暴露煤体的封闭 避免煤层产生氧化产生自燃 4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二衬支护 减少空气通过初 支裂隙与煤体产生氧化产生自燃 5 在有煤层存在的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带 围岩破碎段 掘进时 应加快掘进进度 减少浮煤堆积 6 因爆破原因造成隧道超挖部分必须先用水冲洗超挖部 分空洞内的浮煤 再用水泥浆对暴露的煤体进行封闭处理后 方可进行初次支护 2 监测监控措施 1 人体感觉识别煤层自燃的初期预兆 煤层的温度 附近的空气温度和水的温度都比正常情况 下高 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 附近隧道中的湿度增大 附近隧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现平行水珠 俗称 煤壁 出汗 出现有毒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 化合物 隧道空气中出现煤油 汽油 松节油等芳香族气体的气 味及焦油味 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 多数工人有不舒服 的感觉 如头痛 头晕 精神疲乏等 2 仪器仪表检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定为自燃发火 煤炭自燃出现明火 火灾烟雾 煤油味等 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 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 超过 70 隧道风流中出现 co 其浓度已超过隧道实际统计的临 界指标 并有上升趋势 隧道风流中 co2 其浓度已超过隧道实际统计的临界指 标 并有上升趋势 3 通风管理措施 1 风筒吊挂必须平直 接头严密 风筒出现破口时 必 须及时缝补 严禁出现漏风现象 2 风筒口距迎头距离最大不超过 10m 保证迎头有足够 的风量 3 严禁无计划停风停电 4 严禁破坏探头 风筒 监测信号线 5 加强通风管理 严格执行对一氧化碳及隧道空气温度 检查制度 当出现异常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隐患 6 建立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所有检测分析结果记录 在专用的防火记录簿内 并定期检查 分析整理 发现自燃发 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 立即发出自燃发火预 报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 煤层内因火灾预防及处理措施 1 煤层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采用预防性注浆措施防止煤层自燃发火 方法如下 隧道 开挖揭露煤层后 先对暴露的煤体喷浆封闭后再进行初支 初 支完成后再对煤体进行注浆处理 设计图附后 2 煤层内因火灾处理措施 1 当发生火灾时 应视火灾性质 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 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控制火势 并迅速报告洞 外值班室 洞外值班室在接到火灾报告后 应立即按灾害预防 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2 若火势无法控制 应立即撤出洞内人员 清点人数 停隧道内动力电及照明电 保持隧道通风 在硐口周围 50 米范 围外设置警戒 严禁人员靠近洞口 同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等待 救援 3 火区各项指标不符合救援处理条件时 在确认无人员 被困在火区 灾情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 必须及时封闭 火区 在经观测及确认火区的火已熄灭符合启开火区的条件下 方可进行火区处理 4 火区各项指标符合救援处理条件时 必须先对明火进 行处理 处理完明火后再对高温点 高温点 10 范围内的区域进 行注水处理 高温点经注水处理后 各项指标已降至火灾发生 前范围时 再利用注水孔对高温点及其附近 10 范围内的区域进 行注浆处理 设计图附后 5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 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 一 氧化碳 煤尘 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 风量的变化 还必须采 取防止瓦斯 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6 封闭的火区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 方可认为火已熄 灭 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 30 以下 或与火灾发生前该 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 5 0 以下 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 乙炔 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 期间内逐渐下降 并稳定在 0 001 以下 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 25 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 出水温度相同 上述 4 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 个月以上 7 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启封火区时 应逐段恢复通风 同时测定回风流中有无 一氧化碳 发现复燃征兆时 必须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